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越经济改革的比较内容摘要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 30 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 21 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改革,比较,挑战到 2007 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经历了将近 30 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 21 年。两国的改革都始于高度中央计划、官僚主义和国家保护的社会主义经济。1980 年代末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革时,两国已经开始了改革。两国的经济改革有着基本的相同点,它们已经被引向许多人认为的只有资本主义才有的市场经济。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些改革措施在
2、生产力与经济制度的意识形态关系里都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在有足够长的改革历史让我们去回顾时,我们会明白两国的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中国与越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将近 10%和 9%;两国都成为对国外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两国的出口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有竞争力的。本文集中阐述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两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两国改革事业中各个阶段的方向、战略方针以及重大政策;第二部分是对两国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国今后将面临的挑战集中进行比较。一、改革各阶段中重大方针、方向以及宏观稳定政策的内容1.中国(19782007 年)“改革开放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的市场经济” 事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781993 年和 1993 年至今。(1) 第一阶段 (19781993 年):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社会的各个经济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和国家现代化事业建设。“市场价值 ”第一次得到共识。从根本上看,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以围绕增强市场活力和扩大资源分配为目标,并逐步加以实现。事实上,在中央集权经济基础上建立更加良好的市场监管者声望,正是改革者追求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概念和市场经济价值的标准逐步被引入,就像市场调节(供与求) 、商品经济、取消国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 一样。国家的计划职能就
4、是提出宏观方向、调节的目标、经济任务和政策以此发展社会经济,并协调各阶层群众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在此期间,市场在分配资源时就会发挥作用。为此,国家逐步按照计划减少各类产品的国家统一定价;减少法令计划;取消和限制企业的经营权;扩大厂长的自主权;放松主要市场的买卖权力、取消外商特权这种循序渐进的思路在价格政策改革中就很清楚的体现出来了。定价权逐步交给市场,首先是农产品,接着为日用品、耐用产品、服务行业和生产资料以及进出口产品。1984 年,双重价格体制作为过渡形式被采用,直到 1990 年才被取消。农村地区的改革则是从农村合作社体制转变到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值得关注的是,正好从这一时期起,广东
5、和福建两省首先成为了“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试点,以此吸引外资。(2) 第二阶段 (1993 年至今):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至此中国也走进了经济改革的第二阶段。会上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各领域加快经济改革。这一决定承认了前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模式的限制,同时提出了建立一种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而且这一体系也是国际承认的“最佳实践”的组成部分。在这期间仍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可以看出在改革进行了 15 年后,改革道路的指导思想体系一直是突出紧随发展需求,并通过实践来总结调整和完善。随着 199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到 2010 年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逐步被建立并发展到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改革的第二阶段在以下一些政策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