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章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社会产品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指标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1。社会产品的概念及其分类2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及社会总产值的汇总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区别与联系5社会产品生产统计分析课时安排:8 课时教学內容与过程:第一节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的一般问题一、 社会产品的概念及特征(一)生产活动的涵义及范围(P 294)(二)社会产品的概念(P 295)(三)社会产品的特征(P 295)1劳动性
2、。社会产品是劳动成果。非劳动成果不属于社会产品,如:空气、河流、原始森林、矿藏等。2生产性。社会产品是生产劳动的成果。非生产劳动的成果不是社会产品。如: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商品等不能作为我国的社会产品统计。3有用性。社会产品是有效劳动的成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在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劣质服务、无效服务等,均不属于社会产品。4社会性。社会产品是社会劳动的成果,它是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的。不是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的劳动产品,不能称为社会产品。如:自制的衣服、自炊食品、自种自己消费的粮食作物、蔬菜等,均不能作为社会产品。5时期性。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內的劳动成
3、果。它必须按一个时期一个时期来计量,否则就会出现计量上的重复和遗漏。(四)社会总产品(总产出)的概念(P 296)二、 社会产品的分类(P 296) (属于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2物质产品(实物产品) 第一,按产品的表现形态分有 服务产品 物质产品的特征(P 296):有形性、独立性、可存储性、耐久性、移动性 服务产品的特征(P 297):无形性、即时性、不可存储性、缺乏耐久性、与消 费者紧密的接近性成品第二、按完工情况分有 半成品非成品在产品注意:有关成品、半成品、在产品的分类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划分,通常情况下有三种不同划分角度,即:按企业、部门、国民经济三个角度划分。例 P298 表 101三
4、、 社会产品的计量单位(P 298300 )(一)实物单位。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双重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的局限性(P 299300 )“有三点”(画书)(1)计算混合产量 实物产量的汇总方法(P 299)(2)计算标准实物产量标准实物产量= 折 算 系 数实 物 产 量折算系数= 量该 产 品 的 标 准 规 格 或 含 量某 产 品 的 实 际 规 格 或 含计算例题见:P 337(101)“做在书上”(二)货币单位(P 300) 货币单位的优、缺点(P 300)不变价格(可比价格)P 300 价格的表现形式可变价格(现行价格)P 300 不变价格的换算价格换算系
5、数= 计 算 的 总 产 值交 替 年 按 旧 的 不 变 价 格 计 算 的 总 产 值交 替 年 按 新 的 不 变 价 格货物性服务产品非物质性服务产品3= 格 计 算 的 总 产 值基 年 按 新 的 不 变 价 格 计 算 的 总 产 值基 年 按 旧 的 不 变 价 算 系 数价 格 换补充计算例题。如某地区有关 GDP 资料如下,要求:(1) 计算表中空格内数值(2) 计算 95 年的 GDP 比 78 年的 GDP 的增长速度和平均递增率。时间 按 7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 按 8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 按 9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1978 646 6938
6、(732)1980 (709.12) 7616 803491985 (1028.40) 11045 (1165.25)1990 (1418.06) 15230 1606771995 (1392.98) (1496.06) 184780解:(1)80 年价格换算系数= =计 算 的 总 产 值交 替 年 按 旧 的 不 变 价 格 计 算 的 总 产 值交 替 年 按 新 的 不 变 价 格074.1689390 年价格换算系数 = 5.(2)98 年比 78 年 GDP 增长(%)= %43.152738平均递增率(%)= 6.120.8417第二节 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社会总产值统计一、社会总
7、产值的概念与作用(一)社会总产值的概念(P 301) 按使用价值分,有 (二)社会总产值的分类 全部生产资料全部消费资料转移价值(c )新创造价值(v+m )4按价值构成分,有(二)社会总产值的作用和局限性1作用(P 301)二、各物质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值的计算全社会的社会总产值= 物质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值各 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生产性邮 电业及商业。(一)工业总产值的计算1工业总产值的概念(P 302)(1)工业的概念(2)工业总产值的概念2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P 302303 ) “有三条原则”(1) 采用“工厂法”计算;(注意:什么是工厂法?为什么要采用工厂法
