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语文毕业学业考试仿真试题 5 语文 中考语文毕业学业考试仿真试题(五)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分) (6 ( 1) 采 菊 东 篱 下 , ( 2) (3) 。 (陶 渊 明 饮 酒 其 五 ) , 家 书 抵 万 金 。 (杜 甫 春 望 )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 。 (陆 游 游 山 西 村 ) , 落 花 时 节 又 逢 君 。 (杜 甫 江 南 逢 李 龟 年 ) ?为 有 源 头 活
2、水 来 。 (朱 熹 观 书 有 感 )( 4)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 ( 5) ( 6) 2按要求写出下列诗句。 分) (4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指对爱情忠贞不渝,现指对事业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10 分) 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p)纵横,道路津梁,行 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 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 对着大幅的( p) 墨山水。无论
3、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在向人们展示大自然它那变幻无 穷的奇妙景色。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潜蛇( 田(p) (3)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 分) 纤细: 依稀: (4) 写出下列短语所用的修辞手法。(2 分) 城犹潜蛇,山若伏鳖 (5) 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 分) ) 参错( ( p)墨 ) 。(2)根据文中提供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4、根据要求答题。 (15 分) 桅子飘香,榴花明艳 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 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分) (4(2)按下面要求策划
4、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分) (6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 : 活动方式: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 的话对他作介绍。 (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 分) (5 孔子 曹雪芹 人物: 介绍: 二、阅读(55 分) (一) 信任:人民最高的奖赏 (20 分) 抗震救灾的报道,每天都有许多人和事令我感动。在种种可歌可泣的感动之中,有一种 感动最令我动情,那就是心与心的贴近,坦诚无间,亲如一家。 17 岁的男生薛枭获救后在担架上对救援人员说: “叔叔,帮我拿瓶可乐,要冰冻的。 ” 为什么让电视机前的人们破啼为笑?他是真心把救援者当自家叔叔
5、了, 用的是平日在家撒娇 的口吻。人们看到的是,大难到时并非“各自飞” ,而是“可堪托死生 ”的信任。 读了新华社记者写的温家宝看望绵阳转移群众纪实 ,其中两个细节强化了我的这种 感想。 6 月 6 日上午,专程到绵阳考察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情况的温家宝总理,到安置点看望转 移群众。 在一座帐篷前, 岁的六年级学生王师晨主动问温总理: 12 “我们要多久才能回家? ” 得到回答后,这孩子大大方方地开口: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拥抱一下我。 ”温家宝 立即伸出双臂,将他抱在怀里。这孩子是把两鬓染霜的总理当作他亲爱的爷爷姥爷了!中国 的孩子, “外省”的孩子,在一干“大人物”面前毫不怯生不怯场,
6、像在自己的家人和至亲 面前一样放松,是何等良好的状态! 更有意味的是,见到还差 8 天就满百岁的陈佳珍老人,温家宝双手合十,向老人提前祝 寿,并俯身坐在床边贴着老人的脸大声说,祝您健康长寿。你猜老人的反应是什么?她握住 温总理的手说: “你要努力工作啊。 ”她把眼前这个众人簇拥的“大官” ,显然当成了自家子 屈原 安徒生 李白 高尔基 苏轼侄或邻家孩子。当此之际,温家宝作何反应?“听你的话,我会努力工作的。 ”温家宝认真 地对老人说,像个孝子,又若有所思,并非敷衍。这样的场面令人胸中涌起如潮的温情。 这就是现代性官民关系的生动写照, 是对官贵民 贱、官为民主(所谓“ 父母官”“ 牧民者” 、
7、)等传统观念的根本性颠覆,更是共和国公民对 那些真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谦卑的“人民公仆” ,无意间展示出的“满意度”“信 、 任票” ,是民对官最真挚最崇高的奖赏。 这种以真情来镕铸、以“信任 ”为名号而有象无形的奖赏,胜过多少权势者辉煌的自我 授勋,胜过历代统治者妄图不朽的功德碑。诚如一位诗人所说: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 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 (选自 2008 年 6 月 12 日南方周末 ,有改动。文/鄢烈山) 5文章通过 表达了 、 和 的主题。 分) (4 三件事,6如果删去文中两处画线的疑问句,从勾连上下文的文脉上说也未尝不可,说说不能 删去的理由。 分)
8、(3 答: 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如果用下面的事迹替换本文的第一 个事例行不行,为什么?(3 分) 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瞿万容老师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来时, 只见她全身扑在 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老师 永远离开了我们。 答: 8文章的特色之一是以小见大, “小” 表现在 体现在 9文章最后引用的两句诗的作用是 。 分) (3 。 分) (3 , “大”10 作者写完本文后有一段类似后记的话, 其中提到 “本文从正面讲人民与公仆的关系。 我其实更想批表现皇权与奴才关系的恩德观” ,假如让你选取“表现皇权与奴
9、才关系的恩德 观” 的材料与文中的材料做对比,你会写哪些内容?(4 分) 答: (二)善待挫折 (20 分) 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 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 能降临。 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 史记 。音乐家贝多 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 17 岁失去母亲,26 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 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
