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78807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方新高考】2015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2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3对于鸦片战争,有人

2、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4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 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 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B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C英国

3、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D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5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6(2013 年广东湛江徐闻一中月考)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 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协定关税等特权B 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

4、通商、传教的特权C 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D 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7(2013 年广东揭阳三中高三月考)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 世纪 4060年代B19 世纪六七十年代C19 世纪 90年代中期D20 世纪初期至 1919年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索要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供给。28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

5、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9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日本白银 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10 微历史:18401949 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

6、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 )A滥杀无辜百姓 B盲目排斥洋货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111902 年 2月, 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这是因为(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B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 , “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照办”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7、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12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 1901年到 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6分,第 14题 26分,共 52分)13(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40 年 4月 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 3天的辩论,会议以 271票对 262

8、票的微弱优势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 1840年 5月 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议。材料二 1840 年,义律率英舰 8艘,于 8 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款、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为是因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的,所以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人革职查办。请回答:(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8

9、 分)(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作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10分)(3)鸦片战争在经济上对中英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8 分)314(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 19 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

10、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成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 年 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的对比战争爆发前中日的基本情况。(18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争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8 分)4第 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

1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描述:“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被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他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2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 ,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 ,负责将“四书” 、 “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这表明太平天国起义( )A认识到解放民众思想的重要性B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化革命运动C冲击到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D较为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思想束

12、缚3 “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 ”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C 孔子改制考 D 国民党一大宣言4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5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 ”“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

13、之物为禁。 ”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C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D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6(2013 年广东广州高三期末)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7(2013 年广东揭阳高三期末)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C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权力D实行责任内阁制8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

14、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5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9(2013 年广东湛江市徐闻一中月考)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铲除了封建帝制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C颁布了临时约法 D建立了代议制共和政体10辛亥革命期间,六国领事馆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

15、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此照会表明列强( )A对辛亥革命持中立立场B希望维护中国的和平稳定C力图维持清王朝的统治D竭力扶植新的代理人上台11一个叫鲍布的美国人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叛乱者在事件发生期间行为公正,他们签署宣言,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任何做有利于保护外国人及教堂的人将得到奖赏。他们做尽其职责范围内的事以获得外国人的支持。清政府亦保护外国人”信中的事件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2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

16、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4分,第 14题 28分,共 52分)13(2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欧洲人民的下一次的起义(编者注: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他们下一阶段争取共和自由、争取廉洁政府的斗争,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决定于天朝帝国(欧洲的直接对立面)目前所发生的事件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革命。选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

17、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 ,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 ,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 ,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易中天中国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鸦片战争有何关系?(9 分)(2)材料二中大同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 ,为了建立“大同社会” ,农民阶级提出了哪一个文件?如何评价这一文件。(8 分)(3)在 19世纪,除了农民阶级以外,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大同社会”进行过哪些探索。概述其最主要的作用。(7 分)614(28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

18、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 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 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材料二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19、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三 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一百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 100年。历史学家章开沅纪念百年辛亥要看三个“一百年”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秦汉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10 分)(2)材料二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这一文件规定中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与唐朝的三省

20、六部制有何相似性和本质区别?(16 分)(3)材料三提供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新视角是什么?(2 分)7第 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3 年广东潮州高三期末)“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2(2013 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 “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

21、必要条件” 。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C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D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3(2013 年广东清远一模)梁漱溟在报上发表题为论学生事件的文章,他说:“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从这段材料提炼的信息有( )学生有爱国之举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批判学生爱国且尊重人权、遵守法律 学生行为有过激之举A B C D41921 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

22、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5(2013 年浙江杭州二模)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材料主要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对农民穷困和痛苦生活表示同情与关注B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

23、革命中的重大作用C以组织、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D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6毛泽东晚年将他在 1923年赠杨开慧的贺新郎作了最后的修订,将“重感慨,泪如雨”一句改为“人有病,天知否?” 一下跃升到“形而上”的层次,就词的写作背景,当时( )A唤起人民革命改造旧世界 B开始了国民革命C开展农民运动 D领导秋收起义7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共)在 1922年和 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1922 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

24、来8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8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9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0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人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

25、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策略C让党领导军队的策略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11 “中共日益增长的权力的真正源泉,在于其农村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尤其是_,经常被引用来作为中共在农村的力量的基础,它使中共能在那里扎根 ,而政府对于这种挑战完全束手无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上( )A武装斗争 B根据地建设 C持久抗战 D土地改革12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同盟会员证 B.“红军借谷证”C.“大跃进”邮票 D.“公私合营”照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6分,第 14题 26

26、分,共 52分)13(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五四特有的精神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的精神。陈独秀材料二 五四运动有三种真精神,是学生牺牲的精神,是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族自觉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觉的精神万岁!罗家伦9材料三 我认为五四学人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诉求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但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应该具有大国心态,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

27、的基础上爱国,分清哪些是国外对我国的敌视,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杨凤城请回答:(1)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6 分)(2)你认为“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 分)(3)有人说“五四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是近代史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的碰撞”经历了怎样发展的历程?(8分)(4)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代青年在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 分)14(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

28、,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 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

29、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全国革命高潮”必然形成的依据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9 分)(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依据是什么?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9 分)(3)材料一中对当时中国革命力量的分析是否全面?说明理由。(3 分)10(4)材料一、材料二各自代表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其思想根源各是什么?(5 分)11第 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3 年广东广州海珠区检测)“学生、平

30、民和城市精英被迫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云贵川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主要强调( )A国民大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革命热情B土地革命调动各阶层人民积极性C日本侵华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D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2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 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 BC D3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

