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554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透一晚年时的张之洞张之洞是继恭亲王奕诉,曾国藩,李鸿章之后,晚清办洋务的重要人物,时人称他“是湘乡(曾)合肥(李)一流人物“,“功业在曾胡( 林翼)左(宗棠)李而外独居一席“.而张之洞在学习西方,引进海外有用人士,即在“中体西用“ 方面 ,比曾李等则更进了一步.文/钮海燕张之洞晚清引进海外人才第一人张之洞(1837 1909),字孝达,号香涛,生前人多以南皮,广雅,香帅相称,死后谥号张文襄公.他 13 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26 岁中会试第三名进士(探花).随后,长期就任于翰林院等闲职衙门(其问外放湖北学政与四川学政).1882 年初,

2、46 岁的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这是张之洞为官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他的长达 20余年封疆大吏的政治生涯.他先后担任了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并两次署理两江总督.这期间.张之洞举办了大量的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领袖.1907 年.古稀之年的张之洞进京入阁拜相.领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登上仕途的最高峰.两年之后.张之洞病逝,从而成就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坐标.中体西用张之洞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是清朝中晚期历史的见证者与当事人.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动荡时代.过渡,IB,1-代造就了张之洞这样一个过渡性人物.在激烈的新旧冲突之间.他左右

3、逢源,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同时.他又是两面受敌,时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着作劝学篇,正是在中西新旧矛盾激烈中突的形势下.他试图采取一种调和中庸态度的产物.张之洞“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不使偏废,所构建的“ 中体西用“ 文化观,正是“ 权衡新旧 ,会通中西“.具体而言是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取西学之长,补中学之短,使中国文化得以改造与创新.他说:“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 ,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是他的“中体西用论的基本思想.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 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经历了“洋务运动“全过程 .在“ 洋务运动 “以失败告终后.1898 年 4 月.张之洞

4、抛出了劝学篇.应该说这与他对“洋务运动“ 的切身感受和切肤之痛紧密相关.它的作用.主要是对抗戊戌维新思想和正在兴起的民主革命思想但:不可否认.它也在推进经济 ,文化教育乃至某种程度的政治等社会改革事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成为世人的共识 .师夷长技以制夷张之洞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主动向西方学习.并且不遗余力地推行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人才的思想.在任湖广总督期间.武汉等地的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这就是张之洞的功劳.张之洞对西学的热心与学习.以及对西学的了解与认知程度.并不亚于李鸿章等洋务前辈.他虽然没有亲自出国考察

5、的机会.但他利用几乎所有的渠道和途径来学习和了解西学.张之洞对西学的热心与提倡.主要表现为对翻译西学书籍的重视.在劝学篇中.他专列了广译一篇主张大量翻译西文书籍.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张之洞派姚锡光前往曰本聘请精通华文,熟谙新政的日本陆军大尉大原武庆和文职教官木野村政德来湖北.专门负责翻译日文书籍及报纸杂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 又开办湖北洋务译局.专译英,法两国近年新出之书,分交涉,政治两门,兼及教科书.还鼓励和资助湖北留学生翻译出版日本书籍.这样大规模翻译东西洋书籍,在当时各省中也是仅见的.据目前已知史料载.清末武汉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学堂中.最早聘请的外国教习为英国

6、牛津大学硕士 HENRYH?R?binson(骆丙生)和 LowKuoJui.他们在 1895 年以前就来到武汉.任教于汉阳铁厂附设的化学学堂.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标的自强学堂更是大量聘用外国教习(外国教师).据统计 .19 世纪 9O 年代.这所学堂有俄,德,日,英4 国的 8 位教习先后任教.占学堂教习总数的一半.为了传播农业知识.他还引进 15 位教习先后任教.这些外国教习在农务学堂等校任教,传授专业知识,培育农业人才.外国教习们还到鄂东南,鄂西北调查农情.提出调查报告,协助湖北政府设立农桑,棉花,林业,菜叶试验室,引种美国棉花.从事科学试验.均取得了一定效益.湖北工艺学堂也聘用 2 名日

