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 录无机化学 1教学大纲 1无机化学 2教学大纲 10有机化学 1教学大纲 22有机化学 2教学大纲 32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40化学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48物 理化学 1教学大纲 56物理化学 2教学大纲 62化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69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77结构化学教学大纲 .88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96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03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110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117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126中级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134精细有机合成教学大纲 .14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大纲 .151应用电化学教学大纲 .158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165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2、 .169化工安全工程教学大纲 .176化工新材料教学大纲 .186绿色化工过程导论教学大纲 .193文献检索与科技 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198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大纲 .204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2112无机化学实验 1教学大纲 216无机化学实验 2教学大纲 221有机化学实验 1教学大纲 227有机化学实验 2教学大纲 23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39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246物理化学实验 1教学大纲 250物理化学实验 2教学大纲 255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大纲 .259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263综合与设计实验 1教学大纲 267综合与设计实验 2教学大纲 271认知见
3、习教学大纲 .273教育见习 1教学大纲 275教育见习 2教学大纲 278教育见习 3教学大纲 281试说试教教学大纲 .284集中教育 实习教学大纲 .286毕业实习 教学大纲 .289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2921无机化学1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1100103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1 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化学开课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2.课程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
4、及化学基本计算,规范地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语言;培养学生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学习方法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使学生了解目前与无机化学相关的新领域,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理论;掌握化学平衡、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有关计算;理解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
5、(作业、期中考试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 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学研究的对象和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掌握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化学研究的对象,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2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教学难点是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4.教学内容(1)绪论主要知识点:化学研究的对象;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和前景;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第二章 化学基础知识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并能熟练进行有关计算;
6、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了解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概念,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教学难点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的有关计算。4.教学内容(1)气体主要知识点: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气体扩散定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能量分布。(2)液体和溶液主要知识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会从物质的热力学函数表中查 、fmH和 ,并
7、用于计算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焓变化、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化。理解化学反fmGS应等温式的含义。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焓和焓变化的概念,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会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会从物3质的热力学函数表中查 、 和 ,并用于计算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焓变化、吉布斯自fmHfGmS由能变化和熵变化;初步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去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理解化学反应等温式的含义,会用其求算 和 。rK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焓和焓变化的概念、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及它们的变化的初步概念。教学难点是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从物质的热力学函数表中查
8、、 和 ,并用于计算在标准状fmHfGmS态下反应的焓变化、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熵变化。 4.教学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 主要知识点:热力学中常用术语(体系和环境、状态和状态函数、功、热、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数学表达式)。(2)热化学主要知识点:焓和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几种热效应及计算(生成热、燃烧热、中和热)。 (3)化学反应的方向主要知识点:反应的自发性,熵的初步概念,自由能及自由能变;化学反应等温式;吉布斯一核姆霍兹公式;热力学原理在无机化学中应用实例。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
9、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活化能的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是活化能的概念及其与反应速率的关系。4.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速度主要知识点: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法,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4主要知识点:分子碰撞理论和活化能,过渡状态理论。(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主要知识点: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机理,反应级数
