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英法律习题训练 2010 年冲刺班第一讲 法的一般原理1.法律规范成立的方式有( A.国家制定 B.国家认可 )A.国家制定 B.国家认可 C.自发形成D.社会成员公认 E.机关、团体、学校等组织制定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 对 )3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4.法律中蕴含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指( B )。A.统治阶级中掌握领导权的集团的意志B.统治阶级的整体的意志C.统治阶级中主要领导人的意志D.统治阶级中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5.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规范有(
2、A C D E )。A.法律 B.道德 C.宗教信条D.政党的规章 E.社团的规章6法律的本质是( A )A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阶级性和合理性的统一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C )A.规范性 B.意志性C.强制性 D.程序性8.法律是由一定社会的_关系决定的。( B )A.政治 B.经济C.文化 D.社会9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和资产阶级法律的共同点是产生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体现( A )A剥削阶级意志 B奴隶主阶级意志C封建地主阶级意志 D资产阶级意志10.区分法律历史类型的根据有( B
3、D )A.法系 B.法律的阶级意志性C.社会生产的发达程度 D.经济基础E.法律制度法的历史类型指依照法所据以产生和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和体现的主体意志不同而对古往今来的法所做的基本分类。凡经济基础反映主体意志相同的法,便属于同一历史类型。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揭示法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规律。11、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意志决定的( 不对 )2答: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补充题目:1法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成员意志的相加。答:错。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体同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成员的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一般意志。是被“奉为法律”统
4、治阶级的意志。2习惯法是由国家制定的。答:错。世界各国早期的法律一般是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的。也就是经国家认可的习惯即成为习惯法。而成文法则是经国家制定的。3法的历史类型是对法的渊源的作的分类。答:错。法的历史类型是指依照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阶级意志不同而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经济基础相同,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的,就属于同一历史类型。法的渊源原意为法的来源,作为法律术语,指法的效力来源。4法能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的功用和高能这是法的指引功能。答:错。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的功用和效能这是法的强制功能。5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
5、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功用和效能是法的评价功能。答:错。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功用和效能是法的教育功能。6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答:错。法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7广义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法律。答: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法律是狭义的法律。8狭义的法律称为法。答:错。广义的法律称为法。9法理学是部门法之一。答:错。法理学是关于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法学,不是部门法之一。10社会主义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答:对。 (1)社会主义法体现的是十大人民的意志,具有
6、广泛的人民性。(2)社会主义法虽然只有广泛的人民性,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没有阶级性,因为人民内部还存在阶级、阶级差别,国内外还存在着阶级斗争,具有阶级性。所以,社会主义法是人民性和阶级性的统一。12、以下关于法的表述中,哪项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 B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正式行为规范B、法的内容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C、法体现的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13、法律调整的对象不仅是人们的现实的行为,而且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和行为动机。( 错 )14、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D行政法规3)A行政规章 B行政法 C法律 D
7、行政法规15、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 C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16、法的调整的对象(A )A行为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 C利益关系 D各种社会资源17、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C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的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18、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 D )A规范性 B物质制约性 C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19
8、、现代社会,不仅需要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了下列哪一选项?(B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B、法律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C、法律是非常重要的D、法律与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完全相同20、公民有出版、言论、集会、结社自由,这是法的( B )A、强制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21、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 A B D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C市人大D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E、县人大22、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B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 D法律关系的内容2
9、3、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D )A审议法律议案 B表决法律议案 C公布法律 D起草法律议案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等阶段。2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4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A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解析:宪法第 116 条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
