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论讲稿(一)诞生的背景(一) 、理论背景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政治经济学的前身是经济学。经济学起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芬所著的经济论一书,原意是指农场主的家庭(或庄园)管理规律。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在欧洲随着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活动日益超出了农场主家庭(或庄园)的狭小范围,于是出现了研究国家(或社会)经济的重商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一词,就是当时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贤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他在 1615 年发表的题名为献给国王与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表明了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不再是家庭(或庄园)经济管理,而是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自此, “政治经济学
2、”一词就被广泛地使用。各种政治经济学流派也就不断地诞生。2、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历史延革重商主义就是最早的政治经济学学派。它是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考察。是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国家狂热追求金银货币的要求在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反映。重商主义学派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着眼于积累货币,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在对外贸易上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的原则,以增加顺差,换回更多的金银。因此,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则着眼于对外贸易。主张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流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出口。适应当时工场手工业和转运贸易日益发展的情况,重视扶植工场手工业以扩
3、大输出,允许货币出口以发展殖民地转运贸易。主张降低来同外国竞争。所以晚期重商主义希望通过使对外贸易出超来获得顺差,从而使更多的货币流入本国。因此,它又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 ,或“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的积极作用和理论缺陷:它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曾经推动了货币的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但它在理论上只考察了流通领域,其研究方法也只限于对经济现象作些观察、描述与肤浅的说明。因此,虽然它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但它本身还不是真正的经济科学。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有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
4、阶级之间斗争尚未发展时期,诞生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具有一定科学成份的经济理论体系,即古典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集其大成。在法国,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开始,中经弗朗斯瓦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发展,到西蒙斯第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到生产过程,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联系作了初步分析,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论述了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及其分配,并由此初步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阶级对立;研究
5、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魁奈的“经济表”是试图说明整个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第一次出色的偿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古典政治经济学不能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而是把它看作是全乎人的本性的绝对的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它研究的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却自认为是研究一般社会的规律,这样就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其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混乱和矛盾。所以,马克思说,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科学的成份,也有庸俗的成份;既有卓越的见解,也有荒谬的议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于是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辨护的经济
6、理论应运而生。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它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占据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地位。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一种专门描述经济的表面现象、抹煞它的本质联系,从而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体系。庸俗政治经济学分为两派,一派是斯密派,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萨斯、法国的萨伊等,另一派是李嘉图派,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詹姆斯穆勒,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等。不论是那一派,都是以“注释” 、 “补充”和“通俗化”的形式,把古典政治经济学内所包含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加以编篡,冒充科学,以达到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目的。(二) 、 资本论诞生的时代背景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发展的状况表明,资本
7、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建立于欧洲,最早产生于英国,从 17 世纪 30 年代到 19 世纪 40 年代,英、法、德相继暴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逐步进入机器大工业的时代,随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后在英、法、德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特别是 40 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于 1825 年在英国第一次发生后,继续不停地周期发生,至 1857 年开始
8、扩大为世界性的大危机。从此,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毫无例外地都被周期性地卷进难于挽救的经济危机的大风暴中,这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以便指导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及早解决,成为异常迫切的时代需要。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指导思想来作为行动指南。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愈加重,广大劳动群众越加困难,同时由于机器排挤工人,使相对过剩人口急增多。因而促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 年至 1838
