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味导引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 访秦观。家人告 诉苏轼,他外出游玩,很可能到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 他的情况。秦 观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 14 个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 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 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情景和情趣。来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 苏轼的一封“信”(回文诗):此诗可读成:赏花归去马如飞,去 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 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 现两次,文字 处理技巧高超。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仅为中国所有的一种 艺术形式。回文 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 论怎样读意
2、思都大同小异, 颇 具欣赏价值。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汉语的妙处!目标导航 1.阅读文本,认识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经济性和艺术性。2.培养我们对母语的深切情感,激发我们学好母语、用好母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1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汉语的经济性” ,说一下“汉语的经济性”指的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说“汉语的经济性”的?明确 (1)汉语的经济性指的是它的简约和简明。(2)文章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说的:汉语音节的简约和简明。汉语语音的基本感知单位是音节, “声、韵、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结合紧密,不可分离。汉字的简省性。汉语仅仅用 1
3、 300 多个音节来表达词义,当然要造出许多同音字(词)和近音字( 词) 。汉语构词的简洁性。汉字对词语具有强大的统摄力。短小精悍的“四字格”里浓缩了丰富的语义。语法的简洁性。汉语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的语法手段;不少虚词的使用富于弹性,只要不妨碍意义的表达,虚词能省则省。2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汉语的艺术性” ,说一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说“汉语的艺术性”的?明确 (1)汉语的语音和音乐结合得浑然天成。词语的声调抑扬高下,起伏波动,确实给人以音乐的美感。(2)汉语语音的音乐美特性好像非常适合作诗。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因而有平仄之分,朗诵起来既音韵铿锵,又抑扬顿挫。(3)汉语词汇的艺术性表
4、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叠音词、拟声词、双声叠韵词特别丰富,比如“依依” “慢慢儿”等叠音词。有很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它们大都是采用修辞造词法形成的。比如, “鲸吞” “雪白”等。汉语的颜色词更是异常丰富。汉语比印欧语多出了一类量词,这类量词又具有形象性的作用。形容词可以直接充当谓语,使文字描述直接进入情景的介绍。1请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量词。一( ) 花生米 一( ) 图钉一( ) 骆驼 一( ) 石头一( ) 蛋糕 一( ) 明月一( ) 匕首 一( ) 墨汁一( ) 棉花 一( ) 客机答案 粒 颗 头 块 块 轮 把 瓶 朵 架2请为下面这首诗填上恰当的量词,并分析数量词在这首诗中的表达效果。
5、一去二三_,烟村四五_。亭台六七_,八九十_花。表达效果: 答案 (1)里 家 座 枝 (2)本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图。一至十个数词和量词的巧妙配合,使得该诗形象丰满,朗朗上口。3为什么只能说“您几位请里边坐!”而不能说“我们几位坐里边”?答: 答案 有的量词具有感情色彩。如量词“位”具有尊敬的感情色彩,所以只能说“您几位请里边坐!”而不能说“我们几位坐里边” 。解析 当然,有的量词还有贬义色彩,如“两位青年工人协助民警抓住了一伙歹徒” 。此句中的量词“伙” ,就具有鄙视 的感情色彩。大多数量 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它们跟哪个名词相搭配,完全是根据说话的习惯 ,例如 “把” ,可以说“
6、一把刀、一把米、一把锁、一把扇子、一把年纪”等等。4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_“豪强”与“官家” ,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_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_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答案 吹毛求疵 沆瀣一气(或臭味相投) 直言不讳 (或直言无隐) 贪得无厌(或贪心不足、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解析 本题考查俗语和成语的应用。所 谓俗语是汉语语汇 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 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 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
7、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成 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 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 应用的,多数 为四字格式。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含义深刻,语义凝练。5根据材料概括出成语,体会成语言简意赅的特点。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_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_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
8、匐而归耳。 ”_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_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_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_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擢( 须)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_资治通鉴唐纪:“(周)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来) 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兴惶恐叩头伏罪。 ”_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_答案 扑朔迷离 瓜田李下 汗牛充栋 邯郸学步 一傅
