收藏 分享(赏)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6448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接种率监测与报告课件ppt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测试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接种率监测与报告,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夏 伟 2010年4月,内 容,一、接种率监测的意义二、接种率监测三、接种率评价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收集数据? 谁负责?各单位的职责? 监测哪些疫苗? 报告方式?报告时限?报告内容? 数据的保管及分析利用?,一、接种率监测的意义,开展接种率监测与评价,是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接种率监测,反映预防接种工作的数量,而免疫效果的监测反映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通过对接种率和免疫效果的监测,可以评价国家免疫规划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监测收集的数据为针对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提供了依据。,二、接种率监测,接种率监测分类 被动监测-报告

2、接种率 主动监测-调查接种率,相关政策、文件、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报告工作方案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有一部分内容现在已有变动),(一)被动监测,1、扩免后接种率监测的一些改动或变化,需报告的疫苗的种类增加了; 类疫苗的接种数据需要报告,且有专项表格,每月都要求报告;( 年 月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附表2)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由原来的3张表(表3-1-2,表3-1-3,表3-1-4),合并为1个表( 年 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 附表1);以前基础免疫报表中12月龄和12月龄内及12月龄以上的要分开

3、报,现在没有年龄的区别。 本地与流动儿童分开报;,上报时间由原来的双月报告改为每个月报告(所有接种单位至少每个月必须开展一次冷链运转,必须按月上报接种数据,但入户接种点,至少2个月必须开展一次冷链运转,并上报一次接种率报表,临时接种点可根据它开展冷链运转的时间来确定上报报表的时间); 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上报单位由原来的乡镇级或县本级改为预防接种单位。卫生院以上级别的接种数据直接从辖区的接种单位数据自动汇总获得。,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告,报告内容 :(关注不同时期出现的报告疫苗品种的变化) 报告单位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每月分疫苗、分剂次报告辖区内应种

4、和实种人数。报告时根据户籍属性,将应种和实种对象分为“本地”和“流动”分别进行统计报告。具体报告内容见“ 年 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附表1)。 当使用第二类疫苗替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其应种和实种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告。,报告方式,各级疾控机构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4.0以上版本(以下简称“监测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乡级及以下接种单位可通过(模版)电子文档传送的方式或纸质报表寄送的方式来报告。“监测系统”安装程序包、升级补丁包和操作指南在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网站提供下载,网址:。,纸质表:可由县CDC统一印制、下发。接种单位填写后,报辖区乡镇卫

5、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后报县CDC,县CDC直接录入或导入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或录入导出的模版后再导入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接种单位和乡镇卫生院及县CDC必须有纸质版的文档存档。 电子表:县CDC从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将附表1和附表2的模版分别导出,将该电子文档发给辖区乡镇卫生院,由卫生院将接种数据录入电子文档,再发给县CDC,县CDC再导入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审核后上报省级服务器。,报告流程和时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流程和时限一样乡级防保组织每月5日前收集辖区内接种单位报表,汇总后上报县级疾控机构。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将辖区内

6、分乡的接种数据录入或导入“监测系统”,网络报告省级疾控中心。市级疾控机构每月15日前通过“监测系统”审核辖区内县级疾控机构报告数据,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县级更正报告。,填报说明,麻疹类疫苗应种剂次数:第一剂填在麻风疫苗第一剂栏;第二剂次填在麻腮风疫苗第二剂栏。 甲肝、乙脑疫苗根据具体疫苗的使用情况,分别在减毒和灭活疫苗栏目填写应种和实种剂次数。,3、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关注报告疫苗品种的变化)接种单位每月对第二类疫苗的实际接种情况进行统计报告。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中使用第二类疫苗替代时,其实种数同时纳入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告。需要报告的第二类疫苗由国家疾控中心统一设置,具体报告的疫

