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080921)二、 培养目标政治合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掌握电子科学、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交通信息控制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本学科群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从
2、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三、 培养方向1光电检测与声光信号处理2光纤通信与光网络3光电成像信息技术4等离子体电子学5数模通信电路与系统6电磁兼容与信号完整性7抗干扰理论与应用8电磁环境效应9虚拟仪器与自动测量控制系统10微电子机械系统及微集成传感器技术11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12生物医学信息获取与处理13射频、微波与毫米波电路与系统14通信和天线工程15计算电磁学16雷达目标特征测量与仿真17微波遥感四、 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
3、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五、 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5 年。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一般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生,需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名义发表(或被接受即将发表)两篇(含)以上学术论文(各一级学科提出书面建议) 。六、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
4、士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制定,并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应与开题报告相结合,重点论述文献中反映的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及本领域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文献综述需由导师进行评
5、阅,并签署具体意见。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选题应一般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一般在第 3 学期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 35人,由院(系)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 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应吸
6、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公开报告会举行后一个月内对评审意见提交书面答复报告。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 3 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2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 5 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 500 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 1 学分。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3教学实践
7、环节教学实践环节为必修环节。教学实践内容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 、辅导、教学实验等。教学实践需按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严格考核,并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并应附有学生的考核打分表。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不通过者,终止培养。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2.5 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 4 学期末前进行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5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生指导教师负责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者不能申请答辩。学院在全面审查答辩资格并确认合
8、格后,方能进行答辩。申请答辩论文应在答辩前2周送出评审。硕士生论文评审实行评阅制,评阅人2名。评阅人应由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论文评阅意见中应有论文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意见,否则认为评阅无效。评阅意见应通过有效形式反馈给学生。如评阅人中有一人不同意组织答辩,可增聘一名评阅人,如两名评阅人不同意,则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系)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人数应不少于 5 人,成员中应至少含有 1 名评阅人,导师不担任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成绩为中或一次不通过的比率。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
9、八、 发表论文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论文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九、 终止培养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001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60 3 必选001104 英语一外(硕免) 2001105 英语一外A(硕) 60
10、2001106 英语一外B(硕) 120 2001108 日语一外(硕) 60 2001110 俄语一外(硕) 60 2必选一门公共必修课 6 学分001900 人文专题课 1 必选一门001201 数值分析 A 54 3001202 数值分析 B 54 3001203 矩阵理论 A 54 3001204 矩阵理论 B 54 3001205 数理统计 A 54 3001206 数理统计 B 54 3001209 泛函分析 64 3001210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54 3校级基础课3 学分001211 数学物理方程 54 3021301 随机过程理论 52 3021302 线性系统理论 52
11、3021303 数字信号处理 52 33 学分021304 高等电磁场理论 48 3021305 电磁兼容理论与应用 48 3021306 现代微电子学 54 3021307 现代光电子学() 48 3一级学科基础课6 学分021311 高等光学() 48 33 学分021401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工 艺 原 理 48 3021402 微波工程基础 48 3021403 天线理论与工程 48 3021801 红外物理 48 3二级学科基础课3 学分021404 现代光电信息技术 48 3021803 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 48 3021802 电磁散射理论与工程 48 302180
12、5 几何绕射理论 48 3021308 信息论及编码理论 52 3021309 检测、估计和调制理论 48 3021310 集 成 电 路 与 系 统 分 析 设 计 方 法 48 3021405 遥测遥控理论及系统 48 3学位必修课程学科必修课18学分专业课3 学分021406 现代数字通信 48 3021501 电 子 系 统 设 计 仿 真 分 析 方 法 48 3021502 信号完整性分析方法 48 3021503 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 48 3021504 射频集成电路 EDA 48 3021410 计算电磁学 48 3021810 微波电子线路 48 3021806 环境电磁效能
13、理论与工程 48 3001702 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一) 36 2 必选实验课3 学分 021701 通信与信息技术开放实验 18 1 必选00160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选001602 学术活动 1 必选培养环节021601 教学实践 1 必选学分要求 总学分36;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4(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8) 。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 类课程比 B 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 类课程只能选其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
