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三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4课标全国卷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欧元启用的影响。欧盟贸易壁垒早在欧盟成立之初就已不存在,故B项错误;欧元与欧盟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在世界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美国,而不是欧洲,故D项不符合事实。欧元的启用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提高了欧洲一体化的程度,推动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
2、展,故A项正确。22014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历史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旗帜上的徽标可看出,波兰开放边境线是指为欧盟开放,意味着波兰成为欧盟的成员国,故D项为正确答案。A、B、C三项都不能反映题干旗帜徽标的含义,均可排除。32014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国家类型时间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1980年38%43%42%30%1996年40%52%52%42%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区域经济集
3、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1980年、1996年四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进出口依存度都在增长;中等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三种类型国家对进出口依存度更大,说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A项与表格的信息相反,故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错误。42014江苏高考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4、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B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资本占主导地位,全球化没有使经济效益在全球合理分配,出现不均衡的情况,故B项正确;A、C两项以偏概全,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故错误;D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故错误。52014安徽高考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5、)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法德共同编撰的历史教科书是在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带着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目的给出多种答案,说明批判思维有利于历史共识的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批判思维必须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A、D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历史的认同,不是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B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含义。师说高考考频本部分内容为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经济区域集团化5年12考经济全球化5年13考考过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欧盟的基本属性欧洲一体化对世界的影响及欧元的作用
6、亚太经合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同点上海合作组织与欧盟的区别区域性经济组织出现的原因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考向欧洲一体化面临的问题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仿真练习1.2015长春调研“(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的核心思想是()A创建经济共同体B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C谋求和平与发展D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由“以根本利益的融
7、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可知强调经济合作,故选B项。22015梅州调研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D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答案D解析材料中全球化“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并不等于说全球剧变令人担忧,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论及全球化的问题,没有提到国家之间的对抗,故B项错误;民族矛盾渐趋缓和与材料中“导致热战冷战
8、不断”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的信息说明,作者强调的是全球化的加强,故D项正确。32016齐齐哈尔模拟201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答案C解析“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说明亚太经合组织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削减关税
9、壁垒,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42015广东惠州调研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这反映了()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美国拒绝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全球化的产物全球化的规则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A BC D答案B解析“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
10、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正确;“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美国不排斥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错误;“我们把它(全球化)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可见全球化是“超级大国”美国推动的产物,西方国家是规则的制定者,错误,正确,故B项正确。52015盐城三模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业内分析,继九种原材料案之后,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出口配额制度或面临终结。这主要说明()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C发
11、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答案D解析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目前并没有真正实现,故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机遇与挑战,弊利均衡,故B项错误;世贸组织本着非歧视、贸易平等的原则,故C项错误;材料中“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我国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再度被裁违规”说明世贸组织具有仲裁的职责,故D项正确。板块三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真题典例1.2014浙江高考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12、朱熹李贽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思想家的主张。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有“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等,与题干主张不相符,故排除。亚里士多德从“中道”思想出发,倡导理性,提出了“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朱熹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李贽则从反对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选D项。22014江苏高考“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D解析“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
13、”说明人文主义者追求财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人文主义者反对清贫,故D项正确。A项错在“鄙视”;B项材料没有提及;C项与材料无关。32013浙江高考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韩非朱熹亚里士多德A BC D答案C解析韩非反对私学,禁止私学,排除。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故正确。亚里士多德创立学园,校址设在吕克昂,正确。42015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
14、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15、,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
16、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提炼有关孟子、苏格拉底观点的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别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有关社会背景方面,应从孟子、苏格拉底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来回答;“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从对中西法制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在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角度考虑。52015广东高考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据外国教育史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答案人文
17、主义。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解析第一小问,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属基础题,结合材料内容即可解答。第二小问,历史背景需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回答。师说高考考频本部分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古希腊人文主义5年7考文艺复兴5年6考考过希腊人文主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东西方先哲的比较文艺复兴的条件人文主义的本质意大利的文化特征16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趋势考向对古希腊哲学家思想主张的理解和认识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西方的人文精神和近代民主政治的关系仿真练习1.2016大连质检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
18、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反映了智者学派的主张“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A、B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是对材料的复述。22015临沂模拟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
19、动员不穿任何衣服;此外,希腊亦有很多裸体雕像。这反映了()A希腊人肯定人的生命价值B希腊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C希腊人享受生活的人生观D希腊社会对神灵的无比虔诚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希腊人文精神的体现,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树立人的尊严,故A项正确;运动会属于体育比赛,而且没有女子参加,雕塑是艺术作品,其中张扬的是人文精神,与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滑坡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希腊社会体育与艺术方面,没有涉及生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并非对神灵虔诚,故D项错误。32015重庆模拟“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戈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
20、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罗塔戈拉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A“格物致知” B“知识即感觉”C“因信称义” D“美德即知识”答案B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自我感受,具有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格物致知”为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知识即感觉”为主观唯心主义,故B项正确;“因信称义”强调人的信仰,故C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注重道德,故D项错误。42016商丘模拟“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征C开始打破对
21、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答案B解析由“失踪的古典文化”可以判断出,题干材料指的是文艺复兴,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将西方人文主义重新发扬光大,为资产阶级服务,与此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相适应,故B项正确;C项与宗教改革有关,故排除;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故D项错误。52015汕尾测试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答案C解析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权,它的成就主要在文
22、学艺术领域,但在科学上也有哥白尼、布鲁诺、培根等代表,他们提倡科学研究方法,故选择C项。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1看望;访问。 (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 )3竭力保持庄重。 (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 寂静 幽静 恬静 安静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的微笑。2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3同学们( )地坐在教室里。4四周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八、句子工厂。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_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
23、明珠。(缩写句子)_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4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把”字句:_“被”字句:_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和_,以及她_、_和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综合能力日日新十、理解感悟。(一)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 )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 )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