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314872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2010年5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CHINAFINACIALRISKCASESMONTHLY2010 年 5 月号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提供 高盛欺诈门 11 万存款变保单国寿工行被告 银保合作漏洞凸显 浦发银行与深圳机场借款纠纷案深度思考 宁波银行“白领通” 业务诉讼频发的背后 小额账户被扣 10 元管理费,律师告银行嫌贫爱富 郑州居民凭空贷款 30 万被列黑名单,银行败诉 澳多间银行面临迄今最大集体诉讼案 提高透支额 银行“不打招呼”已引发多起法律纠纷 美国抵押贷款欺诈案件数量增加带来的启示 银监会出手 渤海银行房贷在京被叫停 无锡十亿骗贷案后危局 建设银行客户遭遇恶意泄密 部分员工被处分 审计署查

2、出农行、农发行、中信保 违规金 203 亿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本 期 目 录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 4一、审计署查出农行、农发行、中信保违规金 203 亿 4【案件回放】违规放贷实为管理松懈 .4【案件分析】违规放贷的表现和危害 .7【案件反思】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 .7【案件启示】防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建议 .8第二篇:重点案例评析 11二、高盛欺诈门 11【案件回放】高盛涉嫌诈骗案始末 11【案件分析】关注高盛欺诈门背后的金融市场畸形生态环境 .19【案件反思】高

3、盛“欺诈门”与金融监管变革 21三、11 万存款变保单国寿工行被告 银保合作漏洞凸显 .24【案件回放】存款变保单 .24【案件分析】银保合作需规范 .26【案件启示】银保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8四、浦发银行与深圳机场借款纠纷案深度思考 .30【案件解密】伪造申贷材料骗贷 31【事件分析】殃及其他银企业务往来 .31【深度分析】管理不到位是根本原因 .32【防范措施】银行贷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五、宁波银行“白领通”业务诉讼频发的背后 .34【诉讼频仍】信贷产品涉诉不断 34【产品介绍】白领通业务背景知识 35【事件分析】四大缺陷是诉讼多发根源 .35【防范措施】完善优化信贷流程和标

4、准是关键 37六、小额账户被扣 10 元管理费,律师告银行嫌贫爱富 38【案件经过】律师要求赔偿但银行拒绝,法院暂未立案 38【现状分析】银行与客户在小额账户管理上存在分歧 .39【银行支招】建立有效地沟通机制是解决问题关键 .40七、郑州居民凭空贷款 30 万被列黑名单,银行败诉赔钱道歉 .40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2【事件起因】客户无贷款反被银行列入黑名单 41【案件结果】银行败诉赔钱又道歉 41【风险防范】银行应关注声誉风险 41【案例启示】民生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积极探索

5、 .43八、澳多间银行面临迄今最大集体诉讼案 43【诉讼原因】不合理收费引发集体诉讼 .44【事件分析】风险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 .44【风险分析】九大违法收费风险点 44【防范措施】银行防范服务收费法律风险的主要对策 .47九、提高透支额度,银行“不打招呼”已引发多起法律纠纷 .47【案件经过】银行提高单笔透支额度,造成犯罪分子超额盗刷成功 48【风险提示】银行单方提高透支额度会增加信用卡使用风险 .48【问题根源】银行沟通与审批方面存在问题 48【风控建议】银行应综合考量制定信用额度,并及时通知客户 .48十、美国抵押贷款欺诈案件数量增加带来的启示 .49【事件分析】美国抵押贷款欺诈案高科技

6、化 49【深度分析】美国抵押贷款欺诈分析 .49【防范措施】我国抵押贷款欺诈风险防范 .51十一、银监会出手 渤海银行房贷在京被叫停 .52【案件起因】监管下的“冲动惩罚” .52【事件分析】 “擦边”与违规并存 53【风险揭示】违规放贷背后隐藏的奥秘 .53【风险防范】推行合规理念 .56十二、无锡十亿骗贷案后危局 56【案件起因及发展】银团贷款“一女多嫁” 57【案件本质】银行相关部门负有不可退却的责任 .57【深度分析】凸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58十三、建设银行客户遭遇恶意泄密 部分员工被处分 59【事件起因】存款信息被泄露 .59【事件发展】信息泄露乃是恶意泄密事件 .59【事件影