10、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因此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第二讲 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和刑罚一、刑法的基本原则、效力范围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 C D )A罪刑法定原则 B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E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的原则2、关于我国刑法的使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都必须适用我国刑法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C、我国
11、刑法的适用范围采取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不能选 A. 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法律有特别规定”包括以下几类情况:(1)不适用中国刑法(广义刑法) 的情况,即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适用我国刑法。(2)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的情况,即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适用其本地刑法,而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及其他具有普遍效力的刑事法律;但由于香
12、港、澳门与台湾地区的“刑法”属于我国的区域性刑法,故不能认为这些地区不适用“中国刑法” 。(3)不适用刑法典的情况,即刑法典颁布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特别刑法,出现法条竞合的情况时,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不适用刑法典,而适用特别刑法。5(4)不适用刑法典的部分条文的情况,即民族自治地区不能全部适用刑法典,而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时,行为符合该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适用该变通或补充规定,而不适用刑法典条文。3、1998 年 9 月,李某先后将邻村 4 名儿童拐卖到外地,后李某被捕。据其交代,其在 1993
13、年还曾经拐卖过 3 名儿童。对于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适用刑法?( C ) (1979 年刑法中有拐卖人口罪,1997 年刑法中有拐卖妇女儿童罪,但后者的刑罚较重)A、均应适用 1979 年刑法B、均应适用 1997 年刑法C、对于其 1993 年实施的行为应适用 1979 年刑法,对于其 1998 年的行为应适用 1997 年刑法D、对于其 1993 年实施的行为应适用 1997 年刑法,对于其 1998 年的行为应适用 1979 年刑法4、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C )A、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B、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C、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受害人与犯
14、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二、犯罪1.过失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 错 )2.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 对 )3.犯罪的本质是(A )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 B.对规范的侵犯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 D.对法益的侵犯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A )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B.概括故意与确定故意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 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5下列符合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的是( D )A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 B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了侵害C不法侵害人正在磨刀准备杀人 D不法侵害人正举枪要杀人6.我国刑法理论将危害社会的行为分为(B )A.直接故意行为和间接故意行为B.作为和不作
15、为C.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D.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解析:故意和过失主要指犯罪的主观方面,作为和不作为是犯罪的行为方面的状态。7.主犯是指( A )A.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B.教唆犯C.实行犯6D.帮助犯8.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B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B. 乙共同强奸妇女甲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9.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BCDE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E.犯罪客观方面10.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BE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
16、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这一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放弃实施或者继续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1必须是在犯罪预
17、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达到既遂状态,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认为,犯罪既遂以后自动返还原物或者自动赔偿损失的行为,如盗窃犯在盗窃他人财物后又将窃取的财物归还原主,或者贪污犯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还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论处。其自动返还赃物的行为只能在量刑时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首先,必须要求行为人自认为能够继续实施。其次,认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还必须要求确实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观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
18、罪。所谓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实施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并完成的犯罪行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以后,7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因此答案应该是:BE11.犯罪客体是指( C )A.实施犯罪的行为和手段B.法律所规定的犯罪的结果C.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D.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12.中学生 A 于 1981 年 4 月 5 日出生,1998 年 3 月 28 日重伤一名同学,1999 年 1 月 2 日被捕。A 的行为( C )A.应负刑事责任
19、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根 据 我 国 刑 法 第 17 条 第 1 款 的 规 定 : “已 满 十 六 周 岁 的 人 犯 罪 , 应 当负 刑 事 责 任 。 ”因 此 , 已 满 16 周 岁 是 完 全 负 刑 事 责 任 年 龄 阶 段 。 我 国 刑 法除 对 刑 事 责 任 年 龄 作 了 规 定 以 外 , 还 对 负 刑 事 责 任 的 未 成 年 人 的 处 罚 原 则和 不 负 刑 事 责 任 的 未 成 年 人 的 处 置 原 则 作 了 规 定 。 我 国 刑 法 第 17 条 第 3款 规 定 :