14、信息处理(081002)信息网络(081021)集成电路设计(081022)遥感传输与处理(081023)航空与卫星导航技术(081024)二、 培养目标政治合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电子科学、交通信息控制、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三、 培养方向1信息传输与处理2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与遥控遥测技术3
15、通信与网络技术4卫星导航、信息融合与综合电子系统5先进的扩频通信系统6探测技术与信息处理7高分辨率图像处理与分析8智能信息处理9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10信息系统和信息获取与处理11现代信息网络技术12多媒体传输与应用13数、模、射频混合集成电路(SOC)系统设计、建模与应用14微波遥感信息处理15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16航空卫星导航理论与技术17航空卫星导航信息处理与应用四、 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五、
16、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一般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生,需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名义发表(或被接受即将发表)两篇(含)以上学术论文(各一级学科提出书面建议) 。六、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
17、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制定,并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应与开题报告相结合,重点论述文献中反映的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及本领域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文献综述需由导师进行评阅,并签署具体意见。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选题应一般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
18、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一般在第 3 学期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 35人,由院(系)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 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
19、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公开报告会举行后一个月内对评审意见提交书面答复报告。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 3 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 5 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 500 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 1 学分。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4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为必修环节。教学实践内容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 、辅导、教学实验等
20、。教学实践需按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严格考核,并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并应附有学生的考核打分表。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不通过者,终止培养。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2.5 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 4 学期末前进行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6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生指导教师负责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者不能申请答辩。学院在全面审查答辩资格并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答辩。申请答辩论文应在答辩前2周送出评审。硕士生论文评审实行评阅制,评阅
21、人2名。评阅人应由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论文评阅意见中应有论文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意见,否则认为评阅无效。评阅意见应通过有效形式反馈给学生。如评阅人中有一人不同意组织答辩,可增聘一名评阅人,如两名评阅人不同意,则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系)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人数应不少于 5 人,成员中应至少含有 1 名评阅人,导师不担任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成绩为中或一次不通过的比率。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
22、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论文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九、 终止培养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附表 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001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60 3 必选001104 英语一外(硕免) 2001105 英语一外A(硕) 60 2001106 英语一外B(硕) 120 2001108 日语一外(硕) 60 20
23、01110 俄语一外(硕) 60 2必选一门公共必修课 6 学分001900 人文专题课 1 必选一门001201 数值分析 A 54 3001202 数值分析 B 54 3001203 矩阵理论 A 54 3001204 矩阵理论 B 54 3001205 数理统计 A 54 3001206 数理统计 B 54 3001209 泛函分析 64 3001210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54 3校级基础课3 学分001211 数学物理方程 54 3021301 随机过程理论 52 3021302 线性系统理论 52 3021303 数字信号处理 52 3 3 学分021308 信息论及编码理论 52
24、 3021309 检测、估计与调制理论 48 3一级学科基础课6 学分021310 集 成 电 路 与 系 统 分 析 设 计 方 法 48 3 3 学分021405 遥测遥控理论及系统 48 3021406 现代数字通信 48 3021407 现代雷达系统理论 48 3021408 电子系统技术基础 48 3021401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工 艺 原 理 48 3021402 微波工程基础 48 3二级学科基础课3 学分021801 红外物理 48 3021505 无线电导航 48 3021506 航空电子综合 48 3021507 现代通信系统 48 3021508 自适应信
25、号处理 48 3021826 信息传输新方法 48 3021803 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 48 3021503 现代半导体器件物理 48 3学位必修课程学科必修课18学分专业课3 学分021832 航空与卫星导航技术 18 1021814 卫星导航 2 32001702 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一) 36 2 必选实验课3 学分 021701 通信与信息技术开放实验 18 1 必选00160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选001602 学术活动 1 必选培养环节021601 教学实践 1 必选学分要求 总学分36;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4(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8) 。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
26、英语二外。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 类课程比 B 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 类课程只能选其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二、 培养目标政治合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掌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科学、电子科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本学科群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
