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 痛,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 赵明华,概述,定义: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 头痛病因复杂,涉及面很广。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脑、眼、口、鼻等头面部病变和许多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高热、高血压等。,诊断原则,1、详细询问患者的头痛家族史,平素的心境和睡眠情况; 2、头痛发病的急缓,发作的时间、性质、部位、缓解及加重的因素; 3、先兆症状及伴发症状等; 4、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如CT、MRI、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等。,病因病机外感六淫,风寒寒伤阳气,清阳受阻,寒凝血涩,经脉不畅,绌急而头痛。 风热热为阳邪,风热上犯清空,壅滞不畅而头痛。 风湿湿为阴邪,风湿蒙蔽清窍而
2、头痛。,病因病机内伤,年老,劳欲过度,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头痛。 肾虚不能生髓,髓海空虚,脑失濡养而头痛。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扰清窍而头痛 脾失健运,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脑脉失养而头痛。 久病入络,跌仆脑损气血瘀滞,脑脉不通而头痛,鉴别: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头痛 : 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当分辨肝阳、血虚、肾虚、痰浊、瘀血之异。,各证型头痛特点: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因于风热者,头胀痛如裂;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因于痰湿者,头重坠或胀;
3、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因于瘀血者,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因于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几种常见的头痛,偏头痛: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为特点。常局限于额、颞、枕部 。开始为激烈的搏动性疼痛,后转为持续性钝痛。与遗传有关。典型者有先兆,如眼前闪烁暗点、视野缺损、同侧偏盲等。典型偏头痛一般发生在青春期 。,u紧张性头痛:常为持续性隐隐作痛,发作时头部有重坠感,紧压感,钳夹感,与情绪改变、紧张、焦虑、失眠有关。临床最为常见。,几种常见的头痛,几种常见的头痛,高颅压性头痛:以颅内肿瘤最常见,部位固定,持续深在钝痛,伴呕吐,视力减退。 外伤性头痛
4、:有明显的外伤史,头痛呈局限性。 五官科疾病:眼,耳,口,鼻等疾病引起的头痛,辨证归经:,阳明头痛前额及眉棱骨部痛; 少阳头痛侧头痛,并连及耳部; 太阳头痛后枕痛,下连于项; 厥阴头痛巅顶痛,或连于目系。,针灸治疗外感头痛,取穴:前头痛:印堂 攒竹 合谷 内庭后头痛:天柱 后溪 申脉侧头痛: 外关 率谷 足临泣头顶痛: 四神聪 太冲 内关风寒头痛:加风门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加阴陵泉 手法: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放血。,内伤头痛,实证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 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 疏通头部经络气血头维 风池:清利头目,活血通经,调和气血。,内伤头痛
5、实证,配穴: 肝阳上亢太冲 太溪 侠溪痰浊头痛太阳 丰隆 阴陵泉 瘀血头痛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内关 手法:泻法。,虚证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 主穴:百会 :疏调气血以养脑髓。 风池 :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内伤头痛,内伤头痛虚证,配穴 血虚头痛: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虚头痛:肾俞 太溪 悬钟 手法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余穴用补法 。,其他疗法 耳针:枕、额、 皮质下、神门 方法:毫针刺或 王不留籽压豆。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经脉点刺放血。,其它疗法:,皮肤针:重叩太阳、印堂、及阿是穴,全头呈网状叩打,叩至皮肤潮红,微有出血为度。适用于外感头痛。 电针:针刺以上穴位后,加以连续密波或疏密波,3045分钟。,刺络法:可在耳尖放血,适用颅内高压、五官科疾病头痛。火针:取阿是穴,适用血管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顽固性头痛。,穴位注射:可选用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当归注射液,穴注风池、曲池、足三里等穴,每穴0.51ml,每日或隔日1次。用于顽固性头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