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5715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离散数学及算法课后习题作业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离散数学及算法(曹晓东,原旭版)课后作业题答案第一章 命题逻辑1第 7 页第 3 题(1)解:逆命题:如果我去公园,则天不下雨;反命题:如果天下雨,则我不去公园;逆反命题:如果我不去公园,则天下雨了。(2)解:(此题注意:P 仅当 Q 翻译成 )P逆命题:如果你去,那么我逗留。反命题:如果我不逗留,那么你没去。逆反命题:如果你没去,那么我不逗留。(3)解:逆命题:如果方程 无整数解,那么 n 是大于 2 的正整数。nnxyz反命题:如果 n 不是大于 2 的正整数,那么方程 有整数解。nxyz逆反命题:如果方程 有整数解,那么 n 不是大于 2 的正整数。nz(4)解:逆命题:如果我不完成任务

2、,那么我不获得更多的帮助。反命题:如果我获得了更多的帮助,那么我能完成任务。逆反命题:如果我能完成任务,那么我获得了更多的帮助。2第 15 页第 1 题(4)解: ()PQT()()PQ(重言式)((9)解: (重言式)F(10)解: (可满足式)PQTQ3第 16 页第 5 题(2)证明: ()P()PQF因此, ,得证。()PQF(4)证明: ()P()PF因此, ,得证。()()F4第 16 页第 6 题(1) PQ证明:设 为真,那么 P 为真,并且 Q 为真,因此 为真。所以P。(2) ()()()PQRR证明:设 为假,于是 为真, 为假。得 P 为真,Q 为PPQR真,R 为假。

3、于是得 为假,由 P 为真可得, 为假。因此,()。得证。()()()PQR(5) Q证明: ()()PTRQ因此, ,得证。()()PQR5补充:试证明()()()ACPCAPC证明: ()()QACP()()C()(PAQC因此, ,得证。()()()APAPQC6第 21 页第 1 题(2)解: ()()()PQQ()()0PP7第 21 页第 2 题(只求主析取范式)(4)解: ()()QSR()()(5,710)PRPPQSRPQSR8第 25 页第 3 题证明:(1) P 规则B(2) P 规则()AC(3) T 规则,(1)(2)(4) P 规则()(5) T 规则,(1)(4)

4、(6) T 规则(5)A(7) T 规则(3)()C(8) T 规则(6)(7)(9) T 规则(8)()AC因此, 是题目的有效结论, 不是。A9第 26 页第 7 题(a) (),PQRP证明:(1) P 规则(2) P 规则(3) T 规则(1) (2)(4) P 规则()PQ(5) T 规则(4)(6) T 规则(3) (5)(b) (),RS证明:(1) P 规则(2) P 规则(3) T 规则(1) (2)(4) P 规则()PQ(5) T 规则(3) (4)(6) T 规则(5)(c) (),PQRSP证明:(题目有问题)10第 26 页第 8 题(a) ,S证明: (1) P

5、P 规则(假设前提)(2) P 规则Q(3) Q T 规则(1) (2)(4) P 规则R(5) R T 规则(3) (4)(6) P 规则S(7) S T 规则(5) (6)(8) CP 规则(1) (7)P(b) ()PQP证明: (1) P P 规则(假设前提)(2) P 规则(3) Q T 规则(1) (2)(4) T 规则(1) (3)(5) CP 规则(1) (4)()P(c) ()R证明: (1) P 规则(假设前提)Q(2) P T 规则(1)(3) Q T 规则(1)(4) T 规则(2) (3)(5) P 规则()R(6) R T 规则(4) (5)(7) CP 规则(1)

6、 (6 )()PQ11第 26 页第 9 题(a) (),SP证明: (1) P 规则(假设前提)(2) P T 规则(1)(3) P 规则Q(4) Q T 规则(2) (3)(5) P 规则S(6) T 规则(4) (5)(7) P 规则R(8) R T 规则(6) (7)(9) P 规则Q(10) T 规则(8) (9)(11) T 规则(4) (10)(12) F 规则(1) (11)P(b) ,SQRSP证明: (1) P 规则(假设前提)P(2) P T 规则(1)(3) P 规则Q(4) Q T 规则(2) (3)(5) P 规则S(6) T 规则(4) (5)(7) P 规则R(