7、响】建行将遭受声誉风险 60【银行支招】银行应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60十四、男子狂办 120 张信用卡,恶意透支 72 万元 .61【案件经过】盗取他人信息疯狂办卡,恶意透支 .62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3【案件分析】信用卡发放审核不严,信用卡诈骗案不断增加 .62【风险警示】信用卡诈骗致使信用卡坏账风险加大 .64【风险建议】四招堵住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漏洞 64第三篇:本月金融风险事件快报 .66十五、信用卡被无端消费 1.4 万元 客户将银行告上法庭 .66十六、涉嫌误导评级机构 华尔

8、街九大银行遭调查 66十七、海南储户 10 万存款被盗取续:银行承担 50%责任 67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4第一篇:核心案例详解一、审计署查出农行、农发行、中信保违规金 203 亿审计署 4 月 29 日发布 2010 年第 7 号、第 8 号、第 9 号公告,分 别公布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金融机构2008 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审计查出,三家机构共违规经营问题 203.01 亿元。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副司长刘星表示,审计发现 3 家金

9、融机构不同程度存在违规经营和内部控制不到位,以及风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和主体发放贷款,甚至违规操作等。【案件回放】违规放贷实为管理松懈一、农行违规经营问题达 105.53 亿元审计公告显示,在对农业银行总行及 11 家分支行审计中查出违规经营问题105.53 亿元。其中,违规发放各类贷款 47.97 亿元,主要是向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违规开立保函、发放无指定用途 贷款以及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涉及北京、河北、辽宁等 9 家分行。 违规签发无贸易背景的承 兑汇票和办理贴现48.28 亿元。违规办理存款、结算业务 5.96 亿元。违 反

10、财务收支法规问题 3.32 亿元。审计公告显示,截至 2010 年 3 月末, 农业银行对审计报告中涉及的 96 项违规经营问题已整改 90 项;收回违规发放的贷款 16.74 亿元。已处理责任人 263 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 1 人,处理处级 干部 11 人,科 级干部 33 人。未完成整改的事 项正在积极整改中。二、农发行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和严重违规问题达 19 件审计公告显示,在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及 8 家分支机构的审计中查出违规经营问题 93.84 亿元。审计发现 19 件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和严重违规问题,主要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

11、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5为外部人员利用农发行管理上的漏洞,弄虚作假恶意骗贷,或与农发行工作人员内外勾结、侵占粮食收购资金。审计公告显示,截至 2009 年 11 月底, 19 件涉嫌违法犯罪案件,法院已开庭 审理 5 件, 检察机关正审查起 诉 4 件,公安及 纪检监察部 门正在查处 10 件。截至 2009年 11 月底,已处理责任人 383 人次,其中党 纪政纪处 分 51 人,免 职或停职 31 人,经济处罚 301 人次。三、出口信保违规经营问题 3.64 亿元在对出口信保得审计中发现,其违规经营问题 3.64 亿元,一是违规预赔、 违规结转或退回保

12、费收入、违规支付佣金等 1519.91 万元。二是少计保费收入、未 经财政部批准购买固定资产、抵债资产 未纳入账内管理、多列支出等 34864.21 万元。经营管理不规范,部分业务存在风险。表 现在:承保与保后监管不够到位, 风险控制不完善,内部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和超范围承保。部分保单的投保目的偏向融资功能,对融 资保单中的欺诈风险 防范不够有力;融资担保业务由于存在风险关注不够、违反规定程序担保、保后管理不到位和资金监控难等问题,出现较大代偿。四、违规向“ 三高”企业发放贷款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副司长刘星表示,从审计结果来看,三家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这次 审

