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1115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1)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的背景2003 年 3 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 15 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 。2005 年 5 月,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同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个“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 具体来说新课程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即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

2、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课改除了课程内容的改变外,还有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诸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这些改变,学校如何应对,教师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学生如何进行自己的学习,如何让新课改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如何让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新课改后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新课改实施六年来,不可否认,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转变。但是,纵观六年来省内外新课程实施的成果及现状,新课改带来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诸方面的改变,与新课改的精神与理念还有差距,还不尽如人意

3、,新的课程改革还任重道远。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创建于 2007 年,是一所国际背景、强强联合、精英荟萃、专家办学的现代化、实力型学校。校长陈思宁先生是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名校长。学校办学以来,能够遵循教育规律,打造和谐团队,创新管理机制,务实工作作风,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但是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几乎都是盱眙县二、三流生源,全县前 1000名寥寥无几;其次是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视野阅历、学习方式、个人习惯等方面有待提高;第三是刚刚创建的学校,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急需提高教师素质。在这样的形势下,将新马中学努力创建为江苏的品牌、淮安的名牌、盱眙的王牌的学校,

4、还需我们进一步的努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总之,建设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创品牌、求发展的需要。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

5、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2 “20+20”高效课堂。即每节课 40 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 2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多于 20 分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以最适合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益,以最简单的要求、最简要的操作获得最大的效果。我们针对我校校情,试图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校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两个主要层面来开展研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的高效课堂的特征和规律,并有针对性制定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纲要中首次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纲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学校相继开展对有效课堂

7、的研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孙亚玲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一文中对国外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中国教师报记者李炳亭所著的高效课堂解读 、 杜郎口旋风 、 高效课堂 22 条等,其中高效课堂 22 条是国内第一本从实践层面论述“高效课堂”理论的工具书,该书从“途径和方法”入手,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一线教育的实践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用系统的高效课堂“方法论” 。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于春祥编著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 ,该书解密杜郎口奇迹,探索高效课

8、堂秘诀,建构高效课堂模式等。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昌乐二中,江苏省洋思中学等学校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方面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并卓有成效。杜郎口中学独创了“10+35”课堂教学模式,即一堂 45 分钟的课,10 分钟属于教师,35 分钟属于学生。 “10+35”课堂模式,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质的变化,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幕后。兖州一中“35+10”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时间 45 分钟分为两段:前段35 分钟,后段 10 分钟。前 35 分钟

9、解决在此之前学生已预习的导学案 ,按“六段式”处理,完成本课教学全部内容,包括小结作业。处理完进入后 10 分钟,发下一课的导学案 ,并让学生预习,确保预习效果和前后衔接。昌乐二中 “271 教学法则” ,即课堂 45 分钟分别按照 2:7:1 的比例,划分为“10+30+5” 。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 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 70%,剩余的 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这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说明,高效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高效课堂四个核心词是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 、教室即成长;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国内外

10、关于高效课堂研究的理论之后,在学习国内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之后,结合我校校情特点,我们开展了“20+20”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本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制定出新课改背景下符合学校校情的“20+20”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的制度和标准,为学校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提供参照标准和评价标准。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新课改背景下符合学校校情的“20+20”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为教师组织高效课堂的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同类高中提供参考与借鉴。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教学五环节”为抓手,引导教师关注自身课堂行为管理,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行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与

11、管理行为的改变,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学习五环节”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培养其乐观向上、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学习小组建设,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愉快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具体研究内容 总课题组下分为五个子课题组,分别从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建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专业成长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策略与高效课堂的关系、学习小组建设与高效课堂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20+20”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

12、2 “20+20”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3实施“教学五环节”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4实施“学习五环节”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5开展学习小组建设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 “20+20”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研究。2 “20+20”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3开展学习小组建设与建设高效课堂关系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1有效教学理论。指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规定了课程标准的三大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

13、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在这三大领域全面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将学科的价值观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有效的教学,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有效着重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承认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2教学最优化基本理论。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于 1977 年发表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根据自

14、己多年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工作,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优化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法或教学手段,而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而不是自发的、偶然的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用这种观点来考虑教学方案时,教师不是简单地从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案中选出一种进行试验,而是信心十足、深信不疑地选择最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案或课堂教学方法。3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是基于工业文明和人类自身繁衍急剧膨胀所引发的生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为促进社会、环境与

15、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征,教育的育人目标也由侧重于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人转为侧重于先行培养面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人。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层涵义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层涵义指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个人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就是通过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为:调查研究制定方案

16、开题论证开展研究总结提高成果鉴定。计划用 3 年时间,分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1 年 6 月2011 年 12 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课程改革信息,收集高效课堂资料,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撰写课题评审表格,积极进行课题申报。2、实施阶段(2012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成员分工。根据计划开展研究,阶段总结调整。最终结题提升,总结提炼成文。3、总结阶段(2014 年 1 月2014 年 6 月)整合资料,提炼经验,形成成果,组织鉴定。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开展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17、,是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推行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改革,探讨“20+20”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建设,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从农村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课程资源的实际出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增进对高中新课程理解,转换教学理念,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义的认识,变革教学方式,形成对校本文化的思考,最终建构“20+20”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学习小组建设研究,有效促进农村高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促进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2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

18、教育经验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农村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或者说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农村普通高中还未普遍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校情出发,探讨高效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题提出的重点。七、预期研究成果1目前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

19、查报告2新马高级中学教学五环节和学习五环节实施方案3新马高级中学“20+20”高效课堂建设方案4新马高级中学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方案5、 “20+20”学科高效课堂模式建构研究6、 “20+20”高效课堂设计方案汇编7、 “20+20”高效课堂实施心得及教研论文汇编8、 “20+20”高效课堂学生个案汇编9、 “20+20”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10、 农村普通高中建设“20+20”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11相关活动图文及影像资料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

20、工作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课题组组长为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常务副校长黄亚明先生,原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盱眙县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领军人物,盱眙县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这些为课题的高质量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2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理论素质与业务水平,提升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多次安排相关教师到高校培训学习,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吸取经验。3保障措

21、施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计划聘请省市教育科研专家作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和指导作用。课题组的管理中实行分级网络式管理,总课题组下分为五个子课题组,分别从学校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建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师专业成长对高效课堂的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策略与高效课堂的关系、学习小组建设与高效课堂关系等五个方面来展开研究。五个子课题由学校教育教学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组长,选择优秀教师分步骤、按计划开展研究。通过这样的层层管理,充分调动全体课任教师和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建立教科研究奖惩制度,与晋升职务职称、评选先进挂钩,调动教师教科研工作积极性,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