20、 “已 满 十 四 周 岁 不 满 十 八 周 岁 的 人 犯 罪 , 应 当 从 轻 或 者 减 轻 处 罚 。”这 是 未 成 年 人 犯 罪 从 轻 或 者 减 轻 处 罚 的 法 定 情 节 , 表 明 我 国 刑 法 对 未 成年 人 犯 罪 从 宽 处 罚 的 刑 事 政 策 精 神 。 我 国 刑 法 第 17 条 第 4 款 规 定 : “因不 满 十 六 周 岁 不 予 刑 事 处 罚 的 , 责 令 他 的 家 长 或 者 监 护 人 加 以 管 教 ; 在 必要 的 时 候 , 也 可 以 由 政 府 收 容 教 养 。 ”这 里 的 收 容 教 养 是 对 不 负 刑
21、事 责 任 的未 成 年 人 的 一 种 保 安 处 分 措 施 。13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A B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B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主体是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 D没有翻供E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解析: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罪行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
22、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为了有利于自首制度正确统一的适用,避免分歧,司法实践中将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称为一般自首,第二款称之为特殊自首或者余罪自首、准自首。814.我国刑法确定了_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A成年人 B.完全C.相对 D.完全不E.减轻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B )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16李某驾车前发现汽车车闸有点失灵,考虑道路宽敞,路程又不远,就将车开走,路上将行人撞成重伤,李某的行为是_犯罪
23、。( B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 D.意外事故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 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B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应负刑事责任C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单位必需是公司、事业单位、企业、机关、团体D 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E醉酒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1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A )A.不满 14 周岁 B.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C.已满 16 周岁 D.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19.一切犯罪所共同侵
24、犯的客体是( B )A.犯罪客体 B.一般客体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20.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包括( B.主犯 C.从犯D.胁从犯 E.教唆犯 )A.要犯 B.主犯 C.从犯D.胁从犯 E.教唆犯21.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 B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22.甲与乙有仇,甲想杀乙,甲携带匕首去乙家杀乙,乙不在家,甲只好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B )形态。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23.某甲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行为也已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某甲在客观上并不具有故意和过失,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某甲对其行为( A )A.不应负
25、刑事责任B.应负刑事责任C.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9D.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一个涉及到犯罪构成的题,考到这样的题型要从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等几个因素来综合分析。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是构成犯罪的基本前提。当明确了这个知识点之后,这个选项就比较容易选择了。正确选项就是 A,同时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C、D 两个选项在这个题里的干扰作用不大,但是在其他的类似选项里面,刑法这部分可以和应当从轻减轻这两个是一定要注意区分。24.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称为( A. )A.犯罪客体 B.犯罪结果C.犯罪对象
26、 D.犯罪客观方面25 犯罪客体指( C )A.犯罪所侵害的对象B.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C.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D.犯罪所使用的手段26.下列案例中哪一项属于犯罪中止(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 3000 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乙只有一颗子弹,因此没有继续开枪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 100 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高声叫喊:警察来了。丁信以为真,立即逃离
27、现场这道题目有问题。刑法第 23 条第 1 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A 选项成立犯罪未遂,甲后来得到的 3000 元钱不是因诈骗而来的。第 24 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是:“能达目的而不欲”时是中止, “欲达目的而不能”B 项中也属于犯罪未遂。C 选项中丙已经将赵某绑走,且提出了勒索,此时绑架罪已经即遂,尽管丙主动将赵某释放,也不影响其犯罪构成,只不过会在量刑的时候予以考虑。D 项中丁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所以,这里没有犯罪中止的情形。27.犯罪的预备阶段是指为了犯
28、罪而( BC )A.表示犯罪意图 B.准备工具 C.制造条件D.消除犯罪痕迹 E.排除犯罪障碍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是由于行为人的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需要承担责任。10按这个定义选 BC,口头申明和暗示等不构成犯罪预备,排除犯罪障碍是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条件,消除犯罪痕迹则是主观意志,同样不符合要求28、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A社会危害性 B人身危险性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据我国刑法第 13 条的规定,犯罪的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是刑事违
29、法性的基础,国家不可能以法律的形式把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宣布为犯罪,也不可能将危害性并不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刑事违法性则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体现。应受刑罚惩罚性以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为前提,行为如果没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自然不应受刑罚处罚。不同时具有这三个犯罪特征的行为就不是犯罪行为。29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十大类的标准是(D )A犯罪的一般客体的性质 B犯罪对象的不同C犯罪的直接客体的性质 D犯罪的同类客体的性质30成立不作为犯的前提条件是( D )A行为人负有实施积极行为的义务B行为人负有实施积极行为的道德义务C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D行
