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安文理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根据西安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西安文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 21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特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 学科专业现状(一) “十五”学科专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科专业的层次、数量、结教 务 处 2067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思 路 -学 年 度 , 大 学 文 化 建 设 不 断 深 化 , 评 建 工 作 进 入 自 查 自 评 阶 段 ,管 理 体 制 和 分 配 制 度 等 各 项 改 革 全 面 展 开 , 本 着 大 学 文
2、 化 建 设 为 引 领 、 评 建 为 抓手 、 教 学 质 量 为 生 命 线 的 指 导 思 想 , 教 务 处 对 206-7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的 工 作安 排 如 下 : 1、 以 大 学 文 化 建 设 为 引 领 , 全 面 启 动 学 风 建 设 , 从 教 师 治 教 、 学 生 治 学 、 学 校治 校 多 角 度 狠 抓 学 风 建 设 。 落 实 院 党 委 西 安 文 理 学 院 进 一 步 加 强 学 风 建 设的 若 干 意 见 , 从 师 德 建 设 、 教 师 风 范 、 课 堂 教 学 水 平 、 科 学 研 究 等 方 面 抓 教风 建 设 ,
3、从 专 业 教 育 、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 学 习 考 试 纪 律 、 实 践 和 动 手 能 力 、 第二 课 堂 等 方 面 抓 好 学 风 建 设 ; 从 整 顿 管 理 干 部 作 风 、 加 强 管 理 创 新 和 管 理 服务 等 方 面 改 善 工 作 作 风 , 积 极 落 实 各 项 制 度 、 完 善 奖 励 机 制 , 使 学 风 建 设 有实 质 性 改 善 。 2、 以 抓 精 品 、 保 合 格 、 创 特 色 ”为 指 导 思 想 , 抓 好 课 程 建 设 。 在 全 面 验 收 的基 础 上 “抓 两 头 院 级 精 品 课 程 建 设 和 合 格 课
4、 程 建 设 , 配 合 各 院 系 和 人事 处 、 资 产 处 等 职 能 部 门 , 积 极 采 取 措 施 , 使 所 有 课 程 在 07年 底 按 学 院 课程 建 设 质 量 标 准 达 到 合 格 ; 在 第 一 批 院 级 精 品 课 的 和 省 级 精 品 课 的 带 动 下 ,深 入 扎 实 地 开 展 第 二 批 院 级 精 品 课 建 设 , 力 争 每 一 专 业 建 设 1-2门 , 为 下 一轮 省 级 精 品 课 申 报 奠 定 基 础 ; 进 一 步 完 善 课 程 建 设 规 划 , 扶 持 符 合 学 院 定 位的 特 色 课 程 , 以 课 程 建 设
5、 推 动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 3、 落 实 学 院 学 科 专 业 建 设 , 加 强 重 点 专 业 、 特 色 专 业 建 设 : 出 台 西 安 文 理 学 院重 点 专 业 建 设 遴 选 指 标 体 系 , 启 动 重 点 专 业 建 设 ; 积 极 扶 持 特 色 专 业 , 为 地方 经 济 社 会 服 务 ; 以 专 业 建 设 带 动 师 资 建 设 、 实 验 室 建 设 和 学 科 建 设 ; 积 极稳 妥 地 做 好 207年 新 专 业 的 申 报 工 作 , 力 争 建 成 34个 新 专 业 。 、 实 验 室 建 设 , 在 规 范 实 验 室 管
6、理 基 础 上 搞 好 实 验 室 建 设 , 积 极 探 索 构 建 我 院基 础 实 验 中 心 , 优 化 教 育 教 学 资 源 , 为 教 学 科 研 服 务 ; 鼓 励 开 放 实 验 和 研 究性 实 验 , 鼓 励 学 生 科 技 创 新 。 5、 学 位 工 作 : 把 学 位 申 报 纳 入 我 院 专 业 学 科 建 设 的 常 规 工 作 中 , 积 极 做 好 化 学等 个 专 业 的 专 业 学 位 审 批 , 启 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等 五 个 专 业 的 学 位 申 报 工 作 。 6、 全 面 启 动 平 台 +模 块 的 新 人 才 培 养 计 划
7、, 完 善 学 生 选 课 的 各 项 制 度 , 积 极 做 好全 院 公 共 平 台 、 教 师 教 育 平 台 启 用 7、 以 评 促 建 , 以 评 促 管 , 进 一 步 完 善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和 保 障 体 系 , 使 期 初 、 期 中期 末 的 常 规 检 查 和 各 项 专 业 检 查 不 断 规 范 化 和 完 善 , 发 挥 学 院 领 导 、 教 学 委员 会 成 员 、 督 导 组 、 学 生 评 教 等 信 息 的 反 馈 , 加 强 教 学 事 故 的 认 定 和 处 理 、教 学 质 量 一 票 否 决 制 的 落 实 , 完 善 教 学 监 控 体
8、 系 在 教 学 管 理 中 的 调 控 监 督 职能 。 8、 做 好 第 四 届 青 年 教 师 岗 前 培 训 , 完 善 青 年 教 师 岗 中 培 训 制 度 , 落 实 主 讲 教 师制 度 和 助 教 制 度 。 9、 继 续 做 好 课 堂 教 学 评 优 活 动 , 发 挥 教 学 标 兵 、 教 学 新 星 的 示 范 带 动 作 用 , 积极 调 动 全 院 教 师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的 积 极 性 、 主 动 性 。 构和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就巨大。1、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突破。2003 年 4 月教育部正式批复我院为本科院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突破。
9、2004 年 6 月,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2、多学科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专业数量从 2001 年的 29 个发展到 35 个,本科专业数量从 2001 年的 3 个发展到 19 个,涵盖文、理、工、管、法、历史和教育等 7 个学科。 (见西安文理学院专业布局一览表,表 1 为本科布局,表 2 为专科布局)3、调整了学科专业布局,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的格局,应用性、师范性的特点基本显现。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教学经费、实验实习条件、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二) 存在的问题1、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方向尚需进一步凝练,特色专业亟需培育。
10、我院现有的 19 个本科专业中,工学、管理学等应用性专业偏少,与学院定位结合不够紧密,部分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新专业建设的创新动力不足,发展速率缓慢;部分老专业方向陈旧,与社会需求符合度不高;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够,特色专业亟需培养。2、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尚未起步。目前我院还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没有省级重点专业和技术研究中心,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基地。3、办学条件仍需加强。师资队伍、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生均教学经费和教学设2备、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等方面,与合格本科办学指标相比有差距,亟需加强。4、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
11、学科专业建设的梯队不健全,某些学科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科研总体实力不强、高水平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过少。对地方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数量偏少。科研经费总量、学术论文数量、学术专著和授权专利数量偏少,特别是高水平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太少;学术交流的频度和广度不够,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二、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依据学院的定位和指导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科专业建设,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合理调整专业布局,积极创办应用型新专业,培育和扶持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三、
