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湖北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江陵二中 朱中文一、试卷总体评价2011 年是湖北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第 8 年,也是湖北省“大纲版”高考的收官之年。与往年相比,考试的主体内容和考查方法变化不大。试卷结构稳定,考点分布合理,注重考查应用,设问讲究坡度。以主干知识构建试题骨架,兼顾知识点的覆盖。题目不偏不怪,贴近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文、理同题共 9 题,占总分 45,与往年相当,继续保持对文科数学绝对难度的控制,切合高中文科数学教学实际,有利于指导高中数学教学。文科、理科的计算量较去年均有所增加,对计算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强。继续强调“数学是有用的” ,应用题有所增加。应用题的知识背景继续以传统的函
2、数和数列的应用为重点,概率统计以小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偏易。对分类讨论的思想考查力度更大,比如理科第 17、19、20 题,文科 19、21 题。试卷着重于考查考生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不纠结于细枝末节,不盲目追求知识点覆盖,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纵观全卷,新课标的气息扑面而来,凸显数学应用性,彰显数学文化。考题中甚至有直接取材于新课标课本的试题,例如文、理第 12 题的饮料过期问题取材于新课标人教 A版必修 3 第 130 页的练习 1,理科第 20 题(文科 21 题)讨论曲线形状问题来源于新课标人教 A 版选修 2-1 第 80 页习题 A 组第 10 题。这样的设计无疑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3、。试题整体安排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选择题、填空题起点降低,不刻意设置陷阱,回避冷僻知识点。解答题入口宽,下笔易,体现命题者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正常稳定的发挥水平。总之,2011 年湖北高考数学卷很好的遵循了“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原则。尊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兼顾高中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的引导了高中数学教学。二、试题主要特点1、立足教材,重点考查核心知识,检测考生学习情况和学 习潜能2011 年的数学试卷结构和重点考查内容保持稳定,沿袭了近年来所形成的命题思路。试题命制坚持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典型例题、习题的内涵,拓展其外延。加深而不刻意
4、挖坑,拓宽而不漫无边际。文理科试卷均有三分之二左右的题,在教材中可以找到原型。例如,文、理第 4 题,其原型就是由课本习题“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位于原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2(0)ypx上,求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考题省去了计算,将“顶点”换成了“焦点”,只要应用抛物线的定义和对称性就可以解决,体现了“借用熟悉背景,适度创新求变”的原则。又如,理科 14 题求射影点坐标和射影曲线方程,是一个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交汇处的综合问题,但是核心问题是曲线的伸缩变换。只要学生理解了 的图像变换,看到这个问题就会很亲切。我们0),(0),(yxfyxf在三角函数图像变换中对图像的伸缩变换讨论是比
5、较成熟的,试题只是将函数图像拓展为一般曲线。试题涉及到的八大主干内容的重点知识及其应用占全卷的九成左右。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等核心知识,构建了试卷的主体。新课标降低要求或者不要求的知识点基本不涉及,比如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等。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试题一如既往的在函数上大做文章。理科卷第 2、3、6、10、17、21 题,文科卷第 3、6、9、19、20 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重视函数的应用,继 2008 年、2010 年,今年理科应用题的解答题又是函数背景;另外,理科卷第 8、15、18、20 题,文科卷第 2
6、1 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导数以工具的形式,结合在函数问题中,考查形式稳定。其中,理科第 10 题考查导数的意义,理科题第 21 题是与自然对数有关的函数和数列不等式结合的综合题,文科 20 题以三次函数的切线为切入点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基本不出所料,符合预期。三角函数试题数量稳定,难度相当。试题中出现了“解三角函数不等式”的试题(理科第 3、文科第 6 题),比考纲“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的要求更进了一步,有点出乎意料。当然,本题也可以理解为考查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解答题综合考查解斜三角形和三角恒等变形,分值降为 10 分,改变了自
7、 2008 年以来始终考查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格局。数列的考查,重视合情推理和基本数列。理科 15 题的实质就是裴波拉契数列,合情推理之中隐含着深刻的数学背景,这点与七市联考的第 10 题不谋而合;解答题回避技巧性强的递推数列,重点考查考纲重点要求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理科 13、19 题,文科9、17 都只是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文科数列题的难度明显低于理科。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这给新课标中选修 4-5不等式选讲进入湖北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做了铺垫。一方面,考查其工具性,与其他知识点结合,如理科第4(文科第 6)题与三角函数结合,理科第 9(文科 10)题与充要条件结合
8、;另一方面,还直接考查不等式证明题(理科第 21 题)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 20 题),且份量较重。立体几何题型稳定,难度略有降低;理科题量稳定,文科题量减少。理科卷第 18 题的第()问延续了近年来湖北立体几何理科考题的特点,即在动态变化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 14 题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理科试卷中没有涉及球的问题,文科今年减少了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问题。解析几何的分值较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特别是计算量和思维量有所增加。解析几何的解答题延续了近年来在解答题中结合圆的特点,淡化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强调解析法的基础地位,这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2