8、?)(2)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范围应该与工业企业的劳动消耗量相适应;(3)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应该与物质形态相适应。工业实物产品 按产品的全部价值计算 工业产品表现形态有工业性作业产品 按追加值计算3工业总产值的內容(P 303):产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产品、 在产品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价值。2局限性(P 302)54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1) 工厂法(P 304)工业总产值=产成品价值+ 工业性作业价值 + 工业部门的工业总产值=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之和 计算例题见 P337 页习题(102)解: = + +工 业 总 产 值年该 企 业 90价 值成 品 工 业 性 作 业 价 值已
9、 经 完 工 的 对 外 期 初 结 存 差 额 价 值在 产 品 期 末半 成 品 ,=(67+3+1.1+0.4)+【(23193)+(4135) 】=78.5(万元)(2)公司法(P 304)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公司內部的转移价值(3)部门法(P 304)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部门內的转移价值(公司间、內)=按公司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公司间的转移价值(4)国民经济法(P 304)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物质生产领域內的转移价值=按部门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部门间的转移价值 计算例题见:P 339 页(106)解(1)按工厂法计算的总产值=104+(73
10、61)=116(万元)(2)按公司法计算的总产值=1165=111 (万元)(3)按部门法计算的总产值= 111(225)=94(万元)或 =11622=94(万元)自制半产品、在产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6(4)按国民经济法计算的总产值=9432=62 (万元)或 =1162232=62(万元)(二)农业总产值的计算1农业总产值的概念(P 305)2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原则(P 305)按“产品法”计算(1) 什么是“产品法”?(P 305)(2) “产品法”的特点A 部分农产品会重复计算(如:有地农产品既是产品,又是种子、饲料)B 农业总产值按日历年度一年计算一次。 (这是因为农业生长周期较
11、长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P 306)= + + + +农 业 总 产 值 总 产 值种 植 业 总 产 值林 业 总 产 值牧 业 总 产 值渔 业 总 产 值其 它 农 业=农 业 总 产 值 )( 该 种 农 产 品 的 价 格农 业 产 品 当 年 实 际 产 量 计算例题见:P 337 页(103)解:该农场粮食总产量=75.6+7.2+90+30+种植业总产值=(75.6+7.2)万 公 斤万 952.8015)76.320(1.6+(90+1 )0.8+301+(20+365.76 )0.41.031.0219.05102.7658. 74.0
12、518.0618.5031076.52 =584.67(万元)(三)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1建筑业总产值的概念(P 307)2建筑业总产值的內容和计算公式(1) 建筑业总产值的內容:A建筑工程产值按全部价值计算B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按追加值计算C房屋、构造物修理产值按追加值计算D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按全部价值计算(2) 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公式(P 308 和 P309)= 完 施 工 产 值建 筑 工 程 已 费 率 间 接预 算 单 价实 物 量实 际 完 成 1税 率利 润 率计 划 1= 工 程 产 值报 告 期 建 筑 程 预 算 造 价单 位 建 筑 工 单 位 工 程 造 价 比 重 之 和
13、完 成 的 各 个 部 位 分 别 占 计算例题见:P 338 页(104)解:该单位预算工程造价=25001200=300 (万元)报告期建筑工程价值=300(10%+20%+11% )=123(万元)报告期已完施工价值=300(10%+20%)=90(万元)(四)货物运输业总产值计算1货物运输业总产值的概念(P 310)货物运输业属物质生产部门运输业分有8客运属非物质生产部门2货物运输业总产值计算按追加值计算3注意事项(P 310) 有“四点”补充计算例题:运输企业部门经营收入总额 200 亿元,客运周转量的比例为 28,试计算货运部门的总产值。解:货运部门的总产值=20080%=160
14、(亿元)(五)生产性邮电业总产值的计算1生产性邮电业总产值的概念(P 311)2生产性邮电业总产值包括的范围(P 311)3生产性邮电业总产值的计算(P 311)= 业 的 总 产 值生 产 性 邮 电 业 作 业 量各 种 邮 电 均 单 价相 应 的 平 总 收 入生 产 性 邮 电 收 入补充计算例题:邮电部门经营总收入是 10 亿元,已知该部门为生活服务的工作总量占 20%,试计算生产性邮电总产值。解: =10(120%)=8 (亿元)业 的 总 产 值生 产 性 邮 电(六)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业总产值的计算1批发零售贸易业及饮食业的概念(P 311)2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值的计算(1
15、)按买卖差价计算= 易 业 总 产 值批 发 零 售 贸 的 已 售 商 品 价 值按 销 售 价 格 计 算 的 已 售 商 品 价 值按 购 进 价 格 计 算 邮 电 费运 费 和(2)按经营费用计算9= + + 易 业 总 产 值批 发 零 售 贸 经 营 费 用本 期 流 通 费 用 税 金本 期 利 润本 期 邮 电 费运 费 和补充计算例题:例(1):商业部门的商品纯销售额 270 亿元,销售进价 200 亿元,商品流通费用 45 亿元,税金 10 亿元,利润 15 亿元。在商品流通费用中,运输费5 亿元, ,邮电费 2 亿元,利息支出 1 亿元,试计算批发零售贸易业(即商业)的
16、总产值。解: =270200(5+2 )=63(亿元)易 业 总 产 值批 发 零 售 贸=(45+10+15)(5+2)=63(亿元)3饮食业总产值的计算(1)对于加工出售的产品按全部价值计算(2)对于转售产品按追加值计算(即按买卖差价计算)例(2):已知饮食业销售各种食物 30 亿元,其中不经加工而转售的食品有 5 亿元,其买价价是 4 亿元,试计算饮食业的总产值。解:饮食业总产值=(305)+ (54)=26(亿元)三、社会总产值的汇总方法(1)部门社会总产值加总法 (P 312)= + + + +产 值社 会 总 产 值工 业 总 产 值农 业 总 总 产 值建 筑 业 及 饮 食 业
