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调经用药分析中国民间疗法 2003 年 5 月第 11 卷第 5 期敷药物,治疗 35 天后,诸症消失而愈.体会本病多因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外邪入侵所致,或外感风热,邪阻络脉以致面部络脉经气阻滞,气血不畅瘀滞.内服中药应分型治疗,而不应不加辨证,一律以牵正散按风痰阻络治之.如患者具有咽部红肿,耳后茎乳突处压痛等症状,应采用清热解毒,祛风透表通络之剂治之.而活血祛瘀通络则是全程中的主要治则.局部割治穴位放血具有祛瘀生新,活血通络的作用.外敷药物巴豆性热可祛痰结,斑蟊破血通络散结,二药直达病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割治药物外敷局部穴位,可刺激面部末梢神经感受器,使变性的神经肌肉兴奋,加强反射弧
2、功能.此外.割治出血可减轻局部水肿渗出,阻断炎症恶性循环,达到消炎退肿的效果,促进面部神经支配肌群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收稿日期 20030213)古今调经用药分析包狄史纳欣(解放军 253 医院,呼和浩特 010050)笔者就古今调经方剂药物组成进行分析,其结果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妇人大全良方是中医第一部妇科全书,其中列调经方 24 首,共用药 70 种,146 药次.其中用药次数为 13 次者为当归;7 次者为白芍;6 次者为桂心,川 I 芎;5 次者牛膝,甘草,熟地,人参;3 次者莪术,元胡,丹皮,赤芍,泽兰,茯苓,阿胶,桃仁,生地;2 次者红花,干漆,白芷,五味子,附子,禹余粮,
3、黄芩,山萸,续随子,葶苈,乌贼骨;1 次者有信石,胆矾,斑蟊,芜青,瞿麦,石膏,芜花,吴萸,五灵脂,黑牵牛,大黄,郁李仁,芜荑仁,干姜,代赭石,白僵蚕,厚朴,白术,椒仁,甘遂,鹿茸,地榆,牡蛎,赤石脂,龟板,鳖甲,续断,柏叶,防风,木香,水蛭,桂枝,半夏,卷柏,黄芪,苏木,刘寄奴,柏子仁,乌药,香附,姜黄.傅青主女科中调经方 14 首,共用药 41 种,ll2 药次.其中用药次数为 12 次者白芍;8 次者熟地,当归;7 次者白术;6 次者茯苓,甘草;5 次者黑荆芥;4 次者柴胡,山药,山萸,巴戟天,丹皮;3 次者川 I 芎 ,人参,阿胶;2 次者地骨皮,麦冬,续断,菟丝子,香附;1 次者青蒿
4、,黄柏,元参,生地,五味子,肉桂,陈皮,杜仲,黄芪,木耳炭,元胡,栀子,白芥子,郁金,黄芩,沙参,扁豆,白果,莲子,薏仁,升麻.全国高等医药学院试用药材,中医专业用中医妇科学中调经方 30 首,共用药 73 种,237 药次.其中用药次数为 19 次者当归;16 次者白芍,甘草;15 次者熟地;9 次者茯苓,人参,川 I 芎;7 次者山药;6 次者丹皮,白术,牛膝;5 次者生地,黄芪,山萸;4 次者枳壳,香附,黄芩;3 次者地骨皮,杜仲,元胡,五灵脂,桃仁,红花,菟丝子;2 次者柴胡,煨姜,木香,陈皮,五味子,生姜,乌药,龟板,赤芍,蒲黄;1次者青蒿,元参,麦冬,薄荷,龙眼肉,枣仁,莪术,大枣
5、,砂仁,槟榔,椿根皮,升麻,续断,桔梗,半夏,黑荆芥,苍术,南星,小茴香,没药,干姜,川楝子,龟板胶,鹿角胶,藕节,棕炭,牡蛎,巴戟天,地榆,官桂,沙参,白毛根,茜草.按药效分类,各类药物在妇人大全良方,傅青主女科及中医妇科学中的用药次数所占比例为:活血化瘀药分别为 34.9,16,26.6;益气药分别为 9.6,25,22.3;滋阴药分别为10.9,26.8,21.1;理气药分别为 2.7,6.2,7.6;温阳药分别为 9.69,6,4.9,6;清热药分别为 2,4.4,4.6;收涩止血药分别为8.9oA,6.2,2.1;其它药分别为 21.4%,6.4,9.7.由所用药物分类比例我们可以看
6、出,月经病的主要治法,主治法:活血化瘀;辅助法:益气,滋阴;随症加减法:理气,清热,温阳,收涩,止血等.体会中医认为妇人以血为本,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循环不休,才不致发生疾病.外感,内伤或其他致病因素,均可使月经异常.临床常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气血失调: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运不畅,而致血瘀;情志失调,气机不畅,血受郁滞成瘀.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或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痛经等症.寒邪致瘀:寒邪可使血行瘀滞,胞中之血为寒邪凝滞.临床上多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少,闭经等证.热邪滞瘀:邪热入血,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成瘀血,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经期延长,崩漏等证;出血瘀滞:由于外伤,手术,流产等
