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33677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3单元-19言情词三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9 言情词三首点绛唇元好问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内容赏析】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春归” ,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 问春” 。问而无答, 则继 之以远眺、寻觅。 “漠漠烟中树”,意象似从谢朓“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渺渺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 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声中,求得好梦,梦中去寻觅了。结句“梦里寻春去” ,语淡情深。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做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

2、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蝶恋花 常识速览识 作 者 导宋词之先路者晏殊晏殊(991 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 ,十四岁中进士,官居宰相位。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善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崇“西昆体” ,以情制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者” “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 “无

3、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诵。作品有珠玉词 晏元献遗文传世。 探 背 景 晏殊的词,从内容上看,多写富贵人家酒筵歌席的闲适生活,以及男女相思、离愁别绪、悲春伤逝等。本词就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词。写景写情,写闺妇的相思与期待。文本精析1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答案】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写苑中景物和高楼独望来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2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答案】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 。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恨” ,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

4、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类似。3 “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答案】 “昨夜西风凋碧树” ,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 “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名句鉴赏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5、燕子双飞去。【鉴赏】 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 “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 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燕子双飞去” ,不 仅是带有鲜明的季 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 “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 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 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鉴赏】 “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淡、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

6、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望尽” ,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 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 “望尽天涯路” ,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鹊桥仙常识速览识 作 者 婉约派一代词宗秦观 秦观(1049 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 ,有淮海集 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此人少年才俊,胸怀壮志,攻读兵书,准备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然而世事艰难,他未能如愿以偿,后来,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多愁善感,忧郁细腻,可以这样概括:“身为男儿身,心为女儿心” 。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

7、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典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探 背 景 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 。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咏叹。文本精析1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写了什么内容?

8、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这一句,写的是这对情侣相会时的心情。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从修辞上来讲:比喻、对偶。 “柔情似水”着重写情态,托情于物,将两位主人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荡漾、绵绵不断之意。 “佳期如梦”着重写心态,极言相会之不易,可见这是久别重逢后人们的常有心态。 “忍顾鹊桥归路”是写不忍心回头看刚刚相会过的鹊桥和分离时的归路,这一句则表现他们难舍难分、难以割舍的情感。2本词写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这首词又是怎样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的?【答案】开端(赴约) :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发展(约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高潮(分别):柔情似水,佳

9、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结局( 别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景中含情:“飞星传恨”的“恨”和“银汉迢迢暗度”的“暗”写出了相思之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既是写“相逢”之景,更是抒“人间少有”之情;“柔情似水”写出甜美, “忍顾鹊桥归路”写出了难舍难分。情中含景:“佳期如梦”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情化为景。3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答案】尽管相会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期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离死别之日,以此永恒的爱与人间有尽期的爱相比,岂非“胜却无数”的吗

10、?这就是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明人沈际飞评价说:“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舒婷双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名句鉴赏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鉴赏】 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 “巧”与“恨” ,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 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 “纤云弄巧”引出会织彩云的织女,“飞星传恨”引出急切想见到自己心爱的妻子的牛郎。 “银汉迢迢暗度”写七月七日夜,他们从天帝强划的迢迢银河两边双双暗度。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1、。【鉴赏】 这是情节的发展,写鹊桥相会。一是 说相逢的时节(秋天的早晨),二是说这样的相逢远胜于人间的相逢。值得回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象征着他们 的爱情纯洁和高贵,一年只有一次,此刻是情 侣之间最美好的时刻。至于, “胜却人间无数”的深刻内涵,则无妨作为一个悬念暂且留下,看到下片,自会明白。青玉案常识速览识 作 者 “幽索”“悲壮” 的贺铸 贺铸(1052 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 286 首(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

12、。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东山词 、诗集庆湖遗老集 。探 背 景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文本精析1开头“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有什么作用?【答案】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开篇既交代了写作对象,又为下文的想象做了铺垫。2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寄寓了词人孤寂自守、追求理想的真挚情怀,有人认为这首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之情,你同意哪种观点?【答案

13、】(1)抒发了词人孤寂自守、追求理想的情怀。贺铸一生沉于下僚,怀才不遇,将政治上的不得志曲笔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 “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 “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凌波” “芳尘” “锦瑟华年”都指美女,都直接写出了女郎的美丽动人,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描写所倾心的人华美的居住环境,表现了主人公品格纯洁。评价观点态

14、度型所谓观点态度,是指诗歌的主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融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褒 扬什么、 贬斥什么、讥讽什么、赞美什么;在诗人创造的意境中,诗人是愉悦 还是苦恼,是开朗 还是抑郁,是愤怒还是平和,是冷眼漠视还是热心关注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考查还包括评价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人文因素,以及作者在诗中所写的景物、事件以及人物命运的态度的评价。每一位诗人,在其作品中表现态度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

15、,王孙自可留” ;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情景交融的诗作,其 观点与态度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隐含的,不是容易把握的,要仔细领悟诗作的隐含意。总之,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 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 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对古典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感情基调 ,分析其社会意 义,评价其社会价 值。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样,这里的“评价”一般也只要求考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出判断,难度不会很大。提问方式:1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 观点呢?

16、2有人认为本诗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有人认为则是表达那样的思想感情,你同意哪种看法?答题步骤与要点:1明确表明你的观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名句鉴赏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鉴赏】 此句紧承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的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 “飞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来,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虚怀若谷的晏殊晏殊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 张严格 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 职者, 这份万言书声震一 时。他 还能深谋远虑,第一个提出

17、“垂帘听政”的建议,妥善解决矛盾,防止辅 臣用事,大 权旁落,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卓越才能。晏殊多年身居显位,却平易近人,到 处罗致人才,唯贤是举。范仲淹、孔道辅等当世知名人士都出自他的门 下, 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成为北宋政治上、文坛上的重要人物。仁宗听到晏殊去世的消息,罢朝二日, 亲临丧事,敕葬许州阳瞿县的麦秀山,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 。【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与“伯乐与千里马” “责任” “勤政”等话题相关的写作中。2热点素材晏殊故里沙河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中华民族历史五千年,这五千年都在农耕文明里。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

18、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 646 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故里沙河村名列其中。晏殊故里沙河村依山傍水,风光旖旎,自古素有 “七星伴月”之称。沙河村有着 1 100 年悠久的历史,是东南晏氏祖居地。从这里繁衍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晏氏子孙,占晏姓总人数 80%以上。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晏氏子孙,考取进士、举人者有三十多人,在朝廷为官者有一百多人,出生在沙河村的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就是晏氏家

19、族的光辉典范。【媒评文摘】 在历史上,当城市出 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这种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 实 、最率真、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中华晏氏网佳作领悟宋朝的雨陈富强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 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 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我建议你去苏堤。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 丝绸做成的,你 为自己撑

20、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 桥,你就走 进了宋朝的雨里。呈现在你眼前的是 1090 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细细看去,绿雾 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 头 的黄鹂。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 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 绝唱脱口而出。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 1071 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

21、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 苏通判的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1089 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他的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他 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 岁尚调疏”的感叹。 叹毕 ,苏东坡组织人力进行调查。次年 4 月,他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 废也。 ”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 溉、助航

22、、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 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 900 年,再来分析,依旧充 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 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 变了西湖的命运。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 “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

23、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经过 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 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 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 继 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 坡立祠堤上。 渐渐地,苏 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 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为后人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 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 时花、泥 婴等,谓之 湖中土宜 。又有珠翠冠梳、 销金彩段、犀钿、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 罗列。 ”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 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 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这样一 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苏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