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3587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卷类型: A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江南古典园林综论 试题使用专业年级 室内 1121 1122 园林 1021 1022 考核方式: 考查 共 1 页题号 合计得分建筑与城市规划 系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密封线论文题目: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论文内容: 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品,心怀人本的设计思想,直溯本源的设计方法,自然厚朴的风格追求,在尺寸之地将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结合对江南古典园林营造手法和

2、造园理念的分析,探讨江南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论文要求:一、论文的写作应内容翔实、结构清晰、格式规范、通顺流畅,并尽量加以自己的观点分析。二、论文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并且图文并茂。三、论文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要求中英文对照,正文和参考文献仅需中文。四、根据论文评分标准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论文要求以文字打印 A4 稿形式递交,并附封面(论文题目、班级、姓名、学号) 。江南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The Revelation of Jiangnan Traditional Garden Applied to Modern Landscape

3、Design中文摘要:本文从空间的角度出发,通过现代审美及现代社会需求,分析江南传统园林空间特色,并探讨其在现代景观空间中的运用问题,寻求江南传统园林和现代景观在空间设计上的内在联系,对现代景观设计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并使江南传统园林高超的空间设计手法得到发展和延续。在满足现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使拥有着悠久历史以及光辉成就的中国传统园林得到继承和发扬。 英文摘要: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is paper find ou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and modern aesthetics, then analy

4、zes the spatial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classical garden of jiangnan and the problems of application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Making it clear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advantage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and the spatial requirement of the modern garden, then t

5、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Meanwhile, the superb spatial design methods of the classical garden of jiangnan will be inherited and carried forward. At the time of meeting the demand of modern people, the historic and brilliant Chine

6、se traditional garden also will be continued and promoted.中文关键词:江南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方法;现代景观;应用英文关键词: Jiangnan traditional garden; method of spatial design; modern landscape; application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而中国也是一个有悠久造园历史的国家,在园林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现存的各代名园不但向我们展示出灿烂的古代园林艺术,同时也在我们的观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样式,但是我们的确有必要重新认识

7、古典园林,重新认识古典园林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园景创作的意义。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和大众新的文化修养条件下,在新的功能要求与技术条件下,如何从古典园林中得到启迪,如何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有选择性的继承并创新,是我们学习现代景观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模仿外在形式,追求相像的目的,创造无数非经典的假的古董,也不能成为我们继承传统,展示古典园林文化所应持有的态度。 “我们既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在作品中掺和一些经过简化的经典符号,也不能在局部搬用某些传统样式,就视之为继承传统。这样不仅束缚了真正的艺术创造力,也导致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形式的视觉混淆,造成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官信息的严重损失。 ”中国古典园

8、林的传统特性只有在与之相异的形式中才能充分地展示其风采。一、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由于中国南北气候差异悬殊,经济与文化发展不一,按照不同的地域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又可分为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其中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是其主体,无论从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形象和技法上,还是在园林的总体规划上均具有较大的区别。自然地貌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做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是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的利用或者简单的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9、。只有这样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浮现出来。颐和园是在金朝金山、明朝瓮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乾隆模仿汉武帝建昆明池训练水军,把瓮山泊改为昆明湖,把瓮山改名为万寿山,以此来为母亲庆祝寿辰,成为清漪园。后湖两山夹一水,前湖水面东西向的十七孔桥和南北向的西堤使水面有了变化。远有玉泉山、西山的景色可资借入,园内更有千里之外的无锡寄畅园借来的谐趣园。至于各个景区和景点的创作更是精致多样,是京城皇家园林中的绝顶精品。相对而言,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多在喧闹的城市里,注重的是与外界的隔绝下采用抽象精炼朴素的风格,创造出内向的曲折多变的空间。其内涵极大地丰富了中国

10、文化的内涵,成为皇家园林和其他类园林类型的模仿对象,苏州是全国最为古典的代表。当前我们所应该关注的,也是通过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民俗习惯,不同的气候环境,通过不同地块的分析来进行合理的、适当的、因地制宜的景观设计,争取每个不同的地方都能与当地人民的审美需求相符合,以达到传统经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即以人为本,它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最高准则。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因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突出彼此协调、互补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排斥的消极的一面,甚至能够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从而在园林总体上是的建筑美与自然

