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6455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机制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互动姓名:汪朝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教师:凌丹2004050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From the laler period of the 20 nomy global izaUon and industry 丨滋(Mintz,丨9 93) 认为,国家竞争力应当被定义为对要素的吸引力。因为在全球经济中,对劳 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大说明要素在改国的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 报率高自然是生产率高、创新能力强为础的,投资回拟高生活水平也13然_武汉埋I大学

2、硕_!:学位论文 _高-因此这一定义更为准确。S于此,世界竞争力年鉴增加了关于各个国 家作为投资地区吸引力方面的指标判断-定义为一种总和能力中国学者金赔(1997)将产业国际竞争力定义为 生产力、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综合能力。他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实质 可以这样定义:在国际间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相对他国的更高 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 得盈利的能力”综上,在没有形成公认竞争力定义的情況下,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竞争力, 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能力。有竞争才有竞 争力,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可言。针对不同的主体其具体含义不

3、同。2. 2. 2区域竞争优势的界定我们又怎么来理解竞争优势呢?从字面上来看,有“优”必有“劣”,竞 争优势是一个比较量,是在竞争的过程中主体之间力量不均衡的表现。竞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为了某一目标或利益而进行的争夺或较量,是一个 过程。而竞争优势应该理解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竞争主体之间在资争过程 中所表现出的竞争力上的強弱,或者说是竞争力上的差异。具体到我们的研 究对象上来,用公式可以作如下表示:区域竟争优势=区域A所具有的兗争力-区域B所具有的竟争力 如果公式中的结果大于零,则在竞争中A区域具有竞争优势:如果公式中的 结果小于零,则表示在竞争中B K域具有竞争优势;如果公式中结果等于

4、零 则表示在竞争中区域A和区域B谁都不占优势两方力量相当。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区分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这两个概念,甚至有 时还将他们混为一谈。但是从上面的论述中,严格来看,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是有区别的,竞争力是竞争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一个绝对量; 而竞争优势是竞争过程中竞争力强弱的一个反映是一个相对量。2.3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节伯(Alfred Webber),韦伯(Alfred Webber)最早提出聚集 经济的概念,他在 1909年著作的区位原论(Reine Theorie des Slandorts)的第一部分论工业区位(Uberd

5、en Standort der Industrien)中花了大量的篇幅 说明产业 集聚,该著作英文版1929年面世 (Webber,1929).韦伯足肚界 经济史上最早而又 较为系统、究整地提出产业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区位理论并对工业区位进行规范研究的经济学家。15伯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 择的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相互靠近取决于聚集的好处和成本的对比,深入 地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因素,量化了聚集形成的规则,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他把聚集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和聚集因素 (aggomeration factor).他认为,聚集因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

6、 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聚集优势,这是初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各个企业 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这是最重要的高级聚集阶段。他在工 业区位论一书中指出:“若干工厂的地方集结易于带来大工厂所具有的长远 利益,并且构成高级阶段的基本要素同样是构成大规模工厂的那些因素。”韦 伯对聚集的研究同其区位理论中的其他内容一样,是一种“纯理论”,脱离了 _ 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结 -定的现实性。韦伯的理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宏观理论诞, 生以前,政府干预尚不如日后那样盛行传统的古典理论占据主流,因此他的 集聚理论称为古典理论。他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通过企

7、业对集 聚好处的追求自发地形成。马歇尔(1920)解释了基于经济外部性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 他发现了经济外部性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 马歇尔认为经济外部性包括三种类型: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的 规模效应;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信息交换和技术f散。前两者称为金钱的 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即规模效应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技 术的外部经济。在这里(产业集群中)“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 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会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 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面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

8、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 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Marshall,1920)。帕鲁是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法国经济学家,他在20世纪30-40年代曾 向法语体系的国家大力宜传凯恩斯、熊彼得等人的思想观点,20世纪50年 代致力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并自立其说,他企图为经济增长设计出一种不同 于凯恩斯和熊彼得的新构思,引入了 “推动单位”(propusiveunite)和“增长 极”(growth pole)的概念。按照帕鲁等人的观点,如果一个有支配效果发生的 经济被定义为“力场“,则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动单位就被称作增长极增长 极概念最早

