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纵隔临床分析2118 现代医药卫生 2005 年 21 卷第 16 期为 1 期.10 例为良性(36%); 其中结核球 3 例,炎性假瘤 4 例,肺部血管瘤,平滑肌瘤,错构瘤各 1 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CI诊断符合率为 54%.随诊 636 月,平均 20 月,患者皆生存.3 讨论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始终为世界性难点,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且误诊率相当高,易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传统的开胸术创伤大,术后患者丧失一定的生活 ,工作能力;若为良性病变,更不易为患者接受.CT 引导下穿刺,诊断准确率为 74%,阴性可靠率 88%,无治疗作用,术后气胸发生率达 22
2、%27%. 还有报道表明,经皮肺穿刺活检后有存在肿瘤沿针道播散的可能【11o 所以提倡术前应尽量避免行有创检查.应用微创伤胸外科技术将肺部孤立性结节整块切除,既可明确诊断,又能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根治性治疗,避免不恰当用药及大的创伤.患者术后才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目前对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明确诊断缺乏有效的手段.尽管有研究表明分叶征,鼠尾征,空泡征,无卫星灶等微小肺癌典型 CT 表现【2】,但本组患者早期胸片及 CT 影像均无特异表现.所以,对经体检发现的肺内孤立性结节,在经系统的抗炎,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肺癌的可能,并采用微创胸外科技术将肺部病灶楔形整块切除.快速冰冻连续多层病理切
3、片确诊.更重要的是,病灶被完整切除,即在短时间内作了根治术,排除医源性转移的机会.美国肺癌研究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经肺叶切除的小结节肺癌较楔形切除等局限性切除,可明显提高 2 年和 5 年的生存率 0.因此常规的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应被推荐为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后病理分期已属期以上的患者,应积极重视综合治疗,适当的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而对于术后病理分期早的 I,期患者则不应强调放疗及化疗等打击性治疗的作用,而应提倡中医中药和提高全身免疫功能等治疗.本组患者随访 636 月,平均 20 月,全部患者生存,近期生存满意.说明肿瘤早期治疗中,不但能获得根治性效果,还可
4、免除放,化疗的痛苦.肺部孤立性小结节也有36%良性率 ,这往往是医患双方难以决断是否开胸手术的原因.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出现及发展无疑会改变这一状况,为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早期诊治提供优越的外科技术方法.参考文献:【1】WestcottJL,RaoN,ConeyDP.Transthoracicneedlebiopsyof81T.allpulmormrynodulesJ】.Radiology,1997,202:97.【2】殷泽富.胸部 cr 诊断学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OOO.128.【3】HobertJ,Ginsberg.Resectionofnon 一nlllllcelllunge
5、aneerJ】.Chest.1997,(Supp1):203.【4】曾伟生,蒋仁超,乔贵宾,等.体检发现的微小结节性肺癌外科诊治【J】.广东医学杂志,2003,4(4):388.收稿日期:20f50404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纵隔临床分析廖镜芳,郭丽颜,周冬梅(佛山市顺德区陈村医院妇产科,广东佛山 528313)【摘要】目的:探讨官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纵隔中的作用 .方法: 对 39 例子宫纵隔患者的诊断及在 B 超监护下行官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 超诊断符合率 82.05%(32/39),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符合率 51.28%(20/39),官腔镜诊断符合率 100%(
6、39/39).术中均采用 B 超监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39 例,流产率由术前的 89.74%降至术后的43.24%(16/37),妊娠率为 94.87%(37/39),其中 11 例已足月妊娠分娩 .结论: 官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纵隔的最准确的方法,B 超监护下的官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理想方法.【关键词】官腔镜;子宫纵隔;超声文章编号:10095519(2005)17 2118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我院妇科应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 39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 年 1 月2003 年 9 月我院对不孕症或自
7、然流产患者行官腔镜检查发现子宫纵隔 39 例.39 例患者官腔镜检查前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和 B 超检查,其中 B 超发现子宫纵隔 32 例,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子宫纵隔 20 例.39 例患者中原发不孕 4 例,有早期自然流产史的继发不孕 33 例,2 例患者系早孕人工流产时 B 超检查发现,其中完全性纵隔 12 例,不完全性纵隔 17 例.患者平均年龄(28.13.7)岁.全部病例均在B 超监视下行官腔镜电切术.1.2 手术方法1.2.1 器械:官腔电切镜为德国史赛克公司生产,配有金属环形电极,持续灌流的官腔镜,并配有单双极电切,电凝器,电视显像监视系统.B 超为日本 RT3000 扇扫超声仪
8、,探头频率 3.5MHz.1.2.2 术前准备:实验室检查同妇科开腹手术.手术时间选在月经干净后 35 天内进行.常规清洁肠道.术前 1 日下午 4 点于宫颈处放置 1618 号双腔导尿管 1 根扩张宫颈,停留至术时取出.术前 1 日上午 8 点口服米索前列醇 600 以软化宫颈.术前息者充盈膀胱使 B 超显影良好.术中均选用硬膜外麻醉.1.2.3 手术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扩张富颈至 10 号 ,放置官腔镜检查官腔,不完全纵隔在官腔镜下可见纵隔从宫底纵行向下降到宫颈内口或以上,将官腔一分为二,纵隔上宽下窄,边缘钝圆,色泽苍白或粉红,质地坚韧.完全纵隔在官腔镜下可见纵隔从宫底纵行向下降到近宫