12、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具体规划我院 20062010 年学科建设规划的目标是:1、学科门类从 7 个大类拓展到 89 个,本科专业达到 35 个左右。 2、 学科专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培养和引进重点建设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2030名。 3、 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拟将“艺术设计”等作为特色专业进行建设;将“汉语言文学”等一批专业作为院级重点专业建设,力争建成省级重点专业1-2 个。4、扶植一批市场前景好、社会需求旺的应用型专业。每年拟新增 34 个,新建 1115 个符合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凸显应用性定位。 (见附表 3:西安文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表)5、创办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小学教
13、育专业;积极创办面向新课改的综合课程的、本科层次的“科学教育” 、 “艺术教育” 、 “人文教育”等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新专业,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6、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为我院申报硕士点奠定基础。四、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31、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院、系领导都要把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切实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搞好各项发展。加强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分委员会的指导、决策职能,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查研究,明确我院专业建设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学科专业建设的政策和机制。建立学院负责学科建设的宏观决策与领导、院系负责专业建设的两级管理体制,各级领导都要把
14、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要定期研究社会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切实研究专业办学条件;要坚持改革和创新精神,不断完善学科队伍建设(人才补充、培养、评价、激励的机制和制度)、实验室建设、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学科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2、调整专业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专业结构。以西部开发和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契机,立足学院现实,采取重组、改造、提高、增设等方法,改造某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积极拓展新专业、催生和促进新专业的萌发与成长。 老专业改造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平台+模块) ,适时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调整课程设置、拓
15、宽知识覆盖面,使毕业生能受社会欢迎,使老专业重现生机和活力。新专业建设上,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合办专业,尤其对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积极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杂交”或“嫁接”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应用型或高职专业,探索用人单位参与办学,实行校企合作等机制,提高针对性。鼓励院系联合办新本科专业,积极探索学科调整的新路子。法政系、经管系整合为法商学院,实现政治、经济、管理的一体化,使公共事业管理、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逐步成为重点建设专业;整合现有资源创办旅游学院,突出陕西旅游的“人
16、文化、国际化”特色,使旅游专业真正成为有影响的品牌专业;文学院、外语系、艺术设计系联办广告等专业,使之成为外向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领域。依托历史系,整合资源环境旅游系、文学院等力量,举办本科层次的人文教育专业;依托物理系,整合生命科学系、化学系等力量,举办本科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通过共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4充分发挥学科的集成优势。3、加大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力度,分层次进行重点建设。经费的投入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积极筹措办学经费,确保教学经费逐年增长,保障日常教学经费,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与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等基本教学经费,确保各项教学经费达
17、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用以资助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人才引进、课程建设、学生科研、竞赛训练、教材建设等专项费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国家、省级统考课程的教学奖励基金。统筹调配日常教学业务费用、教学管理费用及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用的关系,以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分省级重点专业、院级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 3 个建设层次,按照不同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加快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使其成为学科建设中的带头示范学科。学院依据专业建设需要,设立学科专业建设专项经费,保证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所需。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及学科梯队建设状况,适时申报省级重点专业。4、 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力度,逐
18、步形成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梯队。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各专业尤其是新增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下大气力为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引进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育一批教学骨干,扶持多名教学名师,全面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科学定编、定岗、定职、定责,严格控编的前提下,优先保证新建学科、重点和特色学科、重点项目和学术骨干的进人要求,加大应用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高职称教师中的比例。到 2010 年,35 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 80%;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 40-50