9、为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 保德威尔在2 0世纪6 0年代把增K 极扩展为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使这一概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了纯粹的空间术语-增长极 概念作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产生了(Gore,1984)。一般认为推动性产业 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列昂剔夫乘数效应,它通过现有部门之 _的相互关系来发生;一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产业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 的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发生,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理论认为, 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关键是在本地建立一系统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 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

10、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识依靠国家政策或地方政策 自上而下的完成,是在倡导一种通过政府干预形成的群集,带动创新,促进 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它将政府在产业聚集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放大: 认为有了政府对推动性产业或专业化企业的投资建设,就会产生围绕这些关 键性产业或企业的聚集,形成创新,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显然,这种 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人为干预、形成集群、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作 用。这是一种被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称之为“自上而下”产业集群模式 而过多忽略了企业集群本身的作用。前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由一些前苏联学者在总结时间的基础上 提出来的 30年代是苏联加速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19

11、30年到1936年短短六 年的时间里,一些大型项目相继完成,虽然这些工程的建设内容不尽相同 但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综合体建设,在对这些建设成就加以总结的基础上科 洛索夫斯基、普罗勃斯特、涅克拉所夫、彭德慢以及苏联科学院研究人员等 学者分别对地域生产综合体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I大量重要结论。前苏联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以传统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综合体建设完全由国家 投资完成的,因此,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比增长极理论更具有“自上而下” 形成集聚的特征。波特把企业群落纳入经济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企业群落的新竞 争经济理论,1998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提为“企业群落与新竞争经 济学“的著名论文,

12、把企业群落的理论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迈克.S求尽可能让产者清楚地了解,从W使生产_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者更能针对他们地需要提供设备。3?让生产;了解其特殊ffi求丨丨丨广必须向 公司透露其产品或其生产程序的某些细节,而这些细节除非他们通过同生产 厂家较长时间的接触建立了信任感,他们是不愿透露的。而对于生产厂商来 说,同用户的密切接触随时得到用户反馈的信息,从而更容易创新。据对资 本品创新的研究显示,潜在的用户,尤其是要求高、对技术很懂的用户,是 生产厂商技术创新的一个刺激因素。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把这类 用户称为挑别型的客户”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贡献十分巨大合作并非意味着缺乏竞争。

13、尽管产业群内企业对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存在 依赖性,单个企业所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得失,而并非整个产业群的总利益 而且产业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企业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也更为 直接,竞争障碍将会进一步减少,将更容易了解行业动态产生攀比心里,这 样公司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了保持 优势会更加努力创新。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模仿效应会使 其新思想、新方式向前、向后或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2) 、区域品牌效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品牌之间的竞 争.区位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劲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人们在谈论某 一行业的

14、著名产品时总是首先想到该产品产地,如法国香水、意大利皮具、瑞 士手表、烟台苹果、金华火腿等。这些品牌的价值与该类产品的生产地密不 可分,集群所在的区位是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比如除杭州以外地区生产的 “龙井茶“人们一般不会认可其价值。fe位品牌蕴涵了集群地理特征和人文 历史渊源,是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辦,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直接。 同时由于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品效应难以持久,相比之下,区位 品牌更具持久性。集群形成区位品牌后,可以利用品牌价值的无形资产,加强 营销网络功能,获得纵向一体化利润。在策略上,可采取母品牌与其下子品牌 组合的策略 ,这样有利于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发挥区

15、位品牌优势时,要注 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维护好具有悠久历史的区位品牌,又要以区 位特征为主进行品牌创新-(2) 、互补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使机构的空间分布更加紧密,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实 体(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f |:补性更强,f rt息的取得更快捷、I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便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这种紧密的分布一定程度上也使竞争 进而带动机构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一个“蔟群”内部,各成员之 间广泛联结而产生的总体力f:大于其各部分之和。这是因为簇群内各成员是 相S依赖的,某个成员的优质服务将促进其它成员的成功-比如簇群中的金融单位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企事业单

16、位提供赞理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教 育机构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科技生产项目等, 故可以在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本、生产、人才、科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 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宏观上还有助于减少重复建 制,优化资源配置。3.1.2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1)、人文环境的制导和更新机制人文环境因素是产业集群发育的深层内因,从广义的角度看,任何经济 现象和行为都可以认为是某种相对应的文化沉淀的结果,产业集群的存在和 发展受人文环境的制约,只是这个结论的一个新注解。产业群中联接任何两 个企业之间的“键”就是人文关系。而维系这一人文关系的核心就是“信任“ 与“承