17、 总 产 值批 发 零 售 贸 易 业 邮 电 业 总 产 值货 运 业 及 生 产 性(2)最终消费价格法(P 313)社会总产值= 品 产 量各 种 产 终 消 费 价 格该 产 品 的 最其: = +消 费 价 格产 品 最 终 的 出 厂 价 格各 生 产 部 门 价 值业 的 生 产 性 作 业 追 加 的 饮 食批 发 零 售 业运 输 邮 电 业 ,10计算例题见:P 338 页(105)解:(1)工业总产值=470(万元)(2)农业总产值=290(万元)(3)建筑业总产值=(基建投资额非建筑投资额)=(180755)+20=120(万元)(4)货运业总产值=40(万元)(5)生
18、产性邮电业总产值=30(万元)(6)商业总产值=6010=50 (万元) 社会总产值=470+290+120+40+30+50=1000(万元) 本节小结:1社会总产值的概念、作用、局限性社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社会产品总量。从实物形态看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价值形态看包括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从生产部门看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仓储业等。作用表现在: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反映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是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基础。局限性表现在:受原材料转移价值的影响;受专业化协作程度的
19、影响。2社会总产值的计算社会总产值的计算同上述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工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概念、特点)采用“工厂法”计算。需要注意“工厂法”中有重复计算。工业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对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再加工、对采掘品的加工与再加工、对工11业品的修理与翻新等。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概念、特点)采用“产品法”计算,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总产出的计算。建筑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建筑工程的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计算,包括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私人建房、与施工工程有关的地质勘探、勘探设计工作量和房屋、构筑物大修理等。运输业总产出的计算:按追加值计算,只计算货物运输的收入。核算期内从
20、事生产活动的总收入,包括公路运输总收入、水路运输总收入、航空运输总收入、铁路运输总收入、管道运输总收入。邮电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包括的內容)按“产品法(即邮电作业量) ”计算,只计算为生产服务的邮电收入。它包括:投递报刊、杂志等的活动总量。批发零售贸易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可按追加值计算,也可按经营中的流通费用计算。饮食业总产出的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加工出售产品按全部价值计算,转售产品按追加值计算。3社会总产值的汇总方法:部门加总法、最终消费价格法。第三节 非物质生产部门服务活动总量统计一、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核算范围(P 341) 按预算管理办法划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全额预算
21、管理单位;12第二类是差额预算管理单位;第三类是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二、非物质生产部门服务活动总量主要统计指标(P 316318 ) 主要统计指标有:总产出(服务总值) 、服务净值、服务增加值、 服务中间消耗。(一)总产出(服务总值)1概念(P 316)2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的计算分有:(1)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的计算营利性单位的总产出包括居民服务业、房地产管理业、金融、保险业等的营业收入。(2)非营利性单位总产出的计算非营利单位一般没有营业收入,而是所提供服务的总费用包括经常性支出和固定资产虚拟折旧。国民经济总产出(GDP)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二)服务净值1概念(P 31
22、7)生产法:服务净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包括中间物质消耗)2 计算方法 收入法:服务净值=工资+福利费+ 税金+利润+利息净支出+ 其它(三)服务增加值131概念(P 318)生产法:服务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不包括中间物质消耗)2 计算方法 收入法:服务增加值=工资+福利费+ 税金+利润+利息净支出+折旧+其它3服务增加值与服务净值的关系:服务增加值=服务净值+折旧(四)服务中间消耗掌握概念及內容(P 318)中间物质消耗 服务中间消耗中间劳务消耗第四节 国內生产总值统计一、国內生产总值的概念与作用(P 318)(一)概念(P 31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
23、活动的最终成果。用符号“GDP”表示。 什么是常住单位?(P 319) 什么是经济领土?(P 319) 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P 319)(二)作用(P 319)14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P 32032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一)生产法(P 320):从产品的价值形态看, GDP 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它又称部门法或增加值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指非固定资产货物性消耗和中间服务消耗)1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生产物质产品部门的增加值计算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指非固定资产货物性消耗和中间服务消