27、较强的适应能力。三、 培养方向1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网络2现代通信网络与智能交通信息技术3现代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四、 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五、 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一般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申请提前答辩的硕士生,需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名义发表(或被接
28、受即将发表)两篇(含)以上学术论文(各一级学科提出书面建议) 。六、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制定,并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
29、告文献综述:硕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应与开题报告相结合,重点论述文献中反映的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及本领域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文献综述需由导师进行评阅,并签署具体意见。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选题应一般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一般在第 3 学期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各院(系)组
30、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 35人,由院(系)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 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公开报告会举行后一个月内对评审意见提交书面答复报告。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
31、应在 3 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 5 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 500 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 1 学分。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4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为必修环节。教学实践内容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 、辅导、教学实验等。教学实践需按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严格考核,并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并应附有学生的考核打分表。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不通过者,终止培养。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2.5 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在第 4 学期末前进行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
32、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或学位论文答辩中重点督查。6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生指导教师负责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者不能申请答辩。学院在全面审查答辩资格并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答辩。申请答辩论文应在答辩前2周送出评审。硕士生论文评审实行评阅制,评阅人2名。评阅人应由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论文评阅意见中应有论文不足或需要改进的意见,否则认为评阅无效。评阅意见应通过有效形式反馈给学生。如评阅人中有一人不同意组织答辩,可增聘一名评阅人,如两名评阅人不同意,则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工作由院(系)
33、组织,不能由导师个人组织。答辩委员会人数应不少于 5 人,成员中应至少含有 1 名评阅人,导师不担任委员会主席。在论文答辩中,要考虑有一定的论文答辩成绩为中或一次不通过的比率。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八、 发表论文要求硕士生答辩前应将其研究的主要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一般要求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未发表论文者缓授学位,毕业后两年内还不能发表学术论文者,不授予硕士学位。其它规定详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 。九、 终止培养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
34、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附表 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001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60 3 必选001104 英语一外(硕免) 2001105 英语一外A(硕) 60 2001106 英语一外B(硕) 120 2001108 日语一外(硕) 60 2001110 俄语一外(硕) 60 2必选一门公共必修课 6 学分001900 人文专题课 1 必选一门001201 数值分析 A 54 3001202 数值分析 B 54 3001203 矩阵理论 A 54 3001204 矩阵理论 B 54 30012
35、05 数理统计 A 54 3001206 数理统计 B 54 3001209 泛函分析 64 3001210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54 3校级基础课3 学分001211 数学物理方程 54 3021301 随机过程理论 52 3021302 线性系统理论 52 3021303 数字信号处理 52 33 学分021308 信息论及编码理论 52 3021309 检测、估计与调制理论 48 3一级学科基础课6 学分021312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 48 33 学分021408 电子系统技术基础 48 3021409 智能交通系统 48 3二级学科基础课3 学分 021406 现代数字通信 48 30
36、21405 遥测遥控理论及系统 48 3021505 无线电导航 48 3专业课3 学分021509 星基航空监视网络 48 3001702 通信与信息技术综合实验(一) 36 2 必选学位必修课程学科必修课18学分实验课3 学分 021701 通信与信息技术开放实验 18 1 必选00160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必选001602 学术活动 1 必选培养环节021601 教学实践 1 必选学分要求 总学分36;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4(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8) 。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 类课程比 B 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 类课程只能选其一
37、。生物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083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学科生物医学工程(0831)二、 培养目标政治合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服务。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及其相关的生命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具有从事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三、 培养方向1生物力学2生物医学材料3细胞与组织工程4生物医学信息及仪器5人体行为工程6生物技术7
38、空间生命科学及生命保障技术8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9生物医学电子学四、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5 年。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六、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 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研究
