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学困生成因与对策刘文俊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中学 530022Email: 内容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通常我们会把学生分为尖子生、中上生、中等生、学困生四类。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的教育方式,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影响等。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逐渐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学困生倍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上的困境是学校、教 师、家 长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对策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两方面:一方面看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表现,另一方面就是看学生的成绩。在教育词典中对学困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
2、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暂且撇开品行这一块,就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往往就是指那些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不理想状态的学生。具体的说,在试题难度按 7:2:1 的标准设计的情况下,通常,我们会把考试成绩经常处于 95 分以上的学生叫做尖子生;85-95 分的为中上生;70-85 分的为中等生;70 以下的,尤其是那些成绩低于 60 分的学生,一般属于学困生。 一、各层次学生的形成及在学习上表现(一)尖子生:他们课堂上能自始至终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跟老师,爱思考,反应快。不仅能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能代替老师有条
3、理地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他们视课后练习为挑战,对附加的难题更是充满热情,极富专研精神。学习高度自觉,目标明确,生活以学习为第一位,不以为苦,不自满,常能自发的超前学习和复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能及时自我调整好心态。喜欢独立思考,在考试中追求自我完美,即追求最高分。(二)中上生:他们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思维能跟上老师,反应比较快,2能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跟他们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准备,他们也能代替老师有条理地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他们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是成绩之所以没有尖子生高,往往是由于这类学生目标不够明确,容易骄傲。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易产生情绪,但他们能很快
4、调整好心态。课堂上会偶尔开小差,常表现为爱听别人讲小话,好在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也喜欢做课后练习。但是不太热衷于附加题。认为完成该做的就够了。课后能自觉学习,遇到困难或者诱惑时,需要外界的鼓励和监督才不容易退缩。(三)中等生:此类学生往往是由中上生退步而形成。他们潜意识里以开心为第一位,当他认为课堂生动有趣时,注意力集中,思维能跟上老师,能积极正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喜欢动脑筋,只是一有困难容易气馁。依赖师长的表扬和鼓励。遇到不如意闹情绪。如果遇到比听课轻松有趣的事情,他容易被吸引,需要外界的监督。愿意学习,但怕吃苦,草草对付课后练习,缺少对课堂知识的反思。(四)学困生:此类学生
5、对待学习态度以开心为第一位,他们往往是由中等生退步而形成。不是很乐意动脑筋,但是遇到生动有趣的课堂,还是会被吸引。当他认为课堂内容有趣时,注意力集中,思维能跟上老师,并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回答老师问题,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只可惜热情持续时间不长。刚学懂了一个知识点就安于小成,得意忘形。一遇到知识的难点听不懂就气馁,一有困难就作罢。遇到不如意易闹情绪,或者开小差,自制力差,严重依赖老师的监督。草草对付课后练习,如果没有监督甚至不写课后作业,不懂得怎样复习也不愿意自我反思。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由于怕吃苦,他们就越来越怕学习,越来越不爱听课做作业。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思考(一)家庭教育
6、方式的负面影响,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1. 在我们国家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下,学习确实是一件比较苦的事情。很多学生因为吃不了苦,而过早的放弃了努力。在学生的儿童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有些长辈在学生的幼儿阶段喜欢用哄骗利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因而学生形成要有好处或者得到某种满足才肯按照要求办事的心理。这类学生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奖励。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心存不满,对老师有3意见,继而发展为不愿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知道,每次好的表现都能被老师发现并得到表扬当然很好,但是这并不太现实,毕竟我们现在是大班上课,同一个班级中人数大都在五十以上,教师不能一一顾及每一个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遇到这种情
7、况多了,就渐渐地对该科目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由此看来,学困生的形成,与儿童时期家庭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2. 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潜移默化。家长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能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家长,他的孩子在一定氛围下会认真对待学习;但如果是一位对工作没有追求,自由散漫的人,他的孩子很可能很久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如果家长信奉的是享乐主义,孩子就会很难适应艰苦的学习生活。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中学生出口成“脏” ,追其根源,可以用“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母,必有其女”来解释。所以家长自己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让孩子看到自己认真向上,勤奋乐观的积极一面,同时尽量避免在儿童面前有不良行为