13、计中也发现三家金融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履行政策力度不够和违规经营、风险防控不足的问题。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审计署 2009 年对其总行和 11 家分支行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违规发放各类贷款 47.97 亿元,存在违规经营问题的资金高达 105.53 亿元。据审计署公告,农业银行辽宁朝阳市凌源支行 2008 年 12 月到 2009 年 2 月期间,向当地一家列入淘汰关停落后产能的钢铁企业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2.2 亿元。在审计署检查的 9 家农业银行分行当中,存在违规给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政策的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 违规开立保函、 发放无指定用途的贷款以及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行为。刘星表示,违规发

14、放贷款的事情不断发生,而且多向基层支行发展,一方面 说明了金融机构的内控问题,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金融机构在放贷等内部考核制度的压力下,经常打 “擦边球”。五、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遭挪用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6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是 2009 年金融机构审计的重点。同时, 审计署还开展了17 个省区的负债能力调查,从两方面入手去检查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使用情况。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今年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从银行关注融资平台贷款的安全性和风险情况。而从审计署公布的三家金融机构 2008 年资产负债

15、情况审计结果来看,涉及到融资平台的贷款或担保,问题 都不少。中国农业银行 2008 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显示,农业银行的 230 亿元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当中,就有 25 亿元被挪用做地方扩大内需项目的配套资金,或用来做政府的财政支出。被挪用资 金将近 11%。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监李伟表示,地方融资平台所获得贷款,往往在政府授意下作为形象工程建设等资金,而地方融资平台归还贷款的主要来源是卖地,一旦土地价格下降,银行放贷给地方融 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也将面临风险。过去,由于一般有地方财政为融资平台做担保, 银行都对融资平台贷款趋之若鹜。随着财政担保被叫停,地方又推出了“打捆贷款”等多种为融资平台公司

16、提供间接、直接担保的措施。正是在地方政府间接或直接的担保下,银行认为地方融资平台就代表政府,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格外积极。根据审计报告,农发行黑龙江、湖北、湖南等地分支机构以涉 农贷款名义违规向城市道路、土地整理等非农领 域及项目发放贷款 14.49 亿元。2008 年 2 月至 9 月,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支行发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2.6 亿元,被用于省级公路建设。此外,一些开工手续不全、配套资本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也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获发放贷款。如农发行河南省巩义市支行 2008 年在相关项目审批手续不完备的情况下,向当地政府融资平台 发放河流综合治理项目贷款 6.07 亿元,其中

17、 1.7 亿元被挪用于归还银行贷款本息及支付其他项目工程款等。刘星介绍说,在审计检查中还发现,有些政府融 资平台采取弄虚作假方式套取贷款。2007 年至 2008 年,5 户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使用虚假合同和假发票从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套取 11.72 亿元贷款。2010 年,审计署继续开展对地方融资平台负债、 贷款等情况的审计调查。目前已经有四川等部分省市开展了此项工作,审计署将于 5 月份全面开展城市融资平台的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7审计工作。【案件分析】违规放贷的表现和危害违规放贷的主要表

18、现,一是直接违反国家政策放贷。比如:不顾国家政策盲目发放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二是直接违反银行内部信贷制度和程序放贷。为了完成放贷任务,程序简化了,过去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以保增长为名义被“ 变相” 了、被“突破” 了。过分重视放贷速度和数量,忽视贷款制度规定和质量的现象大举抬头。三是重放贷轻管理,一放了之。贷款者打着合法合规用途贷到款后,却用到了非合法项目上。信贷人员疏于管理,只 顾放款,不 顾后果。造成违规放贷有内外部原因。从银行内部原因看,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各家商业银行从上到下放贷任务异常繁重。当前,基 层银 行人员最难完成的任务不是存款而是放贷。以前存款任务联 系工资奖金, 现在放贷

