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音乐欣赏,第 十 一 讲2005年12月6日,2,教学内容,一、巴洛克时期是音乐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3,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意思为怪异,本来指17、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后被用来定义17世纪至18世纪前半期欧洲的视听艺术。 巴洛克时期(约从1600年至1750年)是早期音乐向近代音乐过度阶段,乐器制造工艺的进步促进了器乐音乐的飞速发展,旧体裁、形式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新的体裁、风格的确立与形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较之文艺复兴时期而言具备以下特征:表现手段更加丰富;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这种情感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是指
2、向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情感);更倾向于华丽、壮丽。,4,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钢琴家和管风琴演奏家。他是 最早把“十二平均律”系统的应用于创作中,同时也是近代奏鸣曲式的奠基人,在欧洲享有“音乐之父”的荣称。生于音乐世家,幼时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十岁时父母辞世,从兄学习古钢琴。十五岁在吕内堡参加圣密歇尔教学唱诗班。1703年至1708年,又在阿恩斯塔德、缪尔豪逊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在1714年升为乐长。1723年巴赫到莱比锡,任圣多玛斯教堂管风琴师及宫廷乐长。在他以管风琴演奏家迁徙于各地教学与宫廷期间,巴赫勤奋创作,作品甚丰。,巴洛克时期器乐艺术天才巴赫,5,赏析G大调小步舞
3、曲巴赫,小步舞曲是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的民间舞蹈,因步子较小而得名。17世纪起,小步舞曲流行于宫廷和贵族社会,之后传入欧洲其他各国,成为一种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舞曲。巴赫写过大量的小步舞曲,仅在巴赫初级钢琴集里就收有11首。G大调小步舞曲用单三步曲式写成,曲调简单、动听、是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6,G弦上的咏叹调德国、巴赫,原曲创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1871年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
4、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7,巴洛克时期声乐艺术代表亨德尔,亨德尔是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685年生于德国哈雷,后移居英国,1726年在伦敦去世。早年其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先学习法律,父亲去世后转而专攻音乐。先在赖因哈德凯泽尔的歌剧院拉小提琴,并开始创作歌剧。1706年亨德尔随一位亲王去意大利,结识了科雷利、斯卡拉蒂等名人,很快就掌握了歌剧、室内乐和声乐中的意大利风格,被人们誉为稀世奇才,是同时代意大利作曲家的劲敌。,8,赏析哈利路亚亨
5、德尔,哈利路亚是清唱剧弥赛亚中第二幕的终曲,据说,作者当时是“流着眼泪写作”的。被誉为是一首宏伟的赞美耶稣,歌颂人民胜利凯旋的“光荣颂”它与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音乐厅首演,当英王乔治二世在听完哈利路亚之后,激动的起立以示敬意,这一举动竟行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合唱哈利路亚时,都必全体起立。,9,古典主义时间的音乐,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经过“启蒙运动”的扫荡,欧洲经历了各种变革,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使音乐进入了严谨、优雅、简朴、庄严和准确性的审美层面。 主要表现为:民间音乐全面进入音乐创作视野;
6、在音乐是审美观上,要求音乐取悦于观众 ,通俗易懂;音乐语言要求精练、朴素、亲切;乐曲发展更为清晰,合乎逻辑;结构上更匀称、严谨;音乐中矛盾冲突被强化;鲜明突出主调音乐风格渐渐占优势。,10,古典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谈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必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他们同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音乐创作标志着古典主义风格高峰时期的到来。,海顿是勤勉的典型白领阶层,因受雇于人, 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一步步 的摸索。 莫扎特是独特的天才,一边旅行,一边演奏,随时作曲。 贝多芬是刻苦奋斗的巨人,在作曲时,他一再推敲,充满疯狂和自虐暴戾的野性。但只有到贝
7、多芬,方才最终完成人格的独立,而且,他也是看到自己作品被出版的第一位音乐家。,11,古典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海顿交响乐之父(奥地利17321809),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作品涉及声乐、器乐外等各个领域,海顿对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创作了一百零四首交响乐,是世界公认的“交响乐之父”。 作品的主要特点: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幽默、明快轻松的特点,体现出一种艺术的超脱。他是维也纳乐派真正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创作对莫扎特和贝多芬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赏析G大调第94交响曲(惊鄂)
8、海顿,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13,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莫扎特岁开始学习钢琴,岁时对一般的乐曲
9、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岁便开始作曲,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这位过早成熟的天才,虽也受到过王公族的种种厚爱和赞赏,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他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后来,莫扎特终于辞掉宫廷里的职位,摆脱了奴仆般的地位,勇敢地成为奥地利第一位不依附于贵族的自由作曲家。 莫扎特的作品,具有优雅、清新、欢快和抒情的风格,旋律天真质朴、温和、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可惜他只活到岁,死后被葬在修道院的贫民墓地,连块墓碑也没有。然而,他给这个世界留下近部交响曲,部歌剧, 部各种形式的协奏曲,还有许多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在世界文
10、化史上立下永久的丰碑。,14,赏析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第一乐章 A大调,6/8拍子, 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1778年。22岁的莫扎特在巴黎创作了A大调奏鸣曲(作品331号),这是一部具有典型莫扎特情感、典型莫扎特语言的作品,表现的是莫扎特在曼海姆多哈巴黎旅行时所得到的音乐印象。举世闻名的土耳其进行曲就是该奏鸣曲的第三乐章。 土耳其进行曲的得名莫扎特在这段曲子前标Alia turca(土耳其风)几个字。在该乐章中,莫扎特确实着意于用钢琴来模仿中世纪土耳其的军乐明朗雄壮的特点,以展现音乐中的异国风味。,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 A大调,6/8拍子, 主题与变奏曲。优雅的行板的主题 第二乐