11、美融合起来,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优秀的园林作品,尽管建筑物比较密集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囿于建筑空间之内。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这种和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道家对大自然的“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现代景观设计不能只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应注重自然和环境,对自然和社会负责,实行自然优先、环境优先原则。现代景观设计在营构布局,配置山、水、植物等景观元素时,应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生生不息。三、不同造景手法的运用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

12、镜、隔景、对景、障景、框景、添景、夹景、漏景等等。园林造景就好比写文章、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就好比同一景色可以用不同的笔触去表现,摄影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拍摄同一个地方,所以同一个园林也可以用不同的构思去设计。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院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注重障景、框景、借景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造成或开朗、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在现在的园林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置,组成优美的焦点景

13、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要考虑将周边美好的景色融入到我们所涉及的环境中,而我们当前,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结合传统的设计手法,来创造新颖的景观空间。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不足之处1、中国古典园林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下,主要在私家领域里沿着山水格局一脉相承、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使人们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之一。2、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十分贫乏。因此,山水式园林更适合江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建造大规模的山水园林。像颐和园、圆明园

14、这些大型山水园林都是在原有水面或沼泽地的基础上加以疏浚而成的。然而现在对一些新建水面的维持消耗了大量珍贵的水资源。3、中国古典园林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与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不入。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逐渐西化,现代人也趋向于西方园林形式,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立于不败之地。4、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或因功能丧失,或因维护成本较高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而大多数仿品放在景观中也显现不出其价值,或是值得大家赏心悦目的地方。虽然古典园林

15、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上述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五、启示与应用1、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季相美运用于对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人有喜怒哀乐,月有阴晴圆缺,景也应该有春夏秋冬,只有将景与时相互交融,充分利用和把握自然的天成之美,充分利用和把握季节的交替变化,才能营造出丰富,宜人的景观,才能营造出自然的、生态的景观。季节不同,呈现的景不同,给我们的感受不同,营造的空间意境不同。让景贯穿在时间流程中,受时间的支配

16、,受季节的支配,让景观在空间和时间中交织,这样会让景观产生一中动感,会让景观在自然的变化中体态万千、丰富多变。春暖、夏凉、秋霜、冬雪;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花木景观,让时间的逻辑在园林空间中淋漓尽致的转化为绚丽夺人的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在四季分明的气候里,展现了春之花艳,夏之绿荫,秋之萧瑟,冬之银装。中国古典园林呈现的季相美给我们现代景观设计很大的生态启示:在景观营造中遵循自然,充分利用和把握季节的交替变化,让抽象的时间逻辑融入到具象的景观空间之中,使“良辰”配上“美景” ,在时间的流程中作到“时移景异” 。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

17、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2、重视“水”的作用建筑大师童离曾说过:“造园要素:一为花木池鱼;二为屋宇;三为叠石。 ”其中,第一个要素是自然要素,第二个属于人工造物,第三个要素则介于两者之间。在这些基本要素中就产生了“意”: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愿望。在这样的造园过程中就需要一些基本的美学标准,我们可以概括为:得体合宜,含蓄丰富,寓情于景。 花木池鱼便代表的是水景的艺术,水作为生命之源,从大自然赋予人类生命的那一刻起,就与人类有着不解的渊源。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 。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

18、加喜爱。 “一池三山” 、 “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我国古代的文人雅士常把水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孔子就有“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古训;古代的风水术对水也特别的重视, “有山无水休寻地” ,把水看成寻找吉地的重要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的灰色环境感到厌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景则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水景在环境中的运用,目前涌现出了大批亲水住宅 喷泉广场。在密云田园培训中心、世贸国际公寓的环境设计中,水体布局学习了传统园林中水面开

19、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增加小岛,紧密结合植物微地形,丰富了园林的空间层次。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变化,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气。水是人类与自然的联系纽带,水景更是景观艺术中最有魅力的一种要素。它使环境有了灵气,使环境与人类更加亲近。现代园林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刻,现代园林更具有时代性、赋有创造力,有着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更容易满足现在人们对园林的审美的追求和功能需求的适用性。引文: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第 303 页2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第 3 页 3杨鸿勋.江南园林论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 1 页4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 436 页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 12 页.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