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个性在语文课堂自由飞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这 是 17世纪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它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体。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中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那么怎么在语文课堂中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呢?在实践中我潜心研究,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改变角色,课堂变“冷色调”为“ 暖色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孩子的行为 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搞得老师象没
2、有感情、不苟言笑的零碎知识传播器。学生呢如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说话一个口吻,思维一个模式,更不敢说不敢问。事实上,只要是人,都希望时时生活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拥有自由,感觉平等、尊重,小孩子就更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还他们活泼、纯洁、可爱的真面目。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应象一个调色师,用真挚的心灵,宽阔的胸襟,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暖色调。学生自然就消除了顾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造潜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个人认为个性化的课堂需要教师扮演的角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2方面:1、天才的组织者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是佛都是不大说话的,只有小鬼小仙才会喳喳叫!课
3、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少用语言,把说话的机会表达见解想法的时间让给学生。多用眼神、表情、动作去暗示、组织学生,老师应该象能串起散落的珍珠的巧匠,把课堂变成闪烁着学生璀璨光芒的项链。2、示范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课堂上要能露一手。敢于并乐于对学生说:“我读给你听,我写给你看,我演给你看。 ”小学生正处在模仿力极强的时候,有时你分析半天,搞得心力憔悴,还不如示范那么一下,很直观很形象,学生很容易就领悟了!3、点拨者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时机,巧妙点拨,在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议得有滋有味时点那么一下,学生便豁然开朗,深入到文字更深沉的境界。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观摩课梅兰芳学艺
4、中,于老师的点拨真的精彩。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可是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他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朗读,看看谁象那位师傅,学生越读越有师傅对梅兰芳演戏不甚看好的味儿,他顺势说:“小朋友,读书很有意思吧,在 读、体会的过程中你们知道料3子一词的意思了吧!谁来说给李老师听听?学生说了很多:什么就是不适合演戏啦,演戏这行梅兰芳不可能有成就啦等等!语言富有个性,又自然无雕琢!4,激励者有这样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准备一百顶高帽子给你的学生戴,让他们天天带着荣誉回家去。说句大实话,没有人不喜欢别人用赏识的目光看自己,我们成年人都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何况小孩子呢。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不吝啬自己赞赏学
5、生的语言神态动作,一个微笑,一个温暖人心的眼神,一句学生耳边悄悄的赞扬的话,一行留在学生作业本上赞赏的文字,都足以能让一个小孩激动很久,甚至影响到他今后的人生轨迹。试想,我们如果打心眼里真心喜欢欣赏学生,他们能不掏心给你,真心信任你吗?而师生关系和谐随意了,这样一种氛围中的课堂教学,学生能不畅所欲言,个性能不得到舒展吗?二,尊重选择,变“千人一面”为“我心我需”。教育不是告诉。语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欣赏感悟都必然带有浓重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喜好、阅读方式、思维模式来束缚限制学生,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变“千人一面” 为“我心我需”。1、鼓励学生选择
6、自己喜欢的内容作阅读感悟。4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语文教材,特别是现在的苏教版有许多课文都采用并列式段式,如北大荒的秋天东方之珠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等等,这些课文完全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重点精读,只有学生能自由地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上,挖掘才会深入,对文章的理解相应就更到位了。我刚刚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迷人的张家界,他一反传统的课堂模式,一上课就问学生知道哪些有名的旅行家?学生答知道徐霞客和马可。波罗,他当即组成两个旅游团:徐霞客旅游团和马可波罗旅游团,接着支老师让两个旅游团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点,把自己当作一个优秀的导游
7、来向游人介绍风景,并强调作为一个优秀的导游,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朗读水平要高,其次要善于用新颖有趣的传说把游客所见到的景物讲得趣味横生,这样游客才会游兴大增。学生听了兴致盎然,立即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景点先练习朗读,而后穿插自己认为合理有趣的神话传说、民间传说串成解说词,课堂散发着个性的想象,让所有听课老师内心暗暗叫绝!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感悟。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当儿童能以自己喜 欢的方式学习时,他就能够学好,并变得热爱学习。这不禁让我想到同一课不同的教学方式处理的两个教学片段。 九寨沟这篇文章介绍了我5国旅游胜地九寨沟的自然景观、珍禽异兽。文辞清新,尤其是描绘湖泊的那一段让人如身
8、临其境,久久迷醉其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1、自读后,老师提问:你最喜欢湖泊的什么特点?学生圈画有关语句,讨论。2、教师指名汇报学习情况,结合解词析句。3、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景物的美,读出对湖泊的喜爱之情。虽然,这个语段的教学,老师也注重了“悟”的过程和语言智能的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语言积累等方面也得发展,但总是在老师设计好的框框里学,被动,热情不高,感悟和体验都不深。第二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1、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参观九寨沟的湖泊,现在你就是导游,你要用最拿手的方法向大家介绍这个景点,看谁赢得的游客多。于是学生分组学习,或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谈谈、读读、议议;或用绘画的形式,画