9、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反抗斗争等;都表明了欧洲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尤其是 1848 至 1849 年的欧洲大革命,更是掀起了各国工人斗争的设法高潮。马克思、恩格斯所领导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发挥了组织和指导各国工人斗争的积极作用,但是每次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就不得不引马克思的深刻反思,得出的结论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教育他的、统一组织和行动的指导思想,需要有一个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和科学理论。构成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论著资本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需要进行理论变革从前
10、面分析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延革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如果说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有一定的科学成份,那么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就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奴仆,他们捏造种种反动谬论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反对工人阶级运动,鼓吹阶级调和,这就促使政治经济学进行理论变革成为非常必要的客观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概括地说:资本论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理论的总结,是革命的需要。资本论讲稿(二)研究对象、方法及结构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I8) 。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
11、本论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是唯物辨证法。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科学的抽象,把经济现象抽象成一系列的经济范畴,按照严格的历史逻辑次序,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将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发展规律,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资本论体系和结构:资本论共分为四卷: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马克思)1867 年出版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恩格斯)1885 年出版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进程 (恩格斯)1894 年出版第四卷:有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叫“剩余价值学说史” (考茨基以自己的名义在19051910 年间以此名分为三卷相继出版,但是他对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 。第二种版本前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根据马克思的遗
12、稿在 19541961 年出版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结构的概述“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虑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种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种种具体形式。 ”(29)
13、具体地来说: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生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七篇。这七篇可以概括为三论:商品经济论或劳动价值论(第一篇) ,主要论述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论或剩余价值论(第二至六篇) ,主要是论述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论(第七篇) ,主要是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资本论第二卷研究的是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即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实现。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三篇。这三篇也可以概括为三论:资本循环论(第一篇) ,主要是论述个别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和实现条件;资本周转论(第二篇) ,主要是论述资本周转的特点、时间和效益;社
14、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第三篇) ,主要是论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和规律。由于第一、二篇分析的是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微观) ,第三篇分析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宏观) ,所以整个第二卷也可以称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七篇。一到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是个总结。所以第三卷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五论:产业利润论(一至三篇) ,主要论述产业资本家是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的,重点是利润平均化。商业利润论(第四篇) ,主要论述商业资本的职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利息论(第五篇) ,主要论述
15、借贷资本的特点、信用制度的形式和作用。地租论(第六篇) ,主要论述资本主义地租的特征、形式和土地价格的决定规律。收入分配总论(第七篇) ,主要论述资本主义收入的源泉,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局限性。资本论讲稿(三)劳动价值论-商品经济论一、原著的基本脉络原著第一篇的标题是“商品与货币” 。这表明它考察的对象是商品与货币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商品占统治地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所以马克思的分析从商品入手。这一篇考察了商品与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第一篇共有三章,第一章通过对商品的二因
16、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分析,阐明了商品价值的质与量的规定性以及它们的表现形式;第二章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分析,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第三章在前面对货币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货币的职能,并指出货币职能的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内在矛盾的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商品与货币的同时,也阐明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问题。这里需要清楚马克思在第一篇中研究商品与货币的目的,那就是为了揭示同商品与货币这些物质结合着的、并被它们的物质外壳所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这一篇中,马克思卓越地运用了辨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即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分析到综合等方法。这些科学方法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