19、任 务联系工资奖励。逼迫商 业银行信贷人员“萝 卜快了不洗泥 ”,根本无法 顾及国家政策、信贷规定,根本无暇去监管贷款使用用途。只为了快速完成放贷任务, 领到工资奖 金。从外部 经济大环境看,金融危机仍然没有见底,对中国影响仍然很大。违规放贷的直接后果是大大削弱信贷支持保增长的效果,导致货币政策失效失灵,甚至走向反面,即贷款增加越多,金融风险越大, 对经济危害越大。对此,无论是作为监管部门的央行和银监会,还是中央决策部门,绝不能熟视无睹,而必 须彻底根除违规放贷这块毒瘤。【案件反思】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一、企业方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进入股市这又可分为两

20、种情况:企业通过虚拟贷款用途或者挪用贷款资金,将银行发放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信贷资金直接投入股市;企业将自有生产经营资金的一部分投入股市,生产经营资金不足部分从银行贷款进行弥补。显然后一种情况银行难以区分企业自由资金和借贷资金, 监管难度更大。2、借助个人账户、关联企业或第三方账户这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企业借款人从银行取得贷款资金,然后将其转入个人账户(形式上是个人,但 实质上为企业投资部门控制),再问接进入股市;企业借款人从 A银行取得贷款资金,贷款后将资金以货款、往来款的名义转入关联企业在 B 银行开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21、服务电话:(8610)634585168设的账户,关联企业再将贷款资金转入在 C 银行开 户的证券公司,有的还可能涉及多家关联企业、多家银行的多次转移:企业借款人在 A 银行借款,获得贷款后,将资金转移到在无借款关系的 B 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再从该账户将资金转移到证券公司账户。3、借助票据贴现采用票据贴现资金流入股市的企业,往往利用多头开户,多家银行借款,以及 银行对贴现资金用途审查不严的漏洞,先在一个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其他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再转到另一个金融机构资金账户上,然后再将资金划入证券公司。更有甚者,少数企业将银行贴现资金作为下一次的保证金,继续开具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票据,到另

22、一家银行贴现 ,反复套取多家 银行信贷资 金。二、个人方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主要通过消费贷款近年来,银行为了单纯追求经营业绩,在 发放消费贷款时, 违背了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降低了贷款条件,擅自 发放了一些无指定用途的消 费贷款,甚至 发放零首付的贷款。而借款人则常常以 资金周转的名义从银行取得消费贷款后,采用取现方式终止银行跟踪资金流向的线索。然后, 该借款人再以自己或他人名 义以现金方式存入其银证通或者银证转账账户,达到进入股市的目的。由于个人消费贷款额度不是很高,账户数量多,所以这一部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监管更加繁琐。三、证券公司方面,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途径主要通过同业

23、拆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到同业拆借市场融通资金,这为证券公司获取资金提供了方便。在股票一级市场丰厚的利润面前,证券公司只要获得足够的资金申购新股就能得到高额的回报,向银行申请贷款是最简单的方式,同时由于一级市场使用资金周期短、回报高、无 风险,很多 银行也主动向证券公司融资。根据 同业拆借管理 办法规定, 证券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 7 天。七天的时间对于申购新股正好合适,而在牛市中,大多数新股发行后短期内股价就会上涨,证券公司迅速抛售,可以获取丰厚利润,并及 时偿还银行贷款。【案件启示】防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建议一、商业银行要

24、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首先,银行加强对借款人借款真实目的的调查。企 业借款时通常会向银行表明借款原因,银行应该根据企业 的各种原因陈述, 审核企 业陈述借款原因的真实性, 对于恰逢新股申购临近日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银行要格外关注。企业借款通常有四个原因:1、销 售增长导致的借款,对 于短期借款, 银行要 检查企业一年内的月销售额情况、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9营业投资额增长状况,对于长期借款, 银行要检查企业最近几年的销售额增长率、 营业投资额增长率是否大于未分配利率增长率;2、企业营业周期减慢

25、引起的借款,银行应该检查企业存货周转是否减慢、 应收账款同收是否减慢;3、固定资产购买引起的借款,银行应该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更新固定资产、 扩大固定资产的情况,看看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是否较高;4、其他原因引起的借款,银行要检查企业投资账户、无形资产是否出现迅速增加,是否占到 银行总资产的 10%以上。如果银行发现企业陈述的借款原因并没有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银行就需要格外小心或者根本就应该将其拒之门外。其次,银行要改进要求企业一次性全额提取贷款的方法。有的银行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企业授信额度批准后,即便企 业 并不是马上需要资金或不需要全部的资金,也急于要求企业 一次全额提款。信

