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4110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13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3 课辛亥革命教案设计彭泽一中 鲁卫仁 石大亮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下的一个专题,教材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设计来诠释辛亥革命:即中国近代是一个外受侵略内受压迫的畸形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中国进步的最大桎梏。因此反帝反封是中国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任务,先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后有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都因其主观的不足和客观条件限制而功败垂成,而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历史必然结果,因此辛亥革命的发生和失败同样也是历史的必然。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

2、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 20 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通过“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三个子目加以简明的阐释。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学生归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用

3、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2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学会阅读,提升从历史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 、“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2通过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习,使学习认识到“法为国根、民为邦本” 。3为中国的进步趋势打开了历史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

4、亡。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辛亥革命的爆发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是本课重点。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以及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依据:辛亥革命的失败,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从史实中分析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和讲述法,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设计:1840 年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

5、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主、富强,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进行了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但都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而失败。同学们回忆下中华民族为独立、自强作出的努力。多媒体显示: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 兴叹;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为下一次的探索准备了经验和教训,一步步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当历史走到 20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又掀起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能成功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一、酝酿多媒体

6、显示:向学生展示武昌首义剧照。教师介绍:这是当时为了纪念辛亥革命 95 周年而拍摄的电视剧武昌首义中的一幅剧照。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积聚能量,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 20 年的较长过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辛亥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看看孙中山领导下的革命党人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了哪些准备工作?1背景:客观条件(1) 辛丑条约的签订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2)清末“新政” 、 “预备立宪” 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辛亥革命的早期准备主观条件(1)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历史条件、思想武器、宣传中心、代表人物 )(2)组织

7、准备: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的形成 ( 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机关 报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人民群众的斗争多媒体显示:(播放补充材料课件)(1)凡是想要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 层建筑毛泽东。革命党人要怎样宣传自己的思想的呢?以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此间出现了三位宣传家。邹容 陈天华 章太炎(2)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师生互动:师:同盟会作为政党,有自己的纲领,请同学们找出它的纲领。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师:后来孙中山先

8、生把这十六个字阐发为著名的三民主义,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是革命的主要任务,如果按照三民主义的指导,资产阶级能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生:从三民主义的内容来看,推翻清政府体现了反封建的目的,但不彻底,因为从民生主义来看,没有提到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另一方面,并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反映了其软弱性,也注定了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失败命运!(3)从 1901 年到 1911 年,革命党人一共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其中著名的有:浙皖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涌 现出像秋瑾,林觉民等英雄人物,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震撼着清政府的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只差最

9、后一击, 这最后一击就是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墓二、爆发教师过渡:反清斗争在中部地区湖北武昌打开局面,那么武昌起义能够一举成功的原因是?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总的来讲,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下革命的过程。过程: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独立中华民国成立多媒体显示: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湖北军政府

10、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 P64,找出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时间、首都、总统、国旗、纪元)。多媒体显示:师生互动:师:一个阶级在获得政权后,往往都要颁宪法来巩固政权的稳定,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什么宪法呢?生:他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约法有哪些内容?生: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师:主权在民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权在君,否定了君主专制,三权分立借鉴的是美国的做法,可以防止个人专权现象的发生,那么,为什么要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呢?生:国为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久,袁世凯当上了大总统,孙中山担心袁世凯上台后搞君主专制,所以作了一个特别规

11、定,限制袁世凯。师:当然除了限制袁世凯这个目的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由此可见,这部宪法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那么,它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生: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多媒体显示: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 别。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 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

12、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主权在民。(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3)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确认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4)材料四中,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实行责任内阁制。教师过渡:判断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应该看这个政府人员的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那么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学生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

13、从此以后,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民主取得了正统地位(最少是在观念上如此),谁也不敢明日张胆地复辟帝制,也没有人敢公开实行专制。这个进步是巨大的。几千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的合法地位由此颠覆,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当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四、辛亥革命的失败教师过渡:由于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正在加紧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革命派企图用这些法律条文约束袁世凯手中的权力只不过是软弱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而已. 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在华拥有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列强,以中立作为幌子,积极物

14、色新的代理人来取代清王朝,他们看中具有军事实力的野心家袁世凯,一致要求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复出,加紧了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出中华民国成立之初的形势。多媒体显示:1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持 帝国主义军事威胁政治讹诈 军事进攻 经济封锁外交孤立 立宪派和旧官僚 施压 革命党人2失败标志:袁世凯在北就就职临时大总统五: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问题情境:多媒体显示:陈独秀说“中华民国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以及学者们对于中华民国的评价。 (要求学生讨论甚至辩论辛亥革命的功绩,在辩论中解决辛亥革命的功过是非问题

15、。 )学生分组讨论:(1)成功论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 千多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翻了“洋人的朝廷”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经济上:解放了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和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2)失败论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教师总结: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

16、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

17、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告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因此,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颇,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认识,才是比较客观、全面的。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课堂小结】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扛起了民族革命的大旗,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在推翻

18、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巩固练习】1. 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开始的标志是 (A)A.兴中会建立 B.1895 年广州起义 C.中国同盟会建立 D.光复会的建立2. 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华兴会兴中会日知会中国同盟会 (B)A. B. C. D.3. 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新”主要指 (D)A.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19、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4.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民生主义 (C)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强烈愿望 B. 目标是要消灭封建土地制度C想通过实现土地国有来消除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D. 要彻底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板书设计:第十三课:辛亥革命一、酝酿1背景客观条件(1) 辛丑条约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2)清末“新政” 、 “预备立宪” 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辛亥革命的早期准备:主观条件(1)思想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组织准备:革命团体与革命政党的形成 (3)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人民群众的斗争二、爆发:时间:1911 年 10 月 10 日人物:熊炳坤 金兆龙过程: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独立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首都、总统、国旗、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内容、目的、性质、意义)四、辛亥革命的失败1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权形势2失败标志五、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性质; 意义(政治、思想、经济) ;评价(成功、失败)六、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