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壮大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策研究 diceyanIIu发展壮大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部地区是一个资源富聚的地区.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与东部及沿海地区仍有一定差距.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其根本目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西部大开发,仅靠国家投资
2、的单一渠道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不可能满足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投资渠道.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人民收入,搞活市场,扩大消费,改善人民生活,以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1,西部发展步伐较慢,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 20 多年,44:兰星!塑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经济大国排序,2002 年中国以 GDP11590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 GDP 从 1979 年 200 多美元发展到2002 年的 1000 多美元.在部分发达地区人均
3、GDP 已达 4000 美元以上.西部地区属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从 1998年一 2002 年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 排序情况看.西部地区排名均在后面,有的省的排名还倒退.从人均GDP 来看.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 年上海市的人均GDP 是贵州省的 10 倍多(2000 年为9,6 倍),浙江省也是云南省的 3 倍多(2000 年为 2,8 倍),2002 年全国人均GDP 已达 1000 美元,而云南省只有620 美元,贵州省仅为 370 美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运行机制灵活,效率高.增长速度较快,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成为经济
4、增长的新亮点.纵观全国的发展经验,有一个显明的特点:经济率先发达的地区,都拥有较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均GDP 排名居前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得最好的地区.在这些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例超过60%,已形成 “三分天下有其二“ 的吕素芬格局而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仅为 GDP 的 30%左右,人均 GDP 排名最后的贵州,甘肃两省非公有制经济占 GDP 的比例不足 30%.要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西部地区农民增收较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从西部地区城乡人均收入来看,农民人平均纯收入排序,西部 12
5、个省市区排在最后.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是西部省区的 34 倍,发达地区的农民已进入小康,西部省区的一部分农民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西部地区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也是最大的,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平均纯收入的 2 倍多,而在西部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 35 倍,而且差距最大的地区正是非公有制经济较弱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农民除农牧业以外就业的机会很少.大多数农民从事的都是传统的种植业,放牧业,产品附加值极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就业,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正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3,发展非公有制,适合西部的实际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发的重点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以及
6、改善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duIceYan】lu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西部地区经济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等主要靠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西部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又拥有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资源.实施西部大开发,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变为人民致富的源泉,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进度,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无疑是最适合的.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l,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规模还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目前,西部各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当地GDP 的比例为 30%左右(广西,重庆稍高些),与发达地区“j 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相差甚远.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据全
7、国工商联 2003 年度年营业收入总额在 1.2 亿元以上的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数据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占全部调研企业总数的 78%.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仅占 22%,位居前五名的省市是浙江省(占 33%),江苏省(占 2l%),山东省(占 9%),上海市(占 6%)和安徽省(占5%).此次调研中国民企 500 强排序中,浙江省就占了 l83 家,其中前 20 名浙江占了一半.甘肃省有 3 家,重庆市有 9 家,四川省有 l7 家,云南有 l 家入选 500 强.而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没有入选民企.西部地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仍呈现小,散,弱的状态,而且管理水平偏低.产品趋同,
8、技术含量较低,名牌产品少.西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规模都还不够大,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亟待向上规模,上档次,集团化方向拓展.2,非公有制经济构成单一.引资工作有待加强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个体 T 商户和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仍然相当少.截至 2004 年 3 月底累计,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本为l102 亿元.其中个私经济注册资本为764.6 亿元,占 69.4%.在非公有制经济户数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占 99%以上.3,高科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严重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私营个体经济已成为北京高新技术发展的主体,近 l0 年来,北京市私营高科技企业每年
9、以 40%以上的超常规速度发展.私营高科技企业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已超过 60%.2003 年 l86 个项目列入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私营企业项目就有 172 个,占项目总数的 92%.2002 年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数达 l884l户,数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市科技企业(机构 )总数的 98%.从云南的情况看.目前进入国家科技部统计口径的民营科技企业只有 2300 户左右,而且大多规模较小.高科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4,人才匮乏.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障碍.人才匮乏,是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一是缺乏“领头羊 “.在西部地区最缺的是
10、具有前瞻性,能驾驭市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高素质的“领头羊“式的企业家,经理人,这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二是人才总量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好的云南省玉溪市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和大专以上学历的分别只占人员总数的l2.6%和 5%.平均每户企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到 5 人,中,高级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就更小了,而且结构单一.分布不合理.三是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科技人才.很多非公企业还处于作坊式的生产水平和家族式的管理状态,发展前景很不乐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赢得非公
11、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深刻理解十六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理论上的创新和政策上的突破,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举措,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跃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和有关配套文件.认真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行政规章.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2,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1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具有平等的地位.最近温家宝总理到浙江温州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企业家座谈.座谈会上,把一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讨论文件草案(36 条) 发给企业家讨论.文件涉及更多的行业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金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护等等.“36 条 “的出台,必将给非公有制经济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绝大多数产品在贸易中将逐步实行零关税,实现自由化贸易.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又毗邻东盟 l0 国,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商机
13、.3,完善机制,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再加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很多运行机制不完善,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让非公有制经济这棵小树健康蓬勃向上成长.政府的扶持,机制的完善尤为重要.因此,应立足西部实际,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制定具有20 至苎!塑:45超前意识,优于全国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操作,稳步发展“ 的原则 .从政策上 ,体制上和机制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
14、秩序.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契约和信用意识,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社会风尚.4,培育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纵观经济率先发达地区的经验,科技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才是最具竞争力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发展高科技企业.培育高科技产品,非公有制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西部地区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还相当弱.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的同时.应重点培育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舍得花大力气,引进国内外的科技力量.发展壮大西部省区非有制经济的科技实力.5,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引资工作.做大做强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首先.要积极争
15、取国家的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加大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优先安排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创造性地使用好西部大开发中的资金投入的政策.其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国外和省外商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产品,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创新精神.西部要大张旗鼓地,多形式地向外宣传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好政策.特别是要宣传好鼓励新型工业化发展.土地优惠,财政贴息,所得税减免,46“24II增值税返还等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以及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优势以及多姿多彩的人文环境,推出一些好项目让投资者选择,拿出一些好资产来吸引外来投资者到西部把事业做大做强.要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资本扩张的机遇,大力引进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来西部投资创业.最近浙江 3000 多家民营企业离“ 家 “出走 ,谋求发展.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