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31363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2006 年 7 月第 12 卷第 4 期湖北成人教育学院JournalofHuBeiAdultEducationInstituteJul,2006VOI.12NO.4发愤与喻世对范张鸡黍故事杂剧与拟话本若干比较分析张艳(河北省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北秦皇岛,066311)摘要元代杂剧 范张鸡黍和明代拟话本 范张巨卿鸡死生交均取材于古老的历史故事,一方面这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都讴歌了朋友之间的肝胆相照,生死不渝的情谊和信义,另一方面它却呈现截然不同的审美创作倾向.本文试从两种不同体裁,不同时代的具体作品比较分析作者的生活时代,创作心态,情节,语言

2、和主题思想来探讨产生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关键词 范张鸡黍杂剧拟话本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_3878(2006)04-0050-02一,杂剧和拟话本作者生活时代和创作心态比较范张鸡黍故事出自于后汉书?独行传),亦见于 搜神记卷十一.曲海总目提要卷三范张鸡黍 中提道“按式本传无鸡黍字,后人以设馔温酒 ,想象揣摸如是耳“. 元代杂剧作家宫大用的杂剧范张鸡黍(明刊本),明代冯梦龙辑入喻世明言的拟话本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均取材于这个古老的历史故事.官大用生活在由民族统治的元朝,这是一个极其不利于传统文人生活的时代.“九儒十丐 “,“生员不如百姓,百姓不如走卒“,“小夫贱隶,亦以儒为

3、嗤诋“ 之类的说法就形象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元代文人的卑下地位和悲剧命运.地位的卑下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去践行自己为社会为国家的抱负,传统文人“学而优则仕 “的兼济天下的精神也一落千丈.明代胡侍珍珠船中叙述了元代文人的仕途的不如意“羞当时台省元臣郡邑正官 ,及雄要之职,尽其国人为之,中州人每每沉抑下僚,志不获展.“如关汉卿人太医院尹,马致远江浙行省务官,宫大用钓台山长,郑德辉杭州路里吏,张小道领官,其了屈在簿书,老于布素者,尚多有之.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这种不平之鸣也成为元代文人儒士思想感情的主旋律.诗言志,歌咏声.他们以创作表达了对深

4、抑下撩的不满,而在元代文学主流杂剧中,那些失意落魄的文人形象,许多就是以作家本人为原型的.他们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杂剧范张鸡黍中主人公范巨卿就是作收稿日期20060410?5O?者宫大用用以抒发愤懑之情的.明代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滋生了一些重利轻义,纵欲堕落,离经判道的丑恶现象,引起封建社会的有志之士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冯梦龙.他针对“交道奸似鬼“ 的炎凉世态,冯梦龙缩编集了一系列颂扬友情的小说,如羊角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舍友,俞伯摔琴谢知音以及范巨卿鸡黍生死交等等,都讴歌了生死不渝,荡气回肠的崇高友情.冯梦龙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向世人展示一种人间真情的存在,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这种蕴涵

5、真善美的人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在范巨卿鸡黍生死交中,主人公张重情义,轻功名,舍己为人,交友忠诚,在应举途中遇见了“害时症 “的范式,他不顾小二的 “瘟病过人,我们尚且不去看他,秀才你休去“的劝阻,只因“ 俱是斯文“都是“ 赴选之人“ 而“竭力救之,药饵粥食,吾自供奉,且自宽心.“ 当范式因张劭照顾他而误了试期“ 基不自安“时,张劭毫不在意“大丈夫以义气为重 ,功名富贵,乃微末耳,已有分定,何误之有“.这些描写使一个憨厚 ,善良的青年儒士形象跃然纸上,集中体现张劭性格.作者细致人微的刻画了张劭从早到晚迎候友人的热切情态,预畜养肥鸡一只,甘酿浊酒,是日早起,洒打草堂,中设母座,旁列范巨卿位,遍摘菊

6、花于瓶中,焚信香等座上,呼北宰鸡炊饭,以待巨卿.一大早就等候范巨卿“独立庄门而望“,“ 候至更深,各自歇息,劭倚门如醉如痴,风吹草木之声,英是范来,皆自惊讶“,一直等到三更时分 ,范式阴魂驾风而至,不知情吟张劭“再拜踊跃大喜 “,“笑容满面“地让座,再拜,捧酒,取鸡黍列于堂前,见范式神色不同以前,误以为礼数不周,便欲急请老母出堂相见,当闻知实情后“如醉如痴,放声大哭“,“蜡倒于地“,“半响不能言,又哭至死“,醒来执意前往山阳凭吊,通过一系列细节动作的描写,一个质朴,热情,执拗得有些不可理喻的青年书生形象便翊栩如生,呼之欲出.冯梦龙希望通过这一对友谊万分虔诚的人物来打动人心,起到“能使里中儿有刮

