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3264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7.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导论 要点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四、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区域经济学在国外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初的古典区位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以后日益成熟。目前,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2、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

3、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

4、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2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

5、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1.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环境)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

6、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

7、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区域经济学的区位论来源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如:专业化生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等。从区位理论到区域经济学的飞跃,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艾萨德对区位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出版了区域科学导论 ,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正式形成。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3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

8、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

9、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

10、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注重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实践,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为此,必须把区域发展

11、决策和政策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怎样突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呢?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在国际上,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而在最近 40 多年来,基本上围绕三个方向展开:第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第二,地区发展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第三,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另外,区域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是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的。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4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

12、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1、 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 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 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

13、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 ,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

14、发展: 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 “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优势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们

15、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2、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5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

16、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 R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 农产品的运费率 两点结论: 在“杜能条件下” ,同一产品的地租只与 Kt(运费)有关; 运费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要改变经营方式(R 不能为负值) 。2、地租曲线(注意斜率的不同) 指在市场点(运费为零)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范围)连结的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由此,形成了经典的杜能圈层式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如图 2.1) 。 图 2.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三)杜能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模式1、配置基本原理11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

17、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是新鲜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2、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1)自由式农业圈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2)林业圈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建筑用材。(3)轮作式农业圈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如下图)(4)谷草式农业圈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如下图)(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如下图)12(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

18、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分析讨论: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谷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结论随着离市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三、杜能区位论的应用研究1、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如图 2.2)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2、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尺度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五个圈域(如下图) 。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133、纳瓦佛等人的农村聚落环研究(如图 3.3

19、)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四、杜能区位论的评价(一)理论缺陷1、地租取决于运费大小;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4、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5、没有考虑到城市郊的城乡土地利用矛盾;(如图 2.4)6、假设条件过多,没有考虑土质、生产者行为决策差异,这些因素可能使杜能环增大或尖灭。14图 2.4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二)理论借鉴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

20、农业的空间分异。除此之外,还从理论上揭示了农业生产布局的两个原理: 第一,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对经济区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同时,杜能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

21、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3、修正后杜能模式考察了河流、其它小城市、谷物价格和土质对“孤立国”土地15利用的影响。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韦伯(Alfred Weber, 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 1909 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代,是德国在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的时代。 2、在这

22、种背景之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 在上述背景及目的下,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 韦伯假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产品价格固定不变,工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生产成本。如何找出工业区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内容。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16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23、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2)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方法与步骤(略)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具体识别办法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

24、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从工业产品的生产到分配过程中,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B: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D:物品的运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都必须投入资本与劳动。因此与资本有关的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及和劳动有关的劳动费也必须纳入生产与分配成本中去。因此,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A:布局场所的土地费; B: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C: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D:劳动成本; E:物品的运费; F:资本的利率; G: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

25、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A:原料、燃料费 B:劳动成本 C:运费 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位因子。 出于理论研究以及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17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

26、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工业原料的性质与重量 遍在原料 (1)原材料 纯原料 局

27、地原料 损重原料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来判断工业区位指向。原料指数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区位重量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2)考虑两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时的区位: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即区位三角形(图 a) ;当原料地为多个,并不同市场在一起,其区位图形为一

28、多边形(区位多边形) (图 b) 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范力农构架” (图) 。18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注意:单位运费率相同19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 4、最小运费指向的图示分析(掌握概念) (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三) 劳动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费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费指向占主导。 (图) 2、理解劳动费指向的几个概念 (1)劳动费指每单位重量产品

29、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2)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四)集聚指向论 20 理解集聚指向论的几个概念: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如政策优惠、近市场地。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如地价

30、高涨、生态成本增加。 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 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 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如为了得到同种行业的集聚利益,而在已形成的区位空间内集聚(如消费地等) 。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原料供给地或消费地的工业集中。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其作用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

31、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2、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要求,具体了解韦伯分析的企业区位指向类型)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理论借鉴 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他的两部区位论著作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同时对现实工业布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韦伯区位论具有以下特色: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

