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30696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可用于高中历史教师职称考试复习的论文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从四个角度看教学主题的确立与落实基于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践性认识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历史教育教学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育教学,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1,所以任鹏杰主编说:“历史教学恰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 ”2因此, “育人”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诉求,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内涵。确立历史课堂教学主题的意义在于,使历史课有中心、有高度、有灵魂,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思考历史问题,体会历史智慧,感悟人生意义,明确个体责任。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往往也

2、是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 ” 在教学主题的引领下,资源的开发、重点的确定、材料的使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都有了中心,课堂教学就有了灵魂,对学生认识与理解历史、提高判断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而且,恰当的教学主题,对实现历史教学核心价值、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诉求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教学境界的重要途径。下面我从四个角度就教学主题的确立 谈一些实践性认识。角度一:研读课标与教材确定教学主题中心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模块+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体系的重要特点。在这一体系

3、下,每一模块都有特定的主题。如历史必修一围绕“政治文明”这一主题,展现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情况,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以及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化。在模块下,教材的单元知识基本上是围绕模块主题来设计和安排的,具体到课,也是符合模块主题和单元中心的,而每一课的重点内容,更是突出了主题。所以,深入思考和理解教材知识与课标的关系,对教学主题的确立十分重要,即在明确课标要求的前提下钻研教材、领会教材主题思想,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把握教学重点,找准本课教学主题。如人教版历史必修 3 第 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的要求是:“了解鸦片战争后

4、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教材则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潮”三方面内容,展现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就是说,教材内容和方向与课标要求是一致的。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侵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 ,迈出了近代化极其重要的第一步。这个时期中国学习西方,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旧制度和旧传统。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深刻反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的设想。可以看出

5、,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思想主流。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教学中必须理清这个线索,讲清这个趋势。基于对课标的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掌握和认识各个阶段学习西方思想的特点,特别是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作用,教学主题确立为“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及其特点” 。在这一主题下,整合教学内容,精选历史材料,构建教学逻辑:以“一本新书” (海国图志 )为抓手,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思想特点及影响;联系“一条马路” (“唐胥铁路” )的修建,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之艰难,理解“中体西用”之必要,体察洋务

6、派的苦衷和智慧,认识“中体西用”的特点;结合“一场辩论”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辩论) ,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思想的特点,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思想历程中的地位。本课教学围绕主题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彰显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突出各个阶段的思想特点和影响,使学生对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的脉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历史发展与思想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思考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后果。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流程,有较高的学习要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实现了主要教学目标,也提升了教学境界。角度二:关注历史与现实把握教学主题重心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英国学者卡尔也讲:“历史是过去和现实永

7、无休止的对话。 ”历史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服务于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用历史照亮现实”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从社会现实、时代特点出发,思考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结合,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从现实出发,关注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是确立教学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岳麓版必修第 18 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课标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很多,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这一内容的选择有所不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表述也不一致。教学中应该讲述共产党宣言的哪些内容?怎样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

8、大意义?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首先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当前,不能说不存在着“信仰危机”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在教学中重点突出某一个点最有教育意义、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点,对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课程目标无疑是有探索价值的。按照这一思路,根据本模块知识的内容属性设计本课教学,可以重点突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原则”的阐述和巴黎公社关于“民主”的措施共产党宣言对“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是这样阐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 一个联合体,在那

9、里,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也主张“自由” ,即“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后,规定公社职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还有权监督、罢免他们,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这两点内容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也符合本模块的主题。在遵循模块主题精神的基础上,从现实出发,可以将本课教学主题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倡导“自由”与“民主” ,是人类历史宝贵的思想财富。“自由”与“民主” ,既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关键词,也是当下最富有现实意义的政治话题。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高中生,对“自由”和“民主”也有一些感受。教学中抓住“自由

10、”与“民主”这两个关键词,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能引导学生站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超越意识形态束缚的老套,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何种社会制度,都把“自由”和“民主”作为自己的诉求, “自由”和“民主”正是人类永恒的政治诉求。在这个主题下组织材料、设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有效思考,甚至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提出问题,活化了理论,活跃了课堂,教学效果明显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而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展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实践表明,教师要处处留心,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升敏感度和想像力,

11、在学习与观察中提升联系度和发现力,善于以历史元素解读时代话题,善于以现实问题为抓手,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进而基于现实,把握时代脉搏,从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角度确立教学主题,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区别和联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有效结合,教学就不再是低层次的知识重复和枯燥的理论说教,课堂教学使人耳目一新,也就上了一个层次,达到一个新境界。角度三:挖掘知识与价值深化教学主题核心历史教育教学需要有核心价值引领。任鹏杰主编说:“教育的全部价值尊严,恰恰在于用价值服务人生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人是根本,人是目的,其他一切

12、全都是手段。知识与效益,固然不可或缺,也非常值得强调,但是,倘没有价值引领,没有把知识和效益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智慧,那还能叫做教育?殊不知,知识和效益能够助人,亦可致人死地!”所以确定教学主题需要结合内容认真思考、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而采用的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核心价值。如在岳麓版必修第 13 课鸦片战争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思考: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高中生究竟渴望获得什么?怎样的历史教学对高中学生的思想、发展更有意义?即通过知识学习,深化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深度思考这段历史,获得新的思想认识和价