26、贷资金到企 业的账户后, 银行想了解和控制资金的去向就比较困难了。因此, 银行要改变思 维方式, 严格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可以要求企业贷款前必须 在银行开立资金控制专户,企业提款时, 资金不直接进入结算账户,而是进入资金控制账户。客 户使用时,需要持一式两份的信贷资金付款指示书(需信 贷部门签字) 、转帐支票和购销合同,才能将资金转入结算户,然后客户凭支票从结算账户转账。其中,付款指示 书、转帐支票和 购销合同的收款单位必须一致。再次,银行发放贷款后要加强跟踪审查。 针对一些企业多头开户转移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情况,银行要将企业在多家银行账户的对账单综合起来分析。银行一旦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的

27、要及时予以制止,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对其贷款。对既有银行贷款又有购买股票行为的食业,特别是擅长资本运作的企业,要实施重点监测,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股票买卖。在信 贷资金 审查周期上,大笔 贷款银行审查周期要较短,小笔贷款银行可以随机抽样审查。二、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强合作与监管首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要协调工作,建立经常性的对话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就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研究相应对策,消除本位主义,从大金融监管的立场出发,形成监 管合力,如利用商 业银行信 贷咨询系统、商 业银行客户账户管理系统、证券公司股票 账户管理系统等, 实现监 管信息共享,确保金融 监管的连续性、及

28、时性和有效性,消除可能出 现的“监管真空” ,以适应金融业务同益趋向混业经营的需要。其次,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统计制度,加 强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监测。我国现在公布的银行HJ 同业拆借交易情况统计主要是不同期限交易品种的统计数据,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0而没有分交易主体的统计数据。在交易主体多样化的今天,有必要分不同交易主体统计交易,如果这样,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同、Ik 拆借市场的交易量就可以一目了然,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调控或制定相关政策。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增设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

29、场不同期限交易量的相关统计数据。最后,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 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银行和企业只注重股票市场的较高收益,忽视了股票市场的较高风险,特别是认为申购新股风险低、收益高。但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情况下,股票上市后跌破发行价国内已有先例,例如中石油。企业如果投资股市失 败,就可能会影响 贷款偿还,形成不良贷款,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损害银行的实质 利益。因此金融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和银行的风险意识宣传,使企业和银行进一步意识到利用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对整个市场和自身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增强合规经营的意识。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

30、/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1第二篇:重点案例评析二、高盛欺 诈门有一百多年历史,常年为美国总统竞选提供资金支持,曾经是“ 正直、专业”的代名词,这样一家巨头公司,你能把它和 “诈骗” 一词联系在一起吗?但这种事真的发生了被公司 CEO 描述成“ 为 上帝工作” 的高盛集 团最近因涉嫌欺诈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沾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这句话,今天似乎在高盛身上得到了印证。这家屹立于资本市场长达 141 年的投行巨鳄,几经磨难而不倒,甚至在金融危机中都捞得盆满钵满。但,从近期美国证交会对其提起的诉讼中,人们却清晰

31、地看到了资本的原罪。深陷“欺诈门 ”的高盛被另一些人看作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金融危机后推行金融改革,显然很利于民主党在未来中期大选中赢得筹码。但不管怎样, 谁也无法否认,处处 充斥着欺诈的华尔 街资本市场亟待监管,只是难度颇大:一方面,白 宫与高盛等资本巨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从奥巴马当年从高盛拿过 100 万美元总统竞选资金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本轮金融危机也早已告诉人们,华尔街资本市场的诸多积弊是长期缺乏监管的后果。【案件回放】高盛涉嫌诈骗案始末美国总统奥巴马站在两年前竞选时所站立过的故地,高声斥责华尔街银行家们不负责任:“你 们要么同意金融改革,要么就将被 认为 存在欺诈行为。”始于 20

