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文,跳双摇细节篇一:双摇跳绳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双摇”跳绳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双摇”跳绳是在双脚跳起后,绳从脚下通过两次(绕身体两周) ,两脚落地缓冲,连续不断跳动的方法。它既能显示个性,又具有群体性、观赏性和趣味性。错误之一:跳绳过长动作分析:这是初学者最易犯的错误。跳起来费时费力。我们知道:要想跳的快,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缩小转动半径,而缩小半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缩短跳绳,因此绳过长是不可取的。纠正方法:缩短跳绳,使绳在双脚跳起不超过地面 10 厘米时,能从脚底下通过,摇绳过头不超过 3 厘米。女生可适当长些,防止绳碰头发造成失误,但也不宜超过 5 厘米。错误之二:双脚跳起后收小腿动作分
2、析:这是一个被动的动作要领。因为当小腿收起时。必然会带动髋、膝、踝关节收缩。下落过程中再伸展,这就会增加身体在空中的滞留时间。若每分钟按跳 160 次来计算,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就有好几秒,十几个跳绳的时间也就白白的浪费了。纠正的方法:练习时让髋、膝、踝关节充分压紧,跳动时只用前脚掌的弹力,将身体快速弹起,各关节的伸展要降到最低限度;严禁有收小腿动作;腾起后身体积极下坠。提高落地速度,加快弹跳频率,达到快速的目的。错误之三:跑绳时绳悬空而过,不与地面接触动作分析:绳要悬空而过,就必须提高脚离地的高度,增加空中滞留的时间,这样不仅不能提高跳绳速度,反而会降底跳绳的速度。纠正方法:跳起时尽量降底高度,
3、减少每次跳动的用时,加快频率;每次绳过脚时都必须打地,以减少绳挂脚造成失误的次数,提高跳绳成绩。错误之四:跳绳时以肘关节为轴动手腕转动摇绳动作分析:我们知道,以肘关节为轴转动摇绳,从肘关节至手属绳的沿长部分,从而使绳的长度相对的增加,转动半径加大。另外这种动作小臂摆动幅度过大,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动作变形,增加练习者失误的次数。纠正的方法:练习时要求两臂自然下垂至体侧,大臂贴体,手腕带动小臂外旋,虎口向外微挑起。跳绳时。以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转动摇绳。这种方法两手处于身高的中心点偏下,能将绳缩至最短,转动半径最小,不仅省力,加快跳绳速度,而且手腕转动幅度小,提高了稳定性。总之,能
4、否掌握 好“双摇”的动作要领,是减少错误动作,提高跳绳成绩的关键。 “双摇”跳绳的动作要领可归纳为:胸、收腹、屈膝。目视前下方,两臂自然下垂至体侧,手腕外 旋,虎口向外微挑起。跳绳时以大臂带动小臂,以小臂带动手腕小幅度转为摇绳,脚离地不超过 10 厘米,绳过头不超过 5 厘米,髋、膝、踝关节充分压紧,最大限 度的降低关节的伸展程度。使身体成为一个整体。跳动时只用前脚掌的弹力,将身体快速弹起,腾起后积极下坠,以利于提高跳绳成绩。篇二:1 分钟双摇跳跳绳比赛成绩表1 分钟双摇跳跳绳比赛成绩表篇三:小学生双摇跳绳训练浅探小学生双摇跳绳训练浅探杨 波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743315)跳
5、绳是学生们喜爱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们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跳出活力、跳出健康、跳出激情,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愉悦了精神。l 选好苗子是搞好训练的良好开端双播跳绳对上下肢力量、柔韧性及心肺功能都具有 800m 要求比赛一般采用 3 分钟,一天内要完成两次 3 分钟计时跳,运动量相当于跑两个 800m,所以运动员:必须具有很好的耐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选材时,并不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跳双摇,主要看他们上下肢是否均衡,对身高的要求并不特别,应以身材稍矮者为佳,因为身材矮摇绳的周长更短,摇绳的速度更快;其次,被选者应有较好的跳绳姿态,摇绳是上肢及手腕的动作。到了训练后期,不协调不正确的跳绳动作很难提高跳绳成绩
6、。2 掌握上下肢技术,发展上下肢力量是提(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作文,跳双摇细节) 高双摇跳水平的保证学生刚接触跳绳时有的能跳两三次,但手臂抬起,腿收得很高,显得特别费劲。我感觉这既有身体素质的原因,更是技术的不足,所以开始训练时并不要求学生拿绳,而要从身体素质上打好基础。手臂举得过高是由于手腕用力不协调,抖腕不充分。手拿绳应该向外,与身体处在同一水平线,两肩紧锁,前臂自然下垂。上肢动作主要由前臂和腕关节完成,发展上肢力量及关节韧性的方法有反缠重锤、正缠重锤、反握负重腕屈伸、正握负重腕屈伸、引体向上、俯卧撑、举杠铃等。双摇跳时弯腰屈体是由于腰腹力量较弱,腰腹力量