10、,质量作用定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五章 化学平衡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掌握多重平衡规则。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4.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 主要知识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及其物理意义,化学平衡定律,平衡常数与反应标准自由能变的关系;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转化
11、率。 K(2)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知识点: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里原理。 第六章 酸碱解离平衡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溶液酸度的概念和 pH 的意义。掌握多元弱酸解离的机理;掌握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解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熟练掌握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了解强电解质理论,了解离子氛、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溶液酸度的概念和 pH 的意义,熟悉 pH 与氢离子浓度的相互换算。掌握多元弱酸解离的机理,掌握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解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熟练掌握有关离子
12、浓度的计算,掌握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掌握各种盐类水解平衡的情况和盐溶液 pH 值的计算。3.教学重点和难点5教学重点是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多元弱酸解离的机理和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等影响解离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难点是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4.教学内容(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主要知识点:电解质的定义及分类,解离度,强电解质溶液。(2)酸碱理论简介主要知识点: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3)溶液的酸碱性 主要知识点:水的解离和离子积常数,溶液 pH 值及其计算,酸碱指示剂,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4)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主要知识点:一元弱酸、弱喊的解离平衡常数与解离度的关系,影响解离平
13、衡的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及计算。(5)缓冲溶液主要知识点: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配制及应用。 (6)盐类水解主要知识点:盐类的水解及类型、水解常数;影响水解的因素;盐溶液 pH 值的计算。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 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沉淀生成、溶解或转化的条件。spK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 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沉淀生成、溶解或转化的条件,sp掌握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 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教学难点是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spK4.教学内容(1)溶度积常数主要知识点:溶解度
14、和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2)沉淀的溶解与转化主要知识点:沉淀的溶解和转化、分步沉淀。(3)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6主要知识点:沉淀溶解平衡的计算。第八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其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理解电子云、能层、能级、轨道的物理意义。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掌握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其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理解电子云、能层、能级、轨道的物理意义。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
15、子构型。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掌据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其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电子云、能层、能级、轨道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是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电子构型。4.教学内容(1)原子结构的复杂性主要知识点:电子的发现;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2)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主要知识点: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性;电子的波粒二象性。(3)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主要知识点:波函数、原子轨道;几率密度,电子云;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s、p、d 态的径向分布、角度分布,空间图
16、形);四个量子数。(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主要知识点: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屏蔽效应、钻穿效应;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及周期表中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的关系,电子层与元素分区。(5)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主要知识点: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第九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以7及它们的区别,掌握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了解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理论。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
17、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基本特性,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基本特性、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难点是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4.教学内容(1)化学键参数和分子的物理性质主要知识点:键参数,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极性、偶极矩,分子的磁性。(2)离子键主要知识点:离子键的形成、特征、晶格能;离子的特征(离子的电荷,半径、构型);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3)共价键理论主要知识点:现代价健理论,共价键的形成,特征(方向性、饱和性);键的类型( 键 键);键参数,配位键;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类型(sp 型杂
18、化)和轨道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介;分子轨道理论简介。(4)金属键主要知识点:金属键理论。(5)分子间力和氢键主要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氢键的形成,氢键的本质、类型、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第十章 晶体结构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特别是质点间作用力的状况;掌握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掌握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了解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3.教学重点和难点8教学重点是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晶体的类型与物质