7、8) R T 规则(6) (7)(9) P 规则(10) T 规则(8) (9)(11) F 规则(1) (10)P(c) ()(),(),QSRQ证明: (1) R P 规则(2) P 规则()(3) T 规则(1) (2)P(4) T 规则(1)RS(5) P 规则()()QRS(6) T 规则(4) (5)(7) T 规则(6)P(8) T 规则(3) (7)()()QP(9) T 规则(8)第二章 谓词逻辑1第 39 页第 1 题(b) ()()()()xAxBxABx证明: ()()()()xxAB(还可以用推理的方法证明)证明: (1) P(假设前提)()()xABx(2) T(3

8、) T()()xx(4) TAB(5) T()x(6) T(7) P()()xAxB(8) T(5) (7)(9) ES(6)()a(10) US(8)B(11) T(9) (10)()(12) F(1) (11)()xAx(d) ()(),(),()() BCxxA证明: (1) PxC(2) US(1)()(3) P()xBx(4) US(3)()C(5) T(2) (4)x(6) P()()AB(7) US(6)x(8) T(5) (7)()(9) UG(8)xA2第 39 页 2(a) ()()()(xPQxPxQx证明: (1) P(假设前提)(2) US(1)()x(3) P()P

9、Qx(4) US(3)()x(5) T(2) (4)(6) UG(5)()xQ(7) CP(1) ( 6)()Px(b) ()()xQx证明:由于 ()()(xPx因此,原题等价于证明 () ()(Px(1) P(假设前提)xQ(2) US(1)()(3) P()xPx(4) US(3)()Q(5) T(2) (4)x(6) UG(5 )()P(7) CP(1) (6)()(xQxP3第 39 页第 3 题(a)所有的有理数是实数,某些有理数是整数,因此某些实数是整数。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有理数():Px是实数R是整数():Ix于是问题符号化为: (),()()()PRxPIxRxI推理如

10、下:(1) P(2) ES(1)()aI(3) P()xPRx(4) US(3)()(5) T(2)a(6) T(2)()I(7) T(4) (5)R(8) T(6) (7)()aI(9) EG(8)()xx(b)任何人如果他喜欢步行,他就不喜欢乘汽车,每一个人或者喜欢乘汽车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有的人不爱骑自行车,因而有的人不爱步行。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人():Px喜欢步行F喜欢乘汽车():Cx 喜欢骑自行车B于是问题符号化为:()()(),()(),PFCxPCxBBF推理如下:(1) P()()x(2) ES(1)Pa(3) T(2)()Pa(4) T(2)B(5) P()()xCxB(

11、6) US(5)Paa(7) T(3) (6)()(8) T(4) (7)(9) P()()()xPFxC(10) US(9)aa(11) T(8) (10)()((12) T(11)PF(13) T(3) (12)()a(14) T(3) (13)(15) EG(14)()()xPFx(c)每个科学工作者都是刻苦钻研的,每个刻苦钻研而且聪明的科学工作者在他的事业中都将获得成功。华为是科学工作者并且他是聪明的,所以,华为在他的事业中将获得成功。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科学工作者():Px是刻苦钻研的Q是聪明的():R在他的事业中将获得成功Sx定义个体 a:华为于是命题符号化为:()(),()(

12、)(,PQxPxRSxRS推理如下:(1) P()()xPQx(2) US(1)a(3) P()R(4) T(3)P(5) T(3)()a(6) T(2) (4)Q(7) P()()()xPxRSx(8) US(7)aa(9) T(3) (6)()()(10) T(8) (9)S(d)每位资深名士或是中科院院士或是国务院参事,所有的资深名士都是政协委员。张伟是资深名士,但他不是中科院院士。因此,有的政协委员是国务院参事。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资深名士():Px是中科院院士Q是国务院参事():R是政协委员Sx定义个体 a:张伟于是命题符号化为:()(),()(),PQxRxPSxS推理如下:(

13、1) P()()a(2) T(1)P(3) T(1)()Q(4) P()xSx(5) US(4)()PaS(6) T(2) (5)(7) P()()xQxR(8) US(7)Paa(9) T(2) (8)()(10) T(3) (9)R(11) T(6) (10)()Sa(12) EG(11)()xx(e)每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自然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 2 整除。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数都能被 2 所整除。因此,有的自然数是奇数。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自然数():Nx是奇数Q是偶数():O能被 2 整除Px于是命题符号化为:()()(,)()(),NxOxNOxPPQ推理如下:(1) P

