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2732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必修②·经济成长历程拓展延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拓展延伸】1、农业的起源 中国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的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田水稻种植为代表。 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2、从耒耜到曲辕犁 原始农业的耕种方式是: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掌握了冶铁的技术,铁具开始使用。 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中国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有三国时期的翻车和唐宋时的筒车。3、水利设施的完善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应了上古时期的古代先民兴修水利工程的艰苦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芍坡、郑国渠及西

2、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 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它始于西汉时期。 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从汉代开始,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的工程。 在中国古代农学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4、个体农耕的发展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的简单协作的耕种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开始,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之一。5、农业起源的三大特点一是由采集产生了原始农业;二是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原始农业种植结构;三是以种植农业为主,原始家畜饲养业与种植业相结合。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特点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

3、以种植业为主、家畜蓄养业为辅。第二,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第三,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第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也突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7、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性质及其影响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种技术进步和私有制土地的出现,加之宗法制度受到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等,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第一,是分散性,小农经济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男耕女织。第二,是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4、合,自给自足;第三,是落后性,突出的表现为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生活心理;第四,是脆弱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小农经济产生的评价:进步性(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高;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繁荣稳定) 、局限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束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8、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政治条件:国家政治统一,社会安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坏境;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统治阶级注意调整政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经济条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大幅度进步(如铁犁的使用) 、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和

5、大河的治理,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广大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保障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自然条件: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坏境,有利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9、废井田,开阡陌商周时期,井田制是一种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私有制。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的“公田”被抛弃,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刺激生产积极性,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变法,从法律上发出了井田制,对于土地私有制给予肯定。10、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6、。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此外,除了自耕农私有土地外,就是地主土私有地。自耕农在广义上说也就是土地的主人,自耕农与地主的区别在于自耕农所有的土地规模只是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地主私有土地也有多种的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了地主土地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了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常常采取“均田” 、 “限田”的整改措施,限制土地的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公元 485 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不准买卖,只许使用。授田农民也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且服兵役和徭役。隋代到唐朝初年,均田

7、制的具体内容虽然有调整,但是基本的精神没有改变。宋朝初年, “田制不立” , “不抑兼并” ,使两极严重分化。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有了进一步发展。11、租佃关系的普遍化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在租佃关系的影响下,虽然佃农要遭受比较严重的地租剥削,但是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等方式进行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的租用土地的权利,这样,租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12、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的分布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

8、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四大经济区中,属于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地区是传统农业区,那里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因而经济实力较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与黄河流域不同,江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很多地区为原始森林所覆盖,不利于开发。两汉时期这里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较,经济实力较差。龙门碣石以北地区指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业半畜牧业区。它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塞外、塞内两部分。西汉时期,塞内被开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有限。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相互交流,融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

9、。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经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13、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主次要原因:一是战乱,二是自然灾害。 外迁的方向:由北到南 南迁的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西晋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第一次高潮。第二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高潮。 对于江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补充了江南地区的劳动力;第二,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为江南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第三,中原人口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使经济的重心南移,人口的分布趋于合理化。14、中国

10、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转输江南财粮,使江南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了当时经济的重心还是在北方;安史之乱后,北方的战乱格局,使北方人大量南迁,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断,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宋元时期,南方的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向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我国经济中心。元代大运河南粮北运、大都粮食

11、供应等大量史实表明当时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布局,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15、古代人口迁移和现代人口迁移的区别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躲避战乱,而现代的人口迁移是为了加强开发建设、开发西部和边疆,主要方向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古代人口迁移的方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是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是内地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大多是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驻守、开发、屯田等;四是有很

12、多人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五是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今天,我国省市区间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一是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的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边疆和西部边疆的建设;二是东部农村人口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区迁移,农村人口省区间迁移的主流是自发移动。16、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指以制造和使用青铜礼器、工具、用具、兵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的阶段,这一时期介于新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我国的青铜时代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大约 1500 年。从使用石器到铸造青铜器是人类技术史上的巨大飞跃。这表明,人类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能力大

13、大提高。17、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农业的补充,技术先进,世界领先;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其影响较大。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的发展、历代相传的技艺、手工业从业者的辛勤劳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18、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形式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的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的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但官营作坊的原

14、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工匠服役的手段,引起了工匠的不满。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成为了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部分,明代中叶以后更是在制瓷业、采矿业、纺织业等诸多行业中,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私营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到明代中后期,雇佣诸多的工人打大规模手工作坊或是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式的劳动雇佣关系。19、商业的发展商

15、业产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延续到了商朝的时候,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出现;周朝实行“工商食管”的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了官府的束缚,经营商业致富,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都会。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的经济往来,商业蓬勃发展起来。西域各地以及阿拉伯人、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宋代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和夜市兴盛繁荣,元代更是广泛的流通纸币,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明清时

16、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不但商业集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也都成为了商品。白银在交易中大量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积累。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20、城市的繁荣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总与城市联系在一起。自周秦两朝到唐代为止,凡是县治以上城市都有官设的市场作为交易的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的特点位置,以围墙与居民隔开。这个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唐代的长安城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

17、加以完善,实行整齐统一的坊市制。到了宋代,市分散于街巷内,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设置市场开始贸易了。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也促进了海港城市走向繁荣。除了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天的宁波) 、杭州、扬州、登州(今天蓬莱)等城市都盛极一时。各海港城市“蕃客” (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繁荣景象,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江西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广东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的汉口等。21*、中国古代的城市“城市”是由“城” 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 。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为

