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警察学院2015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5 年 12 月目 录吉林警察学院简介1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31.1 2015 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31.2 2015 届毕业生男女比例31.3 2015 届毕业生生源地人数比例41.4 公安本科专业及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51.5 公安专科专业及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51.6 2015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61.7 公安本科专业、普通本科专业就业情况71.8 公安专科专业、普通专科专业就业情况71.9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8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主要特点92.1 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92.2 深化公安招录改革,努
2、力争取政策扶持102.3 突出普通专业特色管理,鼓励多渠道就业102.4 提高服务意识,开展规范化就业指导112.5 多渠道拓宽信息源,吸引用人单位来院“选才” 112.6 保障就业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122.7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水平122.8 开展跟踪服务与相关研究,促进工作科学发展122.9 落实帮扶政策,提高困难学生就业能力132.10 广泛宣传动员,征兵工作扎实有效开展132.11 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开创新局面142.12 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突出教学练战一体化15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163.1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163.2 毕业
3、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163.3 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情况.173.4 毕业生未就业情况.183.5 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183.5.1 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评价分析.183.5.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满意度的评价分析.193.5.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满意度的评价分析.203.6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服务满意的评价分析.213.7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21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234.1 2015 年 2014 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234.2 2016 年我院毕业生基本情况 244.3 短期内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 244.4 应对措施 24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265.1 对
4、招生与专业设置的反馈 265.2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271吉林警察学院简介吉林警察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主要承担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应用人才培养、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公安理论创新与科技研发和公安智库建设等职能,是吉林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警察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创建于 1949 年9 月的吉林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 年改建为吉林省人民警察学校,1985 年 3 月升格为吉林公安专科学校,1993 年 9月更名为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 年 3 月升格为吉林警察学院。 学院占地 42.0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6.85 万平方米。学院设置 12 个本科专业和
5、 7 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163 人,年培训在职民警 5000 余人次。现有教职工 463 人,其中,正高职称 31 人,副高职称 92 人,具有博士 32 人,硕士 216 人,省部级教学名师 7 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 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74.7 万册,另有电子图书 58.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5806.33 万元。学院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建设全国首批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 1 个,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 1个,吉林省特色专业 4 个,省属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个,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6、 1 个,2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个,首批立项培育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1 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 个,吉林省高校立项培育创新团队 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6 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5 个。学院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财经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主办承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公安部在学院建立了两个业务培训基地,吉林省公安厅在学院建立了全省派出所长培训学校。学院与俄罗斯、美国、加
7、拿大、韩国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60多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学院被誉为“吉林人民警察的摇篮” 。目前,学院正在向着“省内有名气、国内有位次、国际有影响”的一流公安本科院校的目标不懈努力。3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1.1 2015 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专业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总人数侦查学 249 41 290治安学 166 23 189刑事科学技术 68 11 79公安本科专业交通工程 15 2 17法学 77 140 217朝鲜语 19 48 67财务管理 24 43 67汉语言文学 11 28 39普通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2 19 71本科合计毕业生人