14、()()(2) T(1)xx(3) ES(2)()()NaP(4) T(3)(5) T(3)()(6) P()()xOx(7) US(6)()()NaOPa(8) T(4) (7)(9) T(5) (8)()(10) P()(xQx(11) US(10)()NaOa(12) T(4) (11)(13) T(9) (12)()(14) T(4) (13)aQ(15) EG(14)()()xNx(f)如果一个人怕困难,那麽他就不会获得成功。每个人或者获得成功或者失败过。有些人未曾失败过,所以,有些人不怕困难。解:首先定义如下谓词:是人():Px怕困难Q曾获得成功():R曾获得失败Sx于是命题符号化

15、为:()()(),()()(,PxRxPRxSSQ推理如下:(1) P()()(2) ES(1)PaS(3) T(2)()(4) T(2)(5) P()()(xPRxS(6) US(5)()()PaRSa(7) T(3) (6)(8) T(4) (7)()(9) P()()xPQxR(10) US(9)()aa(11) T(8) (10)()(12) T(11)P(13) T(3) (12)()Qa(14) T(3) (13)(15) EG(14)()()xPx4第 40 页第 5 题解:错误,第 2 行的 y 是泛指,第 4 行的 y 是特制更改如下:(1) P()xP(2) ES(1)y(

16、3) P()()xQx(4) US(3)Py(5) T(2) (4)()(6) EG(5)xQ5第 40 页第 6 题(a) ()()()(),PxR,xyy证明:(1)()2 ,(1)3(4) ,35()()()6 ,15(7) 68() ,(2)9 78(10)(),xPPaESQbxxQxRPTaRaUSRbb() (4)2 ,10(3) 9214()(,(3)5)4PQTayRyEGx(b) ()()()xPQxPQx证明: (1) P)(2) T(1)()(xx(3) T(2))PQ(4) T(3)()(xx(5) T(4))6第 42 页第 1 题(a) ()()xPyQ解: ()

17、()xyy(b) ()(),(,)(,)zPxzuQxy解:()(),(,)(,),(,()()()()xyzPxyzuQxyzuPz(c) ,(,(,)xyAxyByAxBy解: ()(,)(),),(),()()()xyxyyxyAuvBzAu),(,(,(,)Bzzv7第 42 页第 2 题(b) ()(),),xPyQxzRxy解:前束析取范式 ,(,()()(),)()()(,)xyzxyxPQuRz,),(,xyzuxzx由于 是基本和,因此前束合取范式与前束析取范式一样:()(,)()PR,(),()()(xyzQxzRxyuPu(d) ,)()(,yQz解:前束析取范式: ()

18、(,)(,)(), ,()()(,)(,xxyyPQPzyQxxuzu),yz前束合取范式:()(,)()(),()(,)()()(),xPQxyPyzQzuuxPyuzzQx(,)uz第三章 集合论1第 46 页第 3 题给出集合 、 和 的例子,使得 , 而 。ABCABCA解: ,abc2第 46 页第 6 题(2) 1,3解:设 2,A则 (),(5)解:(),3第 46 页第 9 题(1)解:子集个数 102(2)解:元素的奇数的子集个数为102(3)解:不会有 102 个元素的子集。4第 46 页第 10 题解:把 17 化为二进制,是 00010001, ;1748,Ba把 31

19、 化为二进制,是 00011111, 35678,,编码为 01000110,为267,a70,编码为 10000001,为18,a129B5第 53 页第 5 题(1) ()()ABC证明:()()ABC上面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还可以利用文字叙述,任取 x 属于 ,。证明。()ABC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第五章的特征函数证明,下面给出过程 ()()*)*(1)(ABCCABCABC(*)(1)CABCBAB所以, ()CAB从而可得, 。)C(2) (证明:()()ABCACB(3) ()()()C证明: ()()()()()ACBACABC因此, ()()()ABC6第 53 页第 9 题(

20、1) ()()AB解:由于 ,因此必有 且 。也就是ACA并且 。C(2) ()()AB解:由于 ,因此必有 且 。也就是 并ABCAB且 。(3) ()()ABC解:()()()ABC因此, 意味着()ABC(4) ()()ABC解:()()()()()ACBABC两种可能,第一种 ,即 B=C;第二种, 或者()B因此,此题答案为 。()ACB或 者 或 者7第 53 页第 11 题(1) ()()()ABC证明:()()()()(ACBABACBC因此, 。()()()ABAC(2) 注意:这个题目本身不正确,举例如下:全集为1,2,3,A=1,B=2,C=3则 , ,不相等。()1,2

