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 上传人:lufeng1000
  • 文档编号:2289728
  • 上传时间:2018-09-09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资源描述:

    1、1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单位:甘棠中学 姓 名:杨继环 职 务:教 师 职 称:中学二级 联系方式:13810491645 2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所在。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水平的资源,是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决定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增添能量,才能走在行业的最前端。本文将从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如何培养农村创新型中学

    2、生和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一、 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与课程改革相伴的是教师、学生、课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课程改革,我们的老师不再单纯地讲授知识,灌输知识,应付考试,而是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成学生智力、情感的开发者、设计者、引导者。通过课程改革,课堂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生机和活力,学生不再单纯地接受知识,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意愿得到尊重,人格全面发展,特别是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和沟通,使得课堂真正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推进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引领,没有思想的引领,

    3、照猫画虎,仅仅满足于按上面的行政命令去改革,那改革永远也改不好,不但改不好,还可能会退步。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尤其是在学校硬件条件基本均衡,正常运转实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差距就差在思想上。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励志教育田园特色的农村中学。基于基本校情,我们引进了讲学稿和“五步十环节”相结合的授课模式。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每一节课老师都要提前编制讲学稿,让学生知道老师课上要讲什么,他们就会有的放矢地提前预习,课上听讲也就有所侧重,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课前没有弄懂的问题上。近三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符合我校校情。但是开始试用阶段,很多老师们也是存在很多顾虑的。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探索,

    4、我们已初步品尝到了改革的成果。32、教学现代化要求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课堂教学上,虽是农村学校,但我们现在也已经具备了利用多媒体创造图文并茂、生动逼真教学情境的条件。硬件拥有了,接下来就要看我们教师如何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们参加继续学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多媒体引入课程,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如利用 Flash、Powerpoint 等。农村学校蕴藏着课程资源

    5、的巨大潜力,尤其是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等。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走向城市去开阔视野,领略现代气息,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家庭所无法给予他们的学习条件。农村孩子最需要的是技术素养教育,于是我们想到通过一种课程的建立,为这些学生打下基础。通用技术课程不是着眼于专门的技能和技巧,而是培养他们基础的技术方面的素养,比如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查询等。这样一门课程,不仅填补了知识结构的空白,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3、学习型社会环境引领教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当今社会要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也是对当今教育人员的时代要求。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既有教师的思

    6、想,也有教师的能力,还有对教师人格的挑战。同时,还要积极有效地做好教师培训的工作。既要给教师以思想,又要给教师以技艺和方法,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素质和能力。这个方面如果做不到位,那新课程推进就会困难重重。因为课程的实施,需要每位一线教师去落实。所以,近几年我校坚持“不培训、不上岗” ,不培训的老师不能走上新“课改”的讲台。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在这方面为教师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等方式,尤其是校本教研的方式,不是让学校关起门自己搞,而是找出问题来培训和学习。目前的继续教育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在培训中已引入了诸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

    7、小组讨论、仿真实战演练等方式。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们能在继续教育中4汲取更多的创新理念和知识养分,这样在工作实践中才能提升创新力。我校非常注重整合广泛的教师教育资源,尽量做到充分发挥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课程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勉励他们带动更多的教师不断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二、 如何培养农村创新型中学生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其研究性教学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教师的科研实践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通过自身科技实践活动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具有个性化的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去感染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通过灵活的知识

    8、学习达到掌握知识,融会贯通,进而产生创造知识的潜能和萌动。农村中学生受地域限制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进行。1、信息化教学渗透现代化理念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正是获取广博知识的信息意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非常的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的时空条件下有效地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在基础信息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利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其学习研究进行扩

    9、展,对自我学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综合能力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拥有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就等于拥有了创新的催化剂。我校是通州区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总体来说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视野相对来说也没有城市学生广阔。家庭的信息现代化很薄弱,电脑、相机、U 盘等信息载体很多家庭还都没有。基于这种情况,我校提倡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比如:我们教师上课尽量制作 PPT,使用投影仪,力争做到图、文、音像一体化,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将他们的听课状态调

    10、整到最佳程度,以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另外,学校还安排了信息课,教师从基础的信息知识讲起,再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研究,既引起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又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做到因材施教。52、实践化教学打造智能化理念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作为农村中学,我校的教育设施现代化程度虽比不上市里的一些学校,但校园风景确是别具一格。这里充满了田园文化气息,设有“梦笔生花”园、“咬得菜根

    11、”园、 “果行育德”园、 “丰玉荒谷”园、 “葵藿倾阳”园等田园风景励志文化园地。在这里,一年四季孩子们都可以观察到植物的生长状况,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在生物课上还可以动手操作,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另外,我校还积极与附近企业建立友好关系,定期带领同学们去这些企业参观学习。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实践环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实战演练。还有,去农作物生产基地体验生活、到宋庄画家村观摩,游览长城、观看地道战遗址、体验北京航天科普研究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3、空间化教学培育时效化理念创新是素质教

    12、育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力量。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动手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学生有常新的感觉。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 ,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个空间,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出无限的潜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质疑、标新是培养学生创

    13、新能力的保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提问,一个假设,在课堂上都是举足轻重的。老师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引导性的,老师的作用并不仅是教会学生学到什么知识,不只是为学生思考问题,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思考问题。在引导学生的时候,6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帮学生“包办” 。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要善于启发学生拓宽思考范围,鼓励他们“不走寻常路” 。譬如,语文课的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对立面寻求立意,不失为求异思维的一种好方法。如:“近墨者黑” ,教师不能引导“近墨者一定黑” ,而应鼓励反向立意“近墨者不一定黑” 。这种反弹琵琶,只要言之有理,持

    14、之有据,就应该大力倡导,大加鼓励。课堂教学中的反向立意多了,学生求异思维形成了,其创新意识自然会与日俱增。三、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21 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 ,创造型人才要通过创造型教育来挖掘和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争取并珍惜一切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巩固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以此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和时代需求。教师继续教育与

    15、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师继续教育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的教师对学生来说仍旧是一个引路人,是一个光明的使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同一门类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比如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0 世纪 70 年代和 90 年代的老师们讲解的方式就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和如今的授课方式更不可同日而语了。仔细比照一下,现在的讲法可以说是推陈出新,而且每个时代的讲解都会结合时代背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一般来说,每位教师的教龄都在 30 年左右,无法想象一位教师从不改变自己

    16、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他的课堂会有多么沉闷。不思改变的教师僵化的是自己的思维,毁掉的是一代又一代原本具有创新潜能的孩子们。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必要的,它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创新型人才的潜质激励教师去参加继续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领悟能力强,接受事物快,较以前的孩子来说见多识广,孩子们智能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曾说“弟7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但常此以往,师者的尊严与威信何在?教学相长没错,关键在于在总体上教师的观点和结论对学生来说要有高屋建瓴的见地,对学生悄然而现的创新火花,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发现和破解并让其燃放得更加绚烂。这样,才不辱为师者的使命,不负为师者的重任。俗话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 讲的正是个人才学的有限性和知识的无穷性,合格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总之,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继续教育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为了满足现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烈需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教学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会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定创新信念,永葆创新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师继续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22897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