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眸“十一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紧围绕全市“四年翻番”目标,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取得了争资、引资、募资 50 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番提前实现,争回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牌,一大批重大项目进档升级等成绩。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全市发改系统干部将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作文章,为推进襄阳跨越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大力推进规划项目化、资金化。襄阳“十二五”规划已基本完成,今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全面完成各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将“十二五”规划年度化、项目化、资金化。未来五年,列入我委十二五项目库的项目有 3000 个,投资达到 2 万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
2、环境建设、农业水利、社会发展等所有领域。二、千方百计争取大项目、大资金。要大力争取国家、省投资,努力做到“三个不减”,即争取中央投资的势头不减,争取直接融资的势头不减,争取信贷资金的势头不减,确保我市争取的中央省投资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要大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继续跟踪骆驼集团上报材料受理后的进展情况,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包括新兴联、博亚、华中药业、襄大农牧、长源东谷、大力电工、万州电气等企业的上市工作。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不动摇,招大商,招好商,招名商。要大力开拓其他直接融资渠道,继续加快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二期襄投企业债发行进度。积极争取和大力推进国家
3、“新三板”试点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和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争取城市交通项目早日通过世行评估、引丹灌区贷款建设小水电项目早日签约。继续推进银行与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为互利共赢牵线搭桥,协调和引导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向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和“三农”倾斜。三、科学策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大项目。将按照“超前谋划、抢前争先找项目,大胆设想、无中生有造项目,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选项目,高瞻远瞩、狠抓落实谋项目”的要求,策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宽思路,开动脑筋,潜心思考,反复研究,超前谋划,善于谋划,不断提高策划水平,策划出事关全局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密切关注
4、中央、省宏观政策的新动向、新措施,增强项目策划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策划一大批符合国家、省投资方向、有利于争取中央、省支持的重大项目。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既要借助国家、省一些重要项目策划权威部门的智慧,也要借助一些专业项目策划中介机构的智慧;既要学习先进发达城市项目策划好的经验,也要学习与我市条件相当、但项目策划取得突出成效城市的经验。真正实现我市重大项目实施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四、协调服务推进重点项目早建成、早见效。为保证项目投资尽快形成经济增量,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环境。打造投资“绿色通道”,为项目单位提供“保姆式”服务,营造出“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经济、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发展”的氛围。2011 年,拟安排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 160 个,比 2010 年净增 27 个,总投资 1447.5亿元,同比增长 35%,年度计划投资 416.7 亿元,同比增长 30.2%。通过继续实行重大项目分级负责制、市“四大家”领导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力求东风扩能及汽车零部件项目、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航空航天产业项目以及城市内外环线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竣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