39、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 3 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0 篇, 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应与开题报告相结合,重点论述文献中反映的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及本领域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或热点问题。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
40、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研究生所在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 35 人,由所在院(系)确定。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 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 1 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备案。
41、重新开题应在 3 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教学实践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适用)教学实践环节为必修环节。教学实践内容可安排讲课(课程部分内容) 、辅导、教学实验等。教学实践需按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细则严格考核,并由负责教师写出考核评语,并应附有学生的考核打分表。教学实践环节考核不通过者,终止培养。4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选听 5 讲以上学术报告,每讲写出不少于 500 字的心得,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 1 学分。5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硕士研究生在第 4 学期末(每年 7 月底前)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由所在院(系)组织公
42、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对于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研究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重点督查。6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七、 发表论文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 。八、 终止培养硕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附表 1: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001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 60 3 必选001104 英语一外
43、(硕免) 2001105 英语一外A(硕) 60 2001106 英语一外B(硕) 120 2001108 日语一外(硕) 120 2001110 俄语一外(硕) 120 2必选一门公共必修课 6 学分001900 人文类专题课 必选一门001203 矩阵理论 A 54 3001204 矩阵理论 B 54 3001201 数值分析 A 54 3001202 数值分析 B 54 3001205 数理统计 A 54 3001206 数理统计 B 54 3001210 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54 3校级基础课3 学分001211 数学物理方程 54 3生物医学背景除外101301 生物医学基础数学 5
44、4 3 生物医学背景必选101302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60 3101303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方法 48 3101304 高级生物化学 52 3101305 高级解剖生理学 52 3101306 生物力学工程 60 3101307 人体功效学及康复工程 48 3101308 生物系统建模和仿真 54 3021303 数字信号处理 52 3一级学科基础课6 学分021313 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 48 3101501 生物医学仪器分析 34 2101502 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 52 3101503 空间生命科学 34 2101504 医学图像处理及成像技术 54 3101505 生物医学工程
45、软件技术 48 3101506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54 3021310 集成电路与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48 3021406 现代数字通讯 48 3021511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48 3021512 生物医学传感器 54 3051401 计算固体力学 48 3学位必修课程学科必修课17学分专业课6 学分051503 计算流体力学 32 2001700 公共类实验课程 必选一门实验课2 学分 991700 专业类实验课程 必选一门001601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 1 必选培养环节001602 学术活动(硕) 1 必选学分要求 总学分34。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3(公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
46、7) 。一外非英语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说明:校级基础课中,A 类课程比 B 类课程的要求高,理论性强。A、B 类课程只能选其一。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光学工程(08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适用学科光学工程 (0803)二、 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3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三、 培养方向1光电测量技术与图像处
47、理2先进光学传感技术3光学探测与制导技术4集成光学与微光机电系统(MOEMS)5光通信、光网络和光电信息融合与处理6遥感理论及技术7光学遥感信息处理及应用四、 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五、 学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5 年。硕士研究生用一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六、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环节)分为:学位必修课(环节)和学位选修课
48、。学位必修课(环节)是指获取相关学位所必须修读的核心课程(必修环节),包括: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和专题课)、学科必修课、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学位选修课是指除本学科必修课程以外的课程和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跨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所欠缺的课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 34 学分。课程学分:公共必修课 6 学分,学科必修课不低于 17 学分;环节学分:学术活动 1 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 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七、 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由导师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
49、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 2 周内制定,硕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均须按学期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论文研究计划在开题报告中详细陈述。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征求硕士研究生本人意见。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入学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检索、查阅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文献,阅读中外文相关文献资料 25 篇,外文不少于 15 篇。在第三学期,写出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审阅并签字。一般在第 3 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研究生在文献综述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导师的课题建议,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