9、众咻 米珠薪桂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请君入瓮 七纵七擒解析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从典故中 浓缩出来,含 义深刻,语义凝练,多为四字格。6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例如谜面:头重脚轻。谜目:打一字。谜底:炭。其中的字谜,更能展现汉语的艺术魅力。请写出下面谜语的谜底。指头触电。(打一字)谜底:( )庄稼人。(打一作家名)谜底:( )归心似箭。(打一称谓)谜底:( )留发。(打一成语)谜底:( )刘邦见了笑,刘备见了跳。(打一字) 谜底:( )论历史一半在春秋,论文字一半是春秋。(打一字) 谜底:(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 )谜底:( )兄弟七
10、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打一蔬菜) 谜底:( )答案 摩 田汉 思想家 置之不理 翠 秦 蒜 蒜解析 刘邦看到的是“(项 )羽卒(死) ”,刘备看到的是“(关) 羽卒(死)” 。“春秋”两个字的各一半就是“秦”字, “秦 ”国的前期属于“春秋”时 代。 抛开了蒜本身的各种特征不去管它,只是着眼于“蒜”字的字形、写法。 “二小二小”就是“祘” ,再“头上长草” ,就成了“蒜”字。而是抓住了蒜的特征,用拟人的手法把蒜瓣比作兄弟,把蒜皮比作衣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至于蒜的写法,根本不去考虑,使我们一看谜面,眼前就出现了蒜的形象。本专题阐述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 “经济性”实际
11、上对应的是语音、文字词汇及语法等的熟练使用,要讲求简明;“艺术性”实际上对应的是汉语运用要求讲究美感,汉语艺术性的考查具体体现在“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和对各类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上。这两点其实是对汉语使用的总体要求,也算是全书的总纲。因为本章在全书中处在总纲的位置,所以后面章 节的很多内容在本章中都有所体 现,所涉及的考点也比较多。汉语的经济 性对接考试说明中的“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 词语(包括成语) ”。汉语语音的音乐美一般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点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里考查。 “仿用句式”要求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
12、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变换句式”是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所提供的句子进行改写,以满足一种表达效果; “正确运用常 见的修辞手法”的考查热点是仿写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对汉语 的绘画美的考查,主要体 现在古 诗文阅读和选做题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中,主要采用评价、鉴赏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理解揣摩作品语言创设的融情于景的优美意境、氛围,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等题型。文学作品阅读中主要考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本章重点讲“ 仿用句式”和“古诗词的表 现手法” 。一、仿用句式1(2014重庆)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
13、也可略有增减。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 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仿句:_,_,_;_。答案 (示例) 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 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 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 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 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 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 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的重要性。另 选话题时 ,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2(2013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
14、“青天” “月亮” “芭蕉叶” “露珠”作为描述对象。示例青天,是一片芭蕉叶。月亮是一滴露珠。手指, 轻轻一点,它就落了。答: 答案 人生,像一把火炬。挫折像一阵烟雾。绣口,轻轻一吐,它就散了。解析 仿句是近几年来高考必考的一个题型, 这类题往往涉及句式 结构、 语言表达、特点同一、语意连贯等方面。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仿句的解题思路有以下 5个步骤:(1)仔细审 清题目,看清重要字词;(2)认真分析例句,找准关键词语;(3) 根据例句特点,定下仿句范围;(4) 参照例句句式,注意仿句结构;(5)联系例句 语言,选造美词美句。3(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
15、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 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 们:不要张扬。答: 答案 (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示例二) 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 选话题,必 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二、古诗词的表现手法4(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商调 黄莺儿赠 燕清张潮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
16、修花口 注 。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 谙。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 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 答案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道题只要求写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第一处“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