7、苗品目见附表2.( 年 月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4、2008年和2009年接种率监测 数据的补报,时限:2010年5月底前(湘疾控【2010】 20号文) 格式:省疾控统一下发的电子模版。 上报方式:市级统一收集辖区县的数据,审核后统一打包,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省CDC免疫规划科邮箱()。,5、接种率计算,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实际接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应种人数100%应种人数:到本次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范围内,常住户口和流动人口中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应接受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该剂次)应种儿童中漏种者。但不包括流出儿童、禁忌和已患疫苗针

8、对疾病的儿童。实种人数: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实际接种人数。,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累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累计实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累计应种人数100%累计应种人数:指本年度某疫苗(某剂次)上次累计实种人数与本年度最后1次该疫苗(某剂次)的应种人数之和。累计实种人数:指某疫苗(某剂次)的各次实种人数之和。,计算全年(或半年)的累计接种率,则累计实种人数是指1-12月(或1-6月)实种人数的总和;累计应种人数则指1-11月(或1-5月)实种人数总和加上12月(或6月)应种人数。,累计接种率计算举例,【例】某乡卫生院1-6月的接种人数如下表,试计算该地上半年 的累

9、计接种率。,6、职责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逐级审核汇总、准确及时的原则进行管理。 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辖区内监测报告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本辖区监测信息收集、审核、上报、分析评价和反馈,负责组织辖区内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乡级防保组织负责填报辖区内相关监测信息,确保监测信息报告质量,及时报告县级疾控机构。,7、免疫规划必须接种的疫苗及漏种儿童 的补种原则,摘自:2009年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的附件1 2008年10月1日以前国家已经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为必种疫苗,包括:麻疹、白百破、白破二联、脊灰、乙

10、肝疫苗;2008年10月1日国家扩大免疫后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如流脑、乙脑、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等疫苗,凡符合免费接种范围的儿童,一律免费接种;超过免费年龄的儿童则采取自愿接种的原则。 对预防接种证已丢失,免疫史无法查清的儿童,一律视为未种。,、未完成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包括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满至剂次;、未完成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三联疫苗,611岁儿童使用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未完成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的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及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的应补种完成

11、4剂次;,、未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满至3剂次;、未完成A群流脑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满至2剂次(3岁及3岁以上儿童直接补种A+C群流脑疫苗,而不需再补种A群流脑疫苗);、未完成A+C群流脑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满至2剂次(2剂次间隔3年;第一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二剂次间隔12个月);、未完成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满至剂次(已完成乙脑灭活疫苗全程免疫的不需补种;已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的视为未种;已接种23剂次乙脑灭活疫苗的只需补种第2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未开始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种1剂次(已完成2剂次甲肝灭活疫苗免疫的不需补种;已接种1剂次

12、甲肝灭活疫苗的儿童仍需补种1剂次)。、8月龄以上未开始风疹减毒活疫苗(包括含风疹疫苗成分)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种1剂次含风疹成分的麻风疫苗;、18月龄以上未开始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包括含腮腺炎疫苗成分)免疫程序的儿童,应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如需补种多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两种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两种减毒活疫苗可在同一天注射,如未在同一天注射,则接种注射时间应至少间隔周。严禁将不同疫苗混合在支注射器中接种。疫苗补种应遵循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严格掌握预防接种禁忌证。对于有接种禁忌证的儿童,由预防接种单位出具接种禁忌证明。,被动监测-报告接种率,关键问题是提高报告接种率的质量方法: 建

13、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定期对辖区内出生儿童进行摸底建卡 责任心,8、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接种率的报告,应急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的报告按照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疫苗应急免疫和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报告。如果受种对象在应急免疫和强化免疫期间刚好到了该活动所接种的疫苗的免疫程序的年龄,则在此活动中接种的疫苗应登记在常规接种记录中和常规免疫报表中。,(二)主动监测,1、主动监测接种率调查 县级以上疾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 2、接种率调查的作用 有利于弥补报告接种率的不足 发现问题,促进工作,3、调查内容,适龄儿童建