7、本工师.2 名日本教习.湖北省学务处编的一套师范教育丛编的教科书.共 11 册,也是由日本教习和日本专家所编,该丛书由湖北留日学生译成中文,在日本印刷运抵中国.我国第一所幼稚园一一湖北幼稚园聘请了 3 位日本教师担任保育员,负责教育儿童.这些应该是我国最早聘请的外国文教专家.广聘外籍教习2O 世纪初以后.随着武汉地区新式学堂的大规模设立 ,更多的外国教习络绎到来.据日本方面统计,19031918年,当时湖北的日本教习 51 人,人数之多在全国居第 5 位.仅次于北京,河北,江苏,四川.El 本人实藤惠秀着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统计,在日本教习来华全盛期的 1909 年.武汉地区有日本教习任教的新式

8、学堂即有两湖师范学堂等11 所.来汉任教的外国教习总人数很难具体统计.if/l1事实上,在武汉地区聘请外国教习鼎盛期就在 2O 世纪初.这时在汉任教的日本教习的数目不在少数.加上其他国家教习的总数更大.据台湾学者苏云峰的统计.到宣统二年(1910 年) 湖北全省共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 61 人.大冶水泥厂有德国技术人员 5 人.连官砖厂亦有英国人哈里森(Harrison)担任首匠 .轻工业部门的织布局 .聘有英国工程师金生(JDickenson)和摩里斯 (R.MorriS)等 3 名纺织专家.制麻局亦聘有西洋工师和日本工师艺徒.湖北自从张之洞开延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之风气后.影响及干民间.就连商

9、人林友梅 1906 年在武昌设耀华玻璃公司时.也聘请了英,德两国的技师共同设计.又雇请 2 名英国技师负责生产工作.张之洞还在军事部门聘用外国专家.18941910 年.湖北共聘外国军事教习 52 人.其中 1908 年以后的仅 4 人故其余 48 人均为张之洞督鄂时所聘用.外国军事教习中.除最先为 6 名德国人.宣统年问亦有 3 名德国人之外,其余均为日本人,多达 4O 余名.这些军事教习的月薪依其原有官阶而定.从 1.两至 500 两不等,但明显比在工厂任职的外国工程技术人员(200 至 300 两)偏高.可见张之洞对军事教育的重视.在其他各种部门和事业单位先后亦聘有外国专家二三十人,他们

10、广泛地分布于铁路,海关,电报等部门.格拉塞是德国的一青年工程师,因向外国泄露了军事机密被发觉,无法在国内立足,乃投奔中国.被张之洞重用.并以 500 两纹银帮他娶了一日本女子为其妻,又在黄土坡(今首义路)特建一略有西式风格的房屋让其居住.格拉塞对湖北新的工矿企业贡献颇多.民国时,他在外国语专门学校及中华大学教德文.弟子甚众.大革命后格拉塞在中华大学任德文教授时还很健康.抗战前他举家回到柏林.更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聘请外国工程师进行设计.耗资 1.多万两白银.于 1904 年建成了全长 34 华里的汉 El 后湖堤.后人为了纪念张之洞,将后湖堤更名为张公堤.这些外国教习和专家对于传播西学,推进武

11、汉工业,教育,军事的早期现代化起了一定的作用.权操自我,为我所用张之洞引进外国人才的指导思想是权操自我,为我所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根据实际需要,引进最急需的专门人才.甲午战争前后.他以主要精力兴办近代工业企业,这时引进的人才主要是工程师,开矿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达 144 人.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 年) 前后.张之洞的工作重点转向练新军,兴学堂,译西书.这时引进的人才多为军事教官,文武学堂教师和专职翻译.在新军中.张之洞请外国军事专家帮|11 圈一助训练部队.如果不是他编练了一支高素质的新军.辛亥起义可能不会在武昌成功.第二.规范合同.明确主雇关系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使人才

12、引进趋于法制化.张之洞在引进聘用外国人员时.都要分别与受聘人签订聘用合同.合同中注明受聘人必须听从中国官员的节制和调遣.必须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如“ 不遵厂规,随时撤换“, 必须 “尽其所知,教习华匠“,军事人员则规定其“断不能干涉带兵之权 “.合同期限一般先定为 1 到 2 年.“如有成效 .再行展留“. 张之洞说.这样较为活便“.去留权操自我 .光绪三十年(公元 1904年).张之洞依据合同.决定辞退武备学堂聘用的 3 名德国军官.德方甚为不满.意欲干预.张之洞强硬坚持.毫不退缩.第三.高薪延聘.礼尚有加.对于决定聘用的外国人员.张之洞根据其“学术深浅,官阶崇卑 “,分别给予高出国内同类人员

