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年玉溪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研究报告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研究1课题负责人:李近伟课题参与人:宋兴贤 张德华 张子懿 宋丽姣课题组成员简介李近伟,男,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1962 年 6 月生于云南省元江县,现任中共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曾做过中学教师、教研员,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省市刊物。进入机关工作后,多次主持或主笔、参与市委重要文稿起草、重要课题调研。同时,积极参与社科类专题研究,如昆曼经济带产业发展研究 、 抚仙湖径流区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 、玉溪气象灾害与应对措施等。宋兴贤,男,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1962 年 6 月生于云南省易门县,现任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社
2、会科科长,兼任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在国内报刊发表文章 80 余万字,24 篇在市级以上媒体中获奖。其中国家级 4 篇、省级 1 篇、市级 24 篇。 土地流转探索实践与发展方向获人民日报农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一等奖, 传统风俗文化支配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重庆人文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一等奖。主要著作珠映易门 、 秘书工作手册 。张德华,男,彝族,大学学历,1971 年 11 月生于云南省华宁县,市委政研室经济科科长。长期参与市委重要文稿起草、重大调研活动等工作,曾参与玉溪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 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
3、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专题调研和材料起草,参与玉溪市气象灾害与应对措施等课题研究。2张子懿,男,汉族,大学学历,1977 年 11 月生于云南省易门县,现任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社会科副科长。宋丽姣:女,汉族,大学学历,1987 年 5 月生于云南省澄江县,现任玉溪市委政策研究室科员。内容提要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构建生态安全的目标首先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景观、原始地貌保留最大化。湖泊是除海洋、河流、地下水之外的一个重要水体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流域的依赖性,其地位作用日
4、益突出。但近几年来,随着湖泊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湖泊水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流域生态安全受到严峻挑战。抚仙湖是中国第三大深水型淡水湖泊,为珠江源头第一大湖,至今仍保持 I 类水质,是中国的一张生态名片。作为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是流域内上百万人赖以生存的水源、生命源和财富源,在维持流域生态平衡、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湖泊水体容量大,换水周期长,流动性差,抗污染能力弱,具有高生态脆弱性,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3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方式相对落后、资源开发不合理、季节性缺水和水资源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流域生态安全
5、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的方法,就促进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进行系统调查与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对策建议。主要分为 5 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定义、内涵、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作了简要阐述,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对湖泊流域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国内外三大主要湖泊经济发展模式。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现状的研究分析,分别对抚仙湖流域地质地貌、植被生态、气候资源、水资源和水土流失、鱼类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包括流域内行政区划、沿湖企业、径流区文化资
6、源和景区景点、旅游基础设施、近 3 年国民经济发展以及近10 年抚仙湖保护治理开发的经验做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抚仙湖生态安全在水质、污染负荷、陆地生态系统以及地方政策的影响评价等主要问题,为推动抚仙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确保抚仙湖生态安全的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第四部分,简要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流域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成果,对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供借鉴。第五部分,对抚仙湖径流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主要矛盾进行分析,针对优化抚仙湖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一退够、二调优、三保住”战略,确保抚仙湖长期保持类水质;二是着力构
7、建政府与社会联动的新型保护治理模式,让抚仙湖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三是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进行综合开发,以抚仙湖流域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四是加快推进抚仙湖流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概而言之,抚仙湖流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4乐业的重要依托,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将经济发展水平控制在其承载能力范围内,全面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方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期待。目 录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一)经济发展方式(二)生态安全(三)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关
8、系二、湖泊流域主要发展模式比较(一)综合开发模式(二)娱乐休闲模式(三)观光模式三、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现状(一)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概况(二)抚仙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三)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四、湖泊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理论研究(一)国外湖泊流域管理相关研究。(二)国内湖泊流域管理相关研究五、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对策研究(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主要矛盾分析(二)对策建议参考文献5正 文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在人类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之时,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江河湖泊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危
9、及人类生存、繁衍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第三大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关系为切入点,以国内外湖泊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研究成果为借鉴,系统分析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状况,对全面推进抚仙湖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探索,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一)经济发展方式1.定义。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 、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
10、等诸多方面的内容。2.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发展就是经济量的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常常是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发展方式组合类型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重点强调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方式有多种组合类型。按要素投入划分,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
11、集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按发展主体功能作用划分,有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有以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需求要素划分,有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划分,有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3.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发展的走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制度的基础。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政治管理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路径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赶超发展论(19491978) 。主要目标是加快发展,尽快赶上并超过资本主6义国家。赶超战略具有
12、计划性、粗放型、重工抑农和平均主义特征。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主要以计划替代市场,经济发展主要在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的封闭状态下进行。赶超战略为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地位和推进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但也导致了经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增长,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突出,是一种典型的以高消耗换取低效增长的量性扩张模式。第二阶段:非均衡发展论,又称梯度发展论(19782003) 。主要特征是以拉开差距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启动市场化改革,提出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非均衡发展观。非均
13、衡发展观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0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11 万亿元,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三阶段:科学发展观。2003 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新型发展观。由于第二阶段的发展以非均衡为主要特征,加上改革初期明显的“过渡”状态,非均衡发展论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能源危机与生态污染凸现;城乡、地区、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分化倾向严重;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缓慢;产业竞争力不强;腐败、失业、
14、贫困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上升。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改革的成功。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经过不断努力,到2011 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47.2 万亿元,折合 7.5 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二分之一,世界排名第二;人均 GDP 达到 5432 美元,进入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发展阶段。4.经济发展的重要共识。从世界经济发展
15、来看,2009 年在丹麦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 15 次缔约大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逐步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
16、上。党的十七大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科学发展观提升为全党全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