7、的练习,如负重深蹲、仰卧举腿、仰卧起坐等,通过两到三个星期的锻炼就基本能纠正弯腰弓背的动作。但是,我并不要求学生将上体完全伸直,应稍微前倾。为了克服有的习惯性的两臂张开,可采用腋下夹物、前臂间套橡皮圈等方法,最后达到双摇时学生抖腕轻松自如,双臂紧贴身体。 双摇跳的腿步动作非常重要。跳双摇时应收腹并腿,用前脚掌着地。腿步动作有两种一是屈膝,二是直腿。训练初期应要求学生练习直腿跳。有的学生由于平时跳单摇的影响,起跳后习惯地后摆小腿勾脚或两脚前后开立,直腿跳绳很容易纠正这种错误。练习直腿双摇跳应加强原地纵跳的练习,纵跳应多在柔软的场地或沙地上进行,预防跟腱及小腿受伤,同时要求落地轻巧,起跳轻松,并结
8、合空摇绳。学生对双摇直腿跳技术熟练后,为了节省体力可采用屈膝动作,屈膝时应用大腿带动小腿。但屈膝跳频率较慢,训练后期应将屈膝、直腿两种技术交替使用。直腿跳时频率快,屈膝能调节体力,这样快慢交替进行使双摇跳成绩会不断进步。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参与跳绳运动的下肢主要关节是踝关节和膝关节。运动足关节的肌群主要有足背侧肌群和小腿群肌。发展足背侧肌群和小腿后群肌肉力量的方法有:徒手和负重后蹬跑、蛙跳、多级跳、原地纵跳、负重跑、负重深蹲、负重提踵、跳绳等。发展小腿后群肌肉的伸展性练习勾脚的前压腿、前耗腿、前控腿等。运动膝关节的肌群包括伸肌群和屈肌群,训练方法有:抗阻力伸腿、负重深蹲、负重高踢腿、仰卧、
9、 “剪腿” 、负重屈伸等,可加强力量练习。前、后压腿、跪撑后倒、正控腿、正踢腿等练习可发展其伸展性。3 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提高耐久力是不断进步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小,体质较弱,心肺功能也不强,但双摇跳绳强度大,比赛时间长。训练初始阶段,双摇跳 3 分钟完成 100 次是关口,并且可能在 100 次左右徘徊 2-3 个星期。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240 次以内每隔 30 是一个小坎,需要不断地改进技术,加强综合素质。学生的练成绩达到 240 次以后,可能会停滞不前,出可能会下降。这时必须加强心机功能的锻练,加强耐力的训练,培养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一段时间后,运动员 3 分钟双摇跳的成绩肯定会
10、达到新的高度。让学生完成一次 3 分钟双摇跳,他们的心率都在 180 次分以上,有的甚至达到 210次分。所以 3 分钟双摇跳与学生的最大吸氧量关系密切,能量供应中有氧系统和无氧系统各占几乎 50%训练时应选择重复跑和间歇训练的方法,着重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加强耐久力的训练,首先要克服恐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采用定时跑、定距离跑、变速跑、折返跑、超前跑、追逐跑、音乐伴奏跑等,变换不同的方式,也可采用教师参与法、变换路线法、竞赛训练法等加强有氧训练,提高耐久能力。同时,3 分钟双摇跳也应采用合理的呼吸方法,用口鼻呼吸方法减小呼吸道阻力,加大呼吸深度提高换气效率,并结合跳绳采取
11、有节奏的呼吸:4 掌握节奏,合理分配体力是双摇跳保待高水平的基础双摇跳绳的节奏感非常重要,训练时一般以每秒钟跳两个双摇为宜。用口令、手势、打拍子等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运用频率器,将其调到每分钟 120 响,让学生随频率器的声音练习纵跳或双摇跳绳,效果非常明显。训练时还可在脚背上方拉一条横线或放一横杆,使学生每次起跳都在固定的高度,效果很好。双摇跳绳的体力分配应科学合理,就像田径的中长跑一样,既要自始至终保持高频率快节奏,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量。另外跳绳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也很重要,平时应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或经常组织对抗赛。5 及时有效的放松恢复是体质良好状态的必需双摇跳绳对
12、学生腿部力量要求较高。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跑跳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小腿肌肉不发达,跑跳时不能协调收缩;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都容易引起骨膜及下肢肌肉的损伤,所以应注意训练的科学性。首先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以免小腿肌肉的局部负荷量太大;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跑跳技术,合理利用前脚掌着地,尽量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长时间的跑跳。在训练前,在天气较冷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下肢的准备充分。这样使体温升高,加速血液循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训练后,除了及时补充水份和营养外,人体处于高温状态时产生了大量的汗液,应勤换湿衣-同时要及时调整放松。放松恢复的方法有按摩、拍揉、捶打、振荡、热水浸泡、醋酸水浸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