13、一两倍甚至数倍的薪金.张之洞还为外籍人员支付来华及回国的路费.提供相应规格的住房,家具和支付房租,医疗费及因公致残或死亡的抚恤费等.这是遵守合同和尊重外籍人员利益的一例明证.体现了张之洞在国际交往中的大度和气派.第四大力吸引国内外精英.张之洞通过各种途径涉猎或精研西学的新式知识人才.包括留学生,出使随员,洋务企业内的科技人员等.如两湖书院算学教习华蘅芳为近代中国算学泰斗.曾在江南制造局附设翻译馆担任过翻译工作;另一算学教习汤金铸曾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两湖师范教习中.留学日本的即有吴赐侯,金昭,张铭,苏钟心,权国垣等.我国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1903 年赴日本留学.1910 年学成毕业.回鄂任教

14、于中等工业学堂并兼任该学堂工场场长.再如自强学堂总办张斯枸曾任驻英使馆翻译:提调钱恂曾赴日本监督出洋学生.各种统计资料均显示.湖北地区近代最早的留学生中.学教育和回国后任职教育界的占有相当大比重.1902 年.为适应湖北学堂师资的需要.曾选派两湖,经心,江汉书院学生 31 人赴日本专习师范.这批早期的西学通对于新式学堂的发展.对于西学的大量引进起了重要作用.而在吸引这批精英为国效力之时.张之洞的号召力与影响力绝对不可以小视.张之洞“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理论模式 .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对当时的清朝社会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他在“中体西用“ 思想指导下.引进西方先

15、进的机器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从而促使中国国防从传统迈向近代化.促使中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方向缓慢前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体制.在这一点上,张之洞对历史的贡献将为后人所铭记.因此.孙中山生前曾赞扬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引进国外智力推进兰花产业化发展匮圊兰花是我国的传统花卉.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爱兰种兰的队伍迅速扩大,为兰花的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兰花虽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我国兰花的产业化发展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06 年.扬州市兴科农业科技博览园(以下称博览园)成功实施的“兰花名优品种和快繁技术引智项目“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博

16、览园隶属扬州市农科院.目前该院拥有各类花卉苗木品种 1500 多个.引智项目的外方专家香村敏郎先生.是国际着名育种专家.曾在日本爱知农业试验场工作 37 年.是享誉国际的“日本晴“ 等多个水稻品种的培育者.为世界水稻育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其本人爱好兴趣,在其退休后的 16 年一直从事兰花的育种工作香村先生一方面致力于兰花品种资源的收集.一方面把先进的科研手段运用于兰花新品种的选育和繁殖在兰花新品种选育和快繁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今年 5 月.香村敏郎先生专程来扬州详细指导了兰花快繁技术介绍了当今国际兰花快繁技术方面最尖端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兰花快繁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博览园科研人员对兰

17、花快繁技术有了直观而准确的了解清晰了科研思路.开阔了科研视野避免了今后在兰花栽培和快繁工作中走技术弯路.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博览园成功引进了国外兰花优良品种及快繁技术.尽快实现了设备,项目和技术的有机结合.事半功倍.可以直接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经验实现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扬州市外国专家局供稿)西班牙专家指导镀锌钢丝生产工艺技术陕西省成阳石油钢管钢绳有限责任公司为了突破镀锌钢丝生产工艺技术瓶颈在 7 月上句聘请西班牙金属制品技术专家GONDRA 先生进行技术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公司解决了 3 个方面工艺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热镀锌专用扇形辊利用扇形辊实现不同规格钢丝同时生产;按 ASTMA475 标准组织生产 B 类大规格厚镀锌钢丝.根据专家的建议.公司在生产大规格厚镀锌钢丝技术难题上取得了显着成效.每吨产品新增利润 1000 元.全年可实现利润 8O 万元.同时.专家就厚镀锌钢丝生产中 8 个重要问题与公司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陕西省外国专家局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