14、卡率、建证率、卡证填写符合率; 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和全程覆盖率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卡介苗疤痕率 含麻疹疫苗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率; 流脑疫苗(A群2剂次)、乙脑疫苗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 甲肝疫苗合格接种率; 不合格接种原因、未接种原因,4、调查方法,评价县级以上单位接种率:组群抽样法、电话调查等。 评价乡级接种率:有限总体抽样法、期望水平抽样法、快速评估法、批质量保证抽样法。,5、及时接种与合格接种的判断,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15、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剂次间间隔时间正确; 有准确的儿童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三、接种率评价,开展接种率评价是了解接种工作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评价,可以确定接种率的真实性、可靠性,为上级部门制定有关免疫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所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定期开展接种率的评价工作。,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二十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各自职责,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或者接种方案,开展与预防接种相关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作好记录。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

16、或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反馈和质量控制,各级报告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监测报告工作,在报告前核实信息,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定期将结果上报上级业务单位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为免疫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各级疾控机构应加强管理,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定期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1、接种率评价资料来源,常规报告接种率:接种单位和各级疾控机构定时上报的报表或通过网络直报的资料。 接种率抽样调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组织开展的接种率抽样调查资料。

17、当地人口资料:包括总人口数、年度出生人口数,出生率等资料,来源于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资料。 疫苗使用计划、疫苗出入库登记资料,来源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文件和接种单位、疾控机构的记录。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资料,来源于接种单位和各级疾控机构定时上报的常规疫情资料或典型调查资料。,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的评价,一般性评价 及时率: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完整率:在规定时限内完整报告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包括无漏报单位和漏填项目。 正确率:报表中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可靠性评价 图表法:监测曲线图 用累计实种人数或累计

18、接种率在坐标中描点,与“理论(期望)接种曲线”比较。差值(D)评价法:比较报告接种率与估计接种率之间的差值。比值(R)评价法等:比较各种疫苗的应种人数,以判断报告接种率有无逻辑错误。比较法:将常规报告接种率与调查接种率、加权校正接种率、疫苗使用量等进行比较,是否一致,分析不一致的原因。,图表法,高接种率,高脱漏率 免疫服务利用?,低接种率,低脱漏率 免疫服务可及性?,低接种率,高脱漏率 服务可及性和利用性?,High coverage, Low drop out NO problem,差值(D)评价,估测接种率=(报告接种人数/估计应接种人数)*100差值比较 D= | 估计接种率 报告接种率

19、 |差值比较0.05 可信0.050.1 可疑 0.15 不可信,评价方法(4):比值(R) 评,R= 3MV(或BCG) / OPV或DPT0.95 1.15时, 定为“不可信”,其它评价方法,估算疫苗使用量出生率监测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接种率调查强化免疫资料免疫监测资料疾病监测(如AFP监测)资料,估计疫苗使用量:根据每次冷链运转报告接种的人数及疫苗的消耗系数,估算出预期疫苗使用量,再与疫苗实际使用量进行比较,估算接种率。若存在明显差别,如预期疫苗使用量明显高于或低于疫苗实际使用量,均表明存在问题,应核实原因,及时解决。本方法适用于县级对乡级、乡级对村级的监督。,预期疫苗使用量=每人次接种剂

20、量接种人次数消耗系数 利用出生率监测: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每年应将建卡率与出生率进行比较,判断接种率。使用该方法,应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和超生儿童对结果的影响。 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报告接种率是否与当地计划免疫针对疾病的发病情况、病例免疫史及其分布情况相符。如报告接种率较高,同时又出现许多小年龄组的麻疹病例则应考虑常规免疫存在问题,若无免疫史的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时,则表明接种率较低。,接种率调查:对怀疑接种率较低的地区,可直接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核实接种率。 强化免疫资料:将不同时间报告的强化免疫接种人数与常规免疫接种人数按出生队列进行比较。 与免疫监测资料比较:如与某疫苗的人群抗体水平进行比较等。