17、诺“。产业群形成和正常运转的内在机制是产业群落内部的人文环境,而这种 人文环境的核心是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和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协作精神。中 国的显著特征之一是血缘基础上的文化”,无论是以个人、家族关系为基础 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群落,还是以中小企业协会组织为主体而构建的企业群落, 或是由政府倡导、企业自愿组合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都体现出人文网络的 影响和作用。社会文化环境的更新和嬗变又影响着产业组织的发展变迁和具体运行。 如果缺乏这种合作精神,“同质的”企业决策者之间的恶性竞争就会迅速滋长 蔓延,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也将丧失。可见,在产业群内,企业员工之间的信 任”和承诺” 的人文环境,是促进产业#发展

18、的基础。 2)、产业集群中学习与知识创新机制产业集群形成的地理上的接近有利于当地企业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而 这种面对面方式在知识共享与创新中是其他交流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人们之 间借助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交流思想,然而各种媒介在解决信 息歧义方面的能力不同。面对面的沟通是被认为在解决信息枝异方面的能力 -种交流媒介。从知识的类型上来看,明晰的知识(explicit 容易通过文件、通信手段传播,而模糊知识(tacit knowledge)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仅包含诀穷、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感官体验、 感悟、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 面对而的交流方式

19、更利于这种模糊知识的传递。地理上的靠近,频繁的;?!:动又促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的产k。信任 有助T-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提高效率。从知识创新的角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ife文 _度来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怀、雄重足知识A :9.、 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的激励因素。3)、“可选择并联親合”机制当产ik群落内企业的分工度提高时,由于生产链的不断延仲,信息传输 的总反馈效率即可靠性会随着分工度的提高而下降,这时我们就可以使用生 物体遗传发展时所采用的一种所谓可选择并联耦合”办法来解决元件增多 造成的大系统总反馈率即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杨小凯,198

20、4)。在产业集群中最明显的可选择并联耦是同行竞争。资料来源:仇保兴可选择并联親合”机制亦即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竞争与协作的稱合联动 机制。产业群落内部众多同质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起着“可选择并联稱合” 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竞争效率,而且也是企业群落稳定运行的前 提条件。只有那些生产效率高的企业才能担当工作元件,效率太低的会被无 情的淘汰为备用元件。如图中所示,产业集群是一个大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 所组成,也就是说,产业集群生产链中各个生产阶段由众多企业组成。每个 生产阶段能通过上级子系统的选择和本级子系统内的激烈竞争来产生高效率 企业V充当系统中的“工作”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可选择并联稱合最

21、重要_ 的功能是使串联耦合的各子系统组成的总系统的信息传输效率即反馈效率的 子系统_: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提高,使整个系统信息传输中的 信息损失减少,使整个系统的反馈效率在分 工度增加时不致下降。分工发达的同时并联耦合也得到发展只要用经济立 法保iiE平等竞争,使竞争的信息足够 高,就能使可选择并联稱合起作用,使 整个产业集群的反馈效率即“丨靠性不断提高,使整个产业群能够可靠运转。 4)、产业集群内关系链条的整合机制辟体中各行为主体的关系链条,既是信息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又是知 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屮创造价值或知识增值中的“价值链”。价值链足指 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

22、个阶段-任何企业 都是由各个阶段的价值创造活动构成的。但一个企业往往在某个阶段或环节 上具有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各个阶段都具有竞争优势。这就决定了毎个企 业既在保留经济活动中关键环节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把一些竞争力相对较弱 的环节转包出去,又需要同与自己的生产活动相互关联的企业建立比较稳定 的联系。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或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的集合体,这种关系的 建立较群外的企业来说更容易建立。通过产业的价值链联系和企业间的技术 转递链的整合,从而实现了企业间的关系的高度合作与协同。 5)、自组织过 程和可控过程的联动机制自组织过程是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地区或城市聚 集发展而自动建立