24、耗)或 =V+M+C1 (即: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中间消耗=C 1+C2 (其: C1 指折旧,C 2 指非固定资产货物性消耗)即: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生产物质产品部门的增加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附加在劳动对象上的简章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2货运业、生产性邮电业、商业等货物性服务部门的增加值的计算。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指消耗的外购产品价值和中间劳务价值)3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的计算(在第三节已讲过了)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包括中间物质消耗和中间劳务消耗)或 =服务净值+ 固定资产折旧 补充计算例题:A 地区报告年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出为 1352 万元,其中各种在产品价值为 28 万
25、元,农民自给性生产和生活消费农产品价值 31015万元。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物质产品价值 300 万元,中间消耗劳务价值 110 万元。试用生产法计算 A 地区报告年的农业增加值。解: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中间消耗=1352 (300+110 )=942(万元)(二)收入法(P 320) 。从产品的收入形态看,GDP 等于各常住单位及非常住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计算公式是:各部门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包括奖金、工资、福利费及社会保险费等。生产税净额指各部门上交给国家的税金扣除了生产性补贴后的余额。营业盈余包括营业利润和其它盈余。 补充计算例题:(接上例)
26、现假设 A 地区农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96 万元,劳动者报酬 378 万元,上缴生产税 208 万元,政府给农业生产补贴 30 万元,营业盈余 290 万元,试用收入法计算该农业部门的增加值。解:农业增加值=96+378+ (20830)+290=942 (万元)(三)支出法(P 321)从产品的使用形态看,GDP 等于最终使用的货物、服务与进出口货物和服务之差。它又称最终产品法或使用法。计算公式是: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其中:总消费=社会集团消费+ 居民消费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库存增加值净出口=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计算例题:例(1):见 P321 页表 104 资料例(2):见 P
27、339 页(107)16解:(1)收入法: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4860+【29184(1+11% ) 】+3000+(8180+538)=48972。24(万元)(2)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4016+13500)+2884+(476836)=45132(万元)例(3):97 年的“国统”考试题已知:GDP 及使用表中的有关资料如下:总产出 13000 亿元 劳动者报酬 950 亿元物质产品投入 5000 亿元 生产税净额 2000 亿元服务投入 3000 亿元 营业盈余 750 亿元固定资产折旧 1300 亿元要求:(1)试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
28、计算 GDP;(2)用收入法计算物质产品净值。解:(1)按生产法计算的 GDP=总产出中间消耗=130005000 3000=5000(亿元)(2)按收入法计算的 GDP=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300+950+2000+750=5000(亿元)(3) = + + +物 质 产 品 净 值按 收 入 法 计 算 报 酬劳 动 者 净 额生 产 税 盈 余营 业 务 投 入中 间 服=950+2000+750+3000=6700(亿元)17或: 物质产品净值=工业增加值折旧+ 中间劳务消耗(工业净产值) =50001300+3000=6700 (亿元) 补充:国內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
29、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三、国內生产总值及几个总量指标间的关系(P 322323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P 322)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包括从本国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也包括从国外分配取得的收入。反映了本国常住单位原始收入的总和。在联合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被称为国民总收入。用符号“GNP”表示。(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內生产总值的关系(P 322)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收入的概念,它反映本国常住单位原始收入的总和;而国內生产总值是个生产的概念,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
30、的最终成果。联系:GNP=GDP+ 报 酬 和 财 产 的 收 入来 自 国 外 的 劳 动 者 动 者 报 酬 和 财 产 收 入国 外 从 本 国 获 得 的 劳=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三)其它几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P 323)国內生产净值=GDP折旧国民生产净值=GNP折旧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补充计算例题 :例(1):现假设某国某年有关资料 如下: 单位:亿美元18国內生产总值 1224国外从本国获得的劳动者报酬 576国外从本国获得的财产收入 384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 585来自国外的
