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尽管我国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但是计算机类人才缺口仍然很大.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报告称,从 2004 年起,我国的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 100 万。目前,全国共有 500 多所高校开办有计算机专业,共有在校学生近 30 万人,在高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专业。从供求关系看,我国的计算机人才是非常紧缺的,然而,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时,往往感到工作难找,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难,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反映人才紧缺,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符,没
2、有形成与企业的无缝连接。因此,本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行业是飞速发展的行业,而教学内容总是滞后,因此造成了教学内容陈旧。这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就业时,用人单位往往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二)、重理论轻实践,与需要脱节 由于思想意识和办学理念一时还很难转变过来,虽然,当前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直在强调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实践性课程开设仍然较少,且少数实践性课程也会变成
3、讲技术的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很少有学生真正能编写出可以使用的、稍有规模的程序。 (三)、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不够 不少用人单位指出有些毕业生就业后,适应期较长,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有的毕业生具备了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但是缺乏适应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素质,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有的甚至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危机。 以上问题是目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或者到用人单位不能立即上岗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专业培养质量,为用人单位培养
4、出真正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教学改革措施。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 、 改进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完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去掉课程结构在理论上的完整性思想,在教学中彻底贯穿实践技能、岗位技能就是教学内容的理念。在整体的课程设置中,不断进行调整,将部分理论课程进行适度裁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评教、师生座谈会、教学问卷等反馈渠道,同时结合制度化的教学检查、教学研讨、职场调研等方式,作为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手段和依据。 1、主要的改进模式 (1)、在课程改革中,逐渐提高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根据职场的岗位技能需求(包括专业技能证书需求)
5、,增加新的专业技能课程,或者对原有的课程中技能和知识点有部分重叠的课程进行合并,并剔除对于实践技能关联度比较低的章节、模块乃至课程。 (2)、逐步建立以专业技能课程作为将来主干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首选对象,使专业技能课程首先成为受学生欢迎、被行业认可的课程。 2、本年度的培养计划修订 (1)、将以前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门课程改为 计算机电路一门课程。 (2)、增加网页图形图象设计 、 Flash 动画制作 、和网站建设与维护课程。 (二) 、提升课程内涵的职业技能含量 在课程体系结构的持续改进的基础上,不断对课程内涵(教学大纲)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和精细调整,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实践教
6、学、岗位教学、技能教学的思想。 本次课程内涵的改革方案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路: 1、引入双证教学的课程思想 双证教学的课程理念在最近几年的高职院校中逐渐开始占据主流思想,并且其教学成果也逐渐被社会所认可。本专业的部分课程的设置均与该课程理念有很强的关联性,但是在专业整体的教学思想中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程序化。所以将它提升到课程教学标准的高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全面贯彻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第二个课程教学的思想是以能力为教学为主线,完全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标准。 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在学院领导的倡导和统一部署下展开并实施的,目前隶属本专
7、业的课程中共有下列几门参与了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Flash 动画制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图象处理技术(Photoshop) .NET 程序设计 JAVA 程序设计语言 Windows/Linux 服务器管理 网络程序设计 按照学院和系部的规划,从 2009 年下半年开始的教学中将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 在能力本位的教改项目完成以后,计划将 09 年专业培养计划中新增的专业技能课程也投入到后续的能力本位课程改革项目中。 双证教学的思想事实上在能力本位的教改方案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因此,计划在能力本位的教改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然后提炼其标准,并在后续的课程改革(包括能力本位的教改)中强化并
8、贯彻实施。 (三) 、改进教学手段、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配合课程体系结构的持续调整和课程内涵向能力本位和双证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其中不能忽视的环节。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教学大纲 使得教学大纲,尤其是实践教学大纲、实训指导真正地与能力本位的教学思路相一致。 2、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
9、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 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 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程
10、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为此,我们要加 强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实验,着眼于全课程,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保持和改进传统教学制度的先进性 在以前的教学建设中创建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制度与做法,应该继续,并适时改进。如保持教学日志和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教案,习题集、库,试题集、库,课件及其它教学资料等 )的完备,以
11、便进行总结和可持续改进。 发挥教学检查、尤其是教学研讨机制的作用,对于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增强教学设备与教学文件的适用性 1、进一步使用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目前,系部已经有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当部分的实训基地和设备呈现出超负荷使用的状态,但个别的实训场所仍然有提高使用率的潜力,需要在课程设置和实训设置中进一步进行挖掘。 2、抓好教材建设 在实行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完全适合的教材估计不容易找到。因此,组织编写具有课改特色、质量较高的自编教材,尤其是针对本校学生具体情况编写一些相关的实训教材,是一项需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的工作。 3鼓励教案、教