18、此,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宏伟,有深深地护城河(如:北京故宫,原被称为“紫禁城” ) ,面积多达几十平方千米,城内有大量的农田、园圃等。22、重农抑商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业命运,与王朝的主要政策有关,而且,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的时代形式相关联。由于商业在社会经济和税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统治者一般给予一定的鼓励和重视。汉朝初年,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中唐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国家财政也从商业税中得到大量补充。23、关于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的两个条件: 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持有者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 是出卖自

19、己劳动力的自由劳动者。 (2)产生的两个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的进步是直接原因。 (3)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认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生事物,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有所反映。 它只是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中出现,是稀疏和微弱的,其力量远远不足瓦解封建势力;就全国而言,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社会的促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没有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24、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如何评价? (1)原因: 根本原因:

20、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体。 直接原因:清政府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主观原因: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自大。 (2)评价: 消极: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中国被工业文明遗弃,落后于世界潮流。 积极:延缓了西方殖民势力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卫性。 25、蒸汽时代的到来“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到 18世纪中期,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工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新兴的棉纺织业没有

21、太多的束缚,首先出现了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织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效率;织工哈格里夫斯和理发匠阿克莱特先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即“珍妮机” )和水利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26、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互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

22、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传统经济结构,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7、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 “求富”的洋务运动。1861 年,曾国藩(1811 年187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中国国内最大规模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存在着许多弊端,严重地制约着自身的发展。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提出了“寓强于

23、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1881 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开平煤矿给附近的地区提供了廉价的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28、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代表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 1903 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浪潮,涌现了一批以张骞、荣宗敬、荣德生为代表的实业家。 中国人民的收回权力运动引发了振兴实业的又一高潮。发展最为迅速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列强

24、的压制,又受到清政府的敲诈勒索,发展艰难。有的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29、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压制、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极其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

25、间自发创办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赖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工业在这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30、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民国建立到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这时,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

26、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的荣氏企业度过了 1922 年1924 年由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导致的亏损难关。1932 年,其所属的面粉、纺织各厂大多盈利。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 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31、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强行劫夺中国的工厂、矿山。并提出所谓的“适地适产主义” ,具体地说,就是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由伪满洲国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在华中则容许

27、存在一些轻工业。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目的之一。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军事管理” 、 “委托经营”等方式。日本还控制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进行严格的管理。日本还在沦陷区掠夺大量的劳动力,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2、民族资本的困境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的重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来,它们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一些低劣的手段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开始集中国家的经济力量

28、,为此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参入其中,把部分国家资本占为官僚资本,并推行“经济统治”的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及专制买卖制度掠夺的大量的财富。33、断发易服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服饰传到中国,民间纷纷效仿。民国期间,政府仿照国外,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西装的传入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34、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断发”和不缠足运动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后者先于前者,但是完成的时间较晚。1910 年,清政府颁布了自由剪发的法令。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 ,结辫陋习就此改变。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的女权运动,康有为首先提出了

29、不缠足运动草例,其后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成立了“不缠足会” ,而且新学堂还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不缠足运动就此发展起来。35、报刊与电影19 世纪,中国出现了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起义后,各大报刊用大幅的版块报道时局和战时情况。1872 年, 申报创刊。 申报是我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1884 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 ,开创了我国新闻出版的先河,使读者愈加广泛。 小说林 、 月月小说 、 绣像小说 、 新小说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1905 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电影。1913 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

30、部故事影片。1931 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该片主旨为揭露封建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近代报刊和电影以内容和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36、移风易俗民国建立后,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了一些旧礼仪,取而代之是鞠躬、握手等新礼仪,显示出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迁。婚姻风俗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厚葬风俗相沿成习,变化是当时最为迟缓的。19 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内人们的注意。37、近代社会生活的评价近代社会生

31、活的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发生的。这些变化反映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有些还成为妇女解放的标志。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在广大内地和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的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38、铁路中国近代化之路布满荆棘。铁路是交通运输的重点,因为速度快、运力较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1876 年,这一年开通的淞沪铁路,是外国人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881 年,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1888 年,总长 2000 米的宫廷专用铁路建成。1909 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

32、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历史上的里程碑。39、水运与航空交通变化还包括轮船航运、航空及邮传通讯。1872 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于 1918 年。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 ,先后拟定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此后,航空业迅速发展。40、从驿传到邮政1896 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1913 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撤裁全部驿站。1920 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33、,数年后,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被裁撤。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办电报的开端。41、战时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支持苏俄境内的叛军,妄图将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最终,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 ,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后来,习惯上将这些措施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征集制度,农民除了保留口粮、种子粮、饲料粮以外,其余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型企业

34、归国家所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战斗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求的限度。后来战争基本结束,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42、国家对于经济的大力干预二战后,发达国家吸收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利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

35、愿意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归国家所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国家干预经济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的发展方向,以避免产生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有序状态。发达国家更加侧重于经济的发展与引导。此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和利用税收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不同的。用国家的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43、人民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股份公司不断的增加。股份公司的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

36、主体。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了股票,资本家已经无法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人们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44、福利国家的出现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大部分组成。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证,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过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1973 年, “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了经

37、济“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从此,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 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