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2、3、4、5、6、8、9、12、13(1)、14易、易、中、中、中、中、中、中、中、难、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7、11、13(2)易、易、中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10易一、选择题1.(2017天津一中月考)“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的世代相传说明()A.中华文化独领风骚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解析:B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的世代相传,说明了中华文化的
2、源远流长,B正确;A、C、D都反映的是博大精深,故排除。2.2017年5月15日,汉字国际巡展在泰国老挝万象开幕。汉字展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运用图板、甲骨复制品、书法作品等形式,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汉字发展历程和当代汉字使用的先进科技成果,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中华汉字文化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B.C.D.解析:C汉字展运用图板、甲骨复制品、书法作品等形式,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中华汉字文化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说明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
3、确;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说法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2016吉林长春二模)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B.C.D.解析:D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可以有很多,箸文物也是一个重要见证,正确且符合题意
4、;箸中既承载“道义责任”又包含着“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正确且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箸文化虽可以表达民族情感,但不能成为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表述不准确;材料中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不符合题意。4.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
5、华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C项正确;文明起源于实践,A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包容性,B项与材料无关;D项混淆了汉字与文字。5.(2017河北沧州联考)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隼榫连接,天衣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字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生动地展示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具有鲜明民族特
6、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C.D.解析:C表述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区域文化,中国元素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汉字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正确。6.(2017山东菏泽月考)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历史。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化哲思。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由此可知()A.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B.中华文化
7、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解析:D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 000年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棋盘之外有文化哲思,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7.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D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匈奴、鲜卑等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说明中国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融合;“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说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A排除;B是中华文化独特性的体现,C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都不符合题意。8.(2017四川成都模拟)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反映出中国民间美术在透视上不追求纵深感,而有着“看得多、看得全”的审美辨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B
9、.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解析:B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表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9.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B.C.D.解析:C漫画任重道远启示我们,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这种底气源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与题目要求不符;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说哪一个民族的文化
10、更优越,说法错误。10.(2016山东菏泽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自觉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A.B.C.D.解析:B本题考查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实现“四个认同”的措施;错在“文化统一”;外来文化未必都是落后文化,违背了包容性原则。11.中华文化自古就是以开放性姿态融合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而丰富起来的。中华文化“能不它化而自存”,故
11、文明绵延未断;“能化它而相存”,故能教化四边;“能和而不同而共存”。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包容性D.民族性解析:C“能化它而相存能和而不同而共存”,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正确;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12.(2017河北定州模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曾做过“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国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解析:A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12、,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书写汉字,传承文化,A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强调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没有涉及汉字的缺点与不足,故不需要“批判继承”,排除B;材料强调了传承汉字而非创新汉字的重要性,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重要性,与书法无关,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创造出12根律管。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
13、。材料二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体系上,有的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如藏族、壮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有的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如哈萨克族和塔塔尔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1)材料一、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解析:第(1)问,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2)问,结合材料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角度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答案:(1)中华音乐文化,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历经几个朝
14、代的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音乐文化有着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呈现着多民族的丰富色彩,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我国,各民族音乐兼收并蓄,不同音乐体系交流融合,使中华音乐得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14.(2017山东青岛模拟)南海航道更路经是海南省文昌市的汉族民俗文化,是当地渔民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史料记载,中国人是南海诸岛的最早居民。从汉代开始,中国开通了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传统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
15、外奇珍异宝,航海贸易应运而生。南海由于岛礁散布,被航海者视为险途,南沙群岛中部,向来有“危险地带”之称,有谚云:“走水行船三分命。”于是,一代代船长口口相传,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智慧结晶南海航道更路经。据专家考证,南海航道更路经形成于明代。如今,海南的渔民们仍然在实践中丰富着南海航道更路经。(1)作为历史文献,南海航道更路经既是历史的见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请你就保护传承南海航道更路经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问应明确南海航道更路经属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然后结合材料,调用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注意是为保护传承南海航道更路经提建议,可以从保护和传承两个角度提建议。答案:(1)南海航道更路经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对于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南海航道更路经这个物质载体,可以看到海南居民开发建设南海的悠久历史以及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2)示例:建立专用数据库;培养传承人;做好保护规划等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