19、性质的关系,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是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应用。4.教学内容(1)晶体主要知识点:晶体的特征,晶格,晶胞;晶体的类型及特征(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2)离子晶体主要知识点:离子晶体的特性,离子半径,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类型,离子晶体物质的化学式。(3)原子晶体主要知识点:原子晶体的特性,原子晶体的结构。(4)分子晶体 主要知识点:分子晶体的特性,分子晶体的结构。(5)金属晶体主要知识点:金属晶体的特性,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结构。(6)原子半径 主要知识点:原子半径。(7)离子极化主要知识点:离子的极化作用,离子的变形性,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四、学时分
20、配表章序 内容 学时 备注一 绪论 2二 化学基础知识 2三 化学热力学基础 6四 化学反应速率 4五 化学平衡 4六 酸碱解离平衡 8七 沉淀溶解平衡 4八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8九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79十 晶体结构 3合计 48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上册)主编: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年参考书:1.无机化学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年2.无机化学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3.无机化学 主编:
21、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 年执笔: 韩 虹审定: 苗超林 徐绍红10无机化学2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1100204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2 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1适用专业:化学开课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2.课程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及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用途;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基本计算;培养学生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学习
22、方法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使学生了解目前与无机化学相关的新领域,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讲授为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有关计算;掌握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重要用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期中考试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
23、剂的强弱、氧11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能运用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计算平衡常数。会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教学难点是用能斯特方程式来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
24、的影响。4.教学内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氧化数,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主要知识点:氧化数法,离子一电子法。(3)原电池、电极电势主要知识点:原电池,电极电势。(4)标准电极电势 主要知识点:标准氢电极及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应用;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和反应的自由能变的关系。(5)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和能斯特方程式主要知识点: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和能斯特方程式。(6)电极电势的应用主要知识点:标准电极电势与平衡常数的关系,电势pH 图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进行程度。(7)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 主要知识点:化学电源,电解的原理,金
25、属腐蚀及防腐。 第二章 配位化学基础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命名、分类),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掌握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掌握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掌握配合物形成时的性质变化。了解晶体场理论,了解配合物的异构现象。12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掌握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是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和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4.教学内容(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6、 主要知识点: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的类型,配合物的命名。(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主要知识点:价键理论要点,价键理论的应用。(3)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主要知识点:中心原子 d 轨道在配位场中的分裂、分裂能、光谱化学序列;高自旋与低自旋、成对能 P;稳定化能。(4)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知识点:配合物的离解平衡与稳定常数,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5)配合物形成时的性质变化 主要知识点:颜色、溶解度、酸碱性与电极电势的改变。(6)鳌合物主要知识点:鳌合物的特性。(7)配合物的重要性与应用主要知识点:配合物的重要性与应用。第三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
27、与存在、制备、用途之间的关系。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氢化物的性质。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碱性和盐类溶解度、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一些重要性质。通过对比锂、镁的相似性了解对角线规则。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制备和用途。3.教学重点和难点13教学重点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制备和用途。教学难点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碱性和盐类溶解度、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4.教学内容(1)碱金属、碱土金属通性主要知识点:碱金属、碱土
28、金属通性。(2)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单质主要知识点:存在和制备,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主要知识点: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普通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盐型);重要盐类;离子的检验(溶解性,焰色反应)。(4)对角线规则主要知识点:对角线规则。第四章 硼族元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硼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掌握硼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硼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其缺电子性。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硼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掌握硼族元素性质的变
