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理解:1.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2.币材的一般特点: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3.信用货币的形式银行券随银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纸制的货币,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 纸币,亦称现金、通货:国家授权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流通,不能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它不以金、银作为发行保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与现钞相比,存款货币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 电子货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
2、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不断进化的表现,代表着信用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它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时候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
3、所发挥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的特点就是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信用活动由此产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发挥两个作用:扩大商品流通 节约现金流通世界货币5.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标准划分标准:流动性IMF 的划分: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国外的活期存款是可以开支票的,因而是一种支票存款,不是我们所讲的活期储蓄存款;而国外的储蓄存款则专指活期储蓄存款,不包括定期存款。我国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外币
4、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其中 M1 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 为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减 M1 是准货币,M3 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6.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子类型7.根据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记忆: 1.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信用货币的范围不断扩大。特点: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2.有
5、限法偿即有限的支付能力,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3.无限法偿指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 4.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收藏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第二章理解:1.信用的本质特征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信用是一种以到期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 信用是一种债务债权关系; 信用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 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连的范畴2.传统的信用工具传统的信用工具通
6、常按照偿还期限长短不同划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 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金融工具,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票据,除此之外还包括信用卡、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库券等。长期信用工具 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资本证券” 或“有价证券”。长期信用工具主要有股票和债券两类。债券与 股票之比较:债券是债权凭证,而股票则是所有权凭证,两者在投资特性上的区别:第一, 债券有固定的还本期限 第二,债券的收益是稳定的 第三,两者的安全性不同。 第二, 第四,持有者的权利不同。 最后 ,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发行股票,而任何有还款能力的组织或机构都可以发行债券。3.衍生性信
7、用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以货币、股票以及债务等原生型金融工具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4.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按照债务债权关系形成方式不同,可以将信用分为直接信用(direct credit)和间接信用(indirect credit) 。直接信用是指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借助金融工具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最典型的是发行股票债券。间接信用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形式,如银行信用。记忆:1.信用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格式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就是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有四个特征:偿还性 流动性 风险性 收益
8、性。2.现代信用的 5 种形式 信用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以融资活动参与主体为依据的。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大体可以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 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是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bank credit)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灵活性三个特征。国家信用(state credit)是以国家为债务人,为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关系,其主要形式是国债。国家信用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第三章理解:1. 按照利率的表示方法可划分为:年利
9、率、月利率与日利率年利率一般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 月利率一般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一般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如年息 7 厘,月息 7 厘,日息 7 厘分别表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的换算公式为: 年息=月息12=日息360 月息=年息12=日息30 日息=年息360= 月息30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资本边际生产效率 资金供求状况 物价水平 银行成本 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国家经济政策 国际利率水平4.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
10、供求决定论) 利率不是在产品市场上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的供应和需求决定的,利率决定于货币市场供求的均衡水平。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性变量;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人们据此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利率理论称为流动偏好理论。5.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就是指期限相同的不同风险的信用工具(主要指债券) 利率之间的关系,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1、违约风险:证券发行人有可能不能如期支付足额利息或在到期时不能清偿面值的风险,就是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对利率的影响:人们在购买某种具有一定风险的证券时,会在原有的利率水平之上
11、要求一定的风险补偿。一般来说,信用等级越高的证券,其所需支付的风险补偿率就越低,反之,风险补偿率就越高 。2、流动性:金融工具在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迅速变现的能力。由于人们总是偏好流动性强的资产,因此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利率就越低。变现成本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交易佣金,二是证券的买卖差价。3、税收因素:税收之所以影响证券的利率,是因为证券持有人真正关注的是证券的税后收益。如果证券利息收入的税收待遇因证券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的话,这种差异应当会反映在税前的利率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证券利息收入的税率越高,它的税前利率也应当越高,否则证券持有人的税后实际收益将减少。税率越高的证券,其税前利率也
12、应该越高。第四章理解:1. 金融市场的分类按标的物划分:货币市场(money market) 、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外汇市场(foreign exchange market)和黄金市场(gold exchange market)按资金的融通方式划分:直接融资市场(direct finance)和间接融资市场(indirect finance)按金融工具的交割期划分:现货市场(spot market)和期货市场(futures market)按照金融交易的程序分:发行市场(primary market)和流通市场(secondary market)按照金融交易的场地和空间分