31、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 。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41941 年 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51934 年 7月纽约时报称:“在蒋介石总司令的授意之下,中国的关税政策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新的关税政策将极大地提高美国、英国和苏联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的关税

32、税率,同时降低日本向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 ”这反映了( )A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 B国民政府以妥协换取中日和平C改订新约取得重大进展 D国民政府亲日倾向加强6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五十年以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日记所反映的事件是( )A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C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D国共签订双十协定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12C达成了

33、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8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要和平,争民主”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打倒列强,除军阀”91947 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作出此判断的背景是( )A人民

34、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0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进程。下列口号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的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B “将革命进行到底”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1某一个时期,许多人呼吁总统赋予内阁全权,召开全国和谈大会,并要求:改组内阁,网罗全国和平民主人士,充实和平的内容。他们甚至计划发动国人,一致拥护和平。该事件是指( )A1912 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对清廷的呼吁B192

35、4 年国民党“一大” ,共产国际所提建议C1945 年重庆谈判期间,美国对国民党的希望D1949 年国共和谈期间,政界对国民党的建议12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 ”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一届人大B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C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D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13题 28分,第 14题 24分,共 52分)13(28 分)不同的历

36、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7 年 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

37、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 ,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3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8 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10 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38、。(4 分)(4)材料二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 分)14(2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民党人在“七七”以前提出了“复兴民族”的口号。1934 年 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长篇讲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写的中国之命运要旨中说:“应知中国之前途光明与黑暗实相因而俱在,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 ”中国之命运研究材料二 1941 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

39、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 、二指出国共两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共识和差异。(10 分)(2)抗战胜利后,复兴民族的梦想是否迅速实现?简析其原因。(14 分)14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 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A 解析:根据题干中“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而且时间是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倾销商品,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2C 解析:考查全球史观。A、B 两项

40、都只是反映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某一方面原因;D项说法错误;C 项具有概括性。3A 解析: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 ,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 , A 项淡化了价值标准。4D 解析:材料中“鸦片战争 10年后”说明是在 1852年,D 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曼彻斯特工厂主的话体现了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大门,A 项正确;“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体现了小农经济对英国工业品的抵制,体现 B、C 两项。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领事裁判权”概念的理解, “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触犯刑律,由该国

41、领事按照该国的法律裁决,这是对中国司法权的破坏。本题选 C项。6A 解析: 南京条约把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人在上海开辟租界,故大量的外国人开始出现在上海,选 A项。B、C、D 三项与上海关系不大。7C 解析: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白银 2亿两符合“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符合材料“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 ,而该战争发生在 19世纪 90年代中期,故 C项正确。8C 解析:从材料“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为资本输出,选择 C项。9C 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条约,故 C正确。A、B、D 三项是辛丑条约的规定

42、。10C 解析: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如铅笔、洋纸、火柴等,都遭到仇视,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极端排外情结,选 C项。11C 解析:题干中“1902 年”的时间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A 项为 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政策” ;B 项为“领事裁判权” ,此项权利列强已在南京条约获得;C、D 两项为辛丑条约中的内容,但 C项比 D项更符合题干中“我们的威信大增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 ”12A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1901 年” “外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分析,说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获得的许多特权,由此分析应是辛丑条约的内容。B 项属于 A项的内容,

43、C 项与题干现象无关,D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3(1)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4 分)道光帝:独裁专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4 分)(2)中国:皇帝没有掌握全面、充分的情况,根据个人判断作出了决策。(3 分)英国:议会就正反两种意见进行充分辩论,最后通过投票根据多数意见作出决策。(3 分)区别:人治与法治。(4 分)(3)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英国: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8 分)14(1)政治上: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经济上: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

44、力迅速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军事上: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订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武器未能及时更新,军队素质低下。(18 分)(2)国际格局: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迅速成为东方的帝国主义强国;中国和朝鲜面临安全威胁;日俄在东北亚地区矛盾加剧。(8 分)第 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A 解析: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说明这场运动是一场暴力革命。虽然宣扬平等思想,但无法摆脱封建保守落后性,A 项正确。152C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拜上帝教不存在任何思想解放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宗教束缚,但

45、材料中它批判儒家思想,冲击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故选 C项。3B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里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与题干“平均主义、乌托邦思想”一致的,B 项正确;A 项主张向西方学习;C 项宣传的是维新派的维新思想;D 项国民党“一大”宣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都不正确。4C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天京变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突出表现。5D 解析:从“但即令助之”可知,A 项说法错误;B、C 两项“成熟”说法错误。“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 ”说明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6B 解析:从图片中“民权”可以判断与辛亥革命有关,故选 B项。7A

46、解析:A 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对立,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8B 解析:现代化史观经济上要实现工业化,政治上要实现民主化。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发起的,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者自我救赎的一场运动。鸦片战争是反侵略斗争,均与题干不符。9A 解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而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中国对于封建帝制的打击更为彻底,故选 A项。10D 解析:该照会所声称的“中立”不过是个幌子,因为帝国主义各国在“中立”的背后积极寻找、扶植新的代理人,结果看中了手握军政大权的袁世凯。其所谓的呼吁无非是以此变相向革命派施压,为袁

47、世凯壮威。11C 解析:由“行为公正,签署宣言” ,可排除 A项,由“任何恐吓外国人的人将被处死”排除 B项;由“清政府亦保护外国人”排除 D项。12A 解析:B 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 1949年建立,排除C项;D 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讼师变为律师,打官司变为起诉等体现了法治。13(1)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关系: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9 分)(2)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评价: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落后性: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和圣库制度的规定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真正实行过。(8 分)(3)探索:维新变法。功绩:维新派最大的功绩在于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7 分)14(1)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汉:郡县制和察举制。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10 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相似性:权力的分割和制约。区别: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