30、为人负有实施刑法规定的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31、甲带起 3 岁的侄子出去玩,结果因照料不慎小孩跌入沼气池,甲因不原意下池救援,致使其侄子死亡。甲某的行为( C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 D、不构成辅以杀人罪B解析 先行行为是引起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根据之一。当行为人的先行行为迫使相对人陷入危急状态,作出唯一选择时,行为人的救助义务此时已经产生,相对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时行为人如果不履行救助义务,即构成犯罪。案例中甲带着年幼的儿童出去玩就是一种先行行为,基于这一行为,甲有照顾侄子、保障其安全的义务。在其侄子面临危险、生命受到威胁时,张某不履行救助义务,放任危害结果的
31、发生,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因此本题答案为 C。32、下列不属于犯罪基本特征的是( C )A、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B、行为触犯刑法C、行为人具有犯意D、行为应当受刑罚处罚33、某甲与乙某发生口角,声称要杀死乙某。乙某怕甲某真的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乙某的行为属于( C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1134、中学生甲(15 岁)经常受其同班同学乙的欺负,甲想报复乙,出 200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丙(17 岁) “教训教训”乙。丙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乙半路拦住,痛打了一顿,致乙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
32、轻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甲为主犯,丙为胁从犯B、甲为从犯,丙为主犯C、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三、刑罚1依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是( C D )A犯罪的外国人 B犯罪以后自首的人C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 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E犯罪时怀孕的妇女2.下列处罚措施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是( A )A.剥夺政治权利 B.拘役C.罚款 D.管制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D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4.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A )A.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也不得适用假释B.对
33、于累犯,不适用缓刑,但是可以适用假释C.对于一般累犯,不得适用假释,但是可以适用缓刑D.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累犯,不得适用缓刑,但是可以适用假释5.主刑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C )A.可以独立适用 B.可以附加适用C.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D.不能独立适用,要和附加刑一起适用6.数罪并罚的刑期,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3 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 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D )A.5 年 B.10 年C.15 年 D.20 年7.判处有期徒刑的,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 )A.原刑期的二分之一 B.原刑期的三分之一C.法定有期徒刑的最
34、低刑期 D.无限制8我国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 3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多不能超过( A )A3 年 B4 年C5 年 D6 年9.判处犯罪分子死刑应当报请_ C _核准。 ( )A.高级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10.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在_高级人民法院_。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201 年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2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11.我国刑法规定,对累犯应当( )A.加重处罚 B.减轻处罚C.从轻处罚 D.从重处罚对 累犯的处罚,我国法律规定,累犯应当在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从重,是指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
35、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情形。比如刑法第 65 条第 1 款规定的累犯就是从重处罚情节。与之相反的就是从轻处罚。加重处罚是指数罪并罚时,可以在所判数刑中的最高刑期以上,并可以超过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一般法定最高限度执行刑期。具体见刑法 69 条。我国刑法对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有期数罪并罚可以超过 15年,判 1520 年,拘役可以超过 6 个月,判 6 个月到 1 年,管制可以超过 2 年,最高判到 3 年。12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是(A )A有期徒刑 B拘役C管制 D罚金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可谓名副其实的主刑12按照我
36、国法律的规定,有权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机关是( B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C监狱 D人民检察院13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的单位适用的刑罚是( B )A吊销执照 B罚金C没收财产 D罚金和没收财产14下列犯罪分子中,应当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B C D )A累犯B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E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15、我国刑罚的方法共有几种?( D )A、5 种 B、7 种 C、8 种 D、9 种刑罚分主刑、附加刑两类,主刑有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也可以独立使用。对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
37、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16.我国刑罚中最轻的主刑是( C )A.拘役 B.罚金C.管制 D.剥夺政治权利16.管制的特点是(B )13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17.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D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8.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 C )A.管制的犯罪分子B.拘役的犯罪分子
38、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依照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之规定,减刑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对象,即“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9.对于下列犯罪分子,刑法规定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 B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B.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错 )不适用死刑”包括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情况。第三讲 民事法律制度一、