8、习惯。3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危害,是导致学生害怕困难,难以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在儿童时期,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心,他或她会自发地想要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一切代劳或者因害怕儿童受累受伤而限制他的行为,渐渐地儿童会享受这种一切由人代劳的安逸,因而形成了怕苦怕累懒动手,好逸恶劳的习惯。在学习上他们就变得不爱动脑筋,喜欢抄作业。现代社会的少年儿童,连许多常见的工具都不认得不会用的现象,媒体时有报道和批判。由至可见,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探索世界的天性的扼杀,是导致学生变得懒惰的主要原因。而学习上的懒惰,是学困生的共性。(二) 自身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造成。1. 缺少战胜困难心理素质,经不
9、起打击和挫折,自暴自弃。2. 不能虚心接受批评帮助。3. 不能独立处理事情,自我约束力差。4. 不善与人交流,不懂得向外界寻求帮助。(三)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1. 社会上诱惑很多。学生沉迷网吧,迷恋电子游戏而无心向学。2. 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特别看重学校的升学率,因此学校不得不大力追4求升学率,因而无法全面彻底地开展素质教育,而没有足够地精力去发现和培养学生除考试成绩外的其他能力,因此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困生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得到培养。社会也没有针对性强的教育机构来帮助和引导学困生。3. 大学生就业率低,使得一部分学生和家长看不到出路,因而对孩子的学习不抱希望,故而对其放任自流。
10、4. 为了给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得为挣钱而忙碌着,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观察和教育孩子,不能陪孩子经历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挫折。而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了心事也极少能在第一时间与年龄和心理都比较相近的兄弟姐妹交流,从而得到帮助和开导。5. 离婚率高。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成长过程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学困生。而一些单亲家庭子女的无人看管的自由状态,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部分自我约束力差的人。三、学困生现象的对策学困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所以他们并不一定永远是学困生。他们就像一棵棵被小虫盯上了的小树苗。只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一样可以茁壮成长,成为
11、社会的栋梁。关键是,作为家长,老师和社会这三个实体,要思考怎么样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来帮助他们。首先,要尽力避免学困生的形成,这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作为家庭的中坚分子,父母应该充分了解孩子,为孩子做榜样。用积极配合的态度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细心呵护儿童时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勇于尝试,不怕苦的心理。从社会的角度,希望能建立更多的儿童活动中心,科学开发儿童智力,丰富儿童生活,科学正确的引导新时代儿童健康成长。例如,建立专业的课外活动机构,课外兴趣培养发展机构等,让学困生能在学习以外找到兴趣,树立目标。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在学校中成材,孩子的许多能力和才干是在学习以外培养起来的。我
12、们应该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多的锻炼和证实自5己能力的机会和方式,而不至于仅仅用我们的考试评价机制给这部分学生判“死刑” ,使他们自暴自弃。 作为学校,应该健全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安排特别通道,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援助,让他们积极地面对困难,顺利度过成长中的难关。心理辅导工作室不是被动地等学困生找上门来,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走进学困生,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让学困生参与进来,没有了分数的压力,却又得到锻炼获得启发,树立信心,从中受益。这样就避免了时下许多心理辅导工作室形同虚设的尴尬。作为学校的上级部门,应该参与进来,提供帮助,监督指导工作。其次,对于已经形成的学困生,
13、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对策?社会、家庭不可缺位,同时学校教师的工作更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帮助学困生进步。第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上,大多数学困生都爱开小差,老师要多关注他们,点名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检查他们有没有在认真听课,检查他们的课本有没有翻到正确的页面,有没有参与课堂活动和课堂作业等。另外,老师要坚持当面检查学困生的课后作业,看他们有没有按时按量完成,同时抽查他们是否是独立完成的,并及时给予指导。第二,适当的给学困生们一些额外的学习辅导。既然是学困生,学习效果一般都不理想。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其他学生做课堂训练时,单独为学困
14、生再复习一遍课堂上讲的新知识。也可以在课后找时间,集合几个学困生一起给他们做辅导,让他们及时赶上教学进度,不掉队。第三,对学困生要少批评,多鼓励。争取在课后多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淡化他们的挫折感,让他们觉得学习并不困难,而且老师就在身边,随时可以帮助他们。尽量避免批评学困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并及时表扬,对学困生的表扬不怕夸张。以上的工作切忌抓一抓放一放,老师一定要坚持,学困生就有可能转化为学习好的优等生。这样,我们的字典里,就不会再有学困生这个词语了。6学困生现象的存在,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学以前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我认为,切实抓好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整个教育教学成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消除学困生就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