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谈“治未病”与大健康.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933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治未病”与大健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治未病”与大健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治未病”与大健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治未病”与大健康大健康涵 盖一个人生命全周期的养护过程。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是紧紧围绕着人们期望的核心,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 大健康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要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要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大健康理念有助于提高民众健康素养,接受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健康消费。大健康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亚健康、提

2、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呵护生命全过程,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日益被社会所认可。21 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而如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外部环境的因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亚健康人群飙升,慢性病井喷式爆发、健康成本不断增加、重疾慢病年轻化等健康问题频发。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疾病挑战。据有关资料统计,符合 WHO 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 15%,有 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中,70%的人处于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时代呼唤防

3、病治病重心前移。怎样才能突破防病治病的“瓶颈”,维护并不断改善人民的健康状态?恢复健康的关键,绝不是依赖药物,也不是依赖某种营养,而是首先依赖于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降低社会医疗成本、缓解医疗压力、解决医改难题的突破口。“治未病”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古代中医先贤已经认识到“治 未病”的重要性。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里所讲的“治未病”,包含“未病预防”、“已病防乱”、“乱而防变”等多重含义,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健康意识,对发展大健康产业

4、具有启迪作用。“治未病”大健康已经成为当下的潮流健康理念,现在也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在会上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医疗卫生人员我们必须要履行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努力将治已病的思路转向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将等待患者上门的想法转变为送中医中药进社区,将继续唤起每个居民对健康的关注。”让大家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使全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我们还要秉承推广中医文化,发挥中医特色,以中医“治未病”推广大健康,转变 “有病才治病”的传统理念。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增长,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前景。大健康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既能提升民众自我保健的能力,也能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降低医疗的成本。同时,健康产业的发展势必是一件好事,它将去满足人们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广泛的选择,降低看病成本,提升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