17、。以劳动价值论为研究对象的第一篇,为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称之为资本论全书的“导言” ,所以在全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二、这一篇的研究对象(一) 、对本篇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全面的认识1、认为本篇的研究对象是“商品与货币” (就是本篇的标题)马克思研究商品与货币决不是研究它的自然属性,它们的自然属性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就不可能是本篇的研究对象。只有它的社会属性才是本篇的研究对象,它们之所以被研究是因为它们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物质承担者”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2、认为这一篇的研究对象是简单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也不尽然。问题在于:这一篇不是孤立的直接的研究简单商品生产的
18、社会关系,而是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作为主体,并通过商品与货币的物质形式来研究简单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所以离开商品与货币以及它们的交换关系,也不能研究简单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3、认为这一篇是研究商品价值的当然不错。因为商品价值正是在商品、货币这些物质外壳掩盖下的简单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但是问题在于这一篇不只是研究商品价值本身,而且还研究了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态。要知道,离开价值形态的研究,对商品价值的研究就不能是完全的。(二) 、本篇的研究对象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可以对这一篇的研究对象作如下概述:它是研究被掩盖在商品与货币的物质外壳内的简单商品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即价值与价值形态(它的
19、最成熟形态就是货币) 。具体地说,这里研究商品,不是研究它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而是研究它的社会关系属性价值;同样,这里研究货币,也不是研究它的自然属性物质成分,而是研究它的社会关系属性价值形态。所以,这里所研究的是通过商品与货币的全面交换关系,也就是价值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简单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恩格斯指出:“加入交换范围的生产品就是商品。但它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和这个物品,和这个生产品联结着的是两个人或两个公社之间的关系,即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品,而是人与人之间,归根到底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但这些关系始终与物品联结在一起,并且是作为物品来表现的。 ”(马克思恩
20、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第 352 页)换句话说,这一篇研究的是“和物品联结在一起” ,并且“作为来表现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简单商品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正是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才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并通过价值形态表现出来。(三) 、既然这一篇所研究的商品与货币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与货币。又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这里所研究的是商品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形态?我们知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是运用抽象法,或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所以,他不是把商品作为特殊的、个别的、偶然的产品形式来研究的,而是作为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基本特征之一的普遍形式来研究的。正如列宁指出的:“根据马
21、克思的学说看来,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有两个:商品生产是生产的普遍形式。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机体中,产品都具有商品形式,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的这种形式才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个别的和偶然的。不仅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形式,而且劳动本身即劳动力也具有商品形式。劳动力的商品形式的发展程度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 ”(列宁全集第一卷第 414 页)这就是说,马克思在这一篇分析的商品,不仅把劳动力商品舍掉,而且也把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的资本主义规定性舍掉。只抽出商品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定性来分析。所以,这里分析的商品是当作资本主义社会最抽象范畴的商品。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商品,但是抽掉了资本主义规
22、定性的商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这里分析的商品是简单商品;另一方面,由于它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抽象范畴的商品,正是从这点来说,它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所以,我们说,这一篇所研究的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时,只是从理论的或逻辑的意义上理解才是正确的。在理论或逻辑分析的阶段,的确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商品,即使如此,也必须资本主义社会当作研究的主体,才能正确理解。三、这一篇的主要内容(1-3 章)第一章 商品这一章是在最抽象的形式上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细胞”的商品。通过这种分析,不仅揭示出包含在商品内部的矛盾以及这种内部矛盾如何转化为外部矛盾,而且也揭示出掩盖在商品价值背后的商品生产者的
23、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对商品的分析又分为四节。在第一节里分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指出商品是一个二重物,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强调地阐明了价值是商品的一种属性,是它的社会属性。正是商品的这种属性,才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它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只有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情形下,才被研究。在第二节中,分析了构成商品两重性的基础的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阐明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作为私人的、个人的、具体的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强调指出只有商品生产者的抽象劳动,才形成价值的实体,才创造价值。第三节,分析了商品的内部矛盾如何转化为外