39、民法的基本原则1张家和李家同居一村,张家欲将自己的耕牛出卖,李家想以低价购买张家的耕牛,便对张家说:“你家的牛必须按照该价卖给我家,否则别想出卖! ”张家考虑到李家是本村的村长,无奈将该牛按照李家的要求卖给李家。张家和李家这一民事行为中,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B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诚信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二、民事主体1李某年龄 16 周岁,接受叔叔遗赠 10 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C )A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自然人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其宣告死亡应经过的时限要求是( A )A.2
40、年 B.3 年14C.4 年 D.5 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3因意外事故失踪,利害关系人申请失踪人为宣告死亡人的,人民法院寻找失踪人的公告期为( D )A3 个月 B6 个月C9 个月 D1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一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三个月。4.甲为一精神病人,乙为其监护人,下列乙的行为中,属于合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有
41、( C D E )A.为防止甲外出惹事,将甲的双脚戴上脚镣B.对甲未患精神病时赠与他人的财产予以撤销C.对丙欠甲的债务以甲的名义请求返还D.对甲所有的房屋进行修缮E.对甲侵犯他人权益产生的债务予以清偿5丁丁今年 15 岁,但从 8 岁开始就作为演员参加系列电视情景剧的拍摄,至今累计获得片酬 20 万元,衣食无忧。依法,丁丁为( A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王某于 2002 年 4 月 1 日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没有找到。王某的亲属欲申请宣告其为死亡人,最早应从何时提出申请?( )A2004 年 4 月 2 日
42、 B2004 年 4 月 1 日C2006 年 4 月 2 日 D2006 年 4 月 1 日解 释 : 须 被 申 请 人 下 落 不 明 满 一 定 期 间 。 ( a:下 落 不 明 满 4 年 ; b:意外 事 故 下 落 不 明 从 事 故 发 生 日 满 2 年 ; c:意 外 失 踪 且 取 得 死 亡 证 明 的 ) 。7.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A )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始于 18 周岁,终于 60 周岁C.始于有独立经济来源,终于丧失劳动能力 D.始于出生,终于 69 周岁8.下列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DE )A.刘某 17 岁,因家庭困难在外工作,月收入 8
43、60 元B.张某 39 岁,经法院司法精神病鉴定为间歇性精神病人C.李某 15 岁,孤儿,独立生活能力很强,依靠抚恤金独自一人生活D.谢某,45 岁,爱吹牛、说大话,村民们都叫他谢疯子E.王某 19 岁,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他母亲在学校旁租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9公民下落不明必需满一定的年限,才能宣告死亡。法律规定的情形是( A )A.离开自己的住所持续满 4 年的 B.下落不明满 2 年15C.通常情况下,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持 D.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 3 年的续满 5 年的10.对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是( A )A.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B.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其他
44、近亲属C.成年子女,父母,配偶,其他近亲属D.由被监护人在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三者之间自行选定11.从年龄上划分,我国民法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C )A.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C.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满 8 周岁的未成年人12.下列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是( A )A.年满 18 周岁,智力正常B.年满 16 周岁,有独立收入C.年满 18 周岁,有精神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D.年满 10 周岁1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须由利害关系人申请,由( D )A.公安机关依法宣告 B.人民政府依法宣告C.人民检察院依法宣
45、告 D.人民法院依法宣告14 某甲,现年 17 岁,某足球俱 乐部青少年 队运动员,其食宿由俱乐部提供,另外有 1000 元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2006 年 10 月 14 日,甲在商场看到自己非常喜爱的一套高级音响,就以自己的积蓄和借款将其买下,花去 2 万元。甲父对此十分不满,遂以甲尚未成年为由,主张该购买行为无效。问题:甲父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不能成立,某甲应当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不需要其父亲追认。15.下列为民法上债的关系的是( A )A.甲向乙购买房屋而形成的买卖关系B.甲与乙共同出资购买一辆汽车所形成的关系C.甲死亡,其继承人乙、丙对甲的遗产形成的关系D
46、.甲一直对乙予以照顾,乙对甲所欠的人情债本题涉及对债的概念的理解问题。D 选项属于人情关系,不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B 选项为共有关系;C 选项为继承关系,只有 A 选项为债的关系。16.甲的小孩不慎掉进河中,乙路过,将小孩救起,乙的手机因进水而损坏,乙请求甲赔偿手机损失。甲乙之间形成( C )A.侵权之债 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 D.合同之债17.甲死亡时,遗产由其母乙、妻丙和子丁继承,当时丙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8000 元。胎儿出生 10 小时后死亡,这 8000 元应由( C )16A.乙继承 B.乙和丙继承C.丙继承 D.乙丙丁继承18、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
47、是( D )A、甲代替乙招待乙的朋友的行为B、传达室的张大爷将甲寄给乙的信送给乙的行为C、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D、公司的售票员向旅客卖票的行为A 错,因为该行为不发生任何法律上的意义, 。B 错,该行为是典型的传达行为。C 错,该行为在我国现行法中是代表行为,因为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D 对,因为公司的售票员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他向旅客卖票而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它是一个代理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职务代理。19、王楠,16 岁,高中学生。其外祖父去世时,曾在遗嘱中指明,给王楠25 万元购买一处房屋,但未指定由谁购买。王楠的父亲便以王楠的名义用该 25万元买了一套商品
48、房,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A、王楠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法定代理B、王楠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委托代理C、王楠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指定代理D、王楠的父亲所为的代理属于无权代理20、下列不属于法人特征的是( B )A、具有独立的财产 B、有固定的人员 C、是独立的社会组织 D、承担独立的责任21、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经满 5 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配偶乙( D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C、应当先生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关系. 民法通则意见第 29 条规定,宣 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