19、 % ;生师比达到 16。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现有师资的教学与科研水平,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保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立项课题和教学成果给予经费配套和奖励。5、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应用型人才目标培养。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实现我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和建设力度,到 2007 年,实验室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的要求;到 2010 年,在院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基础上,使院级重点实验室达到 3-5 个
20、;5力争有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政策激励,扶助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的开设,实现实验类型的多元化,满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到 2010 年建成与学校发展规模、办学层次、专业和学科建设相匹配,能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功能与层次比较齐全的各类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为专业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6、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全面课程建设,以教学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材建设是一项教学基本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要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和课程状况,按照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深入开展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学院每年要投入专项经费扶助重点课程建设,到2007年底,使全
21、院本科的所有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主要课程达到优良标准;与此同时每个专业确保有3-5 门课程作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到2010年,力争使我院院级优秀课程达到80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达到30-40门左右,其中3-5门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力争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我院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在省级教改项目的立项数量和获奖上有较大突破。在教材建设方面,严格选用国家统编的高起点、高水平教材,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等专业必须选用近3年新版教材,鼓励使用原版外语教材和双语教材,同时鼓励教师发挥群体优势,通过
22、院内重点教材建设立项、院内外合作等形式编写较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形成适合我院教学实际的高质量教材体系。7、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学科建设的激励与淘汰机制。采取倾斜政策,在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科研立项、招生等领域,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专业。探索和采用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管理的力度。6表一:西安文理学院专业布局(本科)一览表学科门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批准时间 备注050101 汉语言文学 1990.11.16050201 英语 2003.11.4050408 艺术设计 2003.11.4050414 戏剧影视文学 2004.11.3
23、0文学050406 美术学 2004.11.30070301 化学 2003.11.4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90.11.16070701 地理科学 1997.2.26070401 生物科学 2003.11.11理学070201 物理学 2003.11.11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4.11.30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2003.11.4工学08060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3.11.11110206 旅游管理 2004.4.5110302 公共事业管理 2004.11.30管理学110203 会计学 2005.4.7法学 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 200
24、3.11.11教育学 040201 体育教育 2003.11.47历史学 060101 历史学 2004.11.30表二:西安文理学院专业布局(专科)一览学科门类 专业代 码 专业名称 批准时间 备 注生化与药品大类 530205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199398 原为应用化学专业制造大类 580202 电气自动化技术 1990 原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大类 5901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1984 原为计算应用与维护620204 会计电算化 1993331620301 经济管理 199398财经大类620401 市场营销 199433旅游大类 640101 旅游管理 199398660109
25、 旅游英语 1993331660112 文秘 1997526 原为涉外文秘660209 音乐教育 20011119 原为音乐学660213 初等教育 19921220 原为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大类660215 现代教育技术 20011219 原为计算机科学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112 广告设计与制作 1996326 原为广告与广告管理专业8690102 法律文秘 2001.11.19法律大类690104 法律事务 20011119原为法学表三:西安文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表学科 拟 设置的专业 拟 所属院系 拟 设置时间*广告学 文学院/艺术设计系 2008 年*秘书教育 文学院 2007
26、年*音乐教育 音乐系 2006 年音乐表演 音乐系 2007-2008 年动画 艺术设计系 2007-2008 年环境艺术 艺术设计系 2008-2009 年文 学媒体创意 艺术设计系 2007-2008 年*应用化学 化学系 2006 年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系/计算机系 2007 年环境科学 资源与环境旅游系 2007-2008 年理 学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研室 2006 年*自动化 机电系 2007-2008 年软件工程 计算机系 2007 年工 学通信工程 机电系、计算机系 2007-2008 年*工商管理 经管系 2007-2008 年*市场营销 经管系 2006-2007 年物流
27、管理 法政系/经管系 2007-2008 年管理学*行政管理 法政系/经管系 2007-2008 年教 育 学 *学前教育 教育系 2006-2007 年9* 小学教育 2008-2009 年科学教育 化学/生物/物理系 2007 年艺术教育 艺术设计、音乐表演 2008 年人文教育 历史、资环、文学院 2008-2009 年社会体育 体育系 2006-2007 年国际经济贸易 经管系 2007-2008 年经济学保险 经管系/法政系 2009-2010园艺 生命科学系 2006 年农学园林 生命科学系 2009-2010 年应用药学 生命科学/化学系 2007-2008 年医学家政学 法政系 2008 年法学社会工作 法政系 2009 年历史学 考古/文物保护技术 历史系加*,拟在原专科专业基础上建设为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