13、值观。应该说,这是一个高位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而高位的教学要求当然需要以高标准定位教学主题。只有高标准的教学主题,才会有高层次的教学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可以将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主题确定为 “国家封闭、观念落后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思想角度挖掘本课教学的价值,认识国家开放、思想解放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教学主题明确了,价值引领的方向也就明确了。有了明确的主题和价值引领,寻找历史话题,用精心选择的材料和设计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思考。教学实践中,可以设计这样的话题:对于“侵略”的思考我们能把英国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切行为、要求都简单的归结为侵略要求吗?关于

14、“落后”的思考鸦片战争中,中国的 战败仅仅是因为经济、军事、政治的落后吗?近代中国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才挨打的 吗?关于新思潮的思考普遍 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这股新思潮对当时中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了多大的冲击力?这些思考话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鸦片战争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在不断的思考中,使学生对这段历史一点一点的清晰、深入,从而进一步检讨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实现历史教育教学价值。只有把握了知识学习和思想价值的关系,用思想价值引领知识学习,用思想塑造学习能力,历史教学对学生发展才更有意义。角度四:加强阅读与思考提升教学主题意义

15、历史是纷繁复杂的,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教科书对历史的叙述往往是简单的,分析的角度也有失全面之嫌,历史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多元意识,教师就得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补充、补正,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开阔的历史视野。1在阅读与思考中提高理性思维深化教学主题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建立在广泛阅读、深刻思考基础上的。教师的广泛阅读,能更深刻的理解课标和教材,进而拓展、突破教材,提高理性思维深化教学主题。如岳麓版必修第 17 课辛亥革命 ,课标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

16、 义。 ”教材则从辛亥革命的准备 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和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成果民国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三个方面呈现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一百年后的今天,如何才能让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从历史学习中汲取历史智慧呢?带着这些思考,我阅读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书籍,如马勇先生的1911 年中国大革命 、傅国涌先生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张鸣先生的辛亥摇晃的中国 、雷颐先生的历史,何以至此 、杨国强的晚晴的世人与世相 、廖大伟先生的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 ,还有天变 真假共和 袁氏当国等等。通过广泛阅读,我对辛亥

17、革命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如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不仅有革命党人发动的一次次武装暴动,还有清政府主导下的声势也很大的“立宪”运动,可以说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赛跑。为什么最终中国选择了革命而改良道路没有走通,无疑是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通过广泛阅读,我还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辛亥革命中,袁世凯绝非是野心家和“反动分子” ,其对辛亥革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满清皇帝,在关键时刻主动退位,还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对于这一行为,简单的否定能解决问题吗?辛亥革命究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应当汲取怎样的思想营养?都需要我们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解释。通过广泛阅读,我看到了一

18、个比历史教科书丰富的、与教科书不太一样的、 “多元”的辛亥革命,也启发我重新认识辛亥革命、评判辛亥革命。新认识、新思考,使我对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主题认识逐渐清晰:“实现 民主,和平建国,是辛亥革命的两大 遗产 。”围绕这一主题组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以民族大局为重,通过努力,实现和平,中华民族避免一次刀兵之乱,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教师通过阅读与思考丰富历史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塑造学生的历史意识、提升教学境界有重要意义。2在阅读与思考中培养多元认识创新教学主题教学主题隐藏在课标的要求中,隐藏在教科书的表述中,需要我们挖掘并在教学

19、中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讲,一课的教学主题不是惟一的、固定的,主题的新颖度与阐述角度,反映了教师的思维度,影响着教学创新度。所以,对历史教师来讲,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增加看问题的角度,还有助于创新教学主题,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历史认识。如岳麓版必修第 19 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我们可将教学主题确立为“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 ,但随着有关十月革命和苏联的书出版、很多新观点出现,显然,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不是教科书内容所能解决的。在准备本课教学时,我阅读了吴恩远的苏联史论 ,王斯德等人主编的苏联兴亡史 ,

20、美国学者莫斯著的俄国史 ,周新远著的富强、平等和苏联的强国之梦 ,王云龙、苍松著的1917 年俄罗斯纪实 、意安东尼拉莎洛莫尼著的列宁与俄国革命 、沈志华教授主编的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等有关俄罗斯、苏联和十月革命的书籍,在掌握更多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吸收、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创新教学主题,力图更全面、系统的把握这一历史。通过广泛阅读,深化了对俄罗斯历史和十月革命的认识,并对这场革命多了一些理解。从彼得一世以来,追赶西欧、实现俄罗斯的复兴和强大是俄罗斯人的梦想,这一梦想经历了很多曲折坎坷,一直都没有实现。十月革命,为俄罗斯实现几个世纪的梦想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如果本课教学把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

21、件放在俄罗斯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认识这场革命的历史地位更有意义。因此,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的教学主题确立为“十月革命开启了俄罗斯现代化的独特发展之路, ”尝试从俄罗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从历史的长时段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俄罗斯历史、十月革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准确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还使教学境界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总之,确立教学主题,不仅需要我们研究课标、教材,还需要我们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化对历史的认识,进而发现、创新教学主题,挖掘教学内容和教育价值,感悟历史智慧,而且,教学主题的新颖、准确、恰当,对提升教学境界有重要帮助。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2任鹏杰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3)封二傅元根普通高中历史新课 程教学设计的新探索人教版普通高中新 课程历史必修教学问题探讨J 历史教学, 2005(5):5052说明:本文提及的教学课例,可参看 2008 年第 5 期、 2009 年第 10 期、2011 年第 12 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 年第 12 期历史教学 和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网站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