9、颈外口.检查完毕后,放置官腔现代医药卫生 2005 年 21 卷第 16 期 2119电切镜,以 5%葡萄糖液作为膨宫液,电切功率 7080w,电凝功率 6ow,由子宫纵隔下极向基底部左右对称切开直至近宫底(于距宫底 1.52.0cm 处作为切除纵隔的最上端),以左右宫角部为对照,当官腔镜能同时观察到两侧输卵管开口,宫底呈圆形时,纵隔切除完成,官腔前后壁残留的子宫纵隔组织用环状电极切除,切至与周围子宫内膜相平,如有活动性出血,则电凝止血.所有患者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 3 个月,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 3 个月.2 结果39 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及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 15 天,
10、平均 3.5 天.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39 例患者手术时间为 30 80 分钟,平均 47 分钟.出血量 15160ml,平均 6oJnl.膨宫液用量及吸收量:术中膨宫液用量 250o7500ml,平均 4322ml.膨宫液吸收量 50220ml,平均 130ml.随访结果:术后随访 39 例,随访时间 625 个月.术后 3 个月复查官腔镜无官腔粘连,官腔积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共妊娠 37 例,自然流产 13 例,3 例死胎,11 例已足月分娩,另外 10例已妊娠 2036 周.11 例足月产中,3 例剖宫产,9 例自然分娩,无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并发症,新生儿发育正常.3 讨论子宫纵隔是
11、较常见的子宫畸形.由于纵隔组织血管形成不好,纤维组织较多,覆盖纵隔组织的内膜发育不良,对激素反应差,故而影响孕卵的着床及发育,导致自然流产.同时宫腔形态改变,宫颈功能不全发生率高,易引起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 33 例有自然流产史(流产次数 14 次),4 例原发不孕.国内外文献均报道子宫纵隔治疗后得以成功妊娠分娩.因此对于反复流产或不孕的患者应排除有无子宫畸形,确诊子宫纵隔者应予积极手术矫正.此外,由于子宫纵隔将宫腔分为两腔,易造成官腔手术操作失败,本研究中 2 例早孕行人工流产者手术未能清出绒毛组织,仅清出少许内膜,后 B 超检查发现为子宫纵隔.子宫纵隔妇科检查多数不能做出诊断,诊
12、断往往需借助辅助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可显示两个官腔,但不能与双角子宫,双子宫等子宫畸形相区别,易发生误诊.B 超检查有时因显示不清晰易发生漏诊,并且不能区分完全性或部分性纵隔.官腔镜检查能准确地判断纵隔的类型,并于每侧官腔观察输卵管开口,并且在 B 超的联合下,可利用膀胱,宫腔内膨宫液形成的对比声窗清晰显示子宫轮廓,纵隔长度,宽度,宫底形态等,使子宫纵隔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本研究中,子宫纵隔诊断准确率:子宫输卵管造影为 51.3%,B 超为 82.1%,官腔镜为 100.0%,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因此,官腔镜联合 B 超是诊断子宫纵隔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传统治疗子宫纵隔为经阴道或经腹切
13、除纵隔组织后行子宫成形术 l,但前者手术操作困难,具有盲目性,纵隔切除不完全;后者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术后不可避免地形成子宫瘢痕 ,粘连,继发不孕等,且再次妊娠至少 2 年以后,妊娠期有子宫破裂的危险.笔者在 B 超监视下行子宫纵隔官腔镜电切术,除能进一步明确子宫纵隔的诊断外,亦能避免子宫穿孔,肠管损伤等,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手术快捷,出血少,恢复快,保存子宫壁的完整性等优点.纵隔切除部位的官腔上皮化只需 45 周时间,术后不需长时间避孕.本研究中,术后随访 39 例,37 例妊娠,足月活产 11 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子宫纵隔官腔镜电切术后是否放置宫内 IUD 及应用雌激素目前国内外报道不
14、一.本研究中 39 例患者术后均放置宫内IUD 并行人工周期 3 个月以防官腔粘连及促进纵隔切除术后创面的组织上皮化.术后 3 个月再次官腔镜检查均未发现官腔粘连,且瘢痕处已被子宫内膜覆盖.参考文献:1】刘玉环 ,夏恩兰,张书巧.子宫纵隔 107 例诊治分析【J 】.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9):559.【2】KatzZ,BenArieA,LvrieS,eta1.BeneficialeffectofhystemscopicmetroplastyOI1thereproductiveoutcomeina“Tshaped“utemsJ】.CynecolObstetInvest,1996,
15、41(1):41.收稿日期:20050614住院儿童诊疗性疼痛变化规律的研究刘晓燕,詹潮勇,司晓光,何建龙,温秀芳,黄海燕(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广东韶关 512026)【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儿童诊疗性疼痛强度与住院天数 ,性别,城乡居住地域的关系.方法:在住院 713 岁非危重症患儿中随机抽取 6o 例,入院第一七天的每天静脉输液穿刺后进行疼痛评估(自评法和他评法),第二七天的疼痛指数分别与第一天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居住地域之间儿童的疼痛指数进行比较 .结果: 人院第一天,自评法和他评法疼痛指数分别为 2.51.9 和 2.51.4.与第一天相比,第二,三天无差异,第四天始,差异有显着性(P0.05);不同性别,城乡居住地域儿童的疼痛指数差异无显着性(P0.1).结论:诊疗性疼痛(静脉输液)为轻中度疼痛 ,其疼痛变化规律是随着住院天数的延长而下降,不同性别,城乡居住地域之间的儿童疼痛强度无差异.【关键词】儿童;诊疗性疼痛;评估:规律文章编号:10095519(2005)16 211903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韶关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f 编号:韶科(卫)20o425】,韶关市卫生科研计划项目立项(编号:200331)作者简介:刘晓燕,女,儿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学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儿童心理,)hErmiT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