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30841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SP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SP 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现状 (1)2008-05-26 09:29:50 作者:吕海英 来源: 中国自动化网 数字信号处理(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在通常的实时信号处理中,它具有可程控、可预见性、精度高、稳定性好、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好、易于实现自适应算法、大规模集成等优点,这都是模拟系统所不及的。 DSP 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初期(二十世纪 5060 年代),人们只能在微处理器上完成数字信号的处理。直到 70 年代,有人才提出了 DSP 的理论和算法基础。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单片 DSP 芯片应当是 1978 年 AMI

2、 公司发布的 S2811。1979 年美国Intel 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 2920 是 DSP 芯片的一个主要里程碑。这两种芯片内部都没有现代 DSP 芯片所必须有的单周期乘法器。1980 年,日本 NEC 公司推出的 mP D7720 是第一个具有硬件乘法器的商用 DSP 芯片,从而被认为是第一块单片 DSP 器件。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82 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代 DSP 芯片 TMS32010 及其系列产品,标志着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大突破。TI 公司之后不久相继推出了第二代 DSP 芯片 TMS32020、TMS320C25/C26/C28 、第三代

3、DSP芯片 TMS320C30/C31/C32。90 年代 DSP 发展最快,TI 公司相继推出第四代 DSP 芯片 TMS320C40/C44、第五代 DSP 芯片TMS320C5X/C54X、第二代 DSP 芯片的改进型TMS320C2XX、集多片 DSP 芯片于一体的高性能 DSP 芯片TMS320C8X 以及目前速度最快的第六代 DSP 芯片 TMS320C62X/C67X 等。 随着 CMOS 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日本的 Hitachi 公司在 1982年推出第一个基于 CMOS 工艺的浮点 DSP 芯片,1983 年日本Fujitsu 公司推出的 MB8764,其指令周期为 120n

4、s,且具有双内部总线,从而使处理吞吐量发生了一个大的飞跃。而第一个高性能浮点 DSP 芯片应是 AT&T 公司于 1984 年推出的 DSP32。 与其他公司相比,Motorola 公司在推出 DSP 芯片方面相对较晚。1986 年,该公司推出了定点处理器 MC56001。1990 年,推出了与 IEEE 浮点格式兼容的浮点 DSP 芯片 MC96002。 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在 DSP 芯片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点的 DSP 芯片,其定点 DSP 芯片有 ADSP2101/2103/ 2105、ASDP2111/2115、ADSP2161/2162/2164

5、以及ADSP2171/2181,浮点 DSP 芯片有 ADSP21000/ 21020、ADSP21060/21062 等。 自 1980 年以来, DSP 芯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DSP 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从运算速度来看, MAC(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时间已经从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 400ns(如 TMS32010)降低到 10ns 以下(如TMS320C54X、TMS320C62X/67X 等),处理能力提高了几十倍。DSP 芯片内部关键的乘法器部件从 1980 年占模片区(die area)的 40%左右下降到 5%以下,片内 RAM

6、数量增加一个数量级以上。DSP 芯片的引脚数量从 1980 年的最多 64 个增加到现在的 200 个以上,引脚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结构灵活性的增加,如外部存储器的扩展和处理器间的通信等。 2 DSP 系统构成及其特点 2.1 DSP 系统构成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在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以后,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高速实时处理的专用处理器,其处理速度比最快的 CPU 还快 1050 倍。图 1 所示为一个典型的 DSP 系统。输入信号首先进行带限滤波和抽样,然后进行 A/D 变换将信号变换成数字比特流。DSP 芯片的输入是 A/D

7、变换后得到的以抽样形式表示的数字信号,DSP 芯片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某种形式的处理,如进行一系列的乘累加操作(MAC)。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数字样值再经 D/A(Digital to Analog)变换转换为模拟样值,之后再进行内插和平滑滤波就可得到连续的模拟波形。 必须指出的是,上面给出的 DSP 系统模型是一个典型模型,但并不是所有的 DSP 系统都必须具有模型中的所有部件。 2.2 DSP 系统的特点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是以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因此具有数字处理的全部优点: (1)接口和编程方便。DSP 系统与其他以现代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或设备都是相互兼容的,与这样的系统接口以实现某种功

8、能要比模拟系统与这些系统接口容易得多;另外,DSP 系统中的可编程 DSP 芯片可使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灵活方便地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升级。 (2)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DSP 系统以数字处理为基础,受环境温度、湿度、噪声、电磁场的干扰和影响较小,可靠性高;数字系统的性能基本不受元器件参数性能变化的影响,因此数字系统便于测试、调试和大规模生产。 (3)精度高。16 位数字系统可以达到 10 -5 的精度。 (4)特殊应用。有些应用只有数字系统才能实现,例如信息无失真压缩、V 型滤波器、线性相位滤波器等等。 (5)集成方便。DSP 系统中的数字部件有高度的规范性,便于大规模集成。 当然,数字信号处理在

9、高频信号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缺点。DSP 系统中的高速时钟可能带来高频干扰和电磁泄漏等问题,而且DSP 系统消耗的功率也较大。此外,DSP 技术更新的速度快,数学知识要求多,开发和调试工具还不尽完善。 2.3 数字信号处理器与通用微处理器的比较 3,4 表 1 列出了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此外,DSP 处理器往往都支持专门的寻址模式,它们对通常的信号处理操作和算法是很有用的。例如,模块(循环)寻址(对实现数字滤波器延时线很有用)、位倒序寻址(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很有用)。这些非常专门的寻址模式在 GPP 中是不常使用的,只有用软件来实现。在执行时间的预测上,DSP 对高性能 GPP 的优势在于,即便是