9、、立足双基,突出考查核心能力,体 现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全卷立足基本知识,着力考查基本技能和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和方法,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高考数学科考试的宗旨是:测试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立足双基,能力考查全面,合理设置区分度较强的能力立意题,突出考查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今年的试卷计算量较去年大,对考生的计算能力考查较充分,特别是解析几何部分,体现了解析法的特点和难点。继续加大对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力度,应用题数量及其阅读量明显增加。理科
10、试卷应用题由去年的三小一大变为今年的五小一大,分值由去年的27分,增加到今年的37分;文科由去年的两小两大变为今年的五小一大,分值相当。试题背景要么联系时事,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如地震问题、化学元素衰变问题、交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要么追根溯源,渗透数学史,如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着色问题中的“裴波拉契数列”等。其中选填题的知识背景由去年的排列组合、概率统计为主,转变为以函数、数列为主,概率统计应用题题量不变,难度略降;应用题的解答题仍然坚持以“函数、数列、不等式”为知识背景。应用题的大量设置,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学数学,用数学,
11、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数学理念,也符合新课标“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精神。试卷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考查较以往力度更大。理科第17(文科第19)题、理科19题、理科20(文科21)题,都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解答题中出现三个分类讨论问题是比较罕见的,重点考查学生的分类整合的能力和缜密的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是反映考生数学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考题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理科第9题(文科第10题)新定义题,考查学习能力;理科第14题曲线的射影问题,考查考生在陌生情境下整合已有知识,进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立足学情,兼顾普适性与选拔性,体 现能力层次和个性品 质针对高中学
12、生学习实际,试题难度适当,特别是对文科试题难度的控制保持了一贯性和连续性。试题安排基本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较好的考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 110 分左右,保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试题设置的层次感,让教师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找到成就感。试题中设计了适量的以能力立意,需要较高思维水平、较强计算能力、良好意志品质才能解决的中、难度考题,目的在于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使优秀考生脱颖而出。比如理科第 9(文科第 10)题、10 题、14 题、15 题,对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理科第 20(文科第 21)
13、题()需要考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对于理科第 21 题() (2) ,绝大多数考生只能望题兴叹,无从下手,只有极少部分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思维品质的考生才可能完成。合理的坡度设置,既照顾了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又让部分高水平考生有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4、立足课改,适时渗透新课标理念,考 查思维习惯 和数学行为习惯2011 年高考是“大纲版”高考的最后一年,今年的高考卷又担负“承上启下、平稳过渡”的使命。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方面恰当的渗透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更加强调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
14、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由新课标教材改编的文科第 15 题地震震级问题和理科第 10 题化学元素衰变问题等,与自然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渗透数学史,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又如理科第 14 题的解几和立几综合问题,问题涉及坐标系、二面角、曲线变换等,需要一定的数学视野和善于发散、敢于联想的思维习惯才能解决;再如理科解答题中有三题需要分类讨论,对考生的理性精神、审慎的思维习惯、严谨而有条理的表达都是很大的考验;理科第 15 题考查了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题目本身和结论都能够体现数学的美。纵观全卷,试题的
15、选材立意与时俱进,亮点频现。试题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充分,为实现与 2012 年新课程高考“无缝对接”作了必要的尝试和探索。综览 2011 年湖北卷,文、理试卷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遵循两纲,强调基础,注重思维,强调能力。始终围绕对数学知识、理性思维、数学应用与创新、数学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等方面的考查而设计试题。出现了一批融知识、方法、思想、能力于一体的常规题,更有一批背景新颖、内涵深刻的创新题。突出考查了对考生运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方式,充分考查了考生的数学素养和个性品质。试卷中出现部分以新课标教材为背景,且设计较为新颖的考题,考生会感到些许不适应,但是在新、旧课标过渡的关键阶段,在“末代高考”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