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子的采访,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爸爸三个愿望的真正含义。 2体会儿子的情绪变化。,课文分析,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时,老师留了一项作业,要他们当小记者去访问爸爸。,事情的起因,共有六个问题,有一大半是资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负责哪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五题是:“爸爸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引发关键问题,当儿子采访我时,我说:“我有三个愿望。”儿子用半注音半汉字的方式写下这句话,然后抬头看着我。,态度认真,“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他愣了好一会儿,认为我在开玩笑,便很郑重地表示这项作业的分数是其他作业的三倍,不能随便说的。,儿子很重视这项作业,我说:“你是记者,人家怎么说,你就怎么写。如果不相
2、信就不要采访好了。”他无可奈何地写了下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含有“可”的词语:,不可一世 不可开交 不可磨灭 炙手可得,“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他一听,着急地说:“别人的愿望都是要当科学家或是做重要的事,你的愿望连小孩子都会!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师处罚?”,儿子开始对爸爸不满了,我又重复着先前的说法:如果不相信就不要采访。他急得跑进厨房,向他的妈妈哭诉。,向妈妈求助 哭诉:哭着诉说或控诉。,他的妈妈也同意我的说法,认为记者就是记录者,不能要求被访者如何回答。,求助妈妈失败了,他擦干眼泪写完了这句话,然后,抬起头失望地看看我。,儿子失望至极,“第三个愿望是笑得出来。”
3、这下子,他失去控制了:“别人的父母都是在帮助子女,只有你才会存心害自己的孩子!”,儿子情绪失控了,看到孩子真的急了,我提议:“要不然你照我的话写完之后,再写一篇作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后面,让老师了解这不是你随便写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他觉得有些道理,愤恨之下很快地写了一篇没分段的作文。,用以证明采访的真实性 愤恨:愤慨痛恨,除了把注音改为汉字之外,我把他的作文照抄如下:,孩子会写什么呢?,“我每次有重要的问题要问爸爸的时候,他都想骗我。我跟他说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他还是继续开玩笑。可是,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跟他说过,这可是分数最高的作业。所以,我认为爸爸做什么事都是随随便便的。,抒发对爸爸的
4、不满,每次一回家,鞋子也不脱,就去看电视,而且都是看摔跤、相扑,都是一些无聊的电视。这个爸爸还能要吗?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是他还是很疼我的。,过渡句 承上启下的作用。,我爸爸很奇怪,一下子骂人,一下子又对你好,可能我是他儿子吧?也可能是他脑筋有问题吧?老师,你觉得呢?”,答案已经揭晓了,第二天,我问他老师怎么说,他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上课时把我叫到前面,说我的采访和作文写得非常好,给了我九十八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范生还高。她还把我的作文念给全班听。”,出人意料的结果,“那她有没有说为什么?”“她说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顺利,已经有好几天睡不着觉了,也只能吃得下一点儿东西。爸爸的三个愿望很有意思。”,老师暗示“三个愿望”的用意,“那你现在了解我不会害自己的儿子了吧?”他点点头。,儿子理解了爸爸,后来,老师把我眼中的爸爸拿去参加作文比赛,得到了入选奖。这对功课平平的儿子来说简直是一大奇迹。,奇迹与爸爸息息相关,虽然他还不能完全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三个愿望,但是,我知道,他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最终一定能体会到,要实现这三个愿望还真不太容易呢!,对儿子的期待,本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8段)写儿子采访爸爸的经过。,第二部分(912段)儿子的采访获得了高分,并且理解了爸爸。,第三部分(13段)对儿子寄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