23、的产业集群,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所谓可控过程是指 由政府或某些机制来主动建立的产业集群,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组织的或者说是市场的,是一种自 下而上的过程,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是 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造出产业集群来的。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 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地方政府在企业群落形成 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多方面的扶持推动作用。如通过建立“髙新技术产业园” “乡镇工业园“,并实施财税扶持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通过培育 资本市场,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完善民间资金和外资流入和 退出机制,建

24、立髙效的融资机制来为企业群落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通过规 则制定和立法,保证产业群内企业的公平竞争;通过改善投资软环境,为企 业群落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系列化服务。故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 个自组织和可控过程的联动过程。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产亚集群对区域竞争优势互动分析3. 2. 1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世界各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 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成该产业的企业的竞争优势,而, 产业集群又是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温床(pOTtw,990)。其关系见下图:亦即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也就是研究产业集群对区内企

25、 业竞争优势的作用。产业集群将形成集群效应即上述各效应,这些效应的产 生将使区内的企业具有区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区内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或者提升,接着通过竞争优势的传导机制,促进区域竞 争优势的形成或者提升。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解释:3. 2.1.1.从純经济的角度看1)外部经济性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四篇中论述了有关产业集群. 的问题,他认为“协同创新环境、辅助性工业的存在、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 需求与供给顾客的便利”(马歇尔语)等六个原因促使工业为追求外部规 模经济而集聚。他认为找着产业的集聚与发展,企业可以从产业内其他企业 经营状况改善中获益,并

26、认为外部经济有三种形式: 市场规模炉大的外部性。产业集群中同行业可以企业利用地理接近, 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来购、生产、销售等活动,如大 批购买原材料,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集聚带来 的外部效应增加了投入资料或中间产品的可获得性:市场容量越大,分工产业集群 1/ XIT w企业竞争优势 产业竞争优势1区域竞争优势图3产1:集群与企业、产业、区域三者竞争优势传导机制图_: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越 细,并具有正反饿效应,具有累积循环的过程灌立共同销售中心,如浙江的 专业化商品市场,通过批发和零售业务,吸引了国外客户和经销商前来购买, 降低了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成本

27、,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从而有利于价格 竞争。 劳动力供给市场。一方面,随着集群的炉大,本地人员通过培训就业、 外地技工被吸引过来,形成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企业在长期雇佣 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拫据自身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 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 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劳动力快速流动对其自身素质要求 加大,也促进了信息、思想的传播和散,所以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了集群 内劳动力供给的效率。 信息交流与技术r散。由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形成了马歇尔所说 的“新鲜的产业空气”。集群内企业可以免费获得有关上游供应商、同行业竞

28、 争对平、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可以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 新市场幵拓状况以及技术演变和車新的信息等,在信息相对封的工业化时 代,信息交流与技术扩散对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即使在当今开放的信息社会, 集群内企业在信息和技术方面依然占有先机,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更早地 发现市场机会,或应付多变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劳动力供应信息及其技 术的扩散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基于外部经济的产业集群对企业竟争优势的作用模型 2低成本性交易成本。由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经济运行过程过机会主义的存在, 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必然会增加。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使得群内在经济运行的过 程中为“败坏行

29、为”所支付的成本必然增加,可以减少市场上机会主义和“败 坏行为“。其原因下一部分中有详细的论述。信息成本。产业集群使相关的行业信息更加集中。地缘上的临近使信 息传播减少了中间环节,传播更加直接和迅速,保证了信息的质量。企业可 以更加迅速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及时整合资源,同时可以降低企业对信息的 产业集群中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背景使得信息可以被准确的认知 便于行业市场趋势的把握。 成本的动态变化“一学习曲线。在传统的产业中的制造业经常出现的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大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低于小企业的平均成本,人们 一般将其解释为规模经济效应。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的微观经济学这样 解释认为企业既定得产出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会下降主要是因为以下四个 原因:工人由于反复处理同一任务,而变得越来越熟练,加快了速度; 经营者由于材料的流进流出到生产本身的組织方面学会了如何安排得更加有 效;原先对产品设计十分谨慎得工程师们也掌握了能够估计设计中不增加 缺陷而节约成本得经验材料供应者可能学会了如何处理企业所需得原料 并且可能将此优势以较低得材枓成本得方式传递给企业。而在产业集群中, 企业能获得单个企业所没有得集群效应而使成本进步下降(如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