8、数 681 355 1036侦查 180 16 196公安专科专业 治安管理 187 16 203应用韩语 13 23 36法律事务 147 103 250财务管理 31 42 73艺术设计 17 6 23普通专科专业文秘 9 23 32专业合计毕业生人数 584 229 8134表 1 2015 届各专业毕业生人数1.2 2015 届毕业生男女比例2015 届毕业生共 1849 人,男 1265 人,占总人数 68.42%,女 584 人,占总人数 31.58%。男 生 比 例 ,68.42% 女 生 比 例 ,31.58%女 生 比 例男 生 比 例图 1 2015 届毕业生男女比例1.3
9、 2015 届毕业生生源地人数比例我院 2015 届毕业生生源来自 17 个省(市、自治区),生源主要来源于吉林省,省内生源为 1509 人,占总人数的81.61%;省外生源为 340 人,占总人数的 18.39%。省 内 比 例81.61%省 外 比 例18.39%省 内 比 例省 外 比 例图 2 2015 届毕业生省内、外生源人数比例1.4 公安本科专业及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5我院公安本科专业毕业生共 575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55.5%;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共 461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44.5%。公 安 专 业55.5%普 通 专 业44.5% 公 安 专 业普 通
10、专 业图 3 2015 届公安 /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1.5 公安专科专业及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比例我院公安专科专业毕业生共 399 人,占专科毕业生总数的 49.08%;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共 414 人,占专科毕业生总数的 50.92%。公 安 专 业49.08%普 通 专 业50.92% 公 安 专 业普 通 专 业图 4 2015 届公安 /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1.6 2015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我院今年毕业生总数为 1849 人,就业人数 1535 人,总就业率 83.02%。本科毕业生人数为 1036 人,就业人数 913 人,就业率6为 88.13%。其中,签约
11、人数为 513 人,签约率 56.19%;考研12 人,考研率 1.31%;其它录用形式就业 388 人,占总就业的 42.5%;待就业 123 人,待就业率 11.87%。专科毕业生人数为 813 人,就业人数 622 人,就业率为76.51%。其中,签约人数为 46 人,签约率 7.4%;升学 42 人,升学率 6.75%;其它录用形式就业 534 人,占总就业的 85.85%;待就业 191 人,待就业率 23.49%。总人数 总就业率 待就业率88.13%签约率 升学率其它录用形式就业率本科专业103656.19%1.31% 42.5%11.87%总人数 总就业率 待就业率76.51%
12、签约率 升学率其它录用形式就业率专科专业8137.4% 6.75% 85.85%23.49%表 2 2015 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1.7 公安本科专业、普通本科专业就业情况7我院公安本科专业已就业 547 人,就业率 95.13%;普通本科专业已就业 366 人,就业率 79.39%。表 3 2015 届公安 /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及就业率1.8 公安专科专业、普通专科专业就业情况我院公安专科专业已就业 335 人,就业率 83.95%;普通专科专业已就业 414 人,就业率 69.32%。表 4 2015 届公安/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及就业率1.9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公安本科专
13、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 就业率普通本科专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 就业率575 547 95.13% 461 366 79.39%公安专科专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 就业率普通专科专业毕业生数就业人数 就业率399 335 83.95% 414 287 69.32%9表 5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专业 就业人数 就业率(%)侦查学 282 97.24治安学 174 92.06刑事科学技术 74 93.67公安本科专业交通管理工程 17 100.00法学 168 77.42朝鲜语 59 88.06汉语言文学 30 76.92财务管理 47 70.15普通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2 87.32侦查 160 81.
14、63公安专科专业治安管理 175 86.21艺术设计 18 78.26财务管理 30 41.10应用韩语 26 72.22法律事务 189 76.00普通专科专业文秘 24 75.0010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主要特点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把大学生就业工作视为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全方位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加强与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及其他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加强与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建设,提升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扎扎实实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多年来,学院人才培
15、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1 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确立了“学院领导主抓,就业部门统筹,各教学系(部)、相关部门、学员大队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就 业工作体系。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全院的就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估。2015年,学院在前期制定的吉林警察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办法、吉林警察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处工作职责、 吉林警察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就业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重新设定了
16、岗位11职责。充分调动全院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的有效机制,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将就业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等,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2 深化公安招录改革,努力争取政策扶持2015年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从公安院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对公安院校毕业生招考工作、招考人员范围、提高公安专业毕业生入警比例、招考程序、招考方向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省公务员局、省公安厅对我院实施单独招警考试,我院公安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考录公务员(人民警察)近200人。2.3 突出普通专业特色管理,鼓励多渠
