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舜徽学术生平与治学志趣综论第 32 卷第 l1 期2011 年 l1 月湖南科技学院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dng,bl_32No.1lNOV.20l1张舜徽学术生平与治学志趣综论许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湖北武汉 430079)摘要:按学术历程来看,张舜徽一生大致可分为四期 .其之所以取得世所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最主要的是他追求会通的学术志趣所使然关键词:张舜徽;会通;学术历程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1)11-0001-04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当代
2、着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创获甚巨,留下大量着作.他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和成就,使其成为学贯古今的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通人大家.张舜徽出身子书香门第,家学有渊源,从小即嗜书好学,恣情披览,故其终生以学术为业,与典籍相伴.按学术历程来看,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四期:(一)少时(十七岁以前):启蒙之时志于自学张舜微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这一年,与外界的政治风云,社会动乱相比,他的少时较为安静地获得了良好而得法的家庭教育与学术训练.他幼承庭训,七岁发蒙,习文字之学.
3、稍长,又涉览群书.其父张淮玉终身未应科举考试,一心埋头钻研朴学,尤长于天文算法.既重旧学,又乐于接受新知,不仅为张舜徽亲授课业,而且在治学方法上也给予了悉心指导.这和他的自学成功经历与自信,都给了张舜徽很大的帮助及影响.张舜徽后来在自传中说:“父亲一生自学的精神,给我的影响很深.他常教我说:凡是用文字写成的书,只要肯专心钻研,没有看不懂的.我早年用功于天文算法,便是无师自通.我听了这几句话,受到很大鼓励,便决心走自学的道路.“IP7S 又说:“ 我一生坚决走自学的道路,刻苦钻研中国文史,是和家庭提供的读书条件和父亲自学精神的感染分不开的.,IP 皆表明父亲是他一生决收稿日期:201lO820作
4、者简介:许刚(1977 一), 男 ,山东烟台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近现代学术史,(孝经与中国孝文化,国学普及.心自学和坚定治学的引路人.十多岁时,张舜徽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打下文字学的扎实基础.这时,他读到张之洞书目答问中的一段话:“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 .“恍然领悟到做学问是有次第步骤的,应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不可急躁为此,他对文字,声韵,训诂之学下了大量功夫,然后才以此为初阶,进入到经传子史与文辞的诵习.初治毛诗),后及三礼),钻研郑学,锲而不舍.十七
5、岁那年,张舜徽撰尔雅义疏跋),为一生自述心得,撰述考证文字之开端.不幸的是这一年父亲因患肺结核病,医治无效去世,此后张舜徽便离家外出求学,开始了奠定一生治学规模和志趣的奋发时期.(二)青年(十七岁至三十八岁): 授课之余坚持自学十八岁后,张舜徽孤身负笈出游长沙,寻师访友.先师从孙文昱先生,受声韵学.后应四姑父北京大学教授余嘉锡先生之邀,旅居北京并住于其家.时余嘉锡先生任教数所大学,名重一时,与之交往的学者专家甚多.经余先生介绍,张舜徽博访通人硕学,多识长者,诸如陈寅恪,陈垣,张尔田,高步瀛,吴承仕,沈兼士,马衡,孙人和,骆鸿凯,黎锦熙,杨树达,钱玄同等名流,他都虚心请教,或称贽称弟子,左右采获
6、而为益无方,学问由是日有长进.又自朝达暮赴北海图书馆读书,日有定程,为一生读书进展最速之时.1931 年,张舜徽二十岁,与金泳先女士结为伉俪,其后终生治学甚得襄助之力.年二十一,乃自京还湘,先后于长沙文艺,兑泽(后迁至临澧),雅礼等中学高中部任文史先生自其父家学所荻治学经验方法,往往贯穿其一生,影响甚巨,如分类法初学说文,经史部以尚书与史记比读,书本与实验相结合等,皆于其着述中授予后学,一无保留.前辈大师之无私风范,俱见于斯!今人苟能循此勤加用功,虽不敢日即如先生般之国学大师,然而左右采获,自在众人之上,要亦可知.刚以为先生此等治学经验之法,亟宜裒录为一册,广为刊布,以嘉惠学人.而研究先生学术
7、思想者,于此特为拈出,引归己用,尤学术史研究外最大之收获.1教员.授课之余伏案读书,坚持自学.湘中老辈诸儒,亦时有奖掖与诲导.抗日战争爆发后,从 1942 年起,年方三十一的张舜徽开始在大学任教,先应马宗霍先生之请,任国立师范学院(即蓝田国师) 中文系讲师,教授“基本国文“,继而任北平民国大学(南迁至湖南宁乡)中文系教授,并曾任系主任.在三十四岁那年,广校雠略刊行长沙排印本,这是张舜徽平生第一部着作.抗日战争结束后,张舜徽应兰州大学校长辛树帜先生之邀,至兰大中文系任教,为诸教授中年龄最小者.旋任系主任,兼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积石丛稿五种刊行兰州排印本.这一阶段,张舜微教学相长,始终没有放松自学