32、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21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二)理论与现实差距 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因物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 2、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 3、工厂经营存在生计性和企业性的不同。即

33、使后者,与其说关注成本最小,不如说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 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 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

34、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2、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3、中心性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差) 。 4、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围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5、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35、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间。 22 特别提示: 当商品服务距离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当服务距离等于服务下限时,企业获取正常利润;当服务距离小于服务下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 6、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高级中心商品是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低级中心商品则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36、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7、中心地的等级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在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而且只能向下兼容。中心地等级与其分布数量呈反比例关系。 8、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

37、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 3 要素所决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因此,交通发达程度如何对于中心地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一)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与交通费之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

38、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23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 4.2 单一中心商品的中心地分布结构的形成 满足原则 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 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 小知识:至于为何选择六边形结构,据说克氏曾经考察过蜂窝的结构,事实上,只有六边形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两个原则。 (三)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3 系统)24 图 4.3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

39、系统的形成 (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 (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 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 的倍数在变化。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 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 3 倍。 (4)各中心地间的距离关系 图 4.4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 (5)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63

40、1K25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6)应用: 由于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较高一级中心市场区的顶点上,而不在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连结通道上,因而效率并不高。适用于市场发育初期。 2、交通原则中心地系统(K=4 系统) 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 1,4,16,64,256,。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4 的倍数在变化。 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3,12,48,19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

41、4 倍。 应用: 该系统是被认为效率最高的一种,适合于交通大发展时期、新开发地区、交通过境和聚落呈线状分布的区域,特别是高等级中心的布局。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 系统)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 7 的倍数增加。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7 的倍数在变化。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 7 倍。 4)应用

42、: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统治较绝对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26 图 4.6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四、评价 (一)理论借鉴 ()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 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局等。 ()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理论的不足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K 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

43、,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忽视了集聚利益。 、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复习与思考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第五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 二、廖什市场区位论概要 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 1940 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独立地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他提出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廖什第

44、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二、廖什市场区位论的概要 (一)假设前提 1、平原地区,区域内资源和自然条件均质分布,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27等分布。 2、区域内农业人口也均匀分布,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具有共同的消费行为。 3、所有的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公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处传播。 4、区域内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运输条件。 5、区域内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进行生产的机会。 (二)要获得均衡,廖什空间经济须满足的条件: 1、每一个体的区位,必须是尽可能有利的。 2、生产区位必须是多数的,而且占据

45、整个空间。 3、只有正常的利润,而无超额利润。 4、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地区必须尽可能得小,只有如此,许多企业在达到其市场最大界限时仍继续生存。 5、在市场范围界限上的消费者没有什么不同。 (三)主要观点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假设有某个农户开始生产啤酒。当他生产的啤酒超出了自己的需要之后,其剩余部分将用来销售。 图 2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 1-20 ) 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生产者在 P 点,而其需求曲线为 QF。价格(P)是距离的函数,沿 PF 随运输成本而增加,其市场范围将是一个由 F 点的位置界定的圆形的地区,即每个单

46、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即市场区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由 PQF 所旋转形成的圆锥形体积。 第二阶段:许多工厂在区域内产生,都在自己的圆形销售市场范围内经营,但仍无法供给所有潜在市场。 第三阶段:在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情况下,圆形的市场区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圆与圆之间的空当会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将圆挤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一个蜂房结构、呈六边形的市场结构,并将充满整个区域空间。这时,各生产区位都没有超额利润,28只有正常利润。 特点: 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 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

47、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图 1) 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图 2) 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 借鉴之处:将空间经济思想带入区位理论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廖什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性,但他的经济景观符合资本主义地域结构的现实情况,如工商业聚集形成大城市;距离城市越远,经济活动越分散,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越小,符合距离衰减法则。因此,他的理论受到了以后许多经济学者的高度评价。 现代区位理论 背景:1950 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 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 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 市场学派 成本-市场学派 行为学派 计量学派 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运输区位论学派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经济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