17、道就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打造以应用性为主的学科专业体系。针对普通专业的就业形势,学院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特色管理,即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为经济适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院在普通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从多个角度着手,一是鼓励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二是指导毕业生考取资格证书,例如法律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三是鼓励毕业生参加公务员、事业编等入职考试;四是引导毕业生关注其他就业方式。在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指导下,2015年普通本12科专业的就业率呈现良好趋势,大多数毕业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达到了预期的目
18、标,顺利的跨入社会的大门。2.4 提高服务意识,开展规范化就业指导学院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及相关手续办理程序,发放了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导手册,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确定每周一天的就业专项咨询日,打造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 的全员化、全程化、全天候就业咨询。其他时间每天随时可接待学生及家长来访、来电咨询。2.5 多渠道拓宽信息源,吸引用人单位来院“选才”学院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 的方式 拓宽就业信息来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2015 年上半年,吉林省就业促进会组织部分高校到浙江省 30 余家就业单位进行就业宣传,我院就业指导部门
19、利用此次“走出去” 契机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学院积极内部挖潜,发动全院教职工资源根据学院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我院专业的一些单位和岗位,采取多种形式引入校园。我院还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积极与周边兄弟院校协调,形成了区域联动的就业机制,在毕业生参加完本学校的就业双选的同时,还鼓励并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加兄弟院校及社会大型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015 年,我院根据专业特点组织校园小型专场招聘会 15 场、发布招聘信13息 120 余条,提供就业岗位 950 余个,实现招聘活动专业化、小型化、经常化。以精而全,少而优,实而广的特点,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毕业生就
20、业。2.6 保障就业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逐年增加经费的投入比例,每年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划拨就业专项经费用于就业相关工作,保证专款专用。2015年初,由于工作需要,在原有办公场地与设备不变的基础上,学院专门为毕业生派遣工作购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对就业洽谈室进行了装修与布置,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招聘洽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2.7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水平学院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校园网“就业指导” 专栏,使就业信息服务更加广泛便利快捷,实现学生“ 零距离、无障碍、低成本、多渠道” 获取就 业信息服务;壮大以学生就 业信息员为主要力量的信息服务队伍,
21、广泛搜集、深入挖潜网络招聘信息,做好相关信息的链接工作,第一时间发布,实现“信息更新日常化,信息服务全年化”的目标。2.8 开展跟踪服务与相关研究,促进工作科学发展学院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服务及各类研究,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座谈会、发放问卷、走访用人单位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人才需求趋势、需求14专业结构以及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和就业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建议;通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征求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各类调查数据形成多年的数据积累,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提供依据。2.9 落实帮扶政策,提高困难学生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和援助力度,准确掌握
22、家庭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开展“一对 一” 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咨 询指导。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 双困生” 争取到省教育 厅1000元/ 人的“ 双困生” 就业培训项 目支持,今年对 我校154名“双困生”开展全封闭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对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同学中收到良好反响。在做好此项工作的同时,我院还依据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春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有34名低保家庭毕业生得到了政府给予的求职补贴。2.10 广泛宣传动员,征兵工作扎实有效开展2015 年夏秋季征兵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学院
23、党委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和征兵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征兵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制定了吉林警察学院2015 年度征兵工作实施方案,保障了征兵工作人员和经费场地投入。学院结合入伍政策网上咨询周和宣传月在全校范15围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工作,深入课堂、宿舍、班级,通过宣传展板、网络平台和经验交流等渠道,营造起浓厚的“学子当兵、无尚光荣,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的良好氛围。同时,为预征报名的同学开辟“绿色通道” ,指派专人指导,确保不走弯路,顺利入伍。今年我院共有 25 名学生参军入伍,其中通过学校参军 15 人(14 男、1 女),是去年人数的三倍,通过地方参军 10 人,较去年稳
24、步提升。2.11 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开创新局面在就业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创新创业教育、 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突出创新,构建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了“ 分年级 、分层次” 的就业教育增 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服务基层意识、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科学研究训练活动。2015 年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梦想杯” 大学生创业大赛 、“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及“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中“ 深蓝 行动”