12、具的制作与改进 与教材和大纲相关联的是教案,前者作了改变,后者通常是需要同步改进的。而随着能力本位的教学环节的实施,部分的实训环节、课授以及考核可能会出现手段和工具的缺乏。因此,教案、教具的制作与改进,是需要加以鼓励的工作。 (五) 、教师的知识要不断更新 1、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跟踪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把教学改革的新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新技术引入到课程中,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法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学科和专业才会不断得到发展。 2、教师通过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累积和丰富实践性知识,逐步提升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3、有计划地外出培圳、
13、进修,聆听专家讲座,努力使计算机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六)加强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 优秀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突出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在人才培养上,本专业犯了许多高职院校都有的通病:偏重于关注专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造成了不少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敬业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适应能力差等。 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与企业文化教育相关的讲座、课程。如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邀请知
14、名企业管理人员开设和企业文化相关的讲座或课程,学生毕业时进行就业指导。 2、在校园环境、专业教室、实训室等场所,有意识地烘托专业文化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性格的培养,营造育人氛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李玉生 刘 洪 王延红(沈阳医学院 计算机与数理基础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摘 要:由于中小学已经开始信息素养教育,开设信息技术课,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从零起点开始。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源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总体上明显好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生源,这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造成的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增加了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难度。实行分级教学可以解决学生不同需求,可以因材施教。同
15、时也可以结合分级考试,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开展自主学习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词:教学改革 计算机 分级教学1 计算机教学面临现状和问题的提出关于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按三个层次安排教学: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等)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高级语言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等)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有关的应用软件) 。根据教育部2001年签发的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的文件规定:2005年前,所有的中学及部分小学开设信息
16、技术必修课,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现有内容的规定,前两部分的基本内容中小学也在学。由于中小学已经开始信息素养教育,开设信息技术课,传授确定性的、基础性的信息知识,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从零起点开始 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源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使用总体上明显好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生源,这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造成的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难度。这就为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必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沈阳医学院计算机与数理基础教学部自 2006 年起,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实行分级教学
17、、开展自主式学习、改革考核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推行三年来,个性化、主动式的学习,以及实用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教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这一改革探索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全新思路,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2.1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2.1.1 教学模式改革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三个教学层次作为教学安排和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的依据。2.1.1.1 实施分级教学为了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差别,对本科学生的计算
18、机文化基础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级教学就是在生源素质不同、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在学生分级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在讲授、辅导、练习、检测和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避免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教学局面。分级的规则与方法:入学后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分级考试,考试内容以测试对第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依据,达到对第一部分掌握标准的学生编入高级班学习,没有达到标准留普通班学习。普通班学生重点学习和掌握第一部分内容和第二部分内容,高级班在第一部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学习第二部分内容的同时,重点学习第三部分的内容。2.1.1.2 加强自主学习,调整理论课与实习课教学时数
19、比例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辅导相结合的模式上来。2006 年以前,沈阳医学院本科生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为 32 学时(理论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增加了课程总时数,增加教学内容但不增加课堂教学时数。课程总时数由原来的 32 学时增加至42 学时(理论 22 学时,实验 20 学时) ,实验教学中的 10 学时为学生自主上机学习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包括周六、周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完成作业并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内,安排教师