29、化规律。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硼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硼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是通过硼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其缺电子性。4.教学内容(1)元素的自然存在和基本性质主要知识点:元素的自然存在和基本性质。(2)硼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单质硼的结构、性质和制备;硼烷、乙硼烷的分子结构;硼氢配合物;卤化物和氟硼酸;硼酸和硼酸盐;硼和硅的相似形。(3)铝单质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概述,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盐和铝酸盐,金属铝的冶炼,铝的卤化物和硫酸盐,铍和铝的相似形。(4)镓、铟、铊14主要知识点:镓、铟、铊单质,镓、铟、铊的化合物。 第五章 碳族元素1.教学基
30、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碳与硅的单质、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结构、制备与性质。掌握锡与铅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及硫化物的性质。掌握碳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和性质。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碳族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制备与性质;掌握碳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碳与硅的单质、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结构、制备与性质。锡与铅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及硫化物的性质。教学难点是掌握碳族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4.教学内容(1)通性 主要知识点:自然存在和丰度,元素的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2)碳及其化合物主
31、要知识点: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含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3)硅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单质硅的制备、性质和用途,硅烷,硅的卤化物和氟硅酸盐,硅的含氧化合物。(4)锗、锡、铅 主要知识点:锗、锡、铅的冶炼、性质和用途,氧化物和氢化物,卤化物,硫化物,铅的一些含氧酸盐。(5)无机化合物的水解性主要知识点:影响水解的因素,水解产物的类型。第六章 氮族元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掌握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掌握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掌握惰性电子对效应规律。了解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
32、的性质递变规律。15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掌握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掌握惰性电子对效应的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教学难点是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及惰性电子对效应规律。4.教学内容(1)通性主要知识点:自然存在,元素的电子构型和成键特征。(2)氮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氮的结构与性质;氮的氢化物(氨、铵盐、氨的衍生物);氮的含氧化合物 (NO、NO 2、亚硝酸及其盐、硝酸及其盐、王水)
33、。(3)磷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单质磷;磷的氢化物、卤化物、硫化磷;磷的重要氧化物;磷的含氧酸及其盐(亚磷酸、偏磷酸、磷酸、焦磷酸及它们的盐)。(4)砷、锑、铋主要知识点:单质;砷、锑、铋的氢化物和卤化物;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砷、锑、铋的硫化物和硫代酸盐。(5)惰性电子对效应主要知识点:惰性电子对效应(6)盐类的热分解主要知识点:无机含氧酸盐热分解的类型和规律;无机含氧酸盐热分解的本质和对某些规律的解释。第七章 氧族元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氧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学习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掌握过氧化氢的性质、制备和用途。掌握离域键的概念并会判断。理解 SO2、SO
34、3、亚硫酸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氧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掌握离域键的概念并会判断。16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氧化物的分类和氧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过氧化氢的性质、制备和用途。SO2、SO 3、亚硫酸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学难点是离域键的概念。4.教学内容(1)氧族元素的通性主要知识点:通性;氧族元素电势图。(2)氧和臭氧主要知识点:氧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臭氧的结构、性质、用途和
35、制法;氧化物。(3)过氧化氢主要知识点:结构和制备;性质和用途。(4)硫及其化合物主要知识点:单质硫的结构及同素异形体;硫化氢、硫化物、多硫化物;硫的含氧化合物,SO2、SO 3、亚硫酸、硫酸、硫代硫酸、过硫酸、连硫酸、焦硫酸及它们的重要盐类;硫的成键类型。(5)硒和碲 主要知识点:硒和碲的性质。 第八章 卤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掌握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的规律。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掌握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
36、条件和递变的规律。能较熟练的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的规律。教学难点是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4.教学内容(1)卤素通性17主要知识点:卤素通性。(2)卤素单质主要知识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氟的特殊性;卤素的制备和用途。(3)卤化氢和氢卤酸主要知识点:卤化氢的制备;卤化氢、氢卤酸的性质和制备。(4)卤化物、卤素互化物主要知识点:卤化物、卤素互化物。(5)卤素的含氧化合物主要知识点: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卤素
37、的含氧酸及其盐。(6)拟卤素主要知识点:拟卤素的概念,氰、氢氰酸和氰化物;硫氰和硫氰酸盐。(7)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主要知识点:含氧酸氧化还原性的周期性;影响含氧酸氧化还原能力强弱的因素。第九章 氢和稀有气体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用途和从空气中分离它们的方法。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4.教学内容(1)氢主要知识点:氢的存在和物理性质;氢的化学性质和氢化物;氢能源。(2)
38、稀有气体主要知识点:稀有气体的发现简史;稀有气体的存在、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的重要化合物;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第十章 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了解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的通性。18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铜的氧化物、重要铜盐的性质,Cu()和 Cu() 的相互转化,铜的配合物。掌握银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银的重要配合物。理解和掌握氢氧化锌的性质、水溶液中 Zn2+的重要反应、锌的重要配合物。掌握 Hg( )和 Hg()间的相互转化。了解锌、镉、汞的氧化物,镉、汞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39、。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教学难点是 Cu()和 Cu() 相互转化、Hg( )和 Hg() 间的相互转化。 4.教学内容(1)铜副族元素 主要知识点:铜副族元素的通性;单质的性质和用途;铜副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冶炼;铜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铜() 和铜() 的相互转化,金、银的重要化合物、配合物;铜副族与碱金属元素性质的比较。(2)锌副族元素主要知识点:锌副族元素的通性;单质的性质和用途;锌副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盐类配合物,Hg() 与 Hg()的相互转化;锌副族与碱土金属性质的比较。第十一章 过渡元素(