25、(DBA)、 “校园助手” 手机 APP吉林警察学院 试点运行、塔 驰-卫生纸细分体验店、吉林警察学院深蓝快递服务中心和“我购” 大学生网上超市运营五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就业工16作培训,2015 年先后选派教师参加“FET 创业师资专题培训”、“SIYB 创业培训”、 “KAB 课程培训”、 “高校就 业指导教师培训”等,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水平。2.12 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突出教学练战一体化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院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目前已建立了侦查学、治安学、交通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计算机科学
26、与技术、财务管理等专业实验、实训基地。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训教学,逐步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各专业 的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我院与吉林省公安厅签订了“ 校局互 动” 共建 协议,使公安机关 实战部门深度参与我院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工作。同省内外 60 余家省、市、县(区)公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与长春市公安局共建的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已被确立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努力拓展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院和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173.1
27、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今年我院共就业 1535 人,其中,到机关事业单位的1033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67.29%;企业单位就业 312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20.33%;升学深造 54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3.52%;部 队就业 12 人,占总就业人数的 0.78%;其它形式就业 124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8.08%。图 5 升 学 3.52%部 队 0.78%企 业 单 位20.33%其 它 8.08%党 政 机 关 、 事 业单 位 67.29%其 它企 业 单 位升 学部 队党 政 机 关 、 事 业 单 位2015 届毕业生就业流向性质情况3.2 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情况从已就业的毕
28、业生就业流向地区情况看(除去升学 54人),西部就业人数 31 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 2.09%;中部就业人数 1354 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 91.43%;东部就业人数为 96 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 6.48%;从统计数据看,18毕业生就业主要以中部为主,其它地区为辅。东 部 就 业 比 例6.48% 西 部 就 业 比 例2.09%中 部 就 业 比 例91.43%西 部 就 业 比 例中 部 就 业 比 例东 部 就 业 比 例图 6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就业流向地区情况3.3 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情况在就业 1535 人中除去升学 54 人,我院共就业 1481 人,具体就业省份
29、如下图:省份 就业人数 占就业比例(%)省份 就业人数 占就业比例(%)北京 11 0.74 安徽 8 0.54天津 3 0.2 山东 14 0.94上海 1 0.07 河南 10 0.67河北 8 0.54 湖南 5 0.34山西 4 0.27 广东 9 0.61内蒙 15 1.01 广西 1 0.07辽宁 40 2.7 重庆 1 0.07吉林 1315 88.81 贵州 6 0.419黑龙江 12 0.81 云南 1 0.07江苏 9 0.61 陕西 2 0.13浙江 1 0.07 甘肃 5 0.34表 6 2015 届毕业生就业地区省份分布情况3.4 毕业生未就业情况我院 2015 届未
30、就业毕业生 314 人,占毕业生总数 16.98%。其中准备继续升学、参加公务员考试 181 人,占 57.64%;回原籍准备就业 133 人,占 42.36%。准 备 升 学 、 考公 务 员57.64%回 原 籍 就 业42.36% 准 备 升 学 、考 公 务 员回 原 籍 就 业图 7 毕业生未就业情况3.5 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学院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开展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调查包括省内公安机关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50 家。调查问卷涉及到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求职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各方面数据可见以下列表。203.5.1 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评价分析(单位:%)0
31、102030405060708090100招 聘 场地 设 施招 聘 会组 织 情况学 院 就业 工 作综 合 办学 能 力人 才 培养 水 平 社 会 知 名 度 总 体 评 价综 合 满 意 度满 意比 较 满 意一 般不 满 意图 8 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评价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办学定位准确,综合办学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用人单位对学院的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学院就业工作和招聘会的组织情况综合满意度均超过98%(综合 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总和)。3.5.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满意度的评价分析 (单位:%)210102
32、030405060708090100为 人诚 信有 责任 感对 单位 忠诚工 作勤 奋积 极主 动严 谨踏 实乐 于助 人抗 挫抗 压具 备人 文修 养综 合 满 意 度满 意比 较 满 意一 般不 满 意图 9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有责任感、对单位忠诚、工作勤奋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综合满意度均超过 98%(综合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总和)。3.5.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满意度的评价分析(单位:%)0102030405060708090100实 践 能力学 习 能力解 决 问题 能 力主 动 就业 能 力逻 辑 分析 能 力 就
33、 业 精 神人 际 交往 能 力团 队 合作 能 力语 言 表达 能 力 领 导 能 力 求 职 表 现综 合 满 意 度满 意比 较 满 意一 般不 满 意22图 10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综合满意度均超过 98%(综合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总和)。3.6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分析学院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 2015 届毕业生开展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质量调查。(单位:%)0102030405060708090100就 业 指导 辅 导活 动发 布 的就 业 信息就 业 工作 教 师的 专 业化 水