21、3C()()2,3B8第 57 页第 3 题解:设 A,B,C 分别表示骑木马、坐滑行轨道和乘宇宙飞船的儿童集合。由公园的总收入知, |70/.514|20|5BCABC因此,|3|52|409ABCABBCA没有坐过任何一种的儿童总数为 |75(|)14092)ABCABCABC答:一共 10 个儿童没有坐过其中任何一种游乐设备。9第 57 页第 5 题解:设 A,B,C 分别是学习数学、物理、生物的大一学生集合。由题意可知,|67,|4,|9,286|27,|50BC0|2(|)674952678+)5AABCA解方程,得|=ABC因此,一共有 22 人三门功课都学。数学物理生物E2 24

22、653 51 46 45 010第 59 页第 1 题(1) AB解: =,121,2(2)解 ,0,0,12,01,2AB(3) 2()解: 1,0,2,12() 0,0,2,10,2,1,2,1BA111第 60 页第 2 题解: 表示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 且 的矩形区域内的点集。XY32x0y12第 60 页第 3 题(1) ()()()()ABCDABD证明:任取 ,有,xy()()()(),xAByCxDy由 取值的任意性知, 。,x()()()()ABACB(2)当且仅当才,才有 C证明: 当 时, ,于是 。C()()()()ABC当 时,()()AB任取 ,可知 ,由 知 ,x

23、xABC()()ABC()x于是得到 。所以, 。xAC13第 60 页第 5 题(这种题目也可以不推理,只要举出反例即可)(1) ()()()()BDBD解:任取 ,有,xy()()()()( (), )(ACxByDxByCDxByyAC选择 A=1,B=2,C=a,D=b则 ()()1,2,BababD因此该等式不成立。(2) ()()()()ACABD解:任取 ,有,xy()(),()()()()xAByCDxxyy选择 A=1,2,B=1,C=a,b,D=a()()2,ABCDb1,2,ab因此,该等式不成立。(3) ()()()()ABACBD解:设 A=1,2,B=2,C=3,4

24、,D=4则 ()()1,3ABCD4,2因此,该等式不成立。(4) ()()()ABC解:取 ,有,xy(),)(),),(xAByCxyxyBAC因此,该等式成立。(5) ()()()B解:任取取 ,有,xyB,()()()()()()(,ACxyCxByCxAyCxyBAAyxyC因此,该等式成立。第四章 二元关系1第 63 页第 2 题解: 1,4,31,42R12(),D24R1(),321(),4DR22第 63 页第 3 题解: 1,1,62,32,66L,2,3,3,6,D116263第 63 页第 4 题证明:设 D(R)=A, D(S)=B。(1)任取 ,则分为两种情况, 或

25、 。当 时,由 R 是自反的,xABxABxA知 ,于是 ;当 时,由 S 是自反的,知,R,xRS,于是 。因此不管任何情况, ,S ()B, 是自反的。,x(2)任取 ,则 且 。由 R 和 S 都是自反的,知 并ABxB,xR且 ,于是 。因此 是自反的。,S,4第 63 页第 5 题证明:设 D(R)=A, D(S)=B。(1)任取 ,则 且 。由 R 和 S 都是自反的,知 并xABxB,xR且 ,于是 。因此 是自反的。,S,(2)任取 ,则 并且 。由 R 和 S 是对称的,yR,y,xy知 并且 ,于是 。因此, 是对称的。,x,xS,S(3)任取 , ,可得 ,,zR,并且

26、, 。由 R 是可传递的,知 ;,yzR,y ,xzR由 S 是可传递的,知 。于是 。因此, 是可传递的。xzS,xzSS5第 63 页第 7 题解:任取 ,除 5 外, ,但 ,因此 R 是不自反的;若,R5,,即 ,可得 ,知 R 是对称的;,xyR10xy10yxy, ,但 ,可得 R 是不可传递的。37,3,3综上,R 是不自反的、对称的、不可传递的。6第 63 页第 8 题解:(1)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A 为空集。(2)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 , 。1,2,1(3)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A 为空集。(4)R 是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 , , ,3,2,1

27、R,17第 69 页第 1 题解:0321123031RM 8第 69 页第 2 题解:设 ,X 中的二元关系有 个。,23519第 69 页第 3 题证明:集合 X 中的每个二元关系都是 的子集, 有 个元素, 有 个元素,XnX2n有 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是 的一个子集,也是一种二元关系,因而,()2n在 中有 个不同的二元关系。210第 69 页第 4 题(仅说明关系的性质)(a)自反的、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b)不自反的、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c)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d)自反的、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e)不自反的、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f)不自反的、对称的、不可传递的;

