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物态变化四、升华和凝华,升华,(1)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升华仅限于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常见的易升华的物质有冰、碘、樟脑丸、干冰等. (2)升华与汽化的比较:物质经历升华或汽化过程后,最后的状态相同,即都是气态,但是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例1 (山东济南模拟)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解析: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错误;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
2、汽化现象,B错误;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错误;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D正确.故选D.,D,判断一个现象是否是升华现象,要看物质的初状态是否为固态,末状态是否为气态.如果是,则是升华,反之,则不是.,凝华,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灯泡中的钨丝受热后升华成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凝华形成固态钨.,例2 (河北石家庄中考)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解析: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由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3、,是汽化现象,A错误;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冷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冻肉表面,使总重量变大,B正确;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冰块熔化成了水,C错误;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D错误.故选B.,B,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例3 (湖北孝感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A错误;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
4、B正确;“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C错误;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干冰极易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D错误.故选B.,B,不能正确判断升华和汽化,例4 (江苏泰州模拟)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解析: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固体清新剂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选C.,C,错解:A 注意: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了解来作答.部分学生
5、错认为固体清新剂变小属于像水蒸发之类的现象,所以错选A.,不能正确区分凝固和凝华,例5 (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解析: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A错误;夏天,看到雪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错误;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丝遇热升华又遇冷凝华的结果,C错误;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
6、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易拉罐液化形成的,D正确.故选D.,错解:A或C 注意:部分学生知道凝华和凝固的最终状态都是固态,从而混淆凝固和凝华. 部分学生知道霜是固态的,错认为霜就是凝固,错选A;部分学生认识到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有钨固体颗粒生成,错认为钨固体颗粒是凝固形成的,错选C.,题型一 升华现象及其应用,例6 (江西吉安模拟)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要对食品进行保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来保鲜,是因为干冰熔化时要吸热 B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来保鲜,是因为干冰升华时要吸热 C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冰块来保鲜,是因为冰块汽化时要吸热 D
7、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冰块来保鲜,是因为冰块升华时要吸热,B,解析:干冰易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在升华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冰块熔化时,由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会使食品温度降低,起到保鲜的作用.故选B.,方法点拨: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题型二 凝华现象及其应用,例7 (山东滨州期中)冬天,汽车窗玻璃上很容易结霜,霜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要吸热 B凝固现象,要放热 C凝华现象,要吸热 D凝华现象,要放热 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8、,凝华放热.故选D.,D,题型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例8 (广西来宾中考)某同学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屋顶结的霜是凝华现象,凝华需要吸热 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凝固需要放热 C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放热 D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产生“白气”是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B,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A错误;矿泉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出热量,B正确;涂在皮肤上的酒精迅速蒸发,是汽化现象的一种,此过程吸收热量,C错误;“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
9、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D错误.故选B.,例9 (江苏连云港期中)为了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老师做了如图2-4-1所示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碘锤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明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固态碘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同学们对此争论不休!,老师告诉同学们一组数据:常温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数据可知,老师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该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图2-4-1,(1)碘是_(填“晶体
10、”或“非晶体”),理由是_ _. (2)若要解决这个“争议”,必须对实验加以改进,你认为怎样改进实验更合理: _ _. (3)通过这个案例,你对学习物理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_.,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晶体,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将装固态碘的碘锤放在沸水中加热,沸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所以看得到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解析:(1)只有晶体才有熔点,已知碘的熔点为113.60 ,所以碘是晶体.(2)将装固态碘的碘锤放在沸水中加热,因为沸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所以看到
11、的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3)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通过实验来验证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前提.,解读中考:本节的学习重点是自然界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以及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中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教材第42页“内容节选”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作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作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会放热.常见的升华现象有干冰升华、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等;常见的凝华现象有雾凇、霜、雪、冰雹等.,例10 (山东德州中考)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形成“雪”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C,解
12、析:“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A错误;“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B错误;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C正确;铁水浇铸成零件,铁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错误.故选C.,例11 (宁夏中卫月考)一次,小华见到妈妈做完菜,关火后才放.小华问:“妈妈,你刚才是不是忘记放盐了?”妈妈说:“没有忘,这是加碘盐,必须关火后放盐.”你能理解这其中的原因吗? 解析:碘盐中含有碘,当温度略高时,碘容易升华成碘蒸气,所以在做饭时,要关火后才能加碘盐. 答案:见解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