32、08 年的那场金融危机,让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制造危机的祸根却一直没有得到清算。奥巴马此次力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以下简称“美国证 交会”) 与华尔 街博弈的公开 讲话,被 认为是民主党重新执政以来又一场关键的演讲。面对那些反对 并试图阻碍金融改革的金融家们,他一脸严肃,并未 给他们讨价还价的空间。奥巴马的演讲让坐在第 3 排一个系粉色领带的中年男子听起来很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他就是劳埃德 布兰克费恩(LloydBlankfein)高盛集团董事长兼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

33、5851612CEO。奥巴马的演讲内容早就拟定,因为事关重大,白 宫已先期将演讲主题在互联网上公布,即使如此,布兰克费恩仍 认为,总统句句皆针对 他而来。在舒适的软椅上,无论怎样变换坐姿,他都觉得浑 身不自在。当下,他与自己的公司都正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高盛涉嫌金融欺诈一事已被传得沸沸扬扬。一、华尔街的“核战争”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高盛早就不看好与抵押贷款债券相关的金融产品市场,但它仍把投资者推向了“火坑 ”美国证交会诉状披露的高盛内部员工电子邮件等多项资料显示,高盛高层早就知道“整个大厦随时会倒塌 ”。1、高盛危机纽约曼哈顿下城 West 大街 200 号,是全球投行精英们最向往的公司高盛总部

34、所在地。这幢 43 层的玻璃幕墙大楼造价高达 21 亿美元,像一座豪华的大剧院,内部设施极尽奢华。其间有 6 个交易大厅,每个都大 过 橄榄球场。站在大厦 濒临哈德逊河一侧的窗前,繁忙的纽约 港尽收眼底。2010 年 4 月 16 日,华尔街传出重磅消息,美国 证交会正式指控高盛集团及其副总裁法布里斯 图尔涉嫌欺诈投资者。证交会称, 2007 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衰退时,高盛在向投资者销售他们设计的一种基于房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券(CDO,一种固定收益证券,其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有较高的现金流预测性)时,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隐瞒了关键信息。这一抵押债务债券产品的表现与个人住房抵押

35、贷款证券(RMBS,信贷资产证 券中的一种, 银 行委托第三方机构将旗下优良的个人住房贷款以信托或债券形式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受托机构将所获利润根据事先约定的比例交给银行,金融机构将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 RMBS,然后通过资本市场出售给市场投资者,以融通资金,并使住房 贷款 风险分散为由, 让众多投资者承担)直接挂 钩。高盛一方面允 许客户(此案中指保尔森对冲基金)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 该产品由独立、客 观的第三方 ACA 公司(独立信贷顾问机构)推出。证交会指出,最终的交易结果是,保 尔森对冲基金通过做空交易获利约 10 亿美元,并通过这一交易在一夜之间成为对冲基金

36、的明星。高盛从这笔交易中获益 1500万美元( 主要是设计和营销费用),买入该抵押债务债券的投资者却蒙受了超过 10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高盛自始至终都未向投资者披露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参与了投资组合的挑选,“保尔森”这个名字也从来没有出现在任何给投资者的市场营销材料中。对此,强势的高盛辩护称,这是缘于为客 户保密这一“行规”。办理此案的一位第三方调查人员对此进行了反驳,并透露了部分细节。他指出,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3高盛案涉及三款产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债券(RMBS)、基于 RMBS 的

37、抵押债权凭证(CDO),以及复合型抵押债权凭证(SyntheticCDO,由多种 CDO 组合而成),它们在利益上互锁,买卖双方不需要实际拥有任何保险所保护的资产,其实质是一种零和对赌。早在 2006 年,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就已预见到上述债券市场将很快因次贷危机而出问题,迅速成立了“ 保尔森信 贷机遇基金”,专门挑选出一些垃圾级的 RMBS 组成一个合成型 CDO,来做空房地产市场。保 尔森是在与多家 银行谈崩之后,最 终从高盛处得到合作回应的。“这两家公司都清楚,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要顺利地销售更多的抵押债务债券,就必须有对 房地产市场充分了解且有能力及分析价值的独立第三方来参与