31、财产收入 39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 64固定资产折旧要求:试计算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內生产净值。解:国民总收入(GNP)= GDP+ 报 酬 和 财 产 的 收 入来 自 国 外 的 劳 动 者动 者 报 酬 和 财 产 收 入国 外 从 本 国 获 得 的 劳=1224+(58。5+39 )( 57。6+38。4)=1225。5(亿美元)国民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GNP折旧 =1225。5108=1117。 5(亿美元)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1225。5+6 。 4=1231。9(亿美元)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
32、生产净值+ 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1117。5+6 。4=1123。9(亿美元)国內生产净值=GDP折旧 =1224108=1116(亿美元)四、总产出、GDP 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P 324)总产出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反映社会总产品价值量的指标。社会总产19品是指一定时期內生产和提供的所有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反映社会生产的总成果,其价值构成包括:中间投入的产品价值和最终产品的价值。国內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內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非固定资产投入的货物及服务价值。社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內生产的社会产品总量,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在一
33、定时期內物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这三个指标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关系表述如下:(一)总产出与社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社会总产值:只限于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核算 区别:核算范围不同 总产出:核算范围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既 对物质生产部门核算,也对非物质生产部门核算。 ) 联系:社会总产值=总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总产出=社会总产值+ 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二) 国內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的关系社会总产值:只限于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核算 区别:(1)核算范围不同 GDP:既对物质生产部门核算,也对非物质 生产部门核算。社会总产值:C+V+M(2)价值构成不同 折旧 非固定资产消耗20
34、GDP: C1+V+M (其中:C=C 1+C2)(3)计算方法不同 联系: GDP=社会总产值 +门 中 间 消 耗物 质 生 产 部 部 门 增 加 值非 物 质 生 产社会总产值=GDP+ 门 中 间 消 耗物 质 生 产 部 部 门 增 加 值非 物 质 生 产 补充计算例题:已知某地区有关资料如下:项 目 物质生产部门(亿元) 非物质生产部门(亿元)总产出 4583 549中间消耗 2646 201中间物质消耗 2506 158中间服务消耗 140 43固定资产折旧 189 51要求:试计算该地区的总产出、社会总产值、GDP、国內生产净值。 解:(1)总产出=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 非
35、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4583+549=5132(亿元)(2) 社会总产值=总产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5132549=4583(亿元) 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3) GDP=总产出中间消耗=5132( 2646+201)=2285(亿元)或:GDP= 社会总产值 +门 中 间 消 耗物 质 生 产 部 部 门 增 加 值非 物 质 生 产=4583 2646+(549201 )=2285(亿元)社会总产值:部门加总法和最终消费价格法GDP: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1821(4)国內生产净值=GDP折旧=2285(189+51)=2045(亿元)五、国內生产总值及使用表(P 325)(一)国內
36、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內容 掌握表式及內容(P 325)国内生产总值使用表从产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反映了不同经济部门生产和初次分配的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式:左方为生产方,右方为使用方,宾栏有:合计、物质部门、非物质部门。 內容:该表以社会产品为对象,以 GDP 为核心指标,对生产核算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对使用的核算分为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性服务两种形态。(二)国內生产总值及使用表的作用(P 326327 )1表中的生产方反映了生产活动的成果2表中的使用方反映了生产成果的使用3从表的左右双方结合来看,它反映了生产与使用、收入与支出的总平衡关系。本节小结:.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计
