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35088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医学资料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内一科迟秀娥,糖尿病控制目标,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高血糖前期:可表现为IGT或IFG,1型糖尿病可出现GAD抗体和ICA抗体阳性。2型糖尿病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或肥胖等高胰岛素血症表现。 高血糖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慢性并发症期,糖尿病治疗的五个环节,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促分泌药物磺脲类降糖药餐时血糖调节剂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糖酐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作用机制,选择性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 抑制肝脏对胰岛素的降解,从而增强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磺脲类药

2、物的种类及特点,治疗 几种常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特点,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强 半衰期长(10小时) 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格列吡嗪(美吡达):半衰期短(4小时) 老年人使用安全 降餐后血糖效果好 格列齐特(达美康):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并发症,为高选择性SU类降糖药 格列喹酮(糖适平):肝胆排泄,合并糖尿病肾病者适用,肝胆疾患慎用,第三代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作用机制与磺脲类降糖药相同 剂量小,起效快,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 与受体结合分离速度快,不易引起低血糖。 降糖作用持久,每日给药一次能良好控制24小时血糖 双通道排泄,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用,磺脲类降糖药,适应症:单纯饮食不能控制的

3、2型糖尿病人 禁忌症:1.1型及胰岛功能不全者禁用2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3.肝肾功能异常禁用4.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5.合并急性并发症6.活动性肺结核 服用方法:餐前30分钟服用,每日1-3次,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低血糖:最常见、严重 消化道不适:1-3% 皮肤及血液学反应:0.1% 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尚有争议,磺脲类疗效,空腹血糖下降60-70mg/dl HbAl下降1.5-2% 单药控制率达25-30%,老年人磺脲类降糖药用药原则,应用短效药物 低起始剂量 低幅度加量,格列奈类餐时血糖调节剂,作用特点: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快而短暂(2-4小时内)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药物:苯甲酸衍

4、生物(瑞格列奈),氨基酸衍生物(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作用于胰岛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刺激胰岛素分泌,餐时血糖调节剂,适应症:2型糖尿病 禁用于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缺乏者 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转氨酶超过正常1.2倍,血肌酐140umoL) 妊娠哺乳禁用,合并急性并发症禁用 服用方法:餐时服用,每日3次 副作用: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疗效,空腹血糖下降50-70mg/dl HbAlc下降1.0-1.5%,双胍类降糖药,作用机制:1.增加葡萄糖的无氧代谢2.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3.抑制肝糖分解,减少肝糖输出4. 改善胰岛素低抗,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5.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

5、和亲和力 药物种类: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迪化糖锭),双胍类降糖药,适应症:肥胖的2型糖尿病 ; 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改善继发失效 ; 与胰岛素合用,减少胰岛素用量 ; IGT或IFG者,为防止和延缓发展为糖尿病 使用方法:起始剂量250mg bid,每两周增加500mg/天。餐前、餐后或随餐服用。使用前检查肾功能。,双胍类药物禁忌症,肾功能不全Scr1.4mg/dl 严重心功能不全 肝功能损害或酗酒者 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静脉使用造影剂当天 急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如DKA 老年人排泄半衰期长,易蓄积,用药前查肾功能,双胍类药物副作用,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

6、,食欲不振。发生在服药早期,轻度、短暂、可自行消失。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用可减轻 乳酸酸中毒:发生率极低,多发生在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当排除有禁忌症的病人时,发生率接近于零。,二甲双胍单药疗效,空腹血糖下降59-78mg/dl 餐后血糖下降83mg/dl HbAlc下降1.5-2%,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作用机制:刺激细胞核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增加胰岛素利用,降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 药物: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 胰岛素低抗主要表现为促进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以及抑制肝糖输出的作用减弱,须肌体分泌较多的胰岛素方能代偿。,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适应症,

7、2型糖尿病人、合并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者 单独应用 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 与双胍类降糖药合用 与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合用(三联) 大剂量应用胰岛素者,减少胰岛素用量,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起始剂量:文迪雅4mg/天,艾汀30mg/天 4周显效,8-12周达到最大疗效 8-12周后增加剂量(肝功能检查正常) 最大剂量:文迪雅8mg/天,Actins45mg/天 定期检查肝功能,监测血红蛋白、体重和水肿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单药疗效,空腹血糖下降40-50mg/dl HbAlc下降1.0-1.5%(需8-12周才能达到最大疗效),葡萄糖酐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抑制小肠上皮细胞葡糖酐酶,

8、抑制或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药物: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葡萄糖酐酶抑制剂,适应症:2型糖尿病,可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可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 禁忌症:肠道炎症伴消化吸收不良者;血肌酐176.8umoL;孕妇儿童;肝功异常;感染发热:严重造血系统功能障碍 使用方法:拜糖平50-100mgtid,餐时服用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腹胀、排气。偶见转氨酶增高,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阿卡波糖单药疗效,空腹血糖下降20-35mg/dl HbAlc下降0.6-1.0%,可供选择的联合口服药物,胰岛素促分泌药物+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二甲双胍 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二甲双胍 胰岛素促分泌药物+噻唑烷

9、二酮 胰岛素促分泌药物+葡萄糖甘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葡萄糖甘酶抑制剂,抗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 胰岛素促分泌剂,低血糖 胃肠道反应 体重增加,联合磺脲类药物的问题,低血糖(致死性) 高胰岛素血症 细胞功能衰竭 体重增加,联合噻唑烷二酮类的问题,体重增加 对血脂的不同影响(HDL-C上升,TC及 LDL-C亦上升) 体液潴留和水肿 需要监测肝功能,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稳定,HbAlc8.0%,胰岛素水平低 口服降糖药失效,空腹血糖10.0mmol/L 严重的高血糖,出现尿酮体或严重并发症 出现严重的急性疾病或需进行较大手术 消瘦明显者 对口服降糖药有明显不良反应者 初发糖尿病,空腹血糖13.9mmol/L,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医学现状与发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