28、(g)自反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h)自反的、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i)不自反的、对称的、可传递的;(j)自反的、反对称的、不可传递的;(k)自反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l)不自反的、反对称的、可传递的。11第 70 页第 5 题解: ,10,2,30,2,1R21(1) ,(2) 1023,R(3) 2,1(4) 1,0,1,2,2,3(5) 32R12第 70 页第 6 题(1)证明:任取 ,由于 和 是自反的,因此 , ,xX1R2 1,xR2,x可得 ,由 x 取值的任意性可知, 是自反的。12,12(2)设 ,则 ,不是反2,3,3,12,自反的。(3)设 ,则12,1,3XR

29、R,不是对称的。123R(4)设 ,则12,23,1,,不是反对称的。12(5)设 1 2,345,35,4,3XRR,则 ,不可传递。3,2113第 70 页第 7 题证明:(1)任取 ,则一定存在某一个 ,使得 ,13,xzRyX1,xyR,由 知,3,y21323(),),yzxzR根据 取值的任意性,问题得证, 。,1323R(2)任取 ,则一定存在某一个 ,使得 ,31xzyX3,xyR,由 知,1,yR23122(),),yzRxz根据 取值的任意性,问题得证, 。, 3132R14第 75 页第 4 题证明:设 R 是 A 上的二元关系,(1)若 R 是自反的,则 ,由于 的转置

30、仍是 ,因此, ,故 是自反AIRAIAIAIR的;(2)若 R 是反自反的,则 。把 和 R 都取转置,由于 的转置仍是 ,AAI因此, ,故 是反自反的;AIA(3)若 R 是对称的,任取 ,则 ,由 R 的对称性可知,,yx,xy,于是 。由 x,y 取值的任意性知, 是对称的;,yxRA(4)若 R 是反对称的,任取 ,则 ,由 R 的反对称性可知,A,,于是 。由 x,y 取值的任意性知, 是反对称的;,xy(5)若 R 是可传递得,任取 ,则 ,,Rz,yx,由 R 的可传递性,可知 ,于是 。故 是可传递,zyAzR的。15第 75 页第 5 题解:R 的关系矩阵上,主对角线有多

31、少个非零值, 的关系矩阵中就有多少非零记入AR值。16第 79 页第 2 题(画图略去)解:(a) (),rabsR()t(b) ,raba()sR,t(c)(图中假设 b 与 c 的连线箭头方向指向 c)(),raabcasR(),tRabcacbac17第 85 页第 2 题解:1112nnnC18第 85 页第 5 题(改为判断这两个关系是否是等价关系)解:左侧的关系不是等价关系,因为不满足可传递性;右侧的关系是等价关系。19第 85 页第 7 题证明:(1)当 R 是个等价关系时,由等价关系的定义知,等价关系满足自反性,即 R 是自反的。任取 , ,由 R 的可传递性,知 ,再,xyz

32、X,xyRz,xz由 R 的对称性,知 。根据 x,y,z 取值的任意性,知 R 是循环的。(2)当 R 是自反的,可知对任意 , 。任取 ,使得X,yX,因为 R 是循环的,故当 , 时,,xy,x。由 x,y 取值的任意性知,R 是对称的;任取 ,z,由 R 的循环性知, ,因为 R 是对称的,因此,z,z,由 x,y,z 取值的任意性,知 R 是可传递的。因为 R 是自反的、对称的和xz可传递的,因此 R 是一个等价关系。20第 86 页第 8 题证明:设等价关系 造成的集合 X 的划分为 ,等价关系 造成1112,mC 2的集合 X 的划分为 22,nC(1) 当 中的每一个等价类都包含于 的某一个等价类之中时,任取 中的一个等价1 2 1C类 ,则必包含在 的一个等价类里,设包含在 中, 。任取 中i 2 2j2ij1i两元素 x,y,由等价类的性质知, 。由 ,可知若 ,1xRy1ijC,xyR则 ,即 。由 i,j,x,y 取值的任意性知, 。2,R2 12(2) 如果 ,那么对任意的 永真,11,等价于 x,y 落入 的某个等价类 中, 等价于 x,y,xy1Ci 2xyR落入 的某个等价类 中,即若 ,则 ,由 x,y 的任意性2C2j 1,ixy,j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