7、原因所致出血,造成离经之血瘀滞,而出现崩漏,2003 年 5 月第 11 卷第 5 期中国民间疗法痛经,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或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等症.瘀血为月经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使气血调和,消瘀散结,通畅经脉,除旧生新,从而达到调经以治本的目的.(收稿日期 20030228)阳虚与中风发病的关系赵宝玉(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050600)中风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对其病机的探讨较多,但对阳虚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介绍笔者对此的浅见,以供讨论.阳气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阳气的盛衰,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 云:“阳气者,精则养
8、神,柔则养筋.“人体正常状态下 ,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动作轻便灵活,肌肉丰满等,皆由阳气之温养,故阳气虚衰,必然出现精神疲惫,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而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命.饮食精微在阳气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的有形物质,这些有形物质在人体需要时,复被阳气化生为功能.只有功能正常,机体才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如此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若阳气不足,阳不化气,将导致有形物质的积聚,而形成痰,成饮,成瘀,进一步阻碍阳气的化生功能和运行,易致“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而发为中风.阳虚阴盛是中风的基础中老年人多有畏寒,乏力,精神疲惫等表现,主要是由于阳虚不能把物质转化为功能.老年人又常有有形物质积聚的现象,如痰多,流涎
9、,排尿不畅,舌下脉络增粗,甚至下肢水肿等.现代检查则显示血液黏度,脂类增高等征象,是中风易患因素.虽然一些医家认为阴虚阳亢乃中风病的基础,但临床阴虚体质,消瘦者较少发病,而嗜酒,素嗜膏梁肥胖者反多发病,值得思考.痰,瘀,火等是中风病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已属公认,但此类致病物质的产生与阳气不足密切相关.阳气有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阳气虚衰,温运无力,必然导致血液瘀滞;体内水液代谢,靠五脏协调活动,阳虚则肾不化水,脾失健运,肺宣降无功,水聚成痰,成饮;痰阻日久,化热生风,当五情过激,外因诱发之时,虚损之肾阳不能安居至阴之地,夹痰夹瘀,暴冲于上而发为中脏腑,或至夜半阴盛之时,阳气更虚,无力运血,瘀阻痰停
10、,阻塞经络,而成中经络之疾.中脏腑患者每见头面潮红,乃因痰,火,瘀上冲而致,现代研究证明,中风时血液微循环呈瘀滞状态,临床可见手足厥冷等症,提示阳虚乃为其本.中经络患者,每见小便短数,甚或遗尿,嗜睡,肢体痿废等症,均与阳虚有关.阳虚不守则小便失常,阳不养神则嗜睡,阳不养筋则痿废.临床发现中风患者值天气晴暖时,肢体功能较阴冷之日为佳,亦证明这一点.中风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中枢高热危象,此种高热之病机与普通发热不同,故寒凉直折对之多无显效.笔者认为,当此龙雷之火燔灼之时,以附桂参姜等温阳益气或可改善脑干血液循环,防止阳气暴脱.中风患者多数虽难以活动,但饮食正常,甚至较平日为多,消化功能亦佳,但吸收的精
11、微,不能充分转化为能量,故常见神疲嗜睡,身体肥胖之征.进而影响人体的功能恢复,如何阻断这种恶性循环,值得研究.不少研究发现,中风发病与季节有十分明显的关系.中脏腑,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中经络以秋冬季发病较多;无论中脏腑或中经络,均以冬季为甚.若中风以阴虚阳亢为基础,则夏令炎热更伤阴精,发病应较冬季为甚.事实上,由于患者阳虚,冬季更损阳气,推导血液无力,则易致中经络,阳虚则痰瘀更甚,值外因诱发,呈暴脱之兆,冲于上则成中脏腑.夏令炎热,稍助虚损之阳,故发病率最低.或以为即其病本为阳虚,但发病时,急则治标,亦应以化痰泻火为先.笔者认为但治标治本并不矛盾,治标的同时,加用温阳益气之品,标本兼治,并无太大禁忌.温阳药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中风病的发生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粘滞性及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及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温阳药多数能扩张血管,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治疗休克,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强心脏排血量,提高脑部血流量及耐缺氧能力,亦即推动血液运行,减少瘀滞现象的发生.临床证明,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与脑血压调节中枢缺血缺氧有关.用附桂姜温阳药后,血压均有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