13、: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照资金的融通范围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2. 货币市场类型:同业拆借市场 商业票据市场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贴现市场 国库券市场 回购协议市场资本市场类型: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3按期权所赋予的权利不同分 看涨期权(Call Option)看跌期权(Put Option) 其基本原理参考课本 106-107 页4.按期权的执行时间分 课本 105 页欧式期权(European Option)美式期权(American Option) 记忆:1.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
14、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狭义的金融市场仅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同质的金融资产;(2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3 )大多金融市场不受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限制;(4 )金融市场不仅仅指金融商品的交易场所,还涵盖了一切由于金融交易而产生的关系。2.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 1 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交易工具是政府、银行和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主要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3.资本市场是融资期限在 1 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其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的中、长期债券、公司
15、债券和股票,以及直接从银行获得的中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及政府筹集所需要的中长期资金,以及为私人中长期投资活动提供场所及便利。这个市场上的主要资金需求者是政府、企业、公司和个人等;主要资金供给者是银行、保险公司、退休及养老基金、私人和外国投资者。第六章理解:1. 按贷款质量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 1988 年 7 月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作了明确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两部分:一级资本,又称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包括股本金和公开储备。股本金包括已发行且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非累积永久性优先股;公开储备则是以公开的形式,通
16、过保留盈余或其他盈余 如有发行股票溢价、保留利润、普通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值而创造和相应增加的新储备,它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储备。二级资本,又称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准备金或一般贷款呆帐准备金、混合型债务股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务等。记忆:1.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现金资产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用来应付现金需要的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中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但是,现金资产通常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收益,因而又被称为非盈利性资产。现金资产一般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准备金存款;二是超额准备金存款。 ) 、存放同业存款和同业
17、往来中的应收款。(二) 盈利资产1.贷款按贷款质量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2.贴现(discount)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以前,为换取现款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 贴现银行在贴现额中扣除贴现利息之后,实际支付给申请贴现人的金额称之为实付贴现金额,其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票据金额、贴现期和贴现率(三)固定资产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和土地等固定性资产。2.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中间业务(传统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需动用自有资金,只是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 包括结算、委托代理、租赁、咨询
18、、保管、投行、信托、信用卡等等表外业务 广义:商业银行经营的、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应该统称之为表外业务。 狭义(有风险的表外业务)按现行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 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大类型的业务。 广义表外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 传统的表外业务 3.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 )安全性原则(2 )流动性原则(3 )盈利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见课本 151 页第七章理解:1.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贷款、证券买卖和黄金外汇买卖业务。负债业务:负债业务(一) 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性金融机
19、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存款 备付金存款 其他存款:政府存款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外国存款 特定机构和私人部门的存款 特种存款 (二) 货币发行业务发行渠道: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渠道包括再贴现、发放贷款、购买证券、购买黄金和外汇等 发行原则: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遵循垄断发行、有可靠的信用保证和具有一定的弹性的原则。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业务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对外负债2. 中央银行的职能 (1 )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垄断货币发行权 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2 )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 最后贷款人(3 )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
20、银行 代理国库 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 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执行金融行政管理3. 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是指对申请进入特定市场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筛选,保证只让合适的机构和人员进入市场,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市场准入监管的目标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准入审查,对整个金融体系实施有效的控制,保证金融机构的数量、结构和规模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市场准入的审查主要是通过严格执行注册登记制度来实现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包括三方面:机构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记忆: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新协议将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
21、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提出“三个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第八章理解:1. 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课本 201 页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M=PQ/V 以上公式表明: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模必须与商品流通规模相适应。一定时期内所必需的货币必要量的变化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商品流通数量正相关,与货币流通速度负相关。2.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
22、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它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这种心理动机就叫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1 ) 交易动机 (transactions motive)凯恩斯把这种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日常购买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收支间隔时间的长短及其规律性、企业的产量以及这一产量经过多少程序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等诸多因素。 (2 ) 预防动机 (precautionary motive) 凯恩斯认为 , 未来是不确定的 ,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常常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 因此,除了日常交易所需货币之外 , 也必须再保留一