10、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 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 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 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 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法国作家巴 尔扎克说 :“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 是
11、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 ” 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11.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4 分) 答:_ 12 第段“ 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 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答:_ 13. 文章第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6 分)答: 绊脚石:_ 垫脚石:_ 1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6 分 ) 答:_ (三) 三峡 (
12、郦道元) (15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分)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76.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晴初霜旦( ) 分) (2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故:故渔者歌曰
13、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分)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可以调素琴 18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 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 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3 分) 19如果你要作一次三峡之旅,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结合郦道元的描写谈谈你的理 由。 分 (4 三、写作(55 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文题一:翻过山,出现了故乡的田园,亲人的笑脸;翻过山,观赏到美丽的风光, 奇
14、异的景观。这里的山,是自然的山。 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山, 它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 也会是人生的坎坷和磨难, “山”虽然无形,但在成长的路途中常常与我们为伴。躲避它,会一生遗憾;翻过它,将风 光无限。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2)文题二: (孝心、诚信、知识 )无价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 代替;字 数在 500 字以上,最多写满格。2009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仿真试题(五) 参考答案一、1、 (1)悠然见南山(2)烽火连三月(3)八百里分麾下炙(4)柳暗花明又一村(5) 正是江南好风景(6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1)qin cn (2)圃 泼 (3)非常细 模模糊糊。 (4)比喻,对 偶,夸张(答对两种即给满分) (5) “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在向人们展示大自 然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改为“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 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4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花香伴着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可引用名言,也 可自拟,符合活动主题) (2)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通过阅读名著,提高文化品位。请作 家到班上举办主题讲座。举行“我爱文学 ”主题班会。举办 “阅读名著”手抄报比
16、赛。 (3)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相吻合,语言简练即可。 二、 (一)5薛枭获救后真心把救援者当自家叔叔 温家宝总理像王师晨亲爱的爷 爷姥爷拥抱他温家宝向陈佳珍老人祝寿并认真对老人说“听你的话,我会努力工作的。 ” 心与心的贴近,坦诚无间,亲如一家的感动 6老人说的话和温总理的回答看起来都是不太 合常情却又极合常情的,用疑问加强了悬疑,强化了这一效果。7能够说清材料与中心的 关系即可。8 选取的材料都是平常小事, 即细节 表达的主题深刻 9深化中心思想 10 略 (二)11.举例论证。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 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7、” 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12.不能删。 因为 “往往” 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 过于绝对。 13.绊脚石 :人生路上的障碍。垫脚石: 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14.本文论述的 中心论点是“ 要善待挫折”( 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 强者);举例略(只要与观点相吻合即可) (三) 15.飞奔的马 早晨 16.B 17.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 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18(3 分)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的角度,并用夸张手法,极力突出水流之疾,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 者以亲见之感。19(3 分)略三、请参考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