17、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总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7保持一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已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二)生态安全1.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的概念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即已提出,但由于生态安全内涵的丰富和复杂性,以及人们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而并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定义。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健康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
18、对胁迫的恢复力。广义的生态安全多以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1989)提出的概念为代表: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了一个复合的人工生态安全系统。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社会稳定。2.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19、保障。生态环境的破坏,将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生态安全不牢固,意味着大片国土失去对国民经济的承载能力,给国家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我国生态安全基础原本就脆弱,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而持久的压力,长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冲击和破坏。目前,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国家生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态赤字扩大,消弱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物种资源破坏,制约人类社会长远发展;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同时,一些地方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监
20、管薄弱,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造成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切实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推动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3.生态安全的内涵。总体来看,生态安全的内涵主要包括:(1)国土资源安全,就是国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能满足各种需要,处于有效供给状态。如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定全国耕地总数至少要保持 18 亿亩以上,决不能因为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而使耕地大量减少。(2)水安全,就是有充足、优质的水源满足各种需求。如国家为确保京津唐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引入京津唐
21、等严重缺水干旱地区,以确保京津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3)大气安全,就是大气质量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者处于不造成威胁或伤害的水平。如中国为了控制大气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2020 年比 2005 年下降 40%45%;对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进行 P2.5(细颗粒物)监测。(4)生物物种安全,就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生态过程到一种平衡状态,以保证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如 1994 年,颁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使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有章可循。(5)食品安全,就是食品中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杜绝被化肥、农药、添加剂、
22、工业原料污染的食品。如 2009 年 2 月,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安全法 ,从制度上为8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保障。4.生态安全的特点。生态安全又可称为环境安全,与它对应的是生态危机、环境风险。主要有 4 个特点:(1)整体性。生态环境是自然界各种因素相连相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相互平衡的系统。任何一个局部环境的破坏,都有可能引发全局性的灾难,甚至危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2)区域性。正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安全密切相关一样,生态安全也是跨越区域的。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是各种全球性环境安全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土地沙化、水源和海洋污染、有毒
23、化学品污染危害等。(3)长期性。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一旦对生态环境施加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作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影响基本都是负面的,要想解决就要在时间和经济上付出沉重代价。(4)不可逆性。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有其一定限度,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利用如果超过环境自身修复的“阈值” ,往往造成不可逆转的的后果,比如野生动植物一旦灭绝就永远消失了。同样,在现有条件下,要恢复大面积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概而言之,生态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威胁的状态,维
24、护生态安全,刻不容缓。(三)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安全的关系1.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往往依靠的是对资源的开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必然会对生态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与消极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现实的与潜在的、短期的与长期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对生态安全的破坏。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阶段、中国赶超发展阶段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延续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增长,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极大破坏,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二是经济发展对生态安全保护的推动。经济发展使社会进步,使科技水平得以发展,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水平
25、和力度,从而抑制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并使之逐渐改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个国家已不是单纯的独立个体,彼此在经济、文化、资源环境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地区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恶果有可能要让全世界的人承担。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的生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更多的人开始联合起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2.维护生态安全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选择性。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往往要基于生态安全之下,否则就会受到生态环境的惩罚,这已成为人类的普遍共识。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这一选择性,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体现为两个转变: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二是资源
26、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强调要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再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注重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形成9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湖泊流域主要发展模式比较湖泊是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现代地质学定义为陆地上洼地积水形
27、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按照成因来看,湖泊可以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岩溶湖、冰川湖、风成湖、河成湖、海成湖、泻湖九大类;按照湖水含盐量或矿化物多少来看,可以分为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湖、干盐湖、砂下湖六大类。湖泊及其流域一直以来是人类繁衍生息、孕育文明的主要场所,流域内的水、土地、生物以及矿产等资源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湖泊、河流和湿地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栖息地。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元素,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农业和饮用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旅游等多种功能。湖泊利于舟楫,是水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盛产鱼、
28、虾、蟹、贝,生产莲、藕、菱、芡和芦苇等,是水产和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湖泊流域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湖泊本身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在人与自然这一复杂的系统中,湖泊是地球表层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关系密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很多著名的湖泊流域经济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如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被称为“西伯利亚眼睛”的贝加尔湖,曾经遭受到很多环境问题的困扰,湖泊污染和生态退化日益突出,湖泊水质呈现
29、持续恶化趋势,激化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基本矛盾,影响人类对流域内的资源开发和保护。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和遭到污染的生态系统供给力相对缩小,湖泊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潜在威胁,影响可持续发展。治理与保护湖泊、促进湖泊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湖泊资源大国,现有湖泊 24800 多个,总面积约 9.1 万 km2,占国土面积近 1%,面积在 1km2以上的湖泊有 2939 个,总面积 8.41 万 km2。湖泊淡水资源量约占全国水资源量的 8.5%,其中湖面面积 500km2以上的大型和
30、特大型湖泊 26 个,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 45.8%。全国拥有的湖泊资源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北美和北欧地区。自 1992 年我国开始设立旅游度假区以来,全国各级旅游度假区中,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占三分之一以上,湖泊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湖泊逐渐走向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退化,水质性缺水日益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一大批浅水湖受到严重污染,如巢湖、太湖、滇池等许多湖泊因水质变坏等原因已陷入停滞状态。有的水质保持较好,但由于模糊了湖泊旅游度假区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区别,过度开发严重,在湖泊沿岸及径流区建起不少度假村和度假酒店,给湖泊生态及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湖泊误将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等同于城市建设规划,出现了湖泊旅游度假区与湖滨城市模式的错位。如何在湖泊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上找到平衡点,已成为湖泊经济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湖泊作为水体旅游资源的一种,已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各地的湖泊旅游开发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综合开发模式、娱乐休闲模式和观光模式三大类,在发展经济与生态安全保护上均有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