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4648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及应用1 一般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用于地下连续墙结构计算的理论和方法,除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外,至今还未制定全国性统一的设计计算规程或规范。通过研究,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有用的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工程中广泛采用的计算理论主要为以下 4 类:荷载结构法;修正的荷载结构法;弹性地基梁法;有限单元法。荷载结构法假定作用于地下连续墙上的水、土压力已知,且墙体和支撑的变形不会引起墙体上水、土压力的变化。计算时首先采用土压力的经典理论,确定作用于墙体上水、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然后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墙体和支撑的内力。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作用于墙体上的水、土压力也是逐步增

2、加的,因而荷载结构法无法反映施工过程中挡土结构受力的变化情况,为此产生了修正的荷载结构法。弹性地基梁法将地下连续墙视为一个竖放的弹性地基梁,地层对地下连续墙的约束作用可用一系列弹簧来模拟,在同样精度条件下,其工作量大大少于有限元法。有限单元法将地下连续墙与周围地层看作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墙体与周围介质相互共同作用,其适用性较广,但计算工作量较大。2 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21 计算原理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是在上以工程中应用较广泛且实用的弹性地基梁法,对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下:地下连续墙工程在一侧开挖后,未开挖侧的土压力作为主动荷载,而在开挖侧开挖线以

3、下土层为地下连续墙的弹性地基,用弹簧代替。弹簧的作用采用弹性地基梁的局部变形理论即文克尔假定,被动土抗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取决于墙体变位的结果,墙体哪一点的侧向位移越大,该点处弹簧支座压缩量就越大,相应土体对墙体的弹性抗力强度值也就越大。上部支承也为弹性支承,这样,地下连续墙按置于弹性地基上的梁进行计算。弹性地基梁的微分方程为式中:EI( x) 弹性地基梁的抗弯刚度;y弹性地基梁的挠度;q(x)作用于弹性地基梁上的荷载;k(x)水平地基反力系数。采用有限差分法将以上微分方程用相应的差分方程代替,化为一组线性代数方程,差分方程如下式所示:墙体分上下两段计算,两段之间采用铰接。将此铰链节点处切开,切

4、口处代以未知剪力 Q,然后各段墙体分解为在外荷载 P 作用下铰点处为自由端及单独在 Q 作用下的情况相迭加,由上下段墙体在铰点处位移相等的条件可解出 Q 值,从而解出各节点的位移及内力。22 边界条件的确定a)上段墙体在 P 作用下:顶端为自由端,根据此点M0 ,Q 0,可得底端为自由端,根据此点 M0,Q 0,可得b)上段墙体在 Q 作用下:顶端为自由端,根据此点M0 ,Q 0,可得底端 M0,Q1(先假定为 1,求出 Q 值后再乘以 Q) ,可得c)下段墙体在 P 作用下:顶端为自由端,根据此点M0 ,Q 0,可得 d)下段墙体在 Q 作用下,顶端 M0 ,Q1(先假定为 1,求出 Q 值

5、后再乘以 Q) ,可得另外,下段墙体底端边界条件根据墙体插入深度及土层类别尚可分为自由端、固接端等。23 计算步骤231 节点划分将地下连续墙按等间距划分节点,节距大小取决于计算精度。232 列出差分方程系数矩阵根据(2) 、 (3) 、 (4)式,可列出上段墙体在 P 作用下的系数矩阵;根据(2) 、 (5) 、 (6)式,可列出上段墙体在 Q 作用下的系数矩阵;根据(2) 、 (7) 、 (8)式,可列出下段墙体在 P 作用下的系数矩阵;根据(2) 、 (9) 、 (10)式,可列出下段墙体在 Q 作用下的系数矩阵。其中水平地基反力系数的取值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因而应力求准确,有

6、条件时可现场试验得出,或通过计算手册查得。233 荷载 P 计算计算作用于各节点的水压力及主动土压力。234 支撑处理在作为基坑挡土支护时,地下连续墙常加支撑,此时视支撑为弹性支承,其弹簧刚度为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之轴力,并将此系数加在相应节点主系数上。235 求各段墙体在 P,Q 作用下各节点的位移解(2)式,可分别求出上段墙体在 P 作用下、上段墙体在 Q 作用下、下段墙体在 P 作用下、下段墙体在 Q 作用下各节点的位移,其中在 Q 作用下求出的位移带有未知量 Q。此步骤需编程计算。根据上下墙体在铰点处位移相等的原则,可解出未知量 Q,相应可得出各节点的位移。236 内力(弯矩、剪力)计算

7、各节点的内力可由上两式计算所得。3 带铰与不带铰地下连续墙受力状态比较现举一例,以比较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与不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受力状态的差异。某单铰式防渗心墙坝,墙高 24 m,厚 08 m,单铰距顶端 9 m,承受均匀外载 P500 kNm,墙顶端为自由端,底端视为铰接,反力系数 k 由顶部 25 kNc m3 渐变至底部 150kNcm3 。按本文解法,可解得各节点的位移和内力如表 1 所示。对不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按上例参数,只是将铰取消,同样采用弹性地基梁法,经计算,各节点的位移和内力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看出带铰与不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各节点的位移大小较为接近,但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弯矩分布明显比不带铰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有利,且铰点以上部分墙体的弯矩减小较多。另外,本例是将下段墙体的底端作为铰接考虑,若土层对地下连续墙的约束较小,可将底端视作自由端考虑,此时,两例下段墙体的弯矩均减小,且带铰钢筋混凝土地连墙的弯矩减小比不带铰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