38、投资组合的挑选。于是,它 们找到了独立信贷顾问 公司 ACA。”调查人员介绍说,“这 起诈骗案只肥了一家公司 保尔森对冲基金,该公司获得了不下 10 亿美元的好处。 ”但保尔森对冲基金并未受到指控。 4 月 20 日,该公司向投资人声称,其在整个高盛案中并无违规操作,公司在协助高盛设计与抵押贷款相关的交易产品时是“ 恰当且善意的” 。而它在次贷危机中的 优秀业绩, 则是基于对抵押贷款市场的正确判断。据美国媒体报道,在 2007 年的次贷危机中,保 尔森投资 150 亿美元做空次贷市场,全年收益约 30 亿美元,它在 这一年成功地预言接近 99%的按揭贷款无法按期偿还。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现

39、已拥有 320 亿美元的 资产,成 为世界第三大对冲基金。这起诉讼被认为是美国政府与华尔街间爆发的“核战争” ,具有行业“普杀效应” 。受上述重大利空消息刺激,高盛股价当日重挫 12.8%,市值瞬间蒸发 120 亿美元。而鉴于高盛如日中天的行业地位,华尔街投资人的信心更是备受打击,他们担心美国政府因此强化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审查力度,金融和商品期货类股票被大量抛售,美国股市在银行板块的拖累下大幅下跌。截至当日收盘,美国 3 大交易指数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125.91 点,跌幅 1.13%;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下跌 19.54 点,跌幅 1.6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40、34.43 点,跌幅 1.37%。2、斗争序幕刚启 在金融帝国中,高盛的巨大能量无可辩驳。政府无法做到的,高盛有可能做到,从操纵石油价格到铁矿石涨价,再到迪拜阴影、希腊危机,全球资本逐利场无处不见其身影。高盛案件中,其遭受非议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允许客户做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是由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以诱使其购买。法律界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4人士称,证交会起诉书中列出的证据,足以支持它控告高盛欺诈的民事诉讼。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教授费什看来,起诉书的证据相

41、当充足,在起诉成功与否以及和解罚金是否够重方面,此案都将成为证交会对付贪婪金融掮客们的先例。过去 18 个月来,证交会一直在审查华尔街大型公司创建和出售的抵押贷款相关产品。在一系列充满争议的大案中,高盛案最 为知名, 这也显示出对大部分指控通常采取和解手段的证交会,开始变得更加强硬。但也有华尔街的法律界人士称,虽然美国证交会找到了不利于高盛的充分证据,但如果案件进入庭审程序, 说服陪审团仍是件困难的事。他们认为, ACA 对保尔森参与创建产品的知晓程度、高盛对投资者怎么说等细节,对立案非常重要。如果庭 审,陪审团对盘根错节的交易难以理解可能成一个障碍。陪审团审理甚至有可能变成一场公共关系大战,

42、如果到了 这一地步,高盛会 试图说 服人们, 这是一场政治之争,高盛只是民主党和共和党派系之争的“替罪羊” 。前美林证券分析师亨利布罗吉特也认为,美国证交会对高盛及法布里斯图尔的欺诈指控,并没有列出无可 辩驳的罪证。他 认为本案一开始就以相 对温和的民事诉讼方式提出,不排除具有协作关系的美国证交会在事前与美国司法部已有私下沟通,控辩双方有可能达成和解。高盛可能支付数亿美元消灾,至于图尔,他可能在支付一定罚金后, 终生被禁入金融业 。就在市场混乱加剧之时,高盛矢口否定了美国证交会的指控,它连续发表两份声明,对美国证交会“ 在法律上和事 实上完全没有依据 ”的指控表示“失望” :在正常的商业运作模