21、 利用疾病监测(如AFP监测)资料估计接种率。,非脊灰AFP病例免疫状况,1998年, 12月龄以,3、调查接种率的评价,过程评价: 包括被调查单位是否被遗漏、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判断标准和调查对象年龄是否一致。 结果评价 2次调查接种率的比较:包括及时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全程接种率比较; 与报告接种率或估算接种率比较; 调查接种率与国家规定目标比较; 近年来本地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四、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报告接种率可信度不高,高于实际接种率; 应种对象掌握不全据国家统计部门掌握的数字,每年全国出生约1600万新生儿,而我们系统报告的应种儿童数只有1000万左右,相差

22、近600万。部分地方没有定期开展辖区免疫规划目标儿童的摸底,应种人数仅限于主动上门接种的儿童,特别是对流动儿童的情况掌握不够,造成辖区掌握的应种人数低于实际应种人数,导致报告接种率高于实际接种率。,各级报告的数据不一致2004年审评数据显示,将市、县出生儿童数分别与省、市掌握数核对,只有44.45%的市和32.47%的县相符。有的单位迫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故意少报目标儿童数。 纸上接种有些接种单位为了应对检查,直接在漏种儿童的接种卡上按国家免疫程序虚假填报接种数据。,某省1998年出生儿童数与 当年卡介苗报告免疫儿童数比较,报告接种率 98.6%,儿童数(万人),58%,三省81个调查村儿童

23、出生掌握情况,A: 已建卡儿童B: 村医知晓其出生但未建卡儿童C: 村医未掌握其出生的儿童,OPV1接种上报人数:51人,总人口:18320,出生率:2.8 ?,重新统计,上卡人数:145人 OPV1接种人数:133人,我怎么统计的呢? 想不起来了, 差别也太大了。,原因3,常规免疫统计报告,2、对接种率的资料保管欠缺,分析利用不够;3、抽样调查接种率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强; 4、接种率与实际疫苗抗体阳转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DPT接种率和白喉抗体阳性率,12岁以下被调查儿童白喉抗体平均阳性率58.1,5、个别地区存在重视基础免疫而忽视加强免疫的现象,全省有1.55%的县未上报白破疫苗加强免疫数据。

24、6、由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的种类有了增加,且预防同种疾病的不同疫苗的剂次也不尽相同,而国家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却未及时升级和更新,造成基层在填报数据时出现困难,如:含麻疹疫苗成分的疫苗的报告数据出现逻辑错误或出现重复报告的现象。,接种率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谎报、瞒报接种数据。 每次接种前35天,对责任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清理核实,在查阅接种卡、簿的基础上,按不同剂次统计每种疫苗各剂次应种人数,并在每次接种结束后,根据儿童迁入和迁出情况进行修正。 每次接种结束后,根据实际受种人数,按各种疫苗不同剂次分别统计实种人数,计算接种率;同时统计累计应种人数、累计受种人数

25、和累计接种率,使上报的数据真实、可靠。,各级疾控机构和乡级防保组织在上报本辖区内接种情况前,应当对基层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无逻辑性错误等问题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提高报告接种率的质量。 定期对本辖区内报告的接种率进行分析、评价。如果某地接种率过低,应及时提醒当地接种单位,查找原因,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报表填写时应仔细,不得缺项,填报人应当签名,单位应当签章。,总 结,接种率监测资料是动态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资源 接种率监测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亦是核心内容之一 要客观地认识报告接种率,不要盲目乐观;要结合其它资料,评价或校正报告接种率 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是监测工作的灵魂 让数据说话,不要让数据死去! 任何数据都有可挖掘的价值 深入的后续工作是监测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否则只有现象,没有验证、不知原因、解决不了现象永远跟着我们,我们时时受其困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