11、章 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 第三乐章 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2/4拍子。具有法国风回旋曲。,15,乐圣贝多芬(德国17701827),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
12、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16,赏析第五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C小调,OP.67,创作于1804-1808(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全曲分四个乐章: 1.潮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其中第一主题曲大提琴和中提琴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
13、命运的最后搏斗。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冲破乌云。突然,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昂首阔步地迈进了末乐章。 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个小节,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17,欢乐颂贝多芬曲 席 勒词,第九交响曲创作于18191824年间。完成该曲时,贝多芬53岁。在他22岁时,就有过将席勒地方长诗“欢乐颂”全部加于谱曲的想法,这一想法 在该曲中有所体现。 1824年5月,贝多芬最后一次
14、在维也纳亲自指挥乐队首演了第九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从形式上扩大了当时交响曲的规模和范围,并首次将人声加入进来。全曲意境深邃、气势磅礴,是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的英雄颂歌。整部作品贯穿了这样一条线索:通过悲剧性的艰苦斗争,由苦难走向欢乐,用热烈的战斗情绪迎接光明的到来。,18,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19世纪的欧洲,政治风云变幻频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促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思潮、流派的不断演变。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特点: 1、作品开始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的特点。 2、在艺术风格上注重情感。 3、在创作中更注重和强调主观色彩。 4、在作品中塑造想象中的
15、人物,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来体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5音乐形式多种多样。、,19,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舒伯特(“自由”艺术家)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摇篮曲、小夜曲 舒曼德国著名音乐家,其代表作有蝴蝶、童年情景之梦幻曲、维也纳狂欢节、 肖邦(钢琴诗人、波兰民族伟大歌手)小狗圆舞曲 李斯特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其作品匈牙利狂想曲 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20,赏析摇篮曲舒伯特,该曲创作于1819年,歌曲描绘了一位轻轻摇动着摇篮的母亲,对即将入睡的小宝贝所表现出的那种亲切爱护和美好祝愿。歌曲旋律流畅,感情真挚,深受世人的喜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
16、篮摇你快快安睡,夜里安静,被里多温暖。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手臂永远保护你,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一切温暖全都属于你!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一束百合一束玫瑰,等你醒来,妈妈都给你。,21,选自天鹅之歌雷尔斯塔布词 舒 伯 特 曲,小夜曲作于1928年,用雷尔斯塔布的诗写成。这是一首至今流传最广、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声乐作品。歌曲为D小调、3/4拍,旋律亲切、温柔,表达了小伙子对心爱姑娘的一片深情:歌词中这样唱到:“我的歌声穿过深夜,向你轻轻的飞去。”,小夜曲,22,海涅 原诗 门得尔松曲,乘着这歌声的翅膀 亲爱的随我前往 去到那恒河的岸边 最美丽的地方 那花园里开
17、满了红花 月亮在放射光辉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她的小妹妹 玉莲花在那儿等待 等她的小妹妹,乘着歌声的翅膀,紫罗兰微笑的耳语 仰望着明亮星星 玫瑰花悄悄地讲着 她芬芳的心情 那温柔而可爱的羚羊 跳过来细心倾听 远处那圣河的波涛 发出了喧啸声 远处那圣河的波涛 发出了喧啸声 我要和你双双降落 在那边椰子林中 享受着爱情和安静 做甜美幸福的梦 做甜美幸福的梦 幸福的梦,23,赏析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写的,在奥地利被称为第二国歌。1866年,奥地利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沉闷的气氛笼罩着奥地利,维也纳人哀伤、压抑、情绪低落。约翰施特劳斯应指挥家
18、赫贝克之约写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半年后,施特劳斯将它改编为管弦乐曲,获得成功。一百多年来它传遍了全球,受到热爱生活、爱好和平的全世界人民的欢迎。 蓝色多瑙河曲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6/8(八六拍),使人联想起多瑙河薄雾缭绕,寂静安逸的晨景。两主题以单二部曲式构成,接下去第二、三、四、五圆舞曲连续演奏。尾声有两种,一种为合唱曲所用很短;另一种为管弦乐曲所用十分庞大,依次再现了第三、第四、第一圆舞曲主题,以及序奏中清澈宁静主题的回声,最后,乐曲在一阵急风骤雨的狂欢中结束。,24,雪绒花 -梦之旅合唱组合-,雪绒花 -梦之旅合唱组合-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你洁白又
19、鲜艳 看见你我多快乐 我愿你永远开放 可爱的雪绒花 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你洁白又鲜艳 看见你我多快乐 我愿你永远开放 可爱的雪绒花 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 music 我愿你永远开放 可爱的雪绒花 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25,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 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 照耀在我们的心上.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你可会想到你的故乡, 多么寂寞多么凄凉; 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 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加拿大民歌红河谷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26,BayBay!,睡个好觉,做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