24、部矛盾,进而研究了交换价值或价值形态。揭明了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必然表现形式。阐述了价值形态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第四节完成了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揭示出商品价值的实质,阐明了价值是被物质外壳掩盖着的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从对商品的分析中,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于是,马克思就研究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特性,初次确定了究竟是何种劳动并且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创造价值,同时又确定了价值一般不外就是这种劳动的结晶,而这一点是洛贝尔图斯始终没有理解的” 。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第 451 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对李嘉图的价值学说批判的改造的结果。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
25、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分析了五个问题: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性质和特点;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例变化;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第二节 在商品中表现的劳动和二重性分析了三个问题:当作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当作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在商品中表现的劳动的二重性的矛盾。第三节 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分析了价值形态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态;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和货币形态。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分析了五个问题:商品拜物教是从商
26、品形态本身发生的;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商品拜物教不存在于商品生产社会以外的社会形态中;商品生产社会形态中的宗教意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派在价值理论上的根本缺陷。第二章 交换过程这一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通过交换过程的分析,阐明货币的形成和它的本质。这一章是第一章的直接继续。在第一章分析了商品及其矛盾。不过那是在孤立的、静止的状态上进行分析的。这一章则是在联系的运动的状态中,分析诸商品的矛盾的展开和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是通过货币的形成实现的。所以,交换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货币形成的过程。注意,这一章研究的对象和第一章研究的对象,不是同一个东西。第一章直接的分析对象是商品
27、及其矛盾,虽然在那里分析的商品,也是处于交换关系中的商品,但那是在静止状态上分析商品,任务是把商品矛盾的各个侧面及其基本规定性揭露出来,而不是直接分析商品矛盾的运动形态或交换过程。在这一章则不同,它是在运动状态中分析商品及其矛盾的。所以,交换过程成了直接的分析对象。交换过程就是商品矛盾的展开和解决的过程,就是货币形成的过程。阐明货币的形成和它的本质就成了这一章的主要任务。这一章的分析可分为三个问题: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矛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形成过程和货币商品的特点;对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方面的错误观点的批判。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这一章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货币的各种机能(职能、作用) 。货币的各
28、种职能的发展是和商品流通的发展相适应的,只有从商品流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正确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以,这一章的标题是货币或商品流通。注意:马克思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排列的次序,不是任意安排的,所以是不能颠倒的。这种次序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这里又分(a)商品的形态变化, (b)货币的流通, (c)铸币:价值符号;,货币这里又分为(a)货币储藏, (b)支付手段, (c)世界货币。这个次序是与货币各种职能的现实历史发展次序相一致的。同时也是和商品流通发展的历史过程相适应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从发展的观点上才能理解它。同样,货币的各种职能也是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
29、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也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上才能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出现的历史过程。一句话,必须用辩证法的观点才能理解货币和它的各种职能的产生。很清楚,这一章是前一章的直接继续。在前一章从交换过程的分析,阐明了货币的形成和它的本质。这一章就寸步依据商品流通的发展过程,来阐明货币的各种职能的发展。在货币的各种职能的分析中,货币的本质又得到更深入的阐明。第一节 价值尺度分析了三个问题: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与商品的价格;货币的单位与价格标度;对价格形态的几点补充说明。第二节 流通手段在这一节马克思又分为三个问题进行分析的:A ,商品的形态变化;B,货币的流通;C,铸币:价值符号。A,商品的形态变化。马
30、克思首先指出,在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商品的物质内容,而是它的形态变化,接着就分析商品形态变化的两个阶段,然后又把这两个阶段当作一个全体来考察,最后指出商品流通和商品的直接交换有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并就这个联系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所以,这里是从五点进行分析的:商品交换过程的现实运动形态或 WGW;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或卖;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或买;商品的总形态变化或卖与买的统一;当作流通手段的货币与危机的可能性。B,货币的流通。在这一部分,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货币当作流通手段的运动形式,接头分析了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并就这个联系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的错误观点。
31、所以,这一部分分两点来论述:货币当作流通手段的运动形式;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C,铸币:价值符号。这部分讲了两个问题,即铸币和纸币。第三节 货币这里的“货币” ,是指狭义的货币。它的特点在于它发挥机能时,既不是观念上的,也不能用符号代替,而是必须以它的金身(或银身)出现,或者用代用物来执行机能,但贵金属是作为商品交换价值唯一有效的存在,而和一切其他只当作使用价值的商品对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里讲的货币是狭义的货币。这种狭义的货币有三种职能:A,储藏手段;B ,支付手段;C,世界货币。四、劳动价值论,可以概括为:1、劳动创造价值是 W 的社会属性,W 有二种属性,一种是它的物质属性,即使用价值
32、,另一种:社会属性即“价值” ,价值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2、价值的实体是抽象的人类劳动。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生产 W 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着 W 的二重性,生产 W 的抽象劳动形成 W 的价值,生产 W 的具体劳动形式,创造 W 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对生产 W 的劳动二重性的区别,是理解他的整个经济理论的关键。3、W 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存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一种劳动时间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劳动量,才能决定 W 的价值量。生产一个使用价