8、,“那时兼任几个学校的课,授课钟点虽多,但是年纪轻,精力强,下了课堂,便自伏案读书“【 .他以“ 读书如克名城“的精神攻读大部头典籍:七月之时读通鉴趴十年之时校读廿四史,五十日涉览皇明经世文编,都是在这一时期.虽战事纷扰,执鞭屡迂,仍无妨张舜徽乱世向学.八十自叙所谓:“ 年十有七 ,遽倾严荫,于是负笈出游,求师觅友.及旅居燕蓟,博访通人,公私藏书,得观美富.弱龄还湘,为中学师,讲授之余,伏案不辍,教学相长,期于积微末以至高大.“【】啪正是这一时期的简约写照 .而厚积薄发,稍事着述,像广校雠略之刊布,大可借见张舜徽四十岁前的学术思想.其中校雠学名义及封域论,汉唐宋清学术论等,均已成熟精洽,既被他
9、平生坚持不弃,亦复为学者所津津称道.而他对郑玄经学,司马迁与郑樵史学的推崇,更表明他在这一时期即己树立了治学务求会通的博大志向.1949年,三十八岁的张舜徽至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任教授,后随学校并入华中大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下,张舜徽的学术人生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中年(三十九岁至六十五岁): 排除干扰着述不断1950 年,三十九岁的张舜徽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一年.从 1951 年开始,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授,其后一直在该校(1985 年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工作.盛年的张舜徽极其关心学校建设,事业心强,当华中师大从昙华林迁到桂子山之际,作为建校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10、,他努力工作,为在荒山野岭上建成桂子飘香的学府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循循善诱,教书育人,成效卓着,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1957 年以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而且越来越“左 “.知识分子的处境日益艰难 ,张舜徽由于树大招风,更成为华师历史系的主要批判对象.但所有这些政治上的冲击,连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生活窘迫,都丝毫没有影响他治学的沉潜与着述的勤奋.这一时期,张舜徽着述不断,长期的累积相继付诸剞劂,共出版成果六部(广校雠略)与顾亭林学记再版不计).这些着作开始在学术界产生影响,“舜徽先生的学术业绩遂为国人所理解“p.如 1949 年后出版的第一部专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由于他对史籍的极其熟悉,介
11、绍既带知识性,又带学术性,出版后深受高校文史学科师生和社会欢迎,“文革“ 前再版达七2次之多,香港也有翻印本向海外传布,不但为不少院校所采用,并且服务面也更加扩大.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则“成为历史学,文献学的必修书目“,“在文献学方面独露锋芒“4P141.此书是为指导后辈校读古籍而作,力求通俗简明,“全书写作的初衷虽只是普及文献学知识,但持论谨严,内容丰富,在文献学理论的研究上(如辨伪辑佚部分)有所发展.故当时学者称赞此书纲举目张,索微显隐,为初学引导正路,谆谆以教,苦口婆心,俾其于摸索之中,得见明灯“J.而尤以清人文集别录最着.这是一部罕见的汇集清人文集精华的提要性质的佳作,以致出版后,受到学
12、术界的交口称赞.武汉大学刘永济先生评价是书说:“非有渊博之学,弘通之识,不足以成此书.观其评骘学术,论而能断,即足见其有学有识也.况其文笔雅健,又非常人所能逮;今人具此根柢者甚罕,能读此书者已不多矣.“6P19 着名学者顾颉刚先生则说:“先生所作诸书,示学者以途径.启牖之功,实在张香涛鞘轩语趴书目答问)之上.然彼二书,对我辈之效用已极巨.先生别自是非,指明优劣.上绍向,歆之业,下则藐视纪昀之书,其发生影响之大,固不待言也.“】P4o6 这样的称美 ,实在是够份量的了 .它与顾亭林学记清代扬州学记一同构成了此时期张舜徽清代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同时,“在古代汉语研究方面 ,张舜徽的文字学研究方面体
13、现了独特的治学方法,即既继承清代乾嘉以来考据学之实证遗风,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70.他紧密配合文字改革的基础研究,发表了古代汉字在构造和运用中相反相成的原则,从祖国文字发生,发展,变化的史实说明今日实行字体简化的必要和可能等论文.当然,时代的政治因素也开始在他的学术研究中露出印汜.中国史论文集收有张舜徽 1949 年前后所作十篇论文和十篇论文书札,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政治史,社会史,而以文化史为主,是张舜徼这一时期学术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如关于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材料问题,对古史研究中材料的运用提出了系统看法,尤其是拈出墨子?节葬篇的记载,提供周代有人殉制度的实证,在学术界引起广泛重视.但他
