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感动中成长记参加 2016 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比赛李叶2016 年 6 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回顾参加这次比赛一路走来的历程,从市里初赛,到代表无锡市参加省赛,确实感触良多。从拍摄初赛的视频课说起。当时我选定的课文是李煜的虞美人 ,一首短短 56 个字的词。在我的设想中,不仅仅跟学生解读这首词的内容和意义,还想让学生多一点有关文学、文化的思考,并且通过走近一代词宗李煜,从词人的情怀感悟李煜心灵世界的悲吟,再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李煜前后期词的内容和风格,了解李煜把“伶工之词”变成 “士大夫之词”的重大意义。为了上好这节课,一连很多个晚上都在办公室加班,查阅文献资料,观看了
2、有关李煜的学术视频,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李煜和台湾学者叶嘉莹的著作唐宋词十七讲我就看了不下 5 遍。这里由衷的感谢科研处骆富昌处长,骆处给我请来了专业的拍摄团队和视频制作团队,在上课的前一天,骆处和范继宁老师亲自帮我选择上课的地点,从教室的布置到上课的细节,我感受到了来自科研处领导对一位年轻教师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也特别感激电气系的姜晓纯老师,作为赛课班级的班主任,她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竭尽所能地为我排忧解难,因为是视频课,考虑到画面的整洁美观,姜老师在班级没有统一夏季校服的情况下,为学生一个班一个班地借来了白衬衫,在我去省里比赛的路上,我收到了姜老师的留言,她
3、说李老师当初在你去市里比赛之前,我还对你说,到时候我开车送你去,现在你直接去省里比赛了,有学校的专车接送,用不着我送你了。这种亲切朴素的同事之谊,让我深深感动又铭记于心。我记得,在 5 月 23 日早上,科研处范老师告诉我虞美人的录像课获得了无锡市的第一名,并嘱咐我要好好准备接下来的省赛等相关事宜。在短暂的高兴和激动过后,心情却又变得沉重而有压力。6 月 14 日,省赛出发前,杨健院长亲自到我们通用中心办公室,和骆处、刘永忠主任、周研主任、我们教研组长刘良老师一起专门为我安排了省赛的团队和相关事宜,当时我提出忧虑:我是一个刚刚到职业学校工作还不到一年的老师,和其他选手相比,我对教材和学情都不熟
4、悉。杨院长当时鼓励我说这的确是我的劣势,但同时我受到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也少,可以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和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没有束缚地表现出来。省里比赛是现场抽取课题,参赛教师到指定学校借班上课,赛前选手与学生只有半个小时的见面交流,竞赛组织相当规范而严格。学生不熟悉,课堂不好把握。总之,一切都是待定的,需要自己在这堂课的准备过程中去落实去丰富去完善,不过教学方案的设计、PPT 的制作、上交的各项材料一共只有一天的时间去完成。拿到比赛的题目老舍的茶馆之后,在大赛组委会指定地点,我体验到了争分夺秒备课的经历。所幸我的后援团的老师们,在那个时候给了我最有力的帮助。曹萍老师、唐星页老师、杨波老师在最快的时间内
5、给我发来了有价值的备课资料,陪同我前去的李涛老师就在场外随时给我递送可能用到的物品。在后援团强有力的帮助下,我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构思整个教案的宏观思路,在快速敲键输入的同时还要构思课堂引入的情景设置。一边琢磨重点内容的提炼,一边寻思难点内容的突破手段,同时还要兼顾考虑课件制作的实现可能。其实老舍的茶馆篇幅很长,人物众多,备课的难度是很大的,如果不是赛课指定的篇目,平时是没有老师会选择这一篇课文作为公开课的。因为事先无法预知参赛班级学生的情况,更不知道学生会不会响应你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学生的学案上,只能尽量做到由浅入深,从设计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精巧有新意。在整个备课的环节,无锡教科院的杨晓燕老师给
6、了我细心而又有高度的指导,她给我发的一篇学术论文戏剧话语的多层语用修辞认知以人物对话为例 ,对我的教学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早上 6 点到下午 6 点,整整 12 个小时,我和其他选手一起都在紧张地准备,除了中午吃盒饭的时间,几乎没有一分钟的休息,回到宾馆,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课件的制作才刚刚开始,煎熬了几个小时,当我做完课件,已是凌晨时分,为了第二天上课的更加流畅完美,我又开始再次修改教案、学案以及课件的一些细节部分。在那个不眠之夜,我体会到了上好一节课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甚至泪水,然而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通过电脑上时时亮起的 QQ 头像传来的来自技师学院的感动和温暖,因为
7、那一个不眠的通宵,不是我一个人孤军奋战,杨院长、骆处长、后援团的同事们,他们都在和我并肩作战。正式比赛的那天上午,学工处周涛老师告诉我,巫院长和梅书记也正好在我所上课的泰州机电高职,她说你安心比赛,因为你拥有最强大的后援团。回顾自己的参赛过程,一路采撷,一路辛苦,也一路感动。我个人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成长。一句感谢无法道尽对在比赛幕后默默付出并给予我关怀和鼓励的领导和同事的感激,今年暑假,在去省教育厅参加国赛选拔之前,我发自内心地对杨健院长说过:这次比赛经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得了省第一名,而是有了一种归属感,对我一个刚从外地来到无锡的年轻老师来说,这次参赛让我由衷地感觉到我是无锡人,是无锡技师学院的老师。在教与学相伴的日子里,我将把这份感恩化作行动,我愿意在无锡技师学院这座熔炉中百炼成钢,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奉献给我热爱的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