37、算方法2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国内生产净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国民生产净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总产出与社会总产值的区别与联系6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内容和作用第五节 社会产品生产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生产成果可以通过以 下方法进行分析:221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2生产成果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的统计分析3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分析4对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一、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P 327)(一)分析內容有:计划执行进度分析和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二)分析指标有:1累计计划完成百分比= %10全 期 计 划 任 务 数 际 完 成 数从 期 初 至 报 告 期 累
38、 计 实2计划完成程度= 10本 期 计 划 任 务 数本 期 实 际 完 成 任 务 数补充计算例题:某企业一季度计划产值 300 万元,到 2 月低止,该企业累计实际完成产值 150 万元,试分析该企业的计划执行进度。解:2 月份累计计划完成%= %10全 期 计 划 任 务 数 际 完 成 数从 期 初 至 报 告 期 累 计 实= %50130分析:到 2 月低止,时间已过了三分之二,而任务只完成了二分之一,可见该企业的生产进度过慢,该企业的季度计划有可能完不成。二、生产成果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的统计分析(一)常用的结构分析有:(P 328) 计算结构相对数经济类型结构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分
39、析、部门结构分析、地区结构分析、GDP 和社会总产值指标的构成要素分析等。(二)常用的比例分析有:(P 328) 计算结构相对数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比例关系分析、农轻重比例关系分析、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分析、三次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分析等。23三、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分析(P 329330 )(一)分析对象:主要是对 GDP、人均 GDP 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二)分析指标:1GDP 增长率= 1的 发 展 速 度基 期 的的 增 长 量 GDPP2人均 GDP 增长率= P基 期 人 均 基 期 人 均报 告 期 人 均= 1的 发 展 速 度人 均其中:人均 GDP= 年 平 均 人
40、 口 数全 国 的 P3平均经济增长率= =GDP 的平均发展速度 110GDnn4经济翻番所需的时间: 即 0axn0axn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0lglxn0lglaxnn l补充计算例题:1980 年我国工农业总值 7100 亿元,计划每年以 7.18%的速度增长,问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需要多少年?(翻两番即: )2840na解: =0axn%18.07284 =nlg年20.lg24四、对生产成果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有:指数体系法和经济模型法(一)指数体系法(P 331)其分析方法和分析原理就是前面第五章指数介绍的分析方法。分析对象常是 GDP 和人均 GDP。 计算例题:例(
41、1):见 P332 页表 108 资料。 分析 GDP 受各因素变化的影响解:国內生产总值指数=劳动者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1)国內生产总值指数= %25.16301GDPGDP1GDP 0=500320=180(万元)计算表明:该地区的 GDP 报告期比基期增长 56。25%,增加绝对值 180万元。(2)劳动者人数指数= %6128354基 期 劳 动 者 人 数报 告 期 劳 动 者 人 数(报告期劳动者人数基期劳动者人数)基期劳动生产率=(454 353 )90651000092(万元)其增加额占总增加额的: %87.50192计算表明:由于该地区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影响 GDP 增长
42、 28。61%,影响 GDP 增加 92 万元,占总增加额的 50.87%(3)劳动生产率指数= %491290653基 期 劳 动 生 产 率报 告 期 劳 动 生 产 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劳动者人数=(110109065)4541000088(万元)25其增加额占总增加额的: %13.4980计算表明:由于该地区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影响 GDP 增长 21。49%,影响 GDP 增加 88 万元,占总增加额的 49.13%。(4)利用指数体系分析,即:156.25%=128.61%121.49%180=92+88通过计算可知:从相对数看,该地区的 GDP 报告期比基期
43、增长 56.25%是因为劳动者人数增长了 28.61%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1.49%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看,该地区 GDP 报告期比基期增加 180 万元,是因为劳动者人数增长影响 GDP 增加 92 万元,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 GDP 增加 88 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2):见 P332 页表 10 8 资料。 分析人均 GDP 受各因素变化的影响解:人均 GDP 指数=GDP 指数总人口指数(1)人均 GDP 指数= %681427GDP基 期 人 均报 告 期 人 均报告期人均 GDP基期人均 GDP=64274442=1985(元)(2)GDP 指数= 5.
