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模块一(必修)分子与细胞 (人教版)第 2 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 2(必修)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
2、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
3、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4、教法分析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从进行实验操作入手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利用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除了按标准所设定的能力目标(分析、表达、表述、判断、反思、修改)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设计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5、教学方法:实验、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4、6、教学课时: 1 课 时7、教学准备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蒸馏水,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温度计,载玻片,盖玻片,大烧杯等实验材料用具。8、教学设计思路利用“问题探讨” ,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9、教学实施过程学习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联系、思考明确学习目标1985 年 Jefferys 博士首先将DNA 指纹技术应用于法医鉴定。1989 年该技术获美国国会批准作为正式
5、法庭物证手段。我国警方利用 DNA 指纹技术已侦破了数千例疑难案件。DNA 指纹技术具有许多传统法医检查方法不具备的优点, 如它从四年前的精斑、血迹样品中,仍回忆初中知识,结合其他途径的听闻联系生活,思考、交流回答: 1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 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 DNA 鉴定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确定十几年前被拐儿童的身份;千年古尸的鉴定;在俄国革命时期被处决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提取出 DNA 来作分析;如果用线粒体 DNA 检查,时间还将
6、延长。提问: 1 、DNA 是什么物质呢?为什么 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你还能说出 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评价学生的回答,引入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沙皇尼古拉的遗骸;以及最近在前南地区的一次意外事故中机毁人亡的已故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及其随行人员的遗骸鉴定;都采用了 DNA指纹技术。此外,它在人类医学中被用于个体鉴别、确定亲缘关系、医学诊断及寻找与疾病连锁的遗传标记;在动物进化学中可用于探明动物种群的起源及进化过程;在物种分类中,可用于区分不同物种,也有区分同一物种不同品系的潜力。在作物的基因定位及育种上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问题导学,主动探究,获取知
7、识通过上面的讨论及对初中相关知识的回忆可知,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提问: 1 、你知道生物体内的核酸有几种?它们在细胞中是如何分阅读课文及“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问题。 讨论,明确实验原理、目的及方案,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记录实验结果。 给学生机会,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感知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有利布的? 2 、如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实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主动获得知识。 倾听、总结学生的实验结论,继续引发学生思考: 原核细胞的 DNA 位于细胞
8、内的什么部位?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后,选派代表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结,主动获得结论: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补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 。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思考回答: 原核细胞的 DNA 位于何处?(拟核区域内。)于突破难点。加工、整合信息 , 构建知识体系。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 、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物质,那么,核酸由哪些元素组成?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 、 DNA 和 RNA 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 3 、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几种? 投影“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及“ DNA 和 RNA
9、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示,阅读教材,观察图示,在理解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倾听、交流,获得对核酸结构的认识,由碱基数目、种类和顺序变化初步理解核酸的多样性。 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遗传信息就贮存在其中。(用数字变化推理所谓遗传信息的变化和内涵排列和组合的数学思想)认识到生命的各种复杂现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教材中图示和课件的直观性特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知识的形成,突出重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由 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种类和顺序变化入手)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倾听、总结学
10、生的讨论结果,用列表比较的形式,说明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之上的。根据这一部分的特点,课后可以试着制作 DNA 连接模型,回校后互作比较。系统小结 , 反馈与矫正小结: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有 DNA 和 RNA 两大类,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通过染色可以观察到 DNA 和 RNA 在细胞分布,我们还试图弄清核酸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但实际上还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以更清晰的认识,多多学习,多多探究才是我们最恰当的选择。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说出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完成练习。拓展探究:课后利用各种途径了解 DNA 指纹鉴定的有关原理。巩固强化,同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注意培养探究兴趣和能力。想一想:1、什么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指的是核酸的排列顺序2、为什么 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组成 DNA 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如:由 10 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一条 DNA 单链最多有4 10 不同种类。3、人体细胞中的含氮碱基、五碳糖和核苷酸各有几种?含氮碱基:5 种 五碳糖:2 种;核苷酸:8 种4、DNA 和 RNA 都能贮存遗传信息吗?能,细胞生物和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DNA 控 制 RNA 控 制 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