23、定量的货币余额。这类货币需求称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且同方向变动,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3 )投机动机 (speculative motive )凯恩斯假定用于贮藏财富的资产只有两大类:货币和债券。 如果人们持有货币,则收益为零;如果持有债券,则会有两种可能性: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反方向变动 ,当预期利率下降时将保存债券 , 减少手持货币,以便当利率下降时以高价卖出债券而获利;否则,人们就会增加货币需求。这种为投机目的而持有的货币需求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货币总需求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的总和,所以,货币总需求的函数公式是: M=M1+M2=L
24、I(Y)+L2(r) 3.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人们能够持有的货币数量,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总财富 总财富是包括货币在内的财富的总和。用收入变量替代财富;用稳定的恒久性收入替代年度收入。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货币需求与恒久性收入正相关。 (二) 财富的构成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大类,前者是指个人在将来获得收入的能力,后者指物质财富。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W 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变量。 W所占比例越大,货币需求越少,两者负相关。 (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因持币而丧失的潜在收益或遭受的损失,即通常所指的其
25、他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一般情况下,债券、股票的收益率越高,持币的机会成本就越大,人们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越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小;否则,反之。由此可以看出,货币需求与机会成本变量、预期物价变动率都是负相关。 (四)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有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习惯、技术与制度等综合性因素。这类因素以 u 表示。 记忆:所谓流动性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至非常低的水平后, 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没有人再愿意持有债券, 只愿意持有货币。因为此时利率已降至很低的水平 ,人们都预期利率将升高 ,如果持有债券 ,就会遭受债券跌价所带来的损失。用凯恩斯本人的话来讲 ,就是此时
26、 “ 流动性偏好 ”变为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失去了利率弹性,这一现象被称为 “流动性陷阱 ”。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货币政策失去了有效性。 第九章(大家可以详细看课件)记忆:1.商业银行信用货币创造的两个基本条件: 部分准备金制度 部分现金提取(非现金结算)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详细看课件)2. 基础货币(base money) ,即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通常又被称为货币基础(monetary base) ,由于基础货币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因此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igh-power money) 。 3.
27、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是货币供给的扩张系数 , 它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用公式表示:m=M/B4.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见课件5.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见课件第十章理解: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的矛盾与统一致性:第一,物价稳定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是经济得以正常运转,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有效供给的增加,又为完成家稳定奠定了基础;第二,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进出口需求,为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创造了条件;第三,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可以为进出口维持一个稳定的进出口价格,保证一国对外的支付能
28、力,使吸收利用外资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为维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矛盾性:(1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2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3 )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4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5 )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 (6 )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 2.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的指标(近期中介): 准备金、基础货币中介目标的指标有(远期中介): 利率、货币供应量3货币政策的种类4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 )再贴现政策定义: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
29、一种货币政策。(2 )存款准备金政策定义: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3 )公开市场操作 定义: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活动。公开市场是指非金融机构、甚至个人也能参与的金融市场。记忆:公开市场操作 定义: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影响利率水平的活动。 公开市场是指非金融机构、甚至个人也能参与的金融市场。第十一章理解:1 经济膨胀的经济效应2.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英国经济学家、伦敦经济
30、学院教授菲利普斯 1958 年利用 18611957 年的资料,研究了英国的工资上涨率与失业率两者的关系,发现这两者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货币工资的上涨率会提高;反之,当货币工资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会上升 这种货币工资上涨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后来被萨缪尔森进一步修正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记忆:1.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货币现象。2.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型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凯恩斯以前: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总供给不
31、变,价格上涨只能由需求的过渡扩张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是导致需求过度进而引发通胀的唯一重要原因。凯恩斯:承认货币扩张是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原因,但认为不是任何货币数量的增加都具有通货膨胀性质,以充分就业为分水岭。(二)成本推动型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工资成本推动:工会和雇主的讨价还价,使工资 物价相互追逐(工资-价格螺旋)利润推动:企业获取垄断利润抬高物价深层原因: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分配中的不合理。(三)供求混合推动型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过度需求引发物价上涨,要求提高工资,转化为第十二章记忆:1国际收支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以支付为基础,即只有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
32、计入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对外往来所产生的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经常项目 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四个二级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第十三章记忆: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是通过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新的金融市场、新的组织机构与经营方式以及新的制度安排构成的对金融结构及运行机制产生的变革2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决定金融1、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2、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金融发展的条件也不相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二)金融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为经济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