14、也强调史学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基点,将史学考证工作集中到劳动生产生活中来,其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物志)的写作,某种程度上即有此因素在内.1966 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十年浩劫开始.在那政治动乱,举国上下激进的年代,学者多被卷入其中,张舜徽由于过去出版了几本书,被人目为冲击的重点对象,进行无情的大批小斗.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奋而述作,静观风云而笔耕不辍,坚信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决非一二跳梁小丑可断送!在此理念支撑下,张舜徽最终彰显儒士气节,于艰难中继续他的学术研究,从而在文革后接连推出晚年的一部部坚实巨作.李学勤先生读清人笔记蒂辨札记一文即强调:“奈辨一书序成于文革 时期
15、的 1974 年,更足以体现张舜徽先生的志向学行.“ 参见 华中师范大学 【哲社版)一九九七年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专辑,第 5 页(四)晚年(六十五岁后):不知老之已至而融汇博通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是学术界欢呼进入“科学的春天“的时期 ,张舜徽恰好在此时进入到他学术研究的丰收季节.他自强不息,壮心未已,以耄耋之年,继续为学术事业的繁荣勤勤恳恳地工作.这一阶段,他与学界同仁1979 年 4 月视于桂林发起成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推动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并在会上被一致推举为首任会长,以后连选连任达十年之久,一直到 1989 年.退下来以后,仍被推为名誉会长.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
16、会的初创阶段,张舜徽不仅以其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领导有方,而且与他的诸多同事一道奔走呼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精到的学术造诣,在文献学方面的权威地位为研究会赢得了重大声誉.这是研究会蒸蒸日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基本因素.如今文献研究会已成为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声望和深远影响的一个学术团体,入会者遍布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新闻出版部门.这一切都与张舜徽做出的极大贡献密不可分.他指导创办的学会刊物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集刊,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会的大型学术年刊,为此他亲赴北京,上海等地,联系有关事宜,征集 20 世纪以来大量的名家文稿,使会刊得以问世,并得到了顾颉刚,谢国桢,张政娘,胡厚宣,尚鸿逵,邓
17、广铭,周祖谟,何兹全,赵光贤,杨伯峻等文史学界巨子名流,亲朋友好的积极支持,不仅使得集刊的出版在内容质量方面得到保证,而且其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影响也大大提高,行销全国各地,港台等处,颇受欢迎,欧美各国也有不少订阅者,对推动历史文献学的研究,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U 为了培训学术队伍,提高历史文献工作者的素养,1981 年张舜徽利用暑假时间专门为研究会广大会员选编并出版了文献学论着辑要一书,起初排印 2000 部,以供取用.未几而闻风函求此书者纷至,以大专院校及大图书馆为最多,乃至无以应之,对于提高文献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起了非常好的作用.1983年 3 月,张舜徽的说文解字约
18、注三大巨册出版,并创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他为所内的人员配备和基本设施,多方奔走,花费了大量心血.在其带领和指导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以整理研究古代文献为主,出现了一批历史文献学专家,建成了一支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承担了一些国家级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以历史学家张舜徽为学术带头人的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是武汉地区历史文献研究机构中的突出者,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张舜徽被称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奠基人之一.“41“他为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他为学术带头人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历史文献学这门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他为全国首位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随后,又被评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先生创建中国历史丈献研究会之重大贡献,可进一步参见崔曙庭先生张舜徽先生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重大贡献一丈,载华中师范大学*(哲社版) 一九九七年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专辑,第 27 页.