40、一)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性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掌握过渡元素钛、钒、铬和锰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过渡元素的基本概念。掌握过渡元素钛、钒、铬和锰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过渡元素钛、钒、铬和锰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是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性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4.教学内容(1)过渡元素的通性主要知识点: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电子层结构、电离能、氧化态;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过渡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性质,氧化物19的
41、酸碱性、水合离子的颜色、过渡元素的配位性。(2)钛分族主要知识点:钛的存在、冶炼、特性和用途;钛的重要化合物。(3)钒分族主要知识点:钒的性质;钒的重要化合物。(4)铬分族主要知识点:铬的存在、性质及用途;铬的重要化合物;钼和钨的化合物。(5)锰分族 主要知识点:锰的性质和用途;锰的重要化合物。第十二章 过渡元素(二)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用途。了解铂系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和用途。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用途,掌握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制备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
42、重点是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用途。教学难点是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制备方法。4.教学内容(1)铁系元素通性 主要知识点:铁系元素的基本性质;FeH 2O 体系的电势 pH 图。(2)铁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主要知识点: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配位化合物。(3)铂系元素简介主要知识点:铂系元素通性;铂系元素化合物。第十三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电子构性与性质的关系。掌握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其对镧系化合物性质的影响。了解镧系和锕系在性质上的异同。20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电子构性与
43、性质的关系。掌握镧系收缩的基本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电子构性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是镧系收缩的实质及其对镧系化合物性质的影响。4.教学内容(1)镧系元素主要知识点:通性(电子层结构、氧化态变化、镧系收缩、离子颜色);镧系元素的存在、制备、性质和用途;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2)锕系元素主要知识点:通性(电子层结构、氧化态变化、锕系收缩、离子的颜色);锕系元素重要单质和化合物;超铀元素与核化学。四、学时分配表章序 内容 学时 备注一 氧化还原反应 8二 配位化学基础 8三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4四 硼族元素 4五 碳族元素 4六 氮族元素 6七 氧族元素 6八 卤素 6
44、九 氢和稀有气体 2十 铜副族元素和锌副族元素 4十一 过渡元素(一) 6十二 过渡元素(二) 421十三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2合计 64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上册) 主编: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年无机化学(下册) 主编:吉林大学 武汉大学 南开大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 年 参考书:1.无机化学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年2.无机化学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 年3.无机化学
45、 主编: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 年执笔: 韩 虹审定: 苗超林 徐绍红22有机化学1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411100504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1学时/学分:64/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开课教研室:有机化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高级化学化工技术人
46、才打好一定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掌握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掌握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能运用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分析和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取代、自由基加成、亲电加成、亲核加成等反应,熟悉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并能运用基本有机反应完成简单的多步合成。23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作业、期中考试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了解共价键理论;掌握共价键的键参数;了解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
47、分类的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含义;掌握共价键的性质及断裂方式;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分类方法;能识别常见官能团。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涵义;共价键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教学难点是共价键理论。4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含义;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特性。(2)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键参数;共价键的断裂。(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主要知识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主要
48、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官能团。第二章 烷烃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分子结构;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烷烃的构造异构体的书写和命名;掌握甲烷的四面体构型,能够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烷烃的结构和 键的特点;掌握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理解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与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24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教学难点是烷烃的构象异构。4教学内容(1)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主要知识点:烷烃的构造异构体的书写。(2)烷烃的命名法主要知识点:烷烃的命名;
49、烷基的概念。(3)烷烃的构型主要知识点:碳的 sp3杂化;空间构型; 键性质特点。(4)烷烃的构象主要知识点:构象异构定义;乙烷的构象及构象表达式(透视式及纽曼投影式)。(5)烷烃的物理性质主要知识点: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溶解度。(6)烷烃的化学性质主要知识点:氧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取代反应。(7)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主要知识点:自由基反应的条件、历程及自由基的稳定性。(8)过渡态理论主要知识点: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9)甲烷和天然气主要知识点:甲烷的性质及应用。第三章 单烯烃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掌握顺、反异构体的顺反和 Z、E 命名法;了解 sp2杂化;掌握烯烃的重要化学反应、亲电加成反应的反应历程;掌握次序规则;了解自由基型的加成反应历程;了解诱导效应;了解烯烃的来源、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