7、骨疖毒之勇“的教育功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宫大用借范巨卿这一历史人物鲜明的躯壳来抒发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怀,而冯梦龙则是希望通过对张劭这一人物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点的措写,从情感上打动读者,从而起到一种使人向善的功用.二,杂剧和拟话本情节和语言上比较杂剧与拟话本在故事情节上也有出入,首先我们勾勒出各自的情节主线图,如下:杂剧为相约范赴鸡黍会 ,路遇王韬赴鸡黍会第五伦游说范为官,元伯托梦范奔丧,为官.拟话本为劭应举途中遇生病的范式相约劭设鸡黍宴等待范式,式魂赴会劭奔丧,自刎以全信.从以上的情节主线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杂剧有两条情节线索,主线抒发的是范式愤世嫉俗的情感,副线讲述范张鸡黍生死交

8、的感人故事,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而拟话本故事情节简单集中,紧紧围绕讲述范张之间友谊以及他们以信义为重的高尚品质.在具体情节上,杂剧和拟话本也有一些区别,在开头范张二人离开京城回故乡的问题上,拟话本说是误了试期,“ 范式思归二人同行“,杂刷却道明是由于对朝政不满“ 谄佞盈朝,辞归闻里.“这就给原本纯系歌颂朋友信义的题材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结尾的奔丧也是史书中固有的情节,但杂剧与拟话本也作了不同的处理,拟话本突出的是朋友之间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深情厚谊,着重表现的是二人属守信义的品格,而杂剧突出的是对于一位杰出人才英年早逝的悲恸欲绝,是一曲读书人的挽歌.这种不同可以从它们各自的祭文中看出拟话本强调的

9、时二人的昆仲之情“故友那堪死别 ,谁将金石盟寒?期一言之必践,倘灵爽之犹存,料冥途之长伴.“而杂刷而感叹的是“功名未立,壮年寿尽 “的哀悼 ,祭文之后范巨卿的唱词更表明了对张元伯英年早逝的惋惜“举孝廉曾三聘,认人才等一流,我道你不拜相决封侯“此外杂剧还比拟话本多了王韬盗用孔仲山万言长策以及第五伦举荐的情节,前者表明作者对权豪势要卑劣行径的愤慨,而后者则满足了宫大用“ 学而优则仕“ 的功名理想 .另外在语言表达上,由于作者思想情感的不同,杂剧和拟话本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宫大用对社会满的愤慨情绪在其作品中表现为极端的尖刻和辛辣.如在作品中他毫不隐晦地指拆官僚体系的弊端和混乱,极大限度的抒发了自己

10、的不满,而拟话本的表达则比较的平缓,作者用一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叙说着范张之间真诚的友谊以及他们以生命来全信的高尚品质,运用白描手法细腻的描写张劭对范式的信任.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源于同一故事的宫大用的杂剧和冯梦龙的拟话本无论从情节,人物还是语言的表达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由于作为文学家个人的宫大用和冯梦龙的不同所造成的,更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且后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杂剧和拟话本创作主题思想不同原因分析众所周知,有元一代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其民族歧视的严重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文化人的儒士地位,出路和境遇都成为严

11、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儒士试图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那么它在元代社会,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是相当渺茫的.大量“游士 “的出现就是明显的例证 .而元代重吏轻儒的现象也非常严重.然而,无论是不满还是孤愤,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儒士来说,现实是无法改变的,他们只能遵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古训, 在严酷的环境中苦苦支撑,以安贫乐道的心态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宫大用就说,“男子汉非不以功名为念,那堪豺狼当道,不如只在家中侍奉尊堂.“ 白朴有一首小令也表示了同样的情感“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画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可以看到 ,儒士文人们对于时政的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以

12、及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这是对社会不满的一种曲折的表达.马致远直抒其怀云“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白朴之言则有庄生齐物逍遥之意“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总而言之,宫大用的杂剧范张鸡黍是元杂剧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既凸显了宫大用在鞭挞时政时笔锋犀利,感情激昂的个人特色,也反映了元代儒士文人地位低微,仕宦无门,向往超脱等社会问题和精神追求.正如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所认为的,宫大用是元代杂剧后期的代表人物.冯梦龙的拟话本范巨卿鸡黍生死交以极具感染力的情节渲染了范张之间生死不渝的友情.从朋友之际这一独特的角度彰显了“情“ 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这一特征在明代中晚期的现实社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当时的文人们认为:小说描写 “喜怒哀乐,人心之情“,表现人的命运 ,“不独千古周情,天地人心所不可死之性理也“,而 “小道可观,职此故耳“.他们主张小说应“极摹人情世态之歧 ,备写悲欢离合之致.“?51?参考文献:1邓绍基编. 中国文学史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2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说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责任编辑: 胡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