44、163201P(GDP 1GDP 0)基期的总人数=(500 320 )720.410000=2498.61 (元)计算表明:由于 GDP 的增长,影响人均 GDP 增加了 2498.61 元,为增加总额的: 。%87.12596.426(3)总人口指数= %108472基 期 总 人 数报 告 期 总 人 数(元)53580基 期 总 人 数报 告 期报 告 期 总 人 数报 告 期 GDPP计算表明:由于总人口的增长,影响人均 GDP 减少了 513.58 元,为增加总额的: 。%87.2519.3(4)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即:144.68%=156.25%108%1985=2498.61
45、+(513.58)例(3):见 P340 页(108)解: 第一步,计算报告期、基期的劳动生产率(即人均 GDP)基期的劳动生产= 人元基 期 的 劳 动 者 人 数基 期 的 /1092364709GDP报告期的劳动生产= 人元报 告 的 劳 动 者 人 数报 告 期 的 /754825第二步,分析国內生产总值变动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的绝对值国內生产总值指数=劳动者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1)国內生产总值指数= %7.12.0958631GDPGDP1GDP 0=863.5709.1=154.4(亿元)计算表明:该地区的 GDP 报告期比基期增长 21.77%,增加绝对值 154.4亿元
46、。(2)劳动者人数指数= %69.3.4827基 期 劳 动 者 人 数报 告 期 劳 动 者 人 数(报告期劳动者人数基期劳动者人数)基期劳动生产率=(627.8 649.3 )1092110000= 23.5(亿元)27其增加额占增加总额的: %2.154.3计算表明:由于该地区劳动者人数的减少,影响 GDP 下降 3.31%,从而影响 GDP 减少 23.5 亿元,占增加总额的15.22%。(3)劳动生产率指数= 94.125037基 期 劳 动 生 产 率报 告 期 劳 动 生 产 率(报告期劳动生产率基期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劳动者人数=(1375410921)627.810000=17
47、7.9(亿元)其增加额占增加总额的: %2.154.97计算表明:由于该地区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影响 GDP 增长 25.94%,影响 GDP 增加 177.9 亿元,占增加总额的 115.22%。(4)利用指数体系分析,即:121.77%=96.69%125.94%154.4=23.5+177.9通过计算可知:从相对数看,该地区的 GDP 报告期比基期增长 21.77%是因为劳动者人数减少了 3.31%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25.94%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绝对数看,该地区 GDP 报告期比基期增加 154.4 万元,是因为劳动者人数减少,从而影响 GDP 减少 23.5 亿元,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 GDP增加 177.9 亿元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经济模型法(P 333)1概念(P 333)2方法(P 333335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生产函数法(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P 333) 28 基本模型: yIs式中:S 表示储蓄, I 表示投资量,且 S=I Y 表示总产量,表示表示增加的产量, y表 示 经 济 增 长 率y(又称投资率) 为投资系数,又称资本系数。为 储 蓄 率s I上述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投资系数(资本系数)成反比。计算例题:见 P334 页。已知: Y1=210 Y0=20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