9、一画湖泊美景;或收集资料,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湖泊的图片、资料等。2、组织交流汇报。一些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画的湖泊,例如:我画了一个清澈透明的湖泊,湖底画些五颜六色的石块。因为课文里写着“湖底石块 色彩斑斓 ”。又如:我把青山、白云等各种倒影画在6水面,因为课文中讲雪峰、森林、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里,湖水五彩缤纷,被称为“五花海” 回“五彩池”。一部分学生用朗读的方法,教师配上课件,视觉听觉相融,意境悠然美妙。几个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照片、资料,这就走出课文,开拓了学生视野。还有一位学生说他曾经去过九寨沟,向大家介绍了我亲眼目睹的湖泊以上教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尊重、
10、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上充满了乐趣,形成了主动、生动和互动的个性化氛围。三、创设情境,变“三尺讲台”为“旋转舞台”。1、抓可拓展文章内容的表演情境。如一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在理解文章结束后,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来表演,为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有自己的个性思维和想象,他在改编前特意指出:乌鸦很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待会老师要请这些聪明的小乌鸦上来表演。结果,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产生了:一同学戴着乌鸦头饰,嘴里衔着一根空心的草杆,他把草杆插入瓶子中,美美地吸了一口,还幽默地拍着肚皮
11、说:好爽啊,真是晶晶亮,透心凉。富有创意的表演一下子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创造欲望,有同学找来塑料袋,把瓶7子里的水倒入袋子中,一下喝到了水;有的同学把瓶子斜放着,也喝到了水等等。2、抓能激发学生灵性的问题情境。古诗意蕴深厚,音韵和谐,但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诗境,悟出诗情。一般教师教古诗都采用读诗题,解诗句,知背景,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程式化地去教,往往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了无生趣。我在教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就抓两个能激发学生灵性的问题,创设情境。A、学生初读了诗歌之后,我便发问:“同学们猜,那黄四娘家都会有什么花?”学生在下面议论纷纷,说开了:桃花、李花、杏花、水仙花我马上追问:“诗中写的花有可能
12、是水仙花吗?读诗句想一想。 ”学生回答不可能,因为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我让学生继续想象,诗中的花还有可能是什么花?又有学生答桂花。我进一步追问:“可能有桂花吗?”学生认为不可能。因为桂花是八月份开的,而诗中写的是春天景色。 “留恋 戏 蝶时时舞,自在 娇莺恰恰啼” 这诗句就可以看出。接着我小结:诗中的花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体会,可以为诗句配画,也可以用一段话来描绘,还可以找找相关的文章来体会。学生自学后各组挑选的代表交流本组学8习的收获,内容颇丰,气氛活跃。B、而后,我又发问:诗句中说花不仅多
13、,而且美,作者为什么还要用“独自寻 ”呢?只要一出门,不就可以看到 这些花了吗?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背景资料说: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 后杜甫在成都写的。历经安史之乱的成都一片荒凉,到处是战争的创伤。像诗句中所写的景象实在是太少见了,所以作者要找寻。或“历经战 争的杜甫心情十分苦闷,需要找到一种安慰,所以就独自出门去赏花了。 ”我予以表扬后让学生配乐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喜悦,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就这样,整个课堂看似浑然天成,其实是老师善于抓住问题的情境,这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内在的灵气散发出来,课堂也就个性十足了!3、给学生舒展心灵的批判情境。我记得以前有一篇课文电脑管家,大致内容是讲电子计算机可轻
14、松地管理长城饭店,说实话,那里面的电脑在我们现在看来早淘汰了千百次了。像这样文章内容或思维方式与时代已经脱节的课文,如落花生,或丰碑等思想上明显有“高大全 ”的感觉 ,不太真实甚至人文精神 匮乏的文章,我觉得可以大胆地给学生一个批判的情境,让学生放手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质疑,因为学生在谈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灵舒展、个性张扬的过程,这样敢于面对课本敢于面对自己真实内心远远胜过学到文中什么9人什么美好品质。试想,现在知识的概念外延都大大拓宽了,真理这词语也好像提得不那么频繁了,而文章本身就是人文性很强,渗透了很多个人思想情感的,很多东西难以用对与错来判断,只要有道理,都应承认其
15、合理性,黑格尔曾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要学生谈的是自己心灵深处的感觉想法,都应该给予支持。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连自己最真实的心都丢失了,所以我们给予学生的,更应该是真实。只有创设一个可以言论自由的批判的情境,让他们敢于说敢于辩,才对他们的将来真正有益。四,课堂练习,变“机械重复”为“个性选择”。关于课堂练习,很少有老师好好想想应该怎么科学设计,常常是照例做做练习册,抄抄词语之类,这些基础练习固然重要,也需要做。但是为了让课堂个性的光芒不随着课的结束暗淡,练习也要精心设计。例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 ABC三个等 级。其中,A 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C 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
16、积累,B 类作业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给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分信心和决心,作业的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比如三袋麦子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A,快过年了,土地爷爷又上路了,他呀,要把聪明的小猴送给他的麦子作为节日礼物再送给其他小动物,他会送给10谁,这些小动物又会怎么处理这袋麦子呢?续写童话三袋麦子新传。B,摘抄文中你认为描写小猪、小牛、小猴的神态动作语言特别传神的语句,并谈一谈好在哪里?C,复述童话三袋麦子。这一组作业设计有难有易,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训练,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达到了目标,也发展了各自的个性。总之,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个性化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师需要个人独特的视角,更需要在权威面前的自信,坚持和灵气!开发区小学 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