17、前憾” ,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句子,可以说 是用典。第三 处“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假设之景,是虚写。如果说第一处是实写, 这里就是虚写,虚实结合。(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要去修补画栋上面斑剥的花朵,目的是来表现雕梁画栋的破落,从而表 现一种昔盛今衰的景况,进而抒发一种惜花伤春、感伤衰败的思想情感。5(2013安徽)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 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 韦苏 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 苏州刺史,
18、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 同: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异: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恬淡自适的情怀。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抓住题目中的“异同” ,在读懂两首诗、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 上进行比较,要抓住关 键词语 “孤独” “恬淡” “凄冷”等。(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 答案 “山月皎如烛” ,运用
19、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 ,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环境的清冷。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注意除了指出修辞手法之外,还要对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加以赏析,也就是要回答将什么比喻成什么,有何妙处或作用。6(2013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答: 答
20、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 层级为 D 级。全 诗并没有直接写“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来进行表现,如“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就用大雪来对梅进行烘托。回答此题应该 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体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 表达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
21、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 层级为 D 级。回答此 题,要从“梅”这个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发 情感上的作用,再 结合具体的 诗句“惆怅江头几树梅” “相思应恨劫成灰”进行理解。一、句式仿写解题注意点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的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含意;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和想像。总之, 应做到“形似而意谐” ,形神兼备。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理解原句的意义,特 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的句意一致。(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3)注意原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4)注意
22、原句的用词特点,如 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 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二、古诗词表现手法题的审题答题技巧1审题“表达技巧”题的审题要审清以下几个方面:(1)是明考题还是暗考题明考题型,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暗考题型常见的题干用语:联( 句)是如何写景(抒情)的;请赏析句(联/片);分析前人评点(前人评点往往不直接 说出具体表达技巧)。(2)答题答到哪一步表达技巧题按步骤分为简单型、完整型。简单型就是只要答出运用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完整型包括三个步骤:指(指出表达技巧 )析(分析表达技巧) 点( 点明表达效果)。(3)答案数量要分清“一
23、”与“多”:“哪种”只能写出一种, “哪些” 要多角度切入。要分清 “主”与“次”:“主要”一般写出一种,至多两种; “哪些”要多写,先主后次。(4)答题范围是分析的全篇还是局部(某联 、某句、某片 )。2答题(1)一定要答准答好最重要的一步:点明所用的表达技巧。(2)表达技巧必须用术语作答。(3)“分析表达技巧”一般要写出三个要点。如“借景抒情” ,答出什么景,什么情,情景如何结合。分析对比手法要答出 对比的双方事物(将什么与什么对比)和关系。(4)分析前人评点题答题步骤:领会前人评论的内涵并加以阐述。结合诗词内容、评论答题。一、仿用句式1(2013辽宁)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
24、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掬起湿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仿写: 答案 略。解析 注意内容合理,拟人贴 切,句式相同。2仿照下面的示例,以“真诚”和“虚伪”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的句式基本相同。示例:真诚是一潭纯净的湖水,虚 伪则是一团小小的泥块 。尽管湖水有 时会遭到泥块的袭击,但泥块永远改变不了湖水的 纯净。答: 答案 (示例) 真诚是一簇芬芳的鲜花,虚伪则是一丛小小的荆棘。尽管鲜花有时会遭到荆棘的侵占,但荆棘永远改变不了鲜花的芬芳。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在解 题时
25、,首先,要明确示例的结构特征:前一个句子是两个“主语谓语宾语”的分句构成的并列结构,后一个句子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其次,要明确示例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连贯。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成长”为话题,根据语境仿写两组适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毛毛虫在艰难中挣扎, 终于破茧成蝶,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答: 答案 (示例) 河蚌在痛苦中磨砺,终于育出明珠,那是一段痛彻心扉的成长。凤凰在烈火中燃烧,终于涅槃重生,那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成长。二、古诗词的表现手法4(2013四川)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 苏 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 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 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 曲台: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 答案 (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