在教书育人,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培育国家建设人才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张舜徽对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及其研究机构的创立和发展,是功绩昭然不可泯灭的.晚年的张舜徽老而弥笃,余勇较诸壮年毫不逊色,像周秦道论发微趴中国文献学趴史学三书平议郑学丛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物志清人笔记条辨旧学辑存说文解字导读汉书艺文志通释爱晚庐随笔清儒学记趴切庵学术讲论集等代表作,均
20、成于他在世的这最后十余年,“舜徽先生的学术生涯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一代国学大师的风貌遂展现于海内外“. 但他依然勤奋如故,每天早晨四时许必起,“书房兼卧室的灯光闪烁于浓密的夜色之中,仿佛导引桂岳众多年轻学人奋力前进的北斗星“pJP2.到 80 年代初,各种旧作整理出来后,中华人民通史的撰述工作摆到了张舜徽面前,他开始拟定提纲,商榷体例.正式的写作从他七十三岁时即 1984 年动手,历时三载,于 1987 年初完稿.1989 年 5 月,中华人民通史出版,张舜徽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最大心愿.他一生学术研究的精华,不少汇入到了这部书中.会通之学,暮年渠成.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一生治学,没有急于求
21、成的思想,总是从容不迫埋头苦干;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等到积之既久 ,自然水到渠成.古人所云欲速则不达,真是千古名言!“耶 1991 年 8 月 5 日清晨,金夫人突患脑溢血,入院急救无效,7 日下午四时弃世,终年七十有八.25 日,张舜徽悲伤不已,撰八十自叙以追忆往事,兼叙夫人懿德多能.1992 年 l1 月 27 日凌晨五时许,张舜徽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而猝然逝世于寓所卧榻,享年八十二岁.在留给了世人文史哲领域千万余言的学术着述,充实地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后,一代国学大师安祥地离我们而去.纵观张舜徽的学术一生,可以说是勤勤恳恳,鞠躬尽瘁的一生,是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_生,他以教育和学术事业为生命
22、,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淡泊宁静,甘于寂寞,不追求名利地位,不贪图安逸享受,诲人不倦,着述不辍,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就在他逝世前十天里,还为朱祖延先生主编的尔雅诂林撰写了典雅凝练的题词,又为历史文献研究所内最大的集体项目资治通鉴全译,工工整整地撰写了六千字的长篇序言,对史学巨着资治通鉴的价值和特点,提出了不同寻常的见解,这同时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篇文字,可谓“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 ,竭精殚虑,为中华文化的绵延发展奉献终身 ljJ 他的已出版书籍 24 部(含50 多种着作),超过 850 万字,内容涉及小学(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经学,史学,哲学,文献学等方面,有创新发微之作,有集成总结之韦,
23、有首倡奠基之着,总的说来多为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佳作,可谓成效卓越,着作丰硕,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为祖国文化教育事业增添了光彩.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研究宗旨 ,其着作涉及领域之广,战线之长,成果之丰硕,探讨之精深,在当今文史学界的名家3中是实不多见,屈指可数的.不少着作获得湖北省和国家级奖励,其中,说文解字约注,中华人民通史)都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中华人民通史还获得 1990年“ 中国图书奖“ 一等奖.他博治四部 ,冶经史子集于一炉 ,继承前人成果而不囿于成说,勇于创新而不凿空立论,于传统学术文献,阐幽发微,常予人以新的启迪,其学术影响,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而且遍及港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和欧美等国,斐声海内外,被誉为当代中国成就卓越的历史文献学家,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