20、辅导答疑。理论课部分成理论讲授和集中辅导两种形式。按学习内容将理论部分分解为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其中,集中讲授重点讲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余下部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将实验课分为集中上机实践和自由分散上机两部分。集中实习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考虑到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将实验教学分为3个层次,包括验证型实验:针对技能差的学生;设计型实验:针对技能较强的学生;研究型实验:针对信息技能较强的和有爱好的学生。其中,普通班学生必须完成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高级班学生完成设计型实验和研究
21、型实验。自由分散上机部分的要求与管理:将学生的规定实习时数按实习内容划分若干上机时段,完成第一阶段后进入下一阶段内容实习,每个人设立个人账号,教师通过个人账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给出考核成绩。2.1.2 课程设置调整:普通班课程设置:目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是针对前两个层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我们认为第一层次应讲解较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如最新的操作系统知识及办公软件知识,由于学生在中学已经有了此部分知识,且一个软件一般都有一定的稳定期,利用较短时间介绍学生即可掌握。因此,应在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系统地讲解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基础知识。第二层次在高中讲解语言的基本知识(
22、如目前是数据库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特点目前应讲解 Visual FoxPro,重点应放在讲解语言的基本概念、数据库中表的基本操作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上,我们培养医学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目的,一是掌握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为以后的应用打基础,二是通过学习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特别是程序设计部分能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开阔的思路,增强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使医学生对疾病的诊断及预防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三是,由于各种语言的设计思路基本类似,为以后学习其他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要在最短时间内讲解最重要的内容 因此前两部分学时不宜过多,要留出足够学时放在
23、第三层次上,即讲解与本学科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高级班课程设置:对于已经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免修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课程,这些学生的分级考试成绩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成绩进行登录,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可以免修和免试。同时,按学时对等的原则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专门为高级班学生开出网页制作等课程(32 学时,2 个学分) ,成绩合格的同学可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成绩登录,并记入公共选修课学分。2.2 考核方式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改革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采取不同的考试考核办法,同时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
24、核。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考核:对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主要是通过学生平时的实习报告和期末考试来评定,期末考试是通过考试系统来完成,高级班和普通班的考核内容完全相同,这样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为客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对高级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考察。采取“大作业”的方式,给学生设计大型应用能力测试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这项考察来判定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考试分理论考核和实习考核两部分:1理论考试(50%)将教考分离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库,研制智能组卷系统,完全实现教考分离,使命题科学化
25、、规范化。“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库包括判断题、填空题、术语翻译题、选择题和问答题等题型,每一题又包括题目、标准答案、知识点信息和难度信息,智能组卷系统根据事先输入的相关信息,自动组成标准试卷、试卷指标分析及标准答案,方便考试命题,提高工作效率。2实践考核(50%)首先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上机实习时数,通过达标方式进入下一阶段实习。最后采取上机统一完成测试的方式考核学生达标情况,给出实验成绩。 3 教学改革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分级教学层次如何划分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还有大量中间层次的学生如何教学的
26、问题。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南方有些省份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其高中阶段的考核内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好(这部分学生可称为 A级) 。而有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有个别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C 级) 。更多的学生介于这两个层次中间(B 级) ,因此在分级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感到理想的分级教学应该划分更多的层次,至少应该划分为三个层次,对计算机完全零基础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补习。但由于学生课时安排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没有能够实现更多层次的分级教学。其次是如何确定考核标准才能体现公平原则。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核都有
27、其标准和办法,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计入学生的整体考核测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第三,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要不断地调整高级班学生的教学内容,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使计算机教学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第四,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本科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逐年提高,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扩大高级班学生的比例,使更多的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五,由于高级班学生的上课时间都安排在周六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逐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特别是上机实习可采取学生全部自主学习与教师专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六,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分级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学质量。注:本文系沈阳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