43、式下,债券承销商不能向卖家透露买家的身份,也不能向买家透露卖家身份。高盛从来没有向 ACA 透露保尔森对冲基金是一个做多的投资方,行为无可指责。“对于证交会的指控,我们将强力抗辩到底!”高盛在声明中毫不示弱地表示将坚定地支持图尔。分析人士 认为, 这反映出高盛信心未失,同时也意味着,证交会要证明其立案主张的有效性绝非易事。另外,在美国证交会指控的交易中,高盛和 ACA 都亏了钱。若 计入 1500 万美元收费收入后,高盛净亏损 9000 万美元,并且因 为这 笔交易以及其它交易而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因此,证交会现在最 难驳倒的一个问题 也许是,如果高盛和 ACA 都知道它们在设计很可能亏损的产

44、品误导投资者购买,为何它们自己还要参与投资?毕竟除了保尔森对冲基金,它 们都是受害者。二、又一神坛倒下?突如其来的诉讼,对高盛的信誉造成严重的打击,更引起了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巨大震荡与恐慌。高盛一百多年来树立起来的“贞洁”形象,是否就此在布兰克费恩手里作古?1、神秘的华尔街“老宅院”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 中国金融风险案例每月精解http:/www.unbank.info 服务电话:(8610)63458516151848 年,年仅 27 岁的犹太人马库斯戈德曼(MarcusGoldman),在 经历了长达 6个星期的海上航行之后,从德国巴伐利亚州来到美国新泽西州。刚开始,这位牧人的儿子只是一名

45、做小生意的流动小贩,但在 1869 年举家迁往纽约后,他在距华尔街一步之遥的下曼哈顿松树街(PineStreet)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戈德曼最先在仕女巷的珠宝批发商和约翰大街的皮革商之间开展业务,以每年 8%-9%的折扣利率或收取 0.5%的手续费方式,从商人手上收购商业票据。他习惯将收来的票据放在自己的绅士帽里,然后乘马车到钱伯斯大街与约翰大街交汇处的商业银行集聚地,将购得票据卖给 商业银行。 “因为处于金融食物链最末端,戈德曼把生意做得精益求精。” 一位长期研究高盛 发展史的美国作家 说。1885 年,随着女婿萨缪尔萨克斯(SamuelSachs) 、儿子亨利等人的先后加入,戈德曼

46、结合自己和女婿的姓氏,把公司更名为高盛,女婿被提升为公司合伙人。 这便是高盛颇具传奇色彩的合伙制发端。到 19 世纪 90 年代,高盛成为全美最大的商业本票交易商,营业收入由 1890 年的 3100 万美元增至 1894 年的 6700 万美元。两年后,它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1928 年 12 月,高盛成立股票交易公司,并以每天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股票型基金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到 1 亿美元,股价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 200 多美元。但随着 1929 年“大萧条”来临,它的股价又暴跌至 2 美元以下,公司原始投资损失 92%,濒临 倒闭。但高盛的掌权者沃迪尔

47、卡钦斯十分自负,他坚持购入更多的公司股权。沃迪尔卡钦斯的“ 统治” 终 止于 1933 年,他在位 10 年几乎把高盛搞死。继任者西德尼 温伯格上台后,将公司的注意力从股票交易 转移到投资银行部门,这一英明的决定,逐步挽回了公司当时极差的声誉。多位高盛的老员工在回忆这位前老板时,都认为高盛今天的企业文化源自他。他在上世纪 30 年代解救了高盛,随后通过在政府任职和在多家企业董事会任职的方式,树立了高盛的高端形象。1956 年,高盛成为福特集团 IPO 首要咨询公司,它开展了为地方政府或城市发行地方债券的业务,并最先 发明了类似今天对冲基金使用的投资风险管理。此后,面对华尔街风行的恶意收购,温伯格率先让公司化身为“ 反收购顾问”,以天使般的形象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狙击恶意收购者。这项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1997 年,投 资银行部的收入达到 10 亿美元,高盛成了投 资银行界的世界级“ 选手”。1999 年,高盛首次公开招股(IPO),延 续了 130 年的合伙制彻底终结。但它并没有因此给人“ 透明”的形象,公司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理论/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