33、值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两种 W 的价值之比,不外就是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比,同样社会必要劳动量生产出的W,就具有相同的价值量。4、价值的实质是 W 生产者的社会产生关系,或价值是 W 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也是马克思价值理论超过前人的地方。对 W 拜物教分析,揭明了价值的实质,那就是物所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5、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的,交换价值最成熟的形式是货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要指出的是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分析,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精彩部分,这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不能做到的。简单地说,这五个主要内容构成了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当然它的完成还要由生产
34、价格理论来补充,不过这要到第三卷才能得到说明。五、难点问题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在经济思想史上是由马克思道德批判地证明了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一书中,首先论证了它,并由此创立了他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马克思本人认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资本论 “最好的地方” ,是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因此,研究并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马克思之前,都曾提出了价值是由
35、劳动创造的正确见解。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不了解什么样的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因而不能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坚持到底。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P250)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他运用这一理论,论述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从而揭示
36、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阐明了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奠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阐明剩余价值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科学地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作为劳动过程,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源泉,使这一经济学史上从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圆满
37、、彻底的解决。可见,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提供了依据。3、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理解一系列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创造了前提条件劳动二重性学说不仅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得以创立,而且还是分析资本主义一系列重要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理论前提。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就无法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而不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社会总产品就不能在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也无法说明;同时,没有劳动二重性学说,不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就不能建立资本有机构成学说,从而一系列范畴,如: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等,必然不能得以更确切的说明。可
38、见,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理解几乎所有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及经济规律创造了理论前提。总之,由于马克思发掘和论证了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解决并创立了马克思的诸多科学理论,所以,它被马克思称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六、理论热点问题1、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而今生产中的一些情况发生了改变:象发达国家,大有变商品的“批量生产”为“个性化”生产的趋势。而这种“个性化”商品没有其他商品相比较,因而也不遵守马克思的约定。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的论断在这里如何认识?如果某种商品只有一件,只要它是以销定产、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所饮食的劳动量能够得到承认、得以实现,那么,该商品的个
39、别价值就是社会价值,其体现的也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这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活劳动会相对减少,可发达国家的价值总量、国民生产总值却在不断增加。那么,劳动价值论如何解释活劳动相对减少而价值量、国民生产总值却不断增加的矛盾?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活劳动的相对减少而价值量不断增加?二是该如何看待活劳动的相对减少而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第一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所谓“活劳动的相对减少” ,是指由于科技发展造成直接物质生产过程劳动者减少的结果。然而,科技劳动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因分工而隔离开的总过程。直接生产过程投
40、入活劳动或许会少些,但科技劳动作为高智能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可能并没有减少;同时,科技劳动作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这样,必然造成“价值量不断增加”的结果。从实践上,有资料表明,从 1950 年到 1990 年,美、日、西德、英、法五国的产出总和增加了 4.3 倍,同期劳动力增加了 1.6 倍。虽然产值不能等同于价值,劳动力不能等同于活劳动投入,但从中可以看到活劳动的投入和产值都是增加的。总产出增加的倍数之所以大于劳动力增加的倍数,可以用“全社会劳动复杂程度提高后的活
41、劳动,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来解释。还有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论证了“价值的本源是劳动”的科学性,指出:美国 30 年代到 80 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数量结构成正相关关系,而与资本的构成变化不成正相关关系,即从业人员多的产业产值大,从业人员少的产业产值小。有关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统计资料也表明了这一点。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改变价值形成与活劳动投入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不少学者给予了很好的阐述。李成瑞认为,产值增加并不一定说明价值量增加,以货币表现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并不说明价值量的增加。即使撇开通货膨胀的因素,就是以贵金属
