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B其中的“风”是民歌C表现了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D这些诗歌都是由孔子创作的解析:孔子述而不作。答案:D2西汉时期兴起的一种新文学体裁是()A楚辞 B赋C诗歌 D散文答案:B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解析: A项属于诗经,C项出自杜
2、陵叟,D项为宋词,均不能选。答案:B4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解析:诗经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社会现实,A、C显然不符合。材料并未体现封建纲常礼教,故D不正确。从材料“抱布贸丝”可以判断B项正确。答案:B5(2014盐城期中)清代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记载,“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
3、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下列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A小说被社会更多阶层所接受B小说的影响力十分广泛C儒学不再居于统治地位D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解析:材料表明因为小说经过说书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浅显易懂从而广为传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所以A、B、D都能反映;结合所学可知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答案:C6(2013西城模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4、 D王维解析:由“盛唐”“痛快淋漓”“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判断这是豪放诗人李白。答案:C7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解析:根本原因从经济方面去选择。答案:B8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
5、异解析:辛弃疾为南宋词人,由于南宋偏安江南,辛弃疾的词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的爱国之情。答案:C9随着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下列作品中,与之相符的是()解析:根据所学,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适应市场阶层文化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出现,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本题应选D项。答案:D10(2013汕尾测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
6、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解析: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经过了文学加工不是原始资料,排除A项;盛泽镇在南方,B项错误;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问题,排除C。题干材料可以是研究明代短篇小说的直接材料,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1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名家迭出,流派纷呈。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请回答:(1)材料一诗句有何特点?试说明其所处的时代特征。(2
7、)材料二诗句又有何特点?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解析:本题要求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回答问题。答案:(1)材料一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语言清新俊逸,明快生动,比喻夸张奇特,出神入化,反映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材料二春望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唐朝由盛转衰这一特定时代巨变的纪实与缩影。12宋词有两大流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材料二
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材料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请回答:(1)材料一中柳永的词有何特点?结合所学谈谈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2)材料二、材料三这两首词出自一人之手,风格却有天壤之别,你能联系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原因吗?解析:第一问应注意柳永是婉约派代表;第二问应结合金灭北宋这一时代背景回答。答案:(1)特点
9、: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贡献:扩大了词境,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佳作极多,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原因: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或对爱情的追求和纯真,主要描写了她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那时,北宋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但这一太平景象被金人铁蹄踏破了,在两宋之际,士人南下、流落异乡,声声慢描写了这个遭遇,抒发了故国之思,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
10、,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解析:材料意思是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答案:B2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B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C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D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解析:本题考查了苏轼及有关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根据所学,B、C、D三项符合所学;A项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成就。答案: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