34、 平 创 业 指 导 课 校 园 招 聘 会就 业 手续 办 理创 业 指导 活 动学 校 对毕 业 生的 推 荐力 度就 业 信息 网 站综 合 满 意 度满 意比 较 满 意一 般不 满 意图 11 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毕业生对学院的就业服务质量等方向均给予充分肯定,对校园招聘、就业手续办理、创业指导活动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综合满意率均达到 98%以上(综合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总和)。3.7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23(单位:%)0102030405060708090100薪 酬 收 入 专 业 对 口 度 工 作 地 域 工 作 条 件 发 展 前 景综 合 满
35、 意满 意比 较 满 意一 般不 满 意图 12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毕业生对薪酬收入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8.6%;专业对口综合满意度达到 88.2%;工作地域综合满意度达到 84.3;工作条件综合满意度 85.7%;发展前景综合满意度达到 92.9%(综合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总和)。24第四部分 发展趋势4.1 2014届、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总数 就业总人数 就业率(%)2014 1682 1398 83.122015 1849 1535 83.02表 7 2014、2015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表本科毕业生数本科就业人数本科就业率(%)专科毕业生数专科就业人数专科
36、就业率(%)2014 782 673 86.06 900 725 80.562015 1036 913 88.13 813 622 76.51表 8 2014、2015 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表通过数据对比,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相比本科就业率略有提高,公安专科就业率有所提高,普通专科就业率有所下降。在就业流向上看,2015年中部就业人数比例为91.43%,2014年为90.41% ,相比来看,中部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东、西部就业人数略有减少;升学深造方面,2015年升学人数为54人,2014年为68人,相比2014年,2015年升学人数有所减少。学生就业满意度与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自
37、主创25业学生有所增加。4.2 2016年我院毕业生基本情况2016年,我院预计毕业生数为2220人。本科毕业生人数1318人,男731人,女587人;预计专科毕业生902人,男640人,女262人。相比今年毕业生有所增加。4.3 短期内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总体上看,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择业观念不明确,期望值过高,特别是对就业地区选择上比较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同时,对待遇要求也过高,导致有业不就或无业可就。4.4 应对措施1、继续加大学院就业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结合我院毕业生的行业优势及人才培养的特点,有针
38、对性的进行就业指导、帮扶及推介,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确保实现充分就业。2、加强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实习实践环节教学,加大力度组织应届毕业生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实习实践活动,接受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3、按照国家有关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地区、基层岗位就业的力度,进一步26提高毕业生的基层就业率。同时,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为学生做好就业创业政策的宣讲与解读,努力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为就业创业提供高质量服务,进一步加强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27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学院
39、高度重视就业质量对招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每年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方法征求用人单位、历届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到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到各教学单位和招生部门,形成了就业促教学、就业促招生、就业促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良性互动格局。5.1 对招生与专业设置的反馈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定期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学部门,依据公安队伍建设和市场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和招生计划。1、就业对招生工作的反馈。充分考量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公安专业招生计划、规模严格按照全省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确立,每年保持在 1000 人左右。普通专业招生计划、规模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如:
40、2015 年,学院停止了普通专业专科招生计划。2、就业对专业设置的反馈。积极适应公安改革的需要,以实战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如:2015年根据我省治安形势和实战需要,设置了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视听技术等专业方向,同时在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情报学等方面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再如:2015年学院开设了影视摄影与28制作本科专业。5.2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1、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的反馈。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县(市)公安机关,普遍反映学院公安专业毕业生政治思想过硬,警务素质高,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警务化管理,坚持实施“ 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 警学
41、结合、院局互动、紧贴实战” 的办学特色。2、学院对提升办学层次的举措。随着全省公安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公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2015 年,学院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财经大学签订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着手申办警务硕士论证工作。3、毕业生对教学改革的反馈。学院继续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年工程” ,坚持以 “宽口径、厚基础 、强能力、重实践、求创新” 为根本要求,准确把握实战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实验、训练、研究、养成等教学体系。4、毕业生对拓展就业渠道的反馈。进一步加强与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及其他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建设;不断创新工作,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吉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