42、表示的价格,也不能说明统计学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就一定表明一国商品价值量的增加,因为贵金属的价值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下降的。冯宝兴指出,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使用价值成正比,物化劳动只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起创造作用,而不创造商品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和总产值等本质上是使用价值指标,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价值不是一回事。如果把价值作为社会财富的计量单位或价值符号,势必掩盖价值的本质,并把使用价值的源泉当做价值的源泉。3、有学者认为,物化劳动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物,只凝固了价值,但没有凝固使用价值。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资料与活劳动相结合,就可以代替或节约活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科学技术代代相传,不断发展,正是通
43、过物化劳动以及劳动者为载体来实现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一样发挥其创造价值的作用。这段话包含了物化劳动,自动化、尤其是智能机器同活劳动一样,也能创造价值这样的意思。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认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首先,马克思对不变资本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是给予了应有的肯定的。表现在他对“资本”的界定: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说,不变资本作为“资本” ,也是能够带来价值的;表现在他的明确论述:“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25P50) 。其次,对机器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也有深刻论述。在分析机器对现代工业的影响
44、时写道:“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 ;(23P533534)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46 下 P217)他还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 (46 下 P218)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生产的自动化,单位商品中活劳动含量大减少等情况,马克思早已预见到, 并且在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作出了论断,其中包括:劳动资料必然要发展为自动化的机器体系;自动
45、化机器体系是科学劳动创造的,是物化的知识力量;随着自动化的发展,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急剧变化;物化劳动将支配活劳动,活劳动仅起从属作用,科学劳动成为劳动的主要形态;自动化机器体系的出现,会使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出现种种肤浅、诡辩、貌似有理的价值理论等论断。所以,有的学者据此断言,不能说马克思在研究价值论的时候假定没有技术革命,相反,他是充分考虑到了技术进步因素的。、自动化、智能机器给人以创造价值假象的原因分析自动化机器,尤其是智能机器的确给人以也是价值源泉的假象。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尤其是电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出现和使用,使机器系统增添了控制部分,控制机的运用使生
46、产中的结构、能量变换被信息、功能交换所代替,机器系统有了自己的“中枢”和“大脑” ,达到了“自我调节”的新水平。自动化、智能机器的出现,使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活劳动量大大减少甚至出现“无人工厂” 、 “无人车间” ,现代企业中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几乎被智能机器系统的运作所代替。于是,自动化、智能机器也能创造价值的观点便应运而生。造成自动化、智能机器也能创造价值的另一原因是,直接物质生产过程的劳动与“生产者背后”的劳动是脱节的,也就是说,科技人员进行复杂劳动的过程与使用机器系统进行生产的过程,在时间上和窨上是分离的(有的学者称其为“时、空” “位差”或“错位” ) ,于是,从表面上看,生产过程的活劳动
47、很少甚至没有了,从事生产的只是机器。这自然也使人们容易认可机器创造价值的假象。、结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论是很容易作出的:再先进的机器也只能在生产过程中转移旧价值,作为人类抽象劳动凝结的价值,只能靠活劳动创造,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被否定的话,那么,在手工劳动被大机器所代替时,它就该被轰轰的机器声所否定了,著名经济学家宋涛说得好,即使是“无人工厂” ,最终也要有人操作。 “无人工厂”不能改变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当然,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结合现实问题各抒已见所进行的探讨,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资本论讲稿(四)
48、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生产论一、原著的基本脉络这一论介绍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至六篇的内容。原著第二至六篇共 17 章(从 420 章)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说明资本产生的条件和资本的本质。马克思分析了货币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一般的条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转化为资本的,它为以后各篇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至五篇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第六篇“工资”研究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因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使资产阶级颠覆剩余价值理论大厦的企图彻底破灭,所以这一篇使
49、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得以最终完成。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研究,运用了科学的抽象法:他从资本主义剥削的现象出发,坚持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秩序,运用科学的抽象,将剩余价值一般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范畴来考察,从而避免了以前的经济学家只考察地租、利润、利息等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最终不能揭示剩余价值内含的错误,这就为从本质到现象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创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二、每篇概况及导读内容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本篇的研究对象这一篇研究的的问题,是资本发生的条件和资本的实质。虽然资本论第一卷的标题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但只是从这一篇开始才研究资本问题,而且从第三篇以后才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本身。第一篇是研究商品与货币,那是抽掉了资本主义特点的商品与货币,所以,它们是简单的商品与货币。对商品与货币的研究,建立了马克思的科学价值理论。这种简单的商品与货币,是资本发生的历史前提,不仅如此,从理论上讲,只有知道什么是价值之后,才能说明什么是剩余价值,而对简单商品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