10、使用了高速缓存的DSP,哪些指令会放进去也是由程序员(而不是处理器)来决定的;DSP 一般不使用动态特性,如转移预测和推理执行等。因此,由一段给定的代码来预测所要求的执行时间是完全直截了当的,从而使程序员得以确定芯片的性能限制。 3DSP 芯片的应用 3.1 DSP 的应用领域 在近 20 多年时间里,DSP 芯片的应用已经从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扩大到信号处理、通信、雷达、消费等许多领域 2。主要应用有:信号处理、通信、语音、图形/图像、军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医疗、家用电器等。 DSP 主要应用市场为 3C 领域,合占整个市场需求的 90%。 数字蜂窝电话是 DSP 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11、由于 DSP 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移动通信的蜂窝电话重新崛起,并创造了一批诸如 GSM、CDMA 等全数字蜂窝电话网。 在 Modem 器件中,DSP 更是成效卓著,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传输速率,且具有接收动态图像能力。另外,可编程多媒体 DSP 是 PC 领域的主流产品。以XDSL Modem 为代表的高速通信技术与 MPEG 图像技术相结合,使得高品位的音频和视频形式的计算机数据有可能实现实时交换。目前的硬盘空间相当大,这主要得益于 CDSP(可定制 DSP)的巨大作用。预计在今后的 PC 机中,一个 DSP 即可完成全部所需的多媒体处理功能。DSP 也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的关键器件。由于

12、DSP的广泛应用,数字音响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变得非常短暂。用于图像处理的 DSP,一种用于 JPEG 标准的静态图像数据处理;另一种用于动态图像数据处理。 3.2 DSP 的市场规模 从 80 年代开始起步的 DSP 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在数字化、个人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1997 年世界 DSP 市场营销额超过 32 亿美元,预计未来的年均增长率高达 40%,按照这一增长速度,至 2007 年,世界 DSP 市场营销额将突破 500 亿美元。 在全球 DSP 产品市场中,TI 公司独占鳌头,占世界市场 45%的份额,其次是朗讯(28%)、ADI(12%)、摩托罗拉(12%)、其他公

13、司(3%)。 4 DSP 的发展前景 4.1 DSP 的技术展望2,6 (1)努力向系统级集成 DSP 迈进。缩小 DSP 芯片尺寸始终是DSP 的技术发展方向。当前的 DSP 多数基于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尺寸小、功耗低、性能高。各 DSP 厂商纷纷采用新工艺,改进 DSP 芯核,并将几个 DSP 芯核、MPU芯核、专用处理单元、外围电路单元、存储单元统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成为 DSP 系统级集成电路。这样的集成缩小了整机的体积,缩短了产品上市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DSP 的内核结构进一步改善。DSP 的结构主要是针对应用,并根据应用优化 DSP

14、设计以极大改进产品的性能。多通道结构和单指令多重数据(SIMD)、超长指令字结构(VLIM)、超标量结构、超流水结构、多处理、多线程及可并行扩展的超级哈佛结构(SHARC)在新的高性能处理器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2。 (3)可编程 DSP 是主导产品。可编程 DSP 给生产厂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生产厂商可在同一个 DSP 平台上开发出各种不同型号的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可编程 DSP 也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易于升级的良好途径。人们已经发现,许多微控制器能做的事情,使用可编程 DSP 将做得更好更便宜。 (4)追求更高的运算速度和进一步降低功耗和几何尺寸7 。由于电子设备的个人化和客户

15、化趋势,DSP 必须追求更高更快的运算速度,才能跟上电子设备的更新步伐。同时由于 DSP 的应用范围已扩大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便携式手持产品对于低功耗和尺寸的要求很高,所以 DSP 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功耗。按照CMOS 的发展趋势,依靠新工艺改进芯片结构,DSP 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功耗尺寸的降低是完全可能的。 (5)定点 DSP 是主流。虽然浮点 DSP 的运算精度更高,动态范围更大,但定点 DSP 器件的成本较低,对存储器的要求也较低,而且耗电较省。因此,定点运算的可编程 DSP 器件仍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据统计,目前销售的 DSP 器件中的 80%以上属于 16 位定点可编程 DS

16、P 器件,预计今后的比重将逐渐增大。 (6)与可编程器件结合。DSP 的许多新应用需要比传统 DSP 处理器更加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设计者往往会借助 PLD 和 FPGA来满足他们日益提高的信号处理需求8。与常规 DSP 器件相比, FPGA 器件配合传统的 DSP 器件可以处理更多信道,可在基站中用来实现高速实时处理功能,满足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多功能和高性能的需要。 (7)DSP 嵌入式系统9。DSP 嵌入式系统是 DSP 系统嵌入到应用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通用系统4 。这种系统既具有 DSP 器件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优势,又具有应用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特征。在许多嵌入式应用领域,既需要在数据处

17、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 DSP,也需要在智能控制方面技高一筹的微处理器(MCU)。因此,将 DSP 与MCU 融合在一起的双核平台,将成为 DSP 技术发展的一种新潮流。4.2 我国 DSP 市场前景 目前,国外众多厂商涉足我国 DSP 产品市场,我国的 DSP 应用已有了相当的基础,有 10 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SP)及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从应用范围来说,数字信号处理器市场前景看好。DSP 不仅成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快速增长产品中的关键元件,而且它正在向数码相机和电机控制等领域挺进。 随着 DSP 芯片的品种和技术档次不断提高以及向多功能化、高性能化、低功耗化放向发展,DSP 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 